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甜瓜栽培复习题.doc
7页1 西瓜栽培的意义西瓜是一种经济作物,对于丰富人们的食物结构,合理换茬,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 (1)西瓜是理想的前茬作物 种植西瓜时,大都对瓜地深翻或深挖瓜沟,施用饼肥或其他有机肥较多且西瓜的行距较大,西瓜生长期间,行间有较长的休闲时间,如果瓜茬种麦,则休闲时间更长因此,种植西瓜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的作用,并可提高土壤肥力所以,在华北地区,瓜茬小麦一般都获得较高的产量,即使不施肥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另外,瓜茬棉花、春玉米等也都会取得增产瓜茬蔬菜,如白菜、萝卜等也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在河南省东部的瘠薄沙地上,瓜茬麦的产量成倍增长所以,在当地的群众中有一个传统习惯,就是种西瓜是为了留好茬口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不乏瓜茬作物高产的事例 (2)西瓜比较适合间套种 一般来讲,西瓜的整个生育周期较短,约在100-130天,其种植的行距和株距又比较大,所以是一种非常适合于间作套种的作物在西瓜行间可以间套花生、棉花、蔬菜、玉米等多种作物,在基本不影响西瓜产量的情况下,可多种一季粮、棉或蔬菜,取得瓜粮、瓜菜或瓜棉双丰收特别是早熟栽培的西瓜,由于收获期早,更有利于种植后茬作物,在华北地区可实现一年三种三收。
近几年来华北地区的立体种植技术,有几种就是以西瓜为主要作物的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可以取得500公斤粮,双千元收入的亩产高效益进行间套作,可以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土地、光照、热量等自然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可以丰富食物结构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均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由温饱型逐渐向营养型、多样化发展由于西瓜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西瓜消费量逐年增加,并开始由季节性消费品逐渐转变成营养型食品,且消费时间明显延长 (4)增加农民收入 西瓜是农作物中较好的一种经济作物,种植西瓜的产值高,收益大一般情况下,一亩西瓜的收入相当于2亩粮食,1.5亩棉花的收入早熟西瓜亩产值可达1000-2500元在我国的西瓜集中产区,种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1/3以上,成为瓜农农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发展西瓜生产,可以有力地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2 破壳促进种子发芽的原因?答:一是减少了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的阻力,使胚根顺利伸出;二是破壳改善了种子中的通气状况,增加了种子呼吸所需的氧气,使萌发过程缩短。
特别是三倍体西瓜种子,由于种皮厚,胚的生活力较弱,种子发芽困难,破壳可以改善其发芽条件,有利于种子的发芽 3 西瓜果实成熟的变化?果形:成熟时果实膨大停止或缓慢,果梗部(通称肩部)扩展,着花部位凹陷颜色:成熟时果皮的色彩略带光泽,果皮表面的条纹和网纹变得鲜明果梗部的茸毛消失当然这样的变化也随着受光方向,水分和氮素营养、果实大小等而不同,特别是接触地面的部分呈鲜明的黄色弹力:成熟的果实用指压其蒂部感到有弹力,而且有果肉开裂的感觉,但是感觉的程度也随栽培时间、坐果节位、果皮的厚度而有所差别声音:由噹噹的未熟瓜清音而转为浊音,通常被用来判断西瓜的成熟度,但这种声音也随着果皮的厚度、空心情况而有差别比重:果实在成熟和过熟的过程中,由于其含水量的降低,以游离形式存在的葡萄糖或蔗糖也随水分由果实倒流到蔓或根部中去,从而使果实造成空心和倒瓤,比重和含糖量均下降实践证明,多数品种未熟果实的比重为1.00,适熟果实为0.98,过熟果实的比重则下降为0.95卷须:坐果节的卷须从尖端起有1/3干枯可作为西瓜成熟适宜的标志,但要区别机械损伤引起的干枯4 西瓜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哪几个时期?简述各期栽培管理特点发芽期:从种子萌动至子叶充分展开、真叶显露为发芽时期(9天左右)。
