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少数民族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0487868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少数民族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少数民族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石安洲唐以后,中国北方主要是由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而辽宋金元时期最终完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时期的法律思想也呈现出其特有的光辉一、中国北方的文化交融与变迁长城是中国北方的一条历史地理、经济地埋、自然地理的分界线,这一区域上形成了中国北方文化区以后游牧社会演进,农耕社会发展,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面貌长城是农耕民族防御之盾,马队是游牧民族的进攻之矛两种社会发展不平衡,却又具互补性,因此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形成了矛与盾的文化碰撞与联系,呈现错综复杂的社会发展脉络,形成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在长城地带长期磨合、融合的历史这一时期文化交融与变迁的主要特点是:1、蛮夷猾夏这一时期中国北方胡风日趋兴起;辽金时代,胡风很盛2、以夏变夷辽金长期统治华北,到了中后期则自居于正统王朝元也是如此大体遵循了“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历史规律3、由建立少数民族政权到组建复合王朝,再到多元文化并行。

      4、文化永远不会保持静止,文化的流动是双向的二、辽代的法律思想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契丹族原来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和狞猎的生活唐朝末年,契丹的势力发展起来,一些汉族农民为了躲避战乱,迁到长城以北,同契丹族杂居相处契丹人逐渐学会种植庄稼、织布,建造城市房屋,一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的生活10 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 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阿保机逐步建立与完善契丹的政治制度,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迅速向封建社会过渡辽至公元 1125 年被金所灭,历经 210 年辽朝发展到中期, 已经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辽景宗和圣宗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政治清明, 经济中兴, 社会稳定, 出现了“景圣之治”辽朝前段是用武力开拓疆土时期,严刑峻法是必然的此后, 则有宽有严, 尤其是到景宗和圣宗时期, 宽严得宜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是经济关系的反映, 是政治关系的一种形式, 也是当时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

      辽圣宗和兴宗时期, 统治者顺应当时形势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对法律的作用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因而形成了较为深刻的法律思想一)、意于治, 更定法令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以后, 在辽景宗更定法令的基础上, 对过去的严刑峻法加以彻底改革他为了实现“锐意于治”的目的,“更定法令凡十数事, 多合人心, 其用刑又能详慎”太平七年(1027) 七月,“诏更定法令”, 命令臣下“《制条》中有遗阙及轻重失中者, 其条上之, 议增改焉”辽兴宗更为明确地提出了“法令者, 为政所先, 人命所系, 不可不慎”的立法思想, 诏耶律庶成“参酌古今, 刊正谬误, 成书以进, 帝览而善之”由此可见, 辽代中期的统治者认识到法律是求治的根本, 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是约束官吏和百姓的行为规范为了实现“锐意于治”的目的, 继续修改法律, 既减轻旧法过重部分, 又吸收了唐律中一些有利于他们统治的内容, 体现了择善而从的立法精神二)、贵贱平等, 准法同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辽代的法律自始至终存在着同罪异罚、种族不平等、贵贱不平等的现象, 前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到辽圣宗耶律隆绪时期, 提出了“准法同科”的平法思想具体表现在:1、不得擅杀奴婢, 解放部分奴隶如统和十三年(995) 四月,“诏诸道民户, 应历以来胁迫为部曲者, 仍籍州、县”应历”是辽穆宗耶律 的年号(951- 969) ,“部曲”是对一部分奴隶的称呼,“籍州、县”是把一部分奴隶解放出来, 使之成为隶属于州、县管辖的自耕农民统和二十四年(1006) 又下诏:“若奴婢犯罪至死, 听送有司, 其主无得擅杀开泰六年(1017) 二月:“以公主赛哥杀无罪婢, 驸马萧图玉不能齐家, 降公主为县主,削图玉同平章事2、改变契丹人和汉人同罪异罚的不平等做法圣宗以前, 契丹人与汉人在法律上不平等契丹人打死汉人“偿以牛马”, 汉人若打死契丹人,“则斩之, 仍以其亲属为奴婢”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现象, 太后萧绰摄政时, 规定蕃、汉民斗殴一律“以汉法论”统和十二年( 994) 又下诏:“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3、 彻底纠正契丹贵族与普通平民同罪不同罚的弊端统和二十九年(1011) ,“以旧法宰相、节度使世选之家子孙犯罪徒杖如齐民, 惟免 面, 诏自今犯罪当 , 即准法同科”以此限制契丹贵族的特权如太平六年(1026) 下诏:“朕以国家有契丹、汉人, 故盖以南北二院分治之, 盖欲去贪枉, 除烦扰也; 若贵贱异法, 则怨必生。

      夫小民犯罪不能动有司以达于朝, 惟内族、外戚多恃恩行贿, 以图苟免, 如是则法废矣自今贵戚以事被告, 不以事之大小, 并令所在官司按问这里已包含着法律面前贵贱平等的思想三)、宽平法律, 用刑详慎古代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于是, 法令刑狱兹繁, 导致“法密则国无全民”, 反而不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历代统治者在立法思想上, 主张“宽简”, 在执法上, 主张“审慎”辽代统治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辽圣宗即位后, 睿智皇后萧绰称制,“留心听断,尝劝帝宜宽法律”辽兴宗重熙初年,诏天下言治道之要, 萧韩家奴对策曰:“衣食既足, 安习教化, 而重犯法, 则民趋礼义,刑罚罕用矣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道之方,皆曰:‘严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 由赋敛无度, 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 使海内安静, 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 寇盗多寡, 皆由衣食丰俭, 徭役重轻耳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辽朝中期的统治者注重调平法律,“重轻适宜”, 在量刑过程中注重复核, 对死刑“复问得实”, 即所谓的“恤刑慎狱”。

