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廊坊市码头第十二中学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25页2021-2022学年河北省廊坊市码头第十二中学高三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B. 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 若光照前去除胚芽鞘尖端,甲、乙曲线重叠D. 甲生长速度更快是IAA在尖端下部发生了横向运输参考答案:A【分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再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正确;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B错误;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胚芽鞘不在产生生长素,且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所以甲、乙两侧都应该基本不生长,C错误;D、单侧光下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错误。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图中所给的信息,本题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2.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②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③非生物界有的元素,生物界一定有④蛋白质的肽链在核糖体形成后,一定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备其功能⑤物质的跨膜运输一定需要酶的参与⑥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⑦有氧呼吸一定主要粒体中进行A.3项 B.2项 C.1项 D.0项参考答案:C3. 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B.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C.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将DNA染色D.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参考答案:D【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1K:检测还原糖的实验;3R: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因此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解答】解:A、斐林试剂中,NaOH和CuSO4需混合使用,与还原糖反应的是Cu(OH)2,不需要NaOH提供碱性环境,A错误;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鉴定的是二氧化碳,鉴定酒精用酸性重铬酸钾,B错误;C、健那绿用于线粒体染色,对DNA进行染色的试剂是甲基绿,C错误;D、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D正确.4. 某植物体可以完成图中的反应,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在适宜条件下,该反应也可发生在试管中B. 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二肽酶可以水解由任何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C. 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麦芽糖水解的过程D. 若图示代表二糖水解,则可表示蔗糖水解的过程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水解反应可发生在试管中,只要环境条件适宜,A正确;B、若图示代表二肽水解,则二肽酶可以水解由任何两种氨基酸组成的二肽,B正确;C、麦芽糖水解形成两分子的葡萄糖,而图中两分子的化合物不同,C错误;D、蔗糖水解形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D正确.故选:C.5. 下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
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鲜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B.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C.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点时大于B点D.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的增大,光合速率逐渐增大当CO2浓度达到一定值,再增大CO2浓度,光合作用不再增加,并且超过一定值不仅不能提高光合速率,反而使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抑制了有氧呼吸,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故选D6. 如图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高低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至d表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②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至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③若M表示种群密度,a至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种内斗争b最激烈④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至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种群,则a是最高营养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7. 某班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时,两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开展探究,第一组选择淀粉酶水解淀粉进行实验,第二组利用肝脏研磨液与Fe3+催化过氧化氢开展实验,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两小组同学都采用数学建模表示研究结果B.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C.两小组实验都反映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D.两组实验数据都反映了酶的最适宜温度时产物积累量或生成量最多参考答案:D8. (05广东卷)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影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有:①CO2 浓度: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绿色植物周围空气中的CO2含量,直接影响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适当增加温室内的CO2浓度,可以提高作物产量;②温度:温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酶和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来影绿色植物的有机物的净积累,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减弱光合作用,因而能提高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③光照强度: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增强光照强度有利于促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④光的不同成分:不同颜色的光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有一定的影响,红光和蓝紫光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而黄绿光则不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因此采用绿色玻璃盖顶,则导致绿色植物只接受绿光照射,因此不能提高作物产量9. 输氧时要加入5%的二氧化碳,因为5%二氧化碳是A.呼吸刺激剂 B.人体的需要 C.神经兴奋剂 D.血管软化剂参考答案:A10.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种群没有性比率B.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不再增加C. 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动态D. 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参考答案:B种群性比率是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有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比率,A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通常会围绕K值上下波动,有时会超过K值,B错误;年龄结构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动态变化,C正确;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D正确。
11. 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征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有紫色反应B.β-AP的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C.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D.β-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参考答案:C12. 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等于1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C.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参考答案:C13. 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以下哪一组特点? A. 种群数量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B. 分解力弱,生产力强C. 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自我恢复能力弱D. 能量流动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参考答案:C14.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参考答案:D15. 以紫色洋葱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粗提DNA时观察到丝状物偏少,可能是向2molL-1NaCl溶液中加入蒸馏水过多B. 低倍镜下观察到鳞片叶外表皮部分细胞呈无色,可能是表皮细胞被撕破C.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发现染色体着色深浅不一,可能是解离时间偏长D. 用根尖观察不到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可能是没有对根尖进行解离参考答案:D【分析】紫色洋葱为高等植物,其表皮可作观察叶绿体、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材料,其根尖分生区可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
详解】DNA在浓度较高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高,但粗提DNA时观察到丝状物偏少,则有可能是使用的NaCl溶液浓度低,加入的蒸馏水过多导致,A选项正确;鳞片叶外表皮的颜色通过细胞中的有色体体现,若观察到的表皮细胞呈无色,则可能是表皮细胞被撕破,导致有色体被破坏观察不到颜色,B选项正确;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发现染色体着生深浅不一,可能是解离时间偏长,导致后续碱性染色剂染色时受到影响导致染色不均,C选项正确;根尖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根尖细胞分裂旺盛,没有大液泡,因此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D选项错误故错误的选项选择D16. 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流动的方向分别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