主要依靠利用胚中的营养物质来完成其幼芽的生长,同时由于展开的面积虽小,但光合能力较强的子叶,而生长锥又有叶原基的分化,给幼苗的生长作好了准备 在种子出土以前,应该创造种子发芽所适宜的温湿条件据试验,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最高温度为40℃,最适温度为28-30℃,而无籽西瓜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8-35℃种子出土后,一方面保持适当的土壤温度,满足幼芽生长之需要,并要利用子叶光合能力较强的特点,充分地利用阳光;另一方面又要控制过高的温湿条件,避免下胚轴的过旺生长,促进生长锥中幼苗叶的分化和生长 幼苗时期:开始显露真叶至“团棵” 的一段时期为幼苗时期在气温15-20℃的情况下,这一时期大约经过1个月左右植株展开5-6枚真叶栽培上应进行多次中耕,或覆盖地膜等增加土壤温度,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侧生器官的分化土层缺水时,应采用“浇小水、浇暗水”的方式进行灌溉,在第二片真叶展开时,即于植株开始迅速生长到来之际,应追施一次以速效性N肥为主的肥料,这对获得强壮的幼苗起到十分良好的作用 抽蔓期:从“团棵”到留果节位的雌花开放为抽蔓期这个时期所延续时间随品种、气候以及留果节位的不同而有差异从“团棵”至第一朵雌花开放,在20-25℃的气温条件下,大约经过18天左右,以后每隔3-4天开一雌花。
“团棵”后节间迅速伸长,植株地上部由直立状态变为匍匐状态从第六节前后开始,在每一叶腋中有雄花的陆续开放,在第十一、十二节前后的叶腋中出现第一雌花,其后大约每隔5~7节左右再着生一朵雌花这一时期既是植株建成 茎叶营养体系的主要时 期,又是雄花、雌花陆 续分化、孕蕾和开放的 时期,很显然这就给果 实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此期既要提早和加速茎叶的生长,迅速形成面积大、光合强度高的营养体系,以便给果实的生长提供更丰富的物质基础,又要适当地防止过旺的营养生长,以促进生殖生长一方面应在“团棵”时追施大量以N肥为主的完全肥料并进行浇水;另一方面,应采用“盘条”、“压蔓”和整枝等方法,控制过旺的营养生长结果时期:从留果节位的雌花开放至该果成熟为结果时期在气温25-30℃的条件下约需经过35-40天这一时期又可进一步分为3个时期1)坐果期:从留果节位的雌花开放至“退乳毛”一般经过4-5天雌花开放后,子房开始膨大,果面上的绒毛渐显稀疏,整个果实也因而显有光泽,瓜农称为“退乳毛”此时雌花正处于授粉、受精的过程,是该果实能否坐住的关键时刻本时期一方面是营养器官旺盛生长的时期,同时也是雌花开放、授粉、受精、子房开始膨大的时期,是植株由以营养生长为主向以生殖生长为主的转折阶段。
栽培上应该控制过旺的营养生长,保证光合产物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合理分配,促进坐果各地瓜农在此时常进行整枝、压蔓、适当地节制浇水,有些地区还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使用生长刺激素等措施,都有效地达到了上述目的2)果实生长盛期:从果实“退乳毛”至该果实主体积基本固定(“定个”)这一时期一般要经过20-25天左右这一时期是果实迅速生长并基本长成的时期,而营养生长则十分缓慢要满足植株吸收三要素和需水量最多的需要,也要设法扩大和维持叶面积,延长叶片的活动时间以及增强和维持叶片的光合强度应加强肥水管理,还应选择恰当的整枝方式,并进行“留果”、“摘心”和“掐尖”,这对集中养分供给果实的生长以及对增强植株的生理活性等都有良好的作用3)变瓤期:由果实“定个”至该果成熟,大约经过10天左右果实在此期中稍有增长,胎座和种皮迅速地转变为该品种所固有的色泽叶片迅速衰败和脱落,叶面积减少的多寡视天气和其他损伤条件而异应使叶面积和其同化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应停止浇水,注意排水,并避免损伤叶片,防止蔓、叶早衰,另外还应采取“垫瓜”、“翻瓜”等措施来提高果实的品质5 西瓜嫁接育苗砧木选择的依据?砧木与西瓜的亲和力:亲和力包括嫁接亲和力和共生亲和力两方面。
