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小议.docx
5页古代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小议 侯文芳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的难点学习诗歌赏析时,往往读书时书声琅琅,提问时则鸦雀无声,考试时学生不知从何人手所以,对学生来说,古典诗词的鉴赏有一定难度,原因是所读诗词甚少,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掌握鉴赏的基本方法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诗歌考题的解答基本方法:一、细解诗题,把握诗歌全局一首诗的标题是作者费尽心思拟定的,里面有很大的容量,很多同学在做诗歌鉴赏题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导致解题偏差,失去考分可以大胆地说,诗歌标题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可以给我们打开该诗解读的成功大门笔者不完全统计,诗歌标题可以包含诗歌的内容、诗歌的情感、诗歌的表达技巧几乎囊括了诗歌赏析的全部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位考生认真细致地研究1.诗歌标题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歌的内容诗歌的内容包括诗中的人、事、景、物等等,很多优秀的诗歌就在标题上面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因此我们在鉴赏时务必要借助标题理清诗歌中的人、事、景、物,从而把握全局比如宋朝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标题点出所写人物且结合标题“蚕妇”可知诗中“市”指“卖蚕丝”。
2.诗歌标题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歌的情感诗歌的标题常常采用明示或者暗示的方法告诉我们作者的情感,而我们在解读时常常忽略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就明确告诉我们全诗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为春雨的实时降临而喜;陆游的《书愤》就是表达其愤激之情比较典型的也是爱考的诗歌是唐朝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一个诗歌标题既写出诗歌的内容:秋夜遇到王处士,因有一个“喜”字,明示了诗歌的情感,实在不应该被读者忽略3.诗歌标题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是考生作难把握的,高考时有的考题常常选择了标题就包含了技巧的诗歌,如2005年全国卷考的就是唐朝李华的《春行即兴》,从题目不难看出,即兴就是对眼前景物有感,顿生兴致而创作由标题可预知用借景抒情法诗中透露伤感、凄凉之情二、知人论世,明了背景风格1.时代背景帮我们解读诗歌情感《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追想先前的荣华富贵,对比如今寒意不耐的凄凉处境,大有天上人间之感。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是真性抒写,可见后主本性难移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可谓感伤之极这也是至情之语,难怪赚取古今多少泪水!如果没有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就很难真正理解作者所抒写的思想情感2.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帮助我们完美答卷作家的独特思想和创作风格必然体现在其作品中因此,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是诗词鉴赏的要点平时对一些重要作家要有所了解如:屈原、曹操、陶渊明、王孟、高岑、李杜、元白、李煜、苏辛、姜柳、李清照、文天祥、于谦、龚自珍、郑燮等等比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乍一看,本诗似乎抒写了一种狂放之情可这又有悖于王维生平思想特点和诗歌创作的风格仔细阅读,便可知道,原来诗人以裴迪比作春秋“楚狂”(《论语》)接舆,而把自己比为五柳先生陶渊明再联系上面写景,可以知道,原来本诗通篇扣“闲居”,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正属一格当然,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常常是多样统一的因此,在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时,一定要注意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三、品词赏句,领悟诗词意境范仲淹有这样的词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幕遮》)这里“云”是“碧云”,“叶”是“黄叶”,“烟”是“寒烟”这些均是直接描述性的意象而“秋色连波”将这些意象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水天相映的秋景图,一“寒”字更突出了秋天意境的寒凉正是这种寒凉的意境引发词人触景生情,随视线想到“更在斜阳外”的“芳草”,即故乡亲人所居之处随词人视线的转移和心理空间的变化,“芳草”已是想象中的意象了另外,比喻性的意象和象征性的意象在诗词中也屡见不鲜,需要加以注意和区别以上所谈是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并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实践,应可以获得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便可通过比较等方法进一步提高诗词鉴赏的水平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