      主张治狱要宽平, 罪疑从轻, 反应了审慎、宽平的法制思想辽兴宗时还有很重要的举措, 如窃马依原法当死,兴宗认为“一马杀二人, 不亦甚乎”, 改减死论四)、明礼义, 正法度, 德刑并用到辽朝中期, 作为中原传统政治思想的儒家学说已经渗透到辽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等各个领域, 在辽代刑法中比较典型地反映出儒家的刑法观如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983) 十月, 诏“民间有父母在, 别籍异居者, 听邻里觉察, 坐之有孝于父母, 三世同居者, 旌其门闾”辽兴宗时马保忠上言:“强天下者, 儒道; 弱天下者, 吏道今之授官, 大率吏而不儒崇儒道, 则乡党之行修, 修德行, 则冠冕之绪崇自今其有非圣帝明王孔、孟圣贤之教者, 望陛下明诏, 痛禁绝之兴宗重熙十五年(1046)亦诏曰: “古者治天下, 明礼义、正法度辽代统治者在治国思想和法制思想上, 既借鉴了儒家的法制思想, 又结合本民族的特点,“恩威兼制, 得柔远之道”辽朝的“恩威兼制”与儒家的“德刑相济”既有相同点, 也有区别尤其是在“德”与“威”的关系上, 从中原农耕文化的传统观念上来说, 德是第一位的,“有德则得之, 无德则失之”, 因而史家得出了“服人者以德而不以力”的结论, 并说,“穆宗沉湎失德, 盖以其富强之势以自肆久矣”。

      然而, 从契丹游牧民族文化传统来说, 威又是第一位的因此,《辽史》记载太宗耶律德光“威德兼弘”, 威在德先至少他们认为“恩威并举”大之怀小也以德, 制之以威德不足怀, 威不足制, 欲服人难易《辽史》传论的评论还是符合契丹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五)、赏必信, 罚必当这在辽圣宗和兴宗两朝表现尤为突出《辽史》载:“后(萧绰) 明达治道, 闻善必从, 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 澶渊之役, 亲御戎车, 指麾三军, 赏罚分明, 将士用命她经常“赏有功将士,罚不用命者”, 对作战将士颇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能做到“赏罚信明”这对辽圣宗耶律隆绪影响很大,统和四年(986) ,“用室 、韩德让言, 复山西今年租赋诏第山西诸将校功过而赏罚之”统和十八年(1000) 春, 辽圣宗“还次南京, 赏有功将士, 罚不用命者”辽兴宗重熙六年(1037) 七月,“以北、南枢密院狱空, 赏赍有差”重熙十一年(1042) 夏,“颁南征赏罚令”可见, 辽圣宗和辽兴宗都十分注重法律的“赏功罚过”功能。

      三、金代的法律思想金朝是由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为主体所建立的政权女真族由黑水 发展而来,原居住在今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当契丹建国后,在译名上开始被称为“女真”,并处于辽的残酷统治和压迫下北宋中后期,女真族的完颜部强大起来,逐部统一女真各部为了反抗辽的民族压迫,1114 年女真的杰出领导人完颜阿骨打举兵抗辽,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完颜阿骨打就是金太祖公元 1234 年金在蒙、宋联攻下灭亡历经 120 年金世宗是女真族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封建帝王幼年时代得到其母亲的培养和教育,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他尚德行,喜武功,善骑射,国人推为第一他:“宽仁爱人,雅有大度”正隆六年(1161) 在辽阳即位,年号大定金世宗受古代圣明君主治国思想的影响,借鉴了中国历史上历代帝王的教训,适应当时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从治国的长计出发,主张以“宽仁”治国历史与现实警醒了他,治国当务“宽政”一)、崇尚儒学,礼法结合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千百年来,不仅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就是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也以此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础女真人进入中原以后,由于受契丹人和汉人的影响,也大力提倡和推崇儒家思想。

      学校教学讲授儒家经典,科举考试考儒学重视儒学就必然尊孔,他们对孔子也顶礼膜拜世宗时不仅修建孔庙,而且还修葺曲阜孔子墓,赐其子孙爵位大定二十年,特授袭封衍圣公孔总为州曲阜令,封爵如故为防止盗墓贼盗墓,还拨 10 户百姓守护陵墓随着女真社会的发展,中原礼教文化的不断渗入,世宗深知儒学对女真贵族的统治十分有利,因此,他竭力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推行礼教,以礼义教化作为治国的根本他注重以儒家所推崇的忠、孝、诚等道德行为作为衡量官员、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重用汉族儒士,充分发挥其特长金世宗推崇儒学,这对儒学在北方社会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儒学也成为其维护统治的精神支柱金世宗在强调礼义教化作用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法制建设他说:“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 若亲者犯而从减, 是使之恃此而横恣也认识到法律具有客观、公正的属性,是权衡“是非”,辨别“轻重”的器具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原有的法律出现了许多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