嫁接亲和力,是指嫁接后砧木与接穗(西瓜)愈合的程度嫁接亲和力可用嫁接后的成活百分率表示嫁接后砧木很快就与接穗愈合,成活率高,则表明该砧木与西瓜的嫁接亲和力高,反之则低共生亲和力是指嫁接成活后两者的共生状况,通常用嫁接成活后嫁接苗的生长发育速度、生育正常与否、结果后的负载能力等来表示为了在苗期判断共生亲和力,则可利用成活后的幼苗生长速度为指标嫁接亲和力和共生亲和力并不一定一致研究表明瓠瓜、葫芦、新士佐南瓜(F1)、黑籽南瓜、野生西瓜等均有较好的亲和性砧木的抗枯萎病能力:导致西瓜发生枯萎病的病原菌中,以西瓜菌和葫芦菌为最重要所用砧木必须同时能抗这两种病原菌,但葫芦不抗西瓜菌,因而不是绝对抗病的砧木,而南瓜则表现兼抗这两种病原菌,因而南瓜是可靠的抗病砧木选用的抗病砧木应能达到100%的植株不发生枯萎病 砧木对西瓜品质的影响:不同的砧木对西瓜的品质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西瓜品种对同一种砧木的嫁接反应也不完全一样西瓜嫁接栽培,必须选择对西瓜品质基本无不良影响的砧木,或选择适宜的砧/穗组合一般南瓜砧有使西瓜果实的果皮变厚、果肉纤维增多、肉质变硬的作用,并可能导致含糖量下降,而西瓜共砧或葫芦砧较少有此现象。
砧木对不良条件的适应能力:在嫁接栽培情况下西瓜植株在低温环境中的生长能力(低温伸长性)、雌花出现早晚和在低温下稳定坐果的能力(低温坐果性),以及根群的扩展和吸肥能力,耐旱性和对土壤酸度的适应性等都受砧木固有特性的影响在春季早熟栽培情况下,由于春季温度低,应选用低温伸长性和低温坐果性好,对不良环境条件适应性强的砧木 6 西甜瓜嫁接育苗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嫁接方法好坏影响到嫁接的成活率和嫁接工作效率在大面积应用情况下,需要简易而有效的嫁接方法嫁接方法在日本研究最多,近年我国各地也在研究或引进西瓜的嫁接方法,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嫁接方法有插接,靠接、劈接和断根接、芯长接及二段接等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插接、靠接和劈接(图1)而以插接最为简单和易于推广 图1 嫁接方法示意图插接法:插接法又称顶插接嫁接时间以砧木第一片真叶出现到展开期间为好,过晚则子叶下轴发生空心,影响成活率砧木应比接穗提前几天播种以用南瓜砧木为例,砧木播种出苗后第六天便可嫁接,其适宜嫁接日期在正常温度条件下可维持8-10天,接穗西瓜品种以子叶刚展开期为宜,直到子叶刚平展期均可嫁接。
一般可在砧木出苗后,立即播种西瓜,培养接穗苗砧木可播种在营养钵或穴盘中,每钵1-2苗(最后选留1苗)接穗种子则密集排开播种在瓦盆内洗净的河沙中插接法用的刀具为竹刀(竹签)和保险刀片竹刀削成与西瓜下胚轴粗度相同的楔形略扁,横断面呈半圆形,先端渐尖刀具应始终保持干净、滑润嫁接时先用保险刀片将砧木刚展出的第一片真叶及生长点从基部去掉然后,用竹签在砧木上方切口处,顺子叶连线方向向下斜插入砧木子叶下轴,成深约0.5-1厘米的孔,应注意使竹签尖端达到子叶下胚轴的另一侧皮层,顶在该部位的手指有触感时为宜随即取出接穗苗(接穗苗事先放在装有净水的碗中),用左手拇指和中指轻轻将两片子叶合拢(垂直),食指自下向上托(顶)住下胚轴,使下胚轴持平右手持保险刀片(单面刀片,用前先在净水中沾一下),先将下胚轴上方表皮削掉,再翻转接穗,从另一侧前斜削一刀(注意切面要平直),使之成楔形,然后迅速拔出砧木中的竹签,将接穗削好的楔形子叶下胚轴准确地按竹签插入的方向,斜插入砧木的孔中,使之与砧木切口四壁刚好贴合插接穗时应注意使接好后接穗的子叶方向与砧木子叶成“十”字形交叉为了保证质量,应先将西瓜接穗苗从沙床中拔出,放在水碗中,保持干净、鲜嫩和吸胀状态。
在切削接穗和插入接穗过程中,动作要快、稳而准嫁接作业的环境要遮荫、背风、干净、空气温和湿润,并应临近苗床每接完一株苗后,立即向营养钵内灌透水,轻轻放到有塑料棚覆盖,棚上遮荫的电热苗床内一个苗床摆满后,即将苗床棚膜压严,通电升温到适宜温度为保持棚内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