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潘庄镇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8页2020-2021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潘庄镇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为AA,Aa,aa的种子数目之比约为( )A.3:2:1 B.1:2:1 C.3:5:1 D.4:4:1参考答案:A略2. 下图表示的是某种酶作用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模型可以解释酶的专一性 B.a表示酶,该模型可解释酶的多样性C.a催化d分解为e、f D.该模型显示,酶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参考答案:B3. 下列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胆固醇等B.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D.质量相同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参考答案:A4. 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
某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家蚕杂交,F1的数量比为黑蚁黄茧∶黑蚁白茧∶淡赤蚁黄茧∶淡赤蚁白茧=9∶3∶3∶1,让F1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为A.5/16 B.7/16 C.6/9 D.8/9参考答案:D略5. 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A. 胚胎干细胞 B. 造血干细胞 C. 胰腺细胞 D. 肌细胞参考答案:A6. 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 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参考答案:C7.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核膜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C.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D.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参考答案:C8. 生物学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①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②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③把人和鼠的细胞融合为一,此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④然后把此细胞置于37℃下培养40 min,再检查,发现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表面请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 ) A、人和鼠的细胞能够融合为一体,是因为其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B、上述荧光染料最终呈均匀分布状态,这是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果C、该实验证明,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不是静止的D、在不同温度下做该实验时,荧光染料分布均匀的时间不一样,因为温度影响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参考答案:B9.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萨顿关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的研究,所运用的方法分别是 A.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C.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 D.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参考答案:B10. 现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且核 DNA 都已用 32P 标记的一个细胞,放在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该细胞连续进行 5 次有丝分裂,则含 32P 的子细胞数量最少和最多分别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A. 1,4 B. 2,8 C. 2,4 D. 1,2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DNA分子复制过程的掌握情况。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且抓住“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的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并供给含31P的原料”这一前提,结合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分析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关系详解】第一次有丝分裂间期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复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复制后的4个DNA(每个DNA各含1条32P标记的母链和1条不含32P标记的子链)分别在4条单体上,就是这4条单体都有32P,第一次分裂形成的2个细胞各含2条32P标记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有1条32P标记的母链和1条不含32P标记的子链组成的DNA);进行第二次有丝分裂,每个细胞中1条染色体(1个DNA)复制,结果形成的2条单体(1条单体含32P标记的DNA,另一条含没有32P标记的DNA),另一条染色体复制结果也一样,这样第二次分裂每个细胞有4条染色单体(2条32P标记,2条没有),就1个细胞来说,染色单体的分离和组合是随机的,有两种情况:①1条32P标记染色体和1条没标记的染色体组合,另一条32P标记染色体和另1条没标记的染色体组合,形成的2个子细胞都有32P;②2条32P标记染色体组合,2条没标记的染色体组合,形成的2个子细胞1个有32P,1个没有。
另一个细胞的第二次分裂也是这2种情况,组合起来子细胞有3种情况:①每个细胞都含有32P标记;②2个细胞含有32P标记+2个细胞不含有32P标记;③3个细胞含有32P标记+1个细胞不含有32P标记,同理可推:细胞连续进行5次有丝分裂,含32P的子细胞数量最少和最多分别是2和4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并能将两者结合起来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 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左右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参考答案:A12. 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复杂化合物b,对a和b的准确叙述是( )A.a是核糖,b则为核苷酸 B.a是脱氧核糖,b为脱氧核糖核酸 C.a是核糖,b为核糖核苷酸 D.a是五碳糖,b则为核苷酸参考答案:C13.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 B. 细胞产生的废物要排到细胞外C. 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D. 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参考答案:C14.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学说认为,任何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也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C. 科学家通过观察生物组织、细胞,获得了证明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的证据D.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参考答案:A【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详解】A、细胞学说提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错误;B、细胞学说提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B正确;C、根据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可知,科学家通过观察生物组织、细胞,获得了证明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的证据,C正确;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A15.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参考答案:C【详解】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活性,B错误;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正确;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但是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D错误16. 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 )A 4个着丝点 B 2条姐妹染色单体 C 4个DNA分子 D 2对染色体参考答案:C略17. CO2是线粒体中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分子的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要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至少穿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 A.5 B.6 C.7 D.8参考答案:B18. 如果用A和B分别代表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则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别是A.2A和3B B.2A和4B C.4A和4B D.4A和2B参考答案:B19. 已知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物活性。
淀粉可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成麦芽糖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无水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 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04溶液、质量浓度为0. 05g/mL的CuS0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1)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分别向A试管加_____,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各加2mL___________溶液;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的温水中维持5min;③配制斐林试剂的方法是___________;④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lmL斐林试剂摇匀,放人盛有50—65℃热永的大烧杯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参考答案: (1). 5滴蒸馏水 (2). 可溶性淀粉 (3). 将0.1g/ml的NaOH溶液和O.O5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 (4). 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A试管中为蓝色 (5). 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