
“风中之竹”——泰国的联盟战略.pdf
4页第 1 页共 4 页“风中之竹”——泰国的联盟战略泰国是美国的 “非北约主要盟国” ,是东盟成员国 泰国的联盟走势本来没有太多悬念但泰国的国际战略素以弹性和灵活著称,被喻为“风中之竹”,这也就是说,泰国的联盟战略总有调整的可能,而且其屡屡在大国间纵横生存的经验,对不断调整变化的亚太格局也有很多启发大国夹缝无所伤要理解泰国的联盟走向,需要知道其长期一贯的联盟战略路径自近代以来, 泰国一直善于左右逢源——英法夹击16 世纪起,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先后来到亚洲但与亚洲别国在战火中被洗劫不同的是,泰国却保持了独立1896 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当时叫做暹罗的泰国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使其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1904 年,英法正式划定势力范围:湄南河以东为法国势力范围,以西为英国势力范围暹罗虽受到英法很多影响甚至盘剥压制,但从未沦为列强殖民地泰国难得的独立,其主要原因与英法两国势力均衡的外力作用有关,但泰国本身在面向西方现代化进程的灵活反应与适应接纳也是重要因素从 19 世纪中叶到20 世纪初, 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 拉玛五世相继实施国家开放政策,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适应殖民国家对暹罗的压力。
这一改革进程持续到1932 年,暹罗未经流血转变成君主立宪制国家在此期间,泰国还进行了第一次近代国际战略大投机一战前期,泰国发表中立宣言避祸到一战中后期,泰国观察形势,在1917 年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奥宣战,派出850人的远征队赴欧洲支援协约国作战这样,当战争结束时,泰国成为战胜者,以此在国际社会进一步争取了独立地位,维护了国家利益日美轮攻接下来的时代里,泰国继续创造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奇迹,在二战中竟然完好无损,基本上处于日美都可接受的境地二战之初, 泰国继续采取先独立观望的态度法国战败后, 泰国周围的法属殖民地格局大变 泰国向法国提出对中南半岛一些地区的地缘利益要求,与西方开始交恶,同时向日本靠拢然而泰国并未把事做绝,继续观望 日军偷袭珍珠港当天,抉择时刻来到 日军要“借道”泰国向缅甸和马来西亚等地进军泰国岸防部队对日军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后,日军顺利过境大约两个月后,泰国就看清了眼前形势,正式向英美宣战一年后,泰日正式签约结盟此后的两年间,泰国虽也遭遇过英军小规模轰炸,但整体上国土无恙太平洋战场局势变化,泰国又悄悄调整对外取向内部的反日派慢慢进入政府1944年底,泰国开始与中、英、美建立秘密联系渠道,一边与日本人周旋,一边与盟军配合。
英美特工在泰国秘密降落开展行动的情况日益增多1945 年 2 月,泰国密使开始与盟军东南亚战区接触,谈判反日后应该得到哪些补偿到 4 月,联合国即将成立,泰国深感此时僵持不易拿到政治利益,于是向美国提出准备“起义”英美考虑到战后中南半岛利益如何划分还未定,且不易抽出兵力从外部支持“起义”,反而要求泰国不要急着动手,若动手也要提前获得盟军同意这个复杂的秘密联络过程,在形式上没有形成泰国“起义”的现实,但泰国通过秘密接触赢得了盟军的谅解美国1945 年 2 月宣布,因为没收到过泰国的宣战书,不把它当成交战国日本投降后,美国对英法施加影响,促使两国也原谅泰国最终结果是,泰国只做了最应该做的事——恢复日本军力存在时期对英法地盘的侵占,此外,给战后粮食比较困难的英国赔了150 万吨大米第 2 页共 4 页中美竞合如果一战、 二战这种大场面泰国都应付得过来,那么其他问题自然就不在话下了二战后,泰国顺理成章变为美国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盟国,泰美在经济、 军事等领域保持着密切关系1950 年,泰美签署 《军事援助协定》 ;1954 年,两国共同签署 《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越南战争时期,驻泰美军一度达到近5 万人。
