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沈阳市新民高级中学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14页辽宁省沈阳市新民高级中学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在新疆伊犁、塔城、喀什等地,寒冬采冰储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等到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上下图为伊犁河及其支流吉尔格郎河示意图,这里曾是伊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但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6. 新疆伊犁寒冬采冰储藏主要用于A. 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 B. 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C. 获取淡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D. 夜间纳凉,调节室内气温7. 导致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是①气温升高②降水减少③发现新的采冰区 ④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⑤水质污染加剧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③④⑤参考答案:6. B 7. D【6题详解】寒冬采冰储藏,“来年夏天出售”,夏季气温高,储藏的冰可用作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B正确;其目的不是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A错;新疆全年少雨,采冰储藏也不是为缓解用水紧张状况,C错;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夜间相对凉快,不需用冰来纳凉,D错选B正确7题详解】冰是由冬季降雪在低温下结冻而成,冰的减少与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融化有关,①正确;机械制冰方便快捷,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不需要人工大量开采了,④正确;水质污染加剧导致可采冰量减少,⑤正确;采冰主要在河谷地区,河流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冬季降水量并不影响河冰多少,②错;伊犁河及其支流,冬季结冰形成采冰场,没有新的采冰场,③错。
选D正确2. 停车难是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甚至人口只有几万、十几万的乡镇和县城也会有停车难的烦恼车位比例是指每辆汽车所对应的平均车位数量,如图示意我国大中小城市与发达国家的车位比例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是车位A. 面积小B. 数量少C. 缺口大D. 太偏僻2. 我国中小城市比大城市车位比例小,但停车相对容易的原因可能是中小城市A. 车位数量较充足B. 汽车数量较少C. 路边允许自由停车D. 轻轨建设超前3. 缓解我国城市停车难的可行性措施有①大量建设立体停车场②绿地改建临时车位③提倡市民绿色出行④安装车位引导系统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参考答案:1. C 2. B 3. D1.据材料可知,车位比例是指每辆汽车所对应的平均车位数量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增长,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大量的私有汽车的出现,城市停车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停车设施供需严重的失衡,停车难问题己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即对于我国而言,车位比例比发达国家小,车位缺口大,导致停车难2.据材料可知,车位比例是指每辆汽车所对应的平均车位数量。
我国中小城市比大城市车位比例小,但停车相对容易,主要是中小城市相对而言汽车数量较少3.大量建设立体停车场,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解决不了停车难的根本问题,①错误;城市绿地具有生态价值,不能改为车位,②错误;提倡市民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轿车出行,车内安装车位引导系统,避免乱停车现象的发生,③④正确3. 下图是“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情况”读图回答对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因素主要是A.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 B.灾害损失、农业结构调整C.建设用地、农业结构调整 D.灾害损失、建设用地参考答案:D4. 图8为地球局部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第22、23题22.图中洋流 A.①的流向为自南向北 B.②可能流经南美西海岸 C.③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 D.④可能出现在北大西洋23.若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洋流 A.①造成途经的澳大利亚大陆沿岸地带气温降低 B.②使南美大陆热带荒漠从东海岸延伸至西海岸 C.③缩短了海轮从东南亚到非洲东部的航行时间 D.④促进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交换参考答案:22.B 23.D5. 地貌是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不同地貌构成了不同的地理环境。
回答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国家海岸地区的典型景观A、挪威 B、瑞典 C、日本 D、西班牙参考答案:A6. 与我国北疆铁路接轨的国家是A.塔吉克斯坦 B.吉尔吉斯斯坦 C.哈萨克斯坦 D.土库曼斯坦参考答案:C7. 读甲乙两图(下图),完成已知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其形成原因有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②盛行东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③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剑增温增湿作用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8.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地下水中含大量可溶性碳酸氢钙,地下水出露地表后,富含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水,因水中CO2的消耗(主要是CO2从水中逸出或水中光合作用消耗CO2)或水的蒸发,导致水溶液发生碳酸钙过饱和而发生沉淀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压强、温度流速和植被等具有明显相关性下图是钙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钙华集中分布的地区,却很少形成溶洞,主要原因A. 地壳活跃,缺少形成溶洞的稳定地质条件B. 地壳相对稳定,不易形成溶洞C.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显著D. 缺少形成溶洞的物质条件11. 下列自然因素中,有利于青藏高原东部钙华景观形成的有①海拔高,气压低②海拔高,气温低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④植被茂密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参考答案:10. A 11. C【10题详解】青藏高原东部地壳活跃,在溶洞发育过程中容易遭受地壳运动而破坏(缺少形成溶洞的稳定的地质条件),A正确,B错误。
