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省会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络.docx
5页打造省会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络 200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规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未来的省会经济圈将是安徽省的经济中心,不仅让经济圈内城市优势互补,得到全新发展,更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快捷、通畅的交通网络,是构建省会经济圈的基础条件经过多年的建设,巢湖市已建立起以公路为主导的包括铁路、水路的综合交通网络到2006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2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9.5公里、一级公路11.5公里、二级公路571.4公里、四级以上公路9207公里;全市内河等级航道686.2公里,长江岸线168公里;境内有合九线、淮南线两条铁路,全长118.7公里但是,巢湖市作为省会经济圈城市这个新的发展定位,对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有效地缩短巢湖市与合肥、六安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大经济圈城市间交通基础的对接,打造省会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快巢湖市融入省会经济圈的步伐,促进经济圈城市间要素流动,实现城际资源共享,是未来几年巢湖市交通发展努力的方向重点是要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提升改造省道路网等级,完善农村公路网,大力发展水路交通,形成以高速公路为大动脉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以环湖公路为补充,与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一 构筑高速公路大动脉高速公路以其快速、安全、通行能力大的优点在整个公路网中起着大动脉作用目前,巢湖市境内高速公路里程169.5公里,包括合巢芜、合宁、沪蓉、合铜黄四条高速公路但是合宁高速在巢湖市境内只有5.1公里,且没有设置互通立交,巢北的车辆不能直接上高速;沪蓉高速、合铜黄高速全部位于庐江县境内,对市区及和县、无为、含山不能发挥带动作用,承担的主要是过境交通的作用巢湖市境内的高速公路网络存在边缘化的现象,合肥经巢湖市向东的高速通道只有合巢芜高速打造省会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络,首先就必须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区域内高速公路网络,增加经济圈城市间高速公路容量主要推动加快以下几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一)马鞍山大桥及接线工程马鞍山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安徽省高速公路“四纵八横”规划网中的规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3月份批复了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的项目建议书,并于2006年底举行了大桥的试桩工程动工仪式马鞍山大桥至巢湖接线工程的预备工作也在进行中,推荐方案路线走向为起于和县南义,接马鞍山长江大桥北案接线,经含山县南、清溪,在彭山咀附近接合巢芜高速公路项目全长约30公里,总投资约22亿元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形成合肥、巢湖东向发展的第二条快速通道,对优化巢湖高速公路路网结构、东进西联融入长江三角洲,促进省会经济圈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北沿江高速公路北沿江高速是安徽省高速公路“四纵八横”规划网中的“横六”南通—武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路线走向穿越巢湖市境内四县一区,经过和县的香泉、西埠、南义,然后与马鞍山大桥至巢湖接线共线,与合巢芜高速公路相交后向南延伸,经含山的林头,居巢区的钓鱼,无为的石涧、赫店、鹤毛,庐江的砖桥后出巢湖市北沿江高速的建设,将连接皖江产业带中的巢湖市及滁州市、马鞍山市三个发展极,有利于建设沿江现代化城市群,促进沿江经济带的发展它和合巢芜高速、马鞍山大桥接线、芜湖长江二桥接线组成的“一纵三横”高速公路网,更是未来省会经济圈东向发展,向皖江地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主通道三)合肥至巢湖的高速公路目前,合肥至巢湖的高速公路只有合巢芜高速,将来马鞍山大桥至巢湖段高速公路建成后,马鞍山至合肥的车辆也只能经合巢芜高速进入合肥建设省会经济圈,经济圈城市间的人流、物流量必然迅速加大,目前的合肥至巢湖的高速公路容量将更加不足为更有利于省会经济圈城市间各类要素的迅速流动,需要扩充合肥至巢湖的高速公路的容量,新建合肥至巢湖的第二条高速通道四)芜湖长江二桥及接线工程芜湖长江二桥及接线工程是安徽省高速公路“四纵八横”规划网中的“纵二”徐州至福州高速公路的跨江通道,是省会经济圈城市进浙入闽的重要通道,也是将来沟通北沿江高速和南沿江高速的主通道之一。
规划路线走向在巢湖市境内为:起于石涧镇,接北沿江高速公路,经仓头、临江坝、小江坝,在矶头山处过长江二 改造提升省道骨架路网等级省道干线公路是公路网中的主骨架,相对于高速公路封闭式点对点间快速运输的特点,省道干线公路开放式的运输特点对于沿线乡镇、产业带的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而且受高速公路通行费用较高、需要绕行的影响,省道干线公路对于区域短途运输吸引力较大打造省会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络,必须充分发挥省道干线公路主骨架功能,提升改造巢湖至合肥的省道公路等级,建立区域快速运输通道一是提升改造省道105合马路这条公路既是合肥至巢湖的主通道,也是合肥、巢湖两市东向发展,与南京无缝对接的主通道沿途乡镇、大型企业众多,有合肥电厂、巢湖电厂、桥头集化工园、巢东水泥厂等目前年平均日交通量已达1万辆以上省里已将巢湖到南京段一级路改造工程列为世行贷款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合肥至巢湖段的升级改造项目还需要积极努力争取二是改建省道331西大路西山驿至大墅公路是合肥至巢湖的省道第二通道,也是合肥、巢湖东向发展联系滁州的重要通道之一,对于带动肥东、居巢区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三 综合规划建设环巢湖公路未来的省会经济圈将以合肥市为中心、巢湖和大别山为依托,构建泛巢湖国家级旅游区。
而且合肥正在建设现代化滨湖城市,巢湖的城市发展也是“东进西迎”,打造滨湖山水城市,积极呼应合肥现代化滨湖城市建设未来的省会经济圈将环绕八百里巢湖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建设现代化城市,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环湖公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受行政区划影响,环巢湖公路分为合肥和巢湖两段打造省会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络,需要按照“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克服行政区划影响,对环湖公路进行综合考虑,环绕八百里巢湖建设一条高标准的旅游观光大道,拓宽两市的发展空间,实现两市经济、旅游、文化的有机融合四 综合发展航道、港口建设巢湖市濒临长江,怀抱巢湖,境内水网密布,航运资源丰富,拥有大小河流40多条,内河通航里程815.93公里,等级以上航道686.2公里,形成了以长江为龙头,以巢湖为中心,以合裕航道为主通道,连接众多支流小河,干支互通、纵横交错的内河航道网但是巢湖市内河航道网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主要是三级以上等级航道里程比例低,长江岸线利用不合理,缺少万吨级以上综合性港口等打造省会经济圈一体化交通,必须综合发展航道、港口建设重点要推动两项工程建设:一是兆河—西河航道整治工程兆河—西河航道是安徽省规划的内河五条地区重要航道之一,是合肥、巢湖及皖中地区近江入海的“第二通道”,对发展省会经济圈、沟通江淮水运、完善安徽省内河航道网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巢湖江北大港工程巢湖市境内有168公里长江岸线,适宜建设万吨级港口的岸线有30多公里,极具开发价值,发展余地很大巢湖市科学规划、积极推动江北大港的建设,规划建设融集装箱码头、石油液化气中转站、内外贸杂货码头和散货码头为一体的大型港口未来的江北大港不仅是巢湖,更是合肥以及皖中地区通江达海的水上交通枢纽,对促进省会经济圈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不断完善公路网、加快水运网络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铁路通道建设,增强铁路运输能力,实施淮南铁路电气化改造,规划发展合肥经巢湖至芜湖的城际轨道交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合肥为中心东连巢湖,西接六安,辐射全省的省会经济圈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将建立,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智能化,以促进省会经济圈的不断发展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