泰国也在这种合作中得到巨大好处:在1951年到 1972 年间, 美国向泰国提供的军事援助高达10 亿美元 战后的泰国军队主要是在美国的援助下发展起来的上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泰国再次捕捉到世界格局的变化,开始执行更加独立的对外政策 1975 年 7 月 1 日,中泰建交今天,亚太战略博弈大棋局复杂变换,泰国与中美都进行战略合作1982 年以来,泰国每年都与美国进行“金色眼镜蛇”联合演习,此外还有“克拉特”、 “擒虎”等多个拉进了东盟其他伙伴的多边军演泰国与中国的军事关系也在加强许多外界观察家认为,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与中国的军事关系最紧密上世纪80 年代,泰国是第一个以“友情价”进口中国武器的东盟国家2001 年,泰国又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开展年度防务安全磋商的东盟国家 2012 年,这台海军的“蓝色突击—2012”联合训练,是在中国与菲律宾就南沙权益角力正酣之际展开的2013 年初,还有外电接连指出,泰国已向中国购买了“卫士-32”型300 毫米远程火箭炮的生产技术,正与中国接触购买多艘054 型江凯级护卫舰的事务,这有可能把美国的近海战斗舰排除在外在新安全领域上, 以糯康伏法和湄公河联合巡逻为代表,显示中泰合作水平很高。
从近代以来历次左右逢源的战略运筹看,泰国的联盟手腕确实充满灵活性其自豪的“风中之竹”战略,对那些身处大国之间的中小国家来说,的确是独到的生存心得东南亚的心脏”其实, 泰国伤过很多大国的心,但这些大国最终都没有对泰国下狠手除泰国自身战略得当外,泰国在东南亚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使得各主要力量不能冒失去它的危险经济先看经济泰国是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肇始地,它对东盟乃至亚洲的触发联动作用不可小视 这场危机已成历史,在 2008 年以来世界新一轮金融危机对照下也许已不算什么但当时泰铢受袭击,东亚全振荡的连锁反应至今让人警醒有人归罪于泰国的金融当局制度建设和管理不力, 有人归罪于当时东亚各国劳动力供给情况和产业布局发生历史变化但为什么偏偏是泰国成为危机首发国?它与各方的自由往来多,它处于中南半岛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上,它在冷战后率先带领亚洲“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飞速发展,一度有盖过“四小龙”之势这样一个国家,又在历史上屡屡免于大国兵灾,这是不能简单用“运气好” 、 “有大哥罩”来解释原因的安全再看安全 糯康伏法、 湄公河联合巡航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可能是振奋但跳出民族利益得到维护、 民族尊严得到尊重的本位来看,整个湄公河流域如此丰富的水资源、运输资源需要泰国的安全配合。
以糯康一案为例,肇事时有泰国军人的身影,解决问题和后续长期巡逻也离不开泰国安全力量的配合随着亚太新一轮安全格局、经济合作机制博弈的展开,泰国捆绑的大国和国家集团安全利益只会越来越多谁会冒失去泰国的危险呢?能源还有能源海陆兼备” 、 “坐拥两洋”是泰国最重要的战略地理特征泰国所处中南半岛东扼南海,西隔印度洋,南控马六甲从印度洋以西往东运来的货物,尤其是从中东出发的能源, 必经此地 美国要重返亚洲, 日本要巩固海上生命线和争取在亚洲更大的行动自由,中国则在快速发展中日益需要海外能源和资源补给此外,泰国自身也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第 3 页共 4 页加上陆上运输、 河流航运等资源,使得泰国的地位日益重要这样重要的一个地区,大国必然重视而除大国军力存在外,海盗劫掠、军火贸易、毒品走私、人口偷渡等各类新安全危害,也时时影响这里的安全美国的军事存在以及泰国南部的伊斯兰势力,都可能对这里的大国利益,尤其是能源利益形成威胁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泰国的主动配合风中之竹”不能做支点既然泰国这么重要,争取泰国的意义自不待言然而泰国的高度灵活与时刻以本国利益为本的现实考虑,使得外界很难把它发展成可靠盟友泰国军事政变与政权变化比较频繁,但往往起因于内政并终止于内政,外界从中借力的可能性不大。
