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练习题(无超纲).docx
17页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沸点山顶比山脚高B.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C.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D.煤、水能、核能都属不可再生能源2、如图所示的摆设,正常运行时,小轮在支架上来回摆动,每次到达的最大高度相同,小明发现摆设上有一电源,关掉电源后,小轮逐渐停下来( )A.小轮滚动过程中没有力对其做功B.正常运行时,小轮的速度一直不变C.断电后小轮会停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不一定成立D.正常运行时,小轮往返一次,摆设一定需要消耗电能3、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B.C. D.4、关于能源、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是守恒的,不会发生能源危机B.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C.太阳能是太阳内部发生核聚变而产生的D.核能属于二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得5、我国在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中,重视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的利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B.太阳能既可以转化为内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D.积极利用绿地和湖泊加快城市建设6、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风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水能是一次能源C.人类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的D.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裂变7、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淸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燃料发电后产生的废弃物可以按照一般垃圾处理B.核电站中的能量转化是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D.通过改进科学技术,可以让核电站的能源转化的效率达100%8、和平利用核能,提高清洁型能源比重,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关于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中,核能是通过聚变释放的能量B.核反应堆中,核能是通过裂变释放的能量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核能是二次能源9、学习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后,你觉得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 A.在操场上滚动的小球,动能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B.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人们曾经设想的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D.由于自然界中的总能量是不变的,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10、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缆通讯是光在光导纤维中发生多次反射来传递信息B.电饭锅的发热元件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C.太阳能、石油、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测温枪是利用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发生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的能量源自于这样的核反应。
冬天的早晨大雾弥漫,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渐散去,雾气消散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萧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锅盖 ,水蒸气的内能 ,内能转化为锅盖的 3、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部分冲程示意图, 图(填“左”或“右”)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 成的.另一图是 冲程.该冲程工作过程中汽缸内燃气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4、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气对火箭做功,又将 能转化为火箭的 能,运载火箭选用液态氢做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大的 . 5、小明观察到了以下与物理有关的现象:①炒菜放盐,很快变咸;②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③夏天深圳比广州凉爽请你选取两种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现象: 解释: 现象: 解释: 三、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初三13班的肖俊培做事非常认真负责,也爱思考,老师非常信任他,一次他对汽车进行研究,发现:(1)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冲程,汽油机产生2.3×107J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 L的汽油。
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密度为0.8×103kg/m3);(2)汽车冷却系统用水冷却发动机,这是利用水 的特点来工作的;汽车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样做是通过增大 来增大 ;(3)在紧急刹车时,刹车片会发烫,这是通过 方式增加物体内能的,转化得到的内能 再转化为机械能(选填“可以”或“不可以”)2、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1)在这个过程中,燃料的 能转化为 能,传给水和水蒸气,水蒸气把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 能.(2)在液体沸腾过程中,水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少”),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即可以利用 能对外做功,它与汽油机的 冲程的原理相同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A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B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塞贝克实验,探究了决定“热电流”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测得了电流的大小与温差关系的一组数据:请根据以上资料和数据说明回答下列问题:(1)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 ;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 ;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放入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 .(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变为零”)(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3)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 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 (写出一种应用).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热电偶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 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 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① 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 .② 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 .③ 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 放人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 (各空格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变为零”)(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3)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 信号.5、(1)在“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请思考并完成以下几个问题:①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应该保持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②如何比较他们的吸热能力,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得出了两个方案:a.让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b.让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 :③结论:通过实验发现, (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2)某同学用如甲图装置测酒精的热值加热前酒精灯的质量为m1,加热一段时间后变为m2: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的初温t1,未温t2,水的比热容用c表示,用上述符号表达该同学测酒精热值的计算式: ;该同学测算发现,测量值比课本中的“标准值”小很多,请你写一条产生该误差的原因: 甲(3)如乙图,是牛顿所设汁的蒸汽三轮车原理图,这台蒸汽三轮车在工作过程中, 能转化为机械能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A、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低,导致水的沸点低,A不符合题意;B、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B不符合题意;C、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是大致相反的,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C符合题意;D、化石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像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像化石能源、核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2、【答案】D【解析】A.在小轮滚动过程中,前半程是下降的,重力肯定对其做功;此外,用电能补充消耗的机械能,电对小轮做功,故A错误;B.正常运行时,由于小轮的高度先降低再升高,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因为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所以动能先变大后变小,即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B错误;C.断电后,最终小轮会停下来,但是它的机械能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成内能,肯定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D.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在运行时,小轮的机械能肯定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只有消耗电能,将损失的机械能补充,小轮才能回到原来的高度,往复运动,故D正确。
故选D分析】(1)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分析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