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梯田红米种植标准化要素.doc
5页梯田红米种植标准化要素仁选用良种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耐寒、适应强 的中熟品种,红阳2号、红阳3号、红优8号、蚂蚱谷、 沙拉谷、月亮谷、薄竹谷等红米品种2. 培育壮秧采用旱育秧或湿润育秧培育壮秧播种 时间,3月上中旬播种①培肥秧田旱育秧:秧地应选 择在土地肥沃,背风向阳,离水源近的地方,经过秋冬 或春季培育过的苗床,在播种前15至20天每平方米苗床 施硫酸镀60克、普钙80克、氯化钾30克每平方米施用 2.5克敌克松加水「5公斤进行床土消毒,把秧地整成高壇 低墻,墻宽仁4米,做到墻平土细,然后亩用2500公斤 腐熟农家肥盖种,在肥料上盖上一层细土,浇透水后盖 拱架式薄膜,以后膜内缺水时揭膜浇透水后再盖膜,25 天后揭膜湿润育秧:播种前10至15天亩施腐熟农家肥 1000千克和普钙50千克②浸种与催芽浸种时,用10% 浸种灵500倍液进行消毒用清水浸种12h-24h ,洗净 晾干,再用壮秧剂拌种将浸好的种子装入透水透气的 网袋或萝筐中,先用40°C-45°C温水预热10min ,捞起放 在垫有稻草的爹筐中,用农膜将爹筐围盖好,保温,在 35°C-38°C温度下催芽,90%的种子露白后播种。
③扣 种稀播每年2月一3月进行播种育秧,湿润秧播种量不 超过25千克/亩,秧田与大田比不超过仁10旱育秧播 种量不超过30千克/亩,秧田与大田比不超过仁15④ 追肥适时施用断奶肥和送嫁肥,断奶肥在2叶1心期亩 施尿素5 ~ 1 0千克,送嫁肥在移栽前3 ~ 5天亩施尿素5千 克O3. 精细整田移栽前人工整田,三犁三耙,耕层深度 20 cm以上,田平泥化加固田壇到50 cm以上,壇顶宽 40 ~ 50 cm ,水层保持20 cm以上,做到田壇不渗漏、不 坍塌4. 合理密植根据不同田块肥力水平、不同品种生育 特性、秧苗素质、秧龄和目标产量,合理确定基本苗4 月-5月移栽大田,秧龄50d左右时移栽,叶龄5.5叶, 拉线单行条栽,行株距,6x4寸,亩栽2.5万丛,每丛2 苗,亩保证基本苗5.0万苗;浅水栽秧,寸水返青,浅水 促进分菓下壇和鱼沟边两行可以密植,株距3寸5. 科学施肥以农家肥为主,配方施氮磷钾肥施肥 方法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 1500千克,普钙 50千克,氯化钾15千克,硫酸锌2千克,或氮、磷、 钾含量为15:15:15的三元复合肥40公斤作低肥 追肥, 因田施肥,看苗施肥;分菓肥:栽后7~ 10天结合化学 除草,亩施尿素10-15千克;孕穗肥:穗肥以促花保花 肥为主,栽后35- 45天亩施尿素5 - 1 0千克。
在水稻齐 穗期和灌浆期,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和尿素100克兑 水50公斤作叶面肥各喷施1次6. 科学管水①浅水栽秧:有利益合理密植,梯田栽 秧,充分发挥通风透光的边行优势浅栽浅插,促进水 稻早生快发,提高低位分菓率和分菓成穗率,从而提高 水稻产量②寸水返青:因秧苗移栽时根部受伤,吸水 力弱,移栽后容易失去水分平衡而凋萎,所以应保持田 水1寸左右,使田间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保温、保湿环 境,促进新根发生、迅速返青活棵③薄水分菓:秧苗 进入分菓期后,应进行浅水灌溉,够菓后,一般保持20 cm以上水层为宜7.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重点对“两虫(螟虫、飞虱)、 四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一 鼠”的绿色防控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选择最佳 防治时期,选择最佳药剂防治,避免伤害鱼、鸭等水中 生物生长,调节好生物间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实现节 本增效和产品优质1 )预测与发布由市农业局农业植保站根据具体 测报行为对病虫情进行预测与发布2) 防治方式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植保无人 机)或种植合作社为主体,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3) 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通过选用 抗病虫品种,科学合理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 管理,科学管水、管肥,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等一系列 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
尽量利用灯光、性信息 素诱杀害虫必须使用农药时,要少用药,并符合绿色 食品安全规定4)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措施:一是选择抗病品 种;二是勤犁勤耙,清除田壇和稻田杂草,力求做到面 面光,破坏病虫害越冬场所,降低虫源和菌源基数;三 是健身栽培,增强抗性②推广生物防治:保护天敌, 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如Bt防治水稻螟虫,井冈霉素防治 纹枯病、稻曲病,枯草芽抱杆菌在叶(苗)瘟出现急性 病班或发病中心、抽穗破口期效果很好创造适宜自然 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 制有害生物的发生③应用物理防治:利用害虫对光的 趋性,田间设置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二化螟、三 化螟、大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成虫,减少 田间落卵量,降低虫口基数,减轻化学防治压力每30 ~ 40亩安装1盏灯,采用井字形或之字形排列,灯距为 150- 200米,天黑开灯,凌晨1点关灯,定时清扫虫灰 ④生态控制,源头防治病虫害稻鸭共育、稻鱼共生、田壇种植大豆、控氮增钾等;⑤科学使用农药重点防 治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稻瘟病、 稻曲病等;目前主要选用杀虫单,毗虫啦,u定虫眯,M 菊酯等优质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
5) 防治适期主要病虫害的关键防治时期或达到 防治指标时进行药剂防治秧苗期恶苗病和稻瘟病在水 稻浸种时预防,稻飞虱每百丛1000头;二化螟分菓期二 化螟为枯鞘株率3.5% ,穗期二化螟为上代亩平残留虫量 500条以上,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期相吻合;稻瘟病 分菓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老病区及感病品 种及长期适温阴雨天气后水稻穗期预防;稻曲病水稻破 口抽穗前5~7天施药,如遇适宜发病天气,7天后需要 第2次施药6 )用药防治根据病虫情报,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的对口药剂预防苗期恶苗病和稻瘟病用25%咪鲜 胺浸种,稻飞虱用25%嘍嗪酮或25%毗蛭酮或70%毗虫 啦或25%嘍虫嗪或10%M菊酯在若虫盛孵期喷雾防治 螟虫用20%氯虫苯甲酰胺在蚁螟盛孵期喷药,75%三环 呼苗期始见发病中心或急性型病斑时对感病品种田防治 或预防叶瘟;破口期对感病品种田喷药一次,预防穗瘟 20%井岗霉素破口前5~ 7天施药防治稻曲病7)安全施药避开高温和强光照时段施药,应避 开水稻开花受粉期施药严格按照GB4285. G引T 8321 的规定控制安全间隔期与施药量,严格控制药剂在单季 水稻生产上的用药次数提倡药剂交替使用和科学混用。
8 )质■安全控制①按无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严格控制施药量、安全间隔期和施药次数,严禁使用违 禁品种②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 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延迟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和 发展8.适时收获9月-10月,稻谷谷壳变黄,变硬,黄 化完熟率95% ,及时收割脱粒晒干(烘干)贮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