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汇编.doc
13页年 级初三学 科化学版 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响编稿老师杨洪响一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王慧姝一、考点突破课标扫描考点展示常考题型分值会利用一定的方法判断酸、碱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响;知道酸碱中和反响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中和反响的判断;探究酸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响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2~6分初步学会利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知道溶液酸碱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pH的测定方法选择题、填空简答题1~2分二、重难点提示重点:中和反响及其应用;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难点:设计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响一、中和反响【注意】①中和反响是复分解反响中的一类,不是根本反响类型②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不一定是中和反响随堂练习: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响,叫做中和反响.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以下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响原理无关的是〔 〕A. 用肥皂水来消除蚊虫的叮咬B. 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 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剩余硫酸思路导航:中和反响是酸和碱反响生成盐和水的反响,要抓住反响的物质为酸和碱。
A、肥皂水显碱性,与酸反响生成可以消除蚊虫的叮咬,故A正确;B、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响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响,故B正确;C、熟石灰与硫酸铜的反响为碱和盐的反响,不是中和反响,故C错误;D、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响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响,故D正确答案:C二、溶液的酸碱度与pH【注意】①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②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防止污染试剂③用普通pH试纸测出的pH为近似值,结果取整数随堂练习:以下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B. 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等于7 C. 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将pH试纸湿润D. 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思路导航:A、酸性溶液PH小于7且pH越小酸性越强,故A错误;B、碱溶液的pH大于7,但盐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有的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例如纯碱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B错误;C、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先将pH试纸湿润,故C错误;D、人体内液体的pH需要在一个正常范围,所以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故D正确答案:D知识点1:酸碱中和反响例题1 〔烟台〕某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响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下图曲线。
以下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该实验是将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 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响C. 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思路导航:此题借助图像考查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响根据图像可知,反响开始时,溶液显碱性,随着反响的进行,溶液逐渐由碱性变为中性,最后变为酸性,因此,该实验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A正确;图中B点处的溶液显中性,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响,B正确;A点处的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C正确;C点处的溶液显酸性,说明此时盐酸已过量,但溶液中肯定还有中和反响生成的NaCl,D错答案:D例题2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选项是〔 〕A. 反响结束时溶液显中性B. 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 反响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 该反响的实质是H+和OH一结合生成水思路导航:此题借助微观示意图考查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响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后溶液显中性,A正确;任何化学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都不变,B正确;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H2O、Na+和Cl-,C错;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响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D正确。
答案:C例3.小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响,他取少量反响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响〞的结论 (1)小雨认为小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你认为小雨的理由是 ;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响〔要求写出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思路导航:此题要求学生对该同学的结论进行分析,并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已恰好完全反响,主要考查学生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无色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根据题中信息“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可知,反响后的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即氢氧化钠与盐酸可能恰好完全反响,也可能盐酸过量,究竟是哪种情况,结合盐酸的化学性质〔与紫色石蕊试液、活泼金属、碳酸盐等的反响〕即可设计实验加以检验答案:〔1〕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2〕①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盐酸过量②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不变红恰好完全中和③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盐酸过量④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恰好完全中和⑤取样,参加锌粒等活泼金属有气泡产生盐酸过量⑥取样,参加锌粒等活泼金属无气泡产生恰好完全中和例题4 2012年3月10日,某化工企业发生了氢氟酸泄漏事件,经过消防官兵现场处理,泄漏得到了控制。
氢氟酸是氟化氢〔HF〕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且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当氢氟酸少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和枯燥熟石灰的混合物处理氢氟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与熟石灰 [Ca〔OH〕2] 发生中和反响生成氟化钙〔CaF2〕和水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问题:⑴氢氟酸的pH 7〔选填“>〞、“=〞或“<〞〕;⑵剧毒性和腐蚀性属于氢氟酸的 性质;⑶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氢氟酸溶液4千克,需要多少千克熟石灰才能刚好完全反响?〔要求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思路导航:此题联系实际考查酸碱中和反响的应用〔1〕根据氢氟酸呈酸性,可知其pH<7 〔2〕剧毒性和腐蚀性应属于化学性质 〔3〕先根据题给信息书写氢氟酸与熟石灰发生中和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再根据氢氟酸溶液的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溶质HF的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出所需熟石灰的质量 答案:〔1〕<〔2〕化学〔3〕设理论上需要熟石灰的质量为x千克4千克氢氟酸中HF的质量为4千克×2HF+Ca〔OH〕2 = CaF2+2H2O 40 74 x解得x=〔千克〕答:需要千克熟石灰才能刚好完全反响知识点2:溶液的酸碱性与pH例题1 日常生活中局部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
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橙汁、酸奶都呈酸性 B. pH小于7的雨水都是酸雨 C. 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 D. 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思路导航:此题考查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由图可知,橙汁、酸奶的pH都小于7,显酸性,A正确;由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所以正常的雨水略显酸性,只有pH小于5.6的雨水才属于酸雨,B错;肥皂的pH小于氨水的pH,因此,肥皂的碱性比氨水的碱性弱,C错;柠檬酸的pH小于7,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错答案:A例题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稀盐酸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该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拟〔 〕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变 D. 无法判定思路导航:稀盐酸显酸性,用pH试纸测其pH时,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这样相当于稀释了稀盐酸,导致稀盐酸的浓度变小,酸性减弱,测得的pH必然偏高。
答案:B例题3 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响,他取少量反响后的溶液参加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响〞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响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响请你选用其它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响〔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响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盐酸的体积/毫升010203040pH1312117321以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响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 思路导航:〔1〕根据题中信息“向反响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可知,反响后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中性,这就是说在小明的实验中,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参加的盐酸可能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响,另一种是参加的盐酸已经过量了。
因此,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2〕至于小明所做实验是哪种情况,可通过测定反响后溶液的pH来确定,如果溶液的pH等于7,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响,如果溶液的pH小于7,说明盐酸过量除此之外还可以选用适宜的试剂通过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来确定二者是否完全中和结合盐酸的化学性质,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与活泼金属反响生成氢气、能与碳酸盐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即可设计实验加以检验〔3〕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盐酸显酸性可知,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当二者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显中性,再参加盐酸,溶液显酸性,且酸性逐渐增强,因此,随着盐酸的参加,所得溶液的pH会逐渐减小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再抓住pH=7附近溶液的pH变化特别迅速,即可判断能合理表示该反响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C答案:〔1〕无色酚酞遇到酸也不变色 〔2〕Na2CO3 如果出现气泡,那么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如果没有出现气泡,恰好完全反响,那么溶液显中性 〔3〕C 1.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酸碱性表示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用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即可检验;酸碱度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来表示,一般用指示剂的变色情况不能检验。
2. 酸溶液与酸性溶液、碱溶液与碱性溶液的关系〔1〕盐酸、硫酸等酸溶液一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某些盐〔NaHSO4〕的溶液也显酸性 〔2〕碱溶液与碱性溶液NaOH溶液、石灰水等碱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某些盐〔Na2CO3〕的溶液也显碱性1. 设计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响当探究NaOH溶液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