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妇女竞选村委会成员的政治环境分析临床医学论文.doc
7页农村妇女竞选村委会成员的政治环境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本文以对湖北省S 市2005 年以来的跟踪调查为基础,从 政治 环境分析框架,从制度、资源和市场三个层面对 农村 妇女竞选村委会成员的政治环境变化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制度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乡村两级组织在支持农村妇女进村委的态度上发生差异;农村妇女竞选村委会成员的政策资源更丰富、社会资源有了新的变化;农村初级政治市场形成,农村妇女面对更为激烈的政治市场竞争 关键词 农村妇女; 村委会选举; 竞选;政治环境 2007 年,新一轮的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在全国大多数地方进行,这次村委会选举是在农村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农业税费改革、乡镇配套改革、新农村建设的系列政策出台、村组撤并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女性化等等新的政治环境对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将产生哪些影响,国家、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农村妇女如何根据据环境变化的需要、并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其政策、策略和行为?对农村妇女竞选村委会成员的政治环境进行分析,是选举策略制定的依据,也是国家推动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行动基础本文根据湖北S 市的经验,从制度环境、资源环境和市场环境三个方面,以农村妇女竞选村委会成员为中心,对2005 年以来农村妇女竞选村委会成员的政治环境变化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乡村两级组织的态度差异:制度环境的变化及影响 制度环境就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政治、社会和 法律 基础的规则 中国 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制度背景是近年来发生的农村制度变迁,由国家主导的农村制度变迁完成了由制度变迁的起点--制度失衡--制度创新,制度向一个稳定性的终点移动,以完成新一轮的制度均衡 近年农村制度环境发生重大的变迁,其重要标志是农业税费制度改革的完成和新农村建设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2005 年年底农村税费改革完成,中国农村进入后税费时代2005 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农村 发展 战略,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村 教育 、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2005 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排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时间表,从2006 年起,国家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力度,2007年全面免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学杂费,2008 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最近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不仅调整了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改变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同时也使农村政治形势和政治权力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农村妇女参与村委会选举并竞选村委会成员面对的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 乡镇政府在指导村委会选举中的性别偏好发生变化1990 年代中期以前,农村妇女参与村委会管理得到了基层政府的支持,除了计划生育工作需要、毛泽东时代的制度惯性以外,当时征收税费还没有成为农村的主要工作到1990 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以及村级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催粮缴款,税费收取取代了计划生育而成为农村的“天下第一难事”, 乡村两级干部衡量一个村官的标准,最直接的标准是能不能将该收的款项收上来正如笔者以前所研究的那样,在收取税费是最大的“硬道理”的时候,乡村两级在村委会治理权力配置方面有很明确的性别偏好--收取税费更为有力的男性乡村两级组织利用自己的主流地位,通过对政策信息的有意无意地遗忘或忽略、选举程序的运作,使选举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确保重点问题--税费收取-优先解决,而将妇女进村委的问题作为非重要问题而置于“不决策”“不动员”的状态农村妇女进村委遇到很大的阻力以S 市为例,自1990 年代中期以后,很多村的妇女干部纷纷落选,半数以上的村委会成为“和尚班子”其重要原因就是“收费女的做不了”,2002 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全市553 个村,只有209 名女性进入村两委会,其中344 个村没有妇女干部。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发生了转变,从繁杂的农业税费征收事务中解脱出来,由“对上服务,对下要钱”向“对上要钱,对下服务”转变;由于没有税费征收的压力,在村委会选举中,乡镇政府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由“控制”到 “服务”,主要是制定和监督执行选举的游戏规则,协调选举中出现的摩擦,处理选举中出现的违规问题在支持农村妇女参与村级治理的问题上,乡镇一级政府由于利益而产生的性别偏好逐渐淡化,从原来的消极转变为中立甚至积极推动妇女参与2005 年S 市村“两委”换届选举,笔者走访了该市7个镇的乡镇领导,虽然程度有所不同,但7 个镇的领导对推动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的态度都是积极的以郝镇为例,该镇组织委员说“为了搞好这次选举,镇上一个村安排一个驻村乡干部做选举指导员上月27 日举办了一天培训班,要求这次换届选举每个村要有一名女干部,'海选'时,要求村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可以提男的,也可以提女的,同时专门把妇女委员做一个推荐栏,以确保有女干部候选人若现有班子成员中没有女干部,这次要推荐,矮子中选将军也要选一个出来,若实在选不出来,也要把妇女委员的名额空出来,三个月后再补选,那时还选不出来,就从女候选人得票比较高的人中采取组织考察办法,先确定一名妇女做计生专干,镇聘村用,进行培养。