近些年, 发生在泰国内争最明显者当属红衫军与黄衫军之争他们所支持的不同派别、不同施政主张,主要区别不在国际政策,而在国内经济发展和利益分配方式尽管当事人有流亡海外者,但海外力量对泰国各派利益群体的联系与影响其实算不上大与冷战时期极大不同的是,美国并不担心哪派上台就颠覆泰国与美国的联盟关系,因此泰国军方在国内各派斗争难解之际出招,背后往往是国内现实利益考虑,基本可以排除国际操纵可能如果美国不做手脚,其他国家更不能指望在泰国内政派别斗争后得到更多的盟友泰国有94%的民众信仰佛教,但佛教从来不是外界政治干预手段宗教信仰反而是泰国的民众心理更加倾向于和平、随顺 泰国一贯的国际战略走向,与民众的信仰状态关系极大有人认为,泰国的战略文化特征是“尚和”、 “近谋”、 “事大”、 “制衡”这其中包含着很多不硬来、不挑事、顺其自然的色彩既然民众心理不易被外界所用,那么民族因素可不可以作为一个战略抓手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泰国的民族构成比较稳固,四分之三是本土泰族虽然这一人群从广义上与中国境内的傣族同源,但历史上不同政治治理形成的文化差别很大泰国人口固然有14%是明确的华裔,但这些人对中国血统除了荣誉感没有更多认同。
泰国的华裔许多人已经改换了当地化的姓名,对祖先的记忆往往是家族口耳相传的掌故他们了解当今中国的主要渠道与其他泰国人无异再看泰国的经贸和文化也许影响泰国国际走向的最有效杠杆是实际利益但是泰国是个四通八达的国家,经贸与文化的对外交往渠道不会受制于某个方向无论谁出售武器还是电视剧给泰国, 都不太可能让泰国进一步靠拢谁泰国对外贸易和投资伙伴很多元,其进口品可替代程度很高这决定了若有哪个国家想对泰国施加经贸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组织可以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战略平衡泰国确实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有一批海外电视剧迷,但他们既看中国大陆剧、港台剧, 也迷韩剧 正如泰国武装力量既使用美援也使用中国军舰一样泰国的影视文化也是那样多元一部在中国火爆的《泰囧》,对泰国来说,只是变相促进了旅游业知名度任何指望以文化影响紧紧拉住泰国的近期打算,都是不够现实的因此, 无论从泰国自身战略传统还是现实因素看,泰国都不是一个长期牢固的坚定支点所在尊重风的选择“风中之竹” 对外战略下的泰国,在历史上一次次变化立场与阵营但这些看似随时可变、随时准备变的现象背后,是本质和根本上要始终服务于泰国自身的国家利益19 世纪,泰国最初接触西方列强、开始自身现代化进程之际,同时代主导英国内外政策20 年左右的政治家帕麦斯顿说了一句现实主义经典语录:“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 ”“风中之竹” 战略的几代执行者们,是帕麦斯顿式现实主义的好学生它的好处是能维护利益, 被人所指摘的最大问题是无节操帕麦斯顿本人的人品就不好,在国家大事上的污点是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在美国内战中支持南方的奴隶主们并组织军事干涉,个人私生活上的不检点更是让维多利亚女王震惊甚至震怒历史上 “风中之竹” 战略的执行者们同样如此, 无论美国人如何原谅,他们在二战中一度是日本侵略者帮凶的事实毕竟是不可更第 4 页共 4 页改的这一点美国的盟友英法都记得,在二战中与泰国处于不推荐境地的邻国也都记得真实的国际战略场,既非只有铁血的斗兽场,也非只有对错的法庭因此我们对泰国既不必以阵营划线,也不必以道义评判风中之竹” ,随风而不倒, 自有中小国家生存之道在里面 “泰国”这个名称在其本土语言中有“自有领土”之意今天的亚太,正需要一点泰国的味道——不要太阵营化,谁都可以在尊重对方主权的前提下自由合作、自由竞争决定竹子方向的是风,而风是多种持续柔性因素合成的,这就是兵法所说的“势”对泰国,需要尊重其主权,尊重其历史,尊重其自主选择泰国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没有把自己死死捆绑在谁的战车上这是其不易发展成任何势力牢固盟友的缺点,也是其能参与各方转圜的优点。
自1997 年金融危机后,泰国进入一个发展转型阶段,既需要在经济上求变革,也需要在治理机制、社会建设上寻突破,这与中国有许多相通之处大合作前景以及泰国对外界多元接纳的现实,让中国通过泰国走向印度洋、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