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重点学校高三物理强化训练一.doc
7页高2010级高三物理强化训练(一)本试卷共120分,考试限时60分钟高2009级 班 姓名: 学号: 得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共计48分建议20分钟内完成14.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从开始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经历的时间是,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在时间内A.物体受重力的冲量为零 B.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的冲量比下降过程中的冲量大C.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大小大于抛出时的初动量大小D.物体机械能的减小量等于fH15.物体M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固定有一个光滑的定滑轮,一根轻绳一端固定在墙上,水平地跨过定滑轮后与水平方向成θ角,用恒力F拉动物体M,使物体M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如右图所示,在物体M起动后t秒内拉力对物体M所做的功为A. B.C. D.16.如图所示,光滑的半径为R的固定半圆轨道,质量为m的小球由静止开始,第一次从A滑到C,第二次从B滑到C,则在这两个过程中A.小球所受合力做功相同B.小球所受合力冲量相同C.小球所受支持力冲量相同D.小球所受支持力冲量为零17.如图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mA∶mB=3∶2,原来静止在小车C上,它们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间夹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后用细线拴住。
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绕断细线后,在A、B相对小车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将静止不动B.小车将向左运动C.A、B和弹簧系统的动量守恒D.A、B和弹簧系统的机械能守恒18.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小车有一半圆形的光滑槽,一小球质量为m1置于槽内,共同以速度v0沿水平面运动并与一个原来静止在运动直线上的小车m3瞬间对接,则对接后瞬间,小车速度为 m1 v0m2 m3 A、 B、C、 D、以上答案都不对19、一个小球沿光滑的水平面运动,撞向竖直的墙壁小球撞墙前后动量的变化量△P和动能的变化量△Ek有多种可能,其中正确的是ABCDA、若△P最小,则△Ek最小 B、若△P最大,则△Ek最大C、若△P最小,则△Ek最大 D、若△P最大,则△Ek为零20.如图所示,重球系于线DC下端,重球下端再系一根同样的线B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CD线拉断B.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AB线拉断C.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AB线拉断D.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CD线拉断2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A.重力势能增加了B.重力势能增加了mghC.动能损失了mghD.机械能损失了建议10分钟内完成22、(19分)实验题Ⅰ、(3分)下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
S1 S2 S3 S4 S5 S6AⅡ、(9分)如上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Ⅲ、(7分,每空1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 、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 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运动,最后“小纸杯”做 运动4)比较图(b)中的图线1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 时间(s)下落距离(m)0.00.0000.40.0360.80.4691.20.9571.61.4472.0x建议8分钟内完成23.(16分)质量m=1.5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水平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一段距离撤去该力,物块继续滑行t=2.0s停在B点,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s=5.0m,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求恒力F多大g=10m/s2).建议8分钟内完成24.(16分)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相连,B静止在水平导轨上的O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另一质量与B相同的滑块A从导轨上的P点以初速度v0向B滑行,当A滑过距离l时,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在一起运动.设滑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1)碰后瞬间,A、B共同的速度大小;(2)若A、B压缩弹簧后恰能返回到O点并停止,求弹簧的最大压缩量.ABlOPv0建议10分钟内完成25、(21分)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圆弧形轨道上端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
圆弧形轨道半径为R,高度为hA点为弧形轨道与水平桌面的平滑连接点滑块离开桌面后恰好落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装满沙的总质量为M的小车中,桌面到小车上沙平面的高度也是h木块落入车内与沙面接触直到相对静止经过的较短时间为t所有接触面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已知,小车高度不计)求:(1)滑块经过A点前后对轨道和桌面的压力F1、F2各多大?(2)小车最终的速度是多大?(3)滑块落入车中直到相对车静止的过程中小车对地面的平均压力多大?祝贺你顺利完成考试,现在你该检查了!!高2010级高三物理强化训练(一)参考答案14.C15.D16.A17.B18.C19、CD20.AC21、BD22、(19分)实验题Ⅰ、(3分)2.720mmⅡ、(9分)0.86,,1.7Ⅲ、(7分,每空1分)(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2)匀速运动,1.937(3)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4)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23.(16分)解:设撤去力F前物块的位移为s1,撤去力F时物块速度为v,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分)对撤去力F后物块滑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得: (4分)由运动学公式得: (4分)对物块运动的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4分)由以上各式得:F= (1分)代入数据得F=15N (1分)24.(16分)解析:(1)设A、B质量均为m,A刚接触B时的速度为v1,碰后瞬间共同的速度为v2,以A为研究对象,从P到O,由功能关系 (4分)以A、B为研究对象,碰撞瞬间,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 (4分)解得 (2分)(2)碰后A、B由O点向左运动,又返回到O点,设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由功能关系可得 (4分)解得 (2分)25、(21分)(1)滑块沿弧形轨道下滑的过程中 (2分) (1分)经过A点前的瞬间: (2分) (1分)经过A点后,滑块沿桌面匀速直线运动∴经过A点的瞬间: (2分)(2)滑块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 (2分)落入车内时,竖直方向分速度 (2分)水平方向分速度 (1分)滑块与小车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2分) (1分)(3)由动量定理: (2分) (1分)小车对地的压力是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