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实验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docx
9页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实验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面两幅图片选自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它们的共同主题是( ) 图1 1937—1945年 图2 1949年A.反抗外来侵略 B.反对本国反动势力黑暗统治 C.完成民主革命 D.国共合作,完成民族统一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正确知识迁移的能力从图片内容和下面的时间提示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一是抗日战争,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图片二是解放战争时期,从1946年6月内战爆发到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1949年4月23日终于解放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权垮台这一切得益于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英明决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努力争取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故C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项只符合图一;B项只符合图二;D项不符合图片内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2. “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 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 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士不敢弯弓报怨你诀世一去, 良将劲弩不见当初豪气, 金城千里尽失昔日威严万世霸业, 竟从内里崩溃, 千古功过, 任由世人评说材料称颂一位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是A. 周武王 B. 秦始皇 C. 唐太宗 D. 康熙帝参考答案:B3. 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结合所学可知,无论出身高贵还是低微,科举应试者都需要进行同等严格的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依据,与应试者的身份地位无关,不是实现了王公子弟与百姓的完全平等;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举考试促进国家统一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 2 009年 7 月,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近代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 .京沪铁路的建成 B .京九铁路的建成 C .陇海铁路的建成 D .唐胃铁路的建成 参考答案:D5. 1987年10月19日,美国迎来黑色星期一,股市遭到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打击,危机迫使里根政府在其第二个任期内(1984—1989年)调整经济政策,转而用增加税收、扩大政府开支等手段来缓解危机这意味着A.反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受到重视B.里根政府开始实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结构性财政政策C.实际上又重拾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增长、改善就业的主张D.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干预的“混合经济”政策出台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战后的经济调整根据题干中的“用增加税收,扩大政府开支等手段来缓解危机”可知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符合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故C项正确;反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不主张政府进行干预,这和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扩大政府开支”说明不是结构性财政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混合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
6.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名言出自( )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参考答案:A7.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此话说明了:A.宗法、礼乐制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井田制遭到破坏 D.社会动荡纷争参考答案:B8.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①墨子②孟子③老子④苏格拉底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参考答案:B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皆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仁、义、礼、智的道德观;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知识来自教育,所以主张通过教育使人具有美德;故孟子的性善说与苏格拉底的人性说有相同的地方,故选B墨子具有功利主义的思想,老子则崇尚自然清静与无为,故二者与题意不一致,所以排除含有①③的选项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
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答案9. 顽固派的《新学伪经考》中说:“(康有为)惑世诬民,非圣无法……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从学这是因为此书A.否定了孔子的圣人地位 B.批判了封建的伦理道德C.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 D.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参考答案:D10. 右图为1882年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票样(局部),其上印有“奏准设局招商,置备轮船运漕揽载,……招集股银一百万两,分作千股”等内容据此判断轮船招商局是( ) A、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B、中国第一个近代企业C、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D、清政府创办的军事工业参考答案:A 考点: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分析:从时间和名称看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工业,根据材料:“奏准设局招商,置备轮船运漕揽载,……招集股银一百万两,分作千股”卡、可知,它属于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故选A11. 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然后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
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这反映出A.审判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法庭判决主要依据的是法律和事实C.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D.法官判案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可见当时的判案有较大的主观性,选项D正确;从材料来看,当时的审判并不是形式主义,期间有辩论以及试图影响审判的哭戏,选项A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的审判很容易受到辩论或者其它因素影响,其依据并不主要是法律和事实,选项B排除12.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痛定思痛,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这一主张理解错误的是A.“夷之长技”主要是指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B.这一主张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有相似之处C.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面对西学东渐时的一种文化抉择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这一主张出现的根源参考答案:D开眼看世界思潮林则徐和魏源等都是地主阶级的开明人士,并非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出现因此D项错误,故选D13. 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
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A.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B.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D.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参考答案:A依据材料“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说明历日字书、佛经需求的人众多,所以先有雕板,可知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故A正确;题干涉及的佛教的发展,没有体现儒学的复兴的信息,故排除B;C项只能反映佛经先有雕板的原因,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排除C;D项“革新”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印刷术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即可14. 西汉海昏侯墓西室考古发现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上隶书撰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该材料说明A.画像风格与后世文人画相同 B.西汉建立后有统一文字的举措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 D.为研究孔子思想提供实物史料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根据材料“屏风表面上隶书撰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可判断属于写实风格,而后世文人画主要以写意为主,故A项错误;B项与历史史实不符合,故排除;根据材料“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可得出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撰有孔子生平,没有涉及其言论,故D项错误15. 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 ) A.自由和法律是分不开的 B.只有实行法治,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C.法律为保护人权而设立 D.依法限制政府的权力,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参考答案:B16. (多选题)下列表述中,可以概括秦朝至清朝2000多年历史发展特征的有A.科举始终是主要选官方式 B.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C.专制主义不断加强 D.统治者大力推动儒道佛三教合流参考答案:BC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科举制设立于隋唐时期,所以A不符合题意;儒道佛三教合流出现于宋代,所以D不符合题意由秦到清,中国的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专制主义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故选BC17.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
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参考答案:A18. 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天皇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B.将军、大名、武士都属于统治阶级C.武士是幕府统治基础,全都效忠将军D.工商业者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参考答案:C19.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派遣钦差大臣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强行驻京,西方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