我国中东部地区地壳相对稳定,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易形成溶洞峰林景观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落差大,流速快,水中二氧化碳更易逸出,利于形成钙华与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无关,C错误青藏高原形成溶洞的物质基础-可溶性的石灰岩分布广泛,D错误11题详解】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河水溶解大量钙元素,青藏高原地壳活跃,地下暗河易露出,随着压强和温度的改变,水中钙质析出易形成钙华,凡是有利于二氧化碳从水中析出的自然条件,都有利于钙华的形成落差大,流速快,二氧化碳容易从河水逸出;西南地区植被茂密,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①③④正确9. 根据下图(下图)中信息回答图中甲地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参考答案:D10.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 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7.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参考答案:A C 11. 图6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1. 2002年~2015年期间,该区域A. 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 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 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D. 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12. 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A. 经济增长放缓 B. 人口规模减小C. 环保政策变化 D. 工业生产萎缩参考答案:11. C 12. C11. 读图可知,2002年~2015年期间,该地区的人均GDP不断增长,控制废水排放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A项错误;2005年后人均GDP继续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B项错误;该地区人均GDP一直呈增长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2005年前不断增加,2005年以后排放量不断下降,故C项正确;2005年后,人均GDP持续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说明人均GDP的增长并不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D项错误12. 读图可知,2005年人均GDP继续快速增长,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突然开始下降,最可能是因为环保政策的变化,故C项正确根据人均GDP曲线,2005年后,其增长速度反而增大,A项错误;人口规模大小主要影响生活污水排放量,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无关,B项错误;人均GDP不断增长,说明工业生产并没有萎缩,D项错误。
12. 木质素是主要存在于陆地植物体中的有机物,可定量地作为河口陆源物质的指示物在越南,红河每年通过巴拉特河口、川漓河口和太平河口向南海输送大量的沉积物研究发现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附于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下图示意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100mg 有机物中木质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 推测红河口水下三角洲中木质素含量高的月份是A. 1-2月 B. 4-5月C. 7-8月 D. 10-11月5. 影响河口从岸向海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的主要因素是A. 流量 B. 流速C. 盐度 D. 水温6. 红河口水下三角洲木质素中新鲜植物碎屑多的原因是A. 流量大,携带沉积物多 B. 土壤肥沃,生物量较大C. 降水多,碎屑的降解速度慢 D. 炎热多雨,植物生长更新速度快参考答案:4. C 5. B 6. D4.由材料可知,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土壤有机质高度降解说明对应的气候条件是温度很高,降水较多,有机质在高温条件下极易被分解,不易储存在土壤中,同时木质素来源还包括新鲜的植物碎屑,新鲜说明此时植被处于生长期,对热量以及降水的都有要求,高温条件下热量充足,有利于植被的生长,降雨多说明水源充足,结合着两个来源说明此时应当是高温多雨的季节,因此应当是夏季。
正确答案选C5.由材料可知,研究发现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附于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河口水下三角洲从岸向海流速越来越低,并且受海洋顶托作用影响,沉积物颗粒大小从岸向海应该是先大后小,颗粒大的不易被搬运,流速越来越慢,大的容易先沉积下来,小的后沉积,并且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吸附的陆源有机物越少,即木质素含量越低砂粒越小,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强,吸附的陆源有机物越多,即木质素含量越高,所以从岸向海木质素含量在近岸递增的主要因素是流速,流速影响沉积物颗粒大小,进而影响它的吸附沉积物能力,最终导致木质素从岸向海的分布不同,和水温、 盐度、流量都无关,也无法通过材料判断6.红河口水下三角洲木质素中新鲜植物碎屑多只有植被生长旺盛才新鲜,说明高温条件下热量充足、降雨多水源充足,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因此红河口水下三角洲此时应当是炎热多雨,植物生长更新速度快流量大,携带沉积物多,但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