2. 村级组织对妇女进入村委会持保留态度 与乡镇政府态度的转变形成明显差异,村级组织对妇女进村委的态度并不积极因为利益格局的改变,农村妇女进村委,对乡镇政府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但与村原两委干部或其他的乡村政治家竞争稀缺的政治权力资源,要求分享村庄治理的话语权和资源分配的权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妇女进村委加剧了以男性主导的乡村社会权力配置的竞争,在村庄利益关系中加入了性别平等的内容特别是税费改革以后,对村干部的能力要求发生了改变,农村税费改革以前,村委会干部要完成乡镇催粮交款的任务,因此担任村委会干部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有“狠”,依凭强势能收得上税费,二是有钱,有垫付税费的 经济 实力税费改革以后,村干部为村民服务的要求提高,而对力量强势及经济实力的要求下降,从和谐社会建设和协调农村社会各种利益矛盾及纠纷来看,农村工作需要妇女干部的要求更突出这就使得原来阻止妇女进村委的“客观”理由不复存在,为妇女竞选村委会成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使村庄政治家们增加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从2005 年的选举经验以及新一届选举的情况分析来看,农村妇女进村委主要阻力不在乡镇一级,而在村级组织 村级组织对妇女进村委的消极态度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 农村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缓和了农村干群对立的尖锐矛盾,使农村村级组织从收取税费的矛盾旋涡中脱身出来,使村委会不再是汲取农村资源的抽水机,而成为国家资金投向农村的一个重要的配置站点,农村工作较以前好做了,村两委手中掌握的资源配置权力扩大了,因而很多村庄政治家当村干部的意愿更强烈了,农村精英参与村委会竞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1990 年代后期,由于收税费的工作难度很大,因此农村很多精英并不愿意当村干部,特别是在穷村、乱村,要乡镇做大量的动员工作才有人愿意出头现在当村干部,手中有资源、工作主要是为村民做好事,原村两委干部在艰难的时候都走过来了,现在形势好转,不仅原来的村委会干部一般都想留任,在野的精英也跃跃欲试郝镇组织委员吴同志介绍说:“今年农村选举比往届竞争更为激烈,如红花村就有26 人想当村干部,只能选4 个现在座谈时没有人说不想当村干部,只是说万一选掉了,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村委会选举的竞争性空前激烈,使在任或在野的乡村政治治家们,不希望原来被边缘化或者被排斥在村级权力结构之外的妇女来分这一杯羹案例1 余镇吝华书记说:“这次选举为了提高妇女参政比例,专门设了一个妇女委员职位,给选举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余镇39 个村,原来有17 个村有妇女干部,还有两个村主任是女的这次选举明文规定每个村要选一名女干部,有不少的村,只有4 个干部职数,有5 个职数的又都是合并村,而现有的干部至少就有8 人,如果不设妇女委员,选上谁是谁,现在专门设一个女干部职位,就意味着男干部要多下一个,所以有很多男同志心理不平衡,说这是'重视了妇女,牺牲了男性'。
有相当多的男性认为,绝大多数女干部工作能力、水平、经历都比男同志差,差的还要确保,好坏要选出一个女的,担心女的选上了不能胜任工作 案例2 马镇女书记王芳:“这次村级换届选举,市里下达的妇女参选要求达到三个30 %比例和实行妇女委员职位保留制的政策,体现了对女干部的重视,内心很高兴,但现实情况很不乐观马坪镇原有24 个村,合并后只剩下14 个村,减少了10 个村原来只有3 名女村干部这次选举,尽管乡镇党委的文件做了明确规定,动员时也强调了每个村要确保一名女干部,但从目前张榜公布的海推出来的候选人来看,女性仍然只有3 个,一个新的女性候选人也没有, 能竭力保住这三名不落选就不错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王芳书记分析了几点原因:“村级合并面大,合并村本身干部就至少有8 名,而这次只能选3 -5 人,竞争力太大,一下子要推选出女的来难度大,现有的干部竭力想保住自己,其余再优秀的女性,也会一概持排斥态度;??驻村干部对这次换届的目标是:成功、合法、稳定这次选举,很多在任的干部就要落选,工作难度大,怕出现上访告状,都很追求程序,所以驻村干部大都把平稳放在第一位,对女性三分之一比例不重视,关注的是怎样减少矛盾?稳定支配驻村干部思想。
我作为镇党委一把手,不能不顾及这些因素现在一是缺乏好苗子,二是有很多村支书说,女的不能做事,不愿意选女的,男性就消化不了,不愿让女的再来挤占社会资源因此,村级组织在选举前的组织工作中,或者对妇女进村委采取“不动员”、“不决策”的做法,或者通过变更选举程序、劝退等办法,将妇女排挤在村级权力结构之外 其次,税费改革前,很多村干部为完成任务,垫付了不少资金,税费改革后,不能向村民收钱了,偿还这些欠款成为遗留问题,如果原村干部们被选掉,这笔钱就更难要回,因此原村干部在利益问题面前结成同盟,互相支持,争取再次当选 二、政策、社会与组织:资源环境的变化 这里的资源环境主要是指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政治和社会生态环境 1. 政策资源比以前更丰富上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妇女进村两委的数量急剧下降的现象,引起了党和国家、妇联组织以及国际社会的重视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在村委会中“, 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2002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也进一步强调“要保证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合法权益,使女性在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占有适当名额”。
在2002 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全国有5 个省(河南、湖北、湖南、西藏、甘肃) 在选举办法中规定,村委会成员至少要有一名妇女2003 年国家民政部借助福特基金的支持,在天津塘沽进行了“提高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的促进政策与实践”的政策创新示范项目湖南省妇联于2001 年1 月1 日开始启动“农村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项目,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通过实施项目、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个案分析,对新形势下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途径进行了积极探讨2005 年,湖北省妇联为确保农村女性当选村委会成员,在全省推广了“设岗定位”经验,促成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做好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及村民委员会候选人中的妇女要有30 %的比例,以确保在村民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个妇女名额”,被称为“3 个30 %和一个确保”此外,近年来全国不少的省市自治区在选拔领导干部时采取了女干部比例制度,也起到了影响很大的示范作用保护妇女的民主参与权利,支持妇女参与公共治理的政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总的看来,党和国家支持农村妇女参与村级治理的政策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有力度,一些局部的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