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系统机房配置要求.doc
59页交易中心机房建设项目的系统要求1、系统总体要求:1.1各功能区域空间尺寸:1.1.1主机房区:长*宽*高=8.3*6.2*3.8(单位/米)电池组区:2.7*1.2*3.8(单位/米);1.1.2监控室:长*宽*高= 5.4米*2.1米*3.8米(单位/米)注:本数据为参考数据,实际数据由投标人自行测量根据具体需求,面积可能会略有变动1.2 机房机柜布局:机房的机柜布局采用南北向纵二排列,冷池结构1.3机房设计要求:根据机房内各类计算机设备对机房环境的技术指标要求,综合对应计算机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标准,以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B类机房的标准为主要设计标准,具体技术指标要求如下:1.3.1 环境要求:1.3.1.1开机时:温度23±1℃,变化率<5℃/h,不凝露;湿度40%--55%1.3.1.2停机时:温度5℃--35℃,变化率<5℃/h,不凝露;湿度 40%--70%1.3.1.3尘净度:>5μ 尘埃粒度<18000粒/dm3;1.3.1.4噪音:5点测试平均值<65dB 磁场干扰环境场强:≤800A/m;1.3.1.5无线电干扰场强:频率范围0.15~1000MHz时不大于126dB;1.3.2 供配电要求:1.3.2.1输入电压:额定电压380V/220V,允许变动范围±3%;1.3.2.2输入频率范围:额定频率50Hz,允许变动范围50Hz±5%;1.3.2.3输入电压波形失真率<5%,瞬间电压波动不超过±15%。
1.3.3 照明要求:地面0.8m处>300Lx,禁止使用电感整流器,主要工作区的平均照度不低于300LUX,办公人员工作区的照度应大于等于200LUX,机房内应无眩光工作区域内一般照明的照明均匀度不应小于0.7,非工作区域内的一般照明照度值不宜低于工作区域内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3急事故照明:照明度应为普通照明度的1/8应急疏散照明:照明度应大于等于51LUX1.3.4 地线要求;交流工作地电阻<1Ω,交流保护地电阻<4Ω,防雷保护地电阻<10Ω,静电释放地电阻<10Ω1.3.5 综合布线要求:用户点至配线架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布放,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布放六类非屏蔽双绞线1.3.6机房其它要求:严格执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规范要求,对改建、扩建项目的施工,需改变原建筑结构时,应进行鉴定和安全评价1.3.6.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能低于二级1.3.6.2当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他建筑物内时,主机房与其它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1.3.6.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所有设备的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必须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1.3.6.4采用无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或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1.3.6.5主机房设备安装支架:主机房主要设备需要考虑承重问题,应制作安装支架,保证设备安装的安全性与稳固性2、机房供配电、防雷接地及照明2.1配电系统概况:本项目的大楼内具有二路独立的市电电源,目前机房暂时没有安装配套发电机,但配电柜中要预留发电机供电接口 2.2 基本要求:要求市电输入三相五线制,交流50HZ,380V/220V,有独立的配电柜,配电柜一、二级浪涌保护器接地系统采用TN-S方式,零线和地线分开设置电压、频率允许变动范围:单相220伏+4%-220伏-8%;50赫兹±0.5赫兹瞬间变动电压不能超过220伏±15%符合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2.2.1智能配电柜要求:2.2.1.1外观结构:采用前后网孔,灵活采用上下进出线方式,颜色为黑色外形尺寸(600mm*1200mm*2000mm)2.2.1.2输入:1个380V125A 开关2.2.1.3市电输出:7路63A 3P开关,2路16A 1P开关。
2.2.1.4支路输入:2路63A 3P开关;2.2.1.5支路输出:24路40A/1P开关,2路63A 3P开关 2.2.1.6市电输出采用B级防雷,UPS输出采用C级防雷2.2.1.7 配电柜采用大屏幕触摸屏显示,功能包括:2.2.1.8.1母线监测参数包括:三相输入电压、电流、频率、总功、功率因数、电量(可根据客户需要提提供按月计量功能)2.2.1.8.2支路监测参数包括:显示实际电流、显示支路开关状态2.2.1.9 支持丰富的告警功能,主路的包括过压、欠压、缺相、掉电、过流、超高阈值、超低阈值、冲击过流、频率异常支路包括过流、超高阈值、超低阈值、冲击过流、开关断开以及系统的告警,包括干接点2.2.1.10 提供RS232/485或SNMP多种智能接口通讯方式,可通过MODBUS协议上传所有参数2.3 其它配电设施2.3.1墙面插座:辅助设备及临时用电设备(如吸尘器,维修设备等)通过墙面暗装五孔单相插座获取电源2.3.2照明设备配电:机房照明系统分为工作照明和应急照明应急照明采用节能灯具,由机房UPS供电,能人工控制,也能与工作照明联动,即在工作照明断电后,应急照明的电源能自动切换。
2.3.3桥架、电缆敷设、管道配线:本项目电线电缆敷设,地板下采用开放式梯型桥架,墙体内采用镀锌KBG管保护所有电线电缆中间严禁有接头、断头、焊点为方便查线,每个电缆两端均加以套环标记所有金属管、金属桥架均可靠接地2.3.4 UPS机房内和中心机房内门口上方均有“安全出口”指示灯,“安全出口”指示灯由机房UPS系统供电3、机房不间断电源3.1 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环境要求:3.1.1温度范围: 3.1.2工作温度范围:0℃~+40℃,能长期满载正常工作;3.1.3储运温度:-40℃~+70℃(不含蓄电池),-20℃~+40℃(电池箱);3.1.4相对湿度范围 :运输及储运环境湿度范围:0%~95%;3.1.5噪音:设备工作噪音(距离设备1米处)应不高于58dB(A); 3.1.6振动与冲击性能要求:应能承受频率为10~55Hz、振幅为0.35mm、3个方向连续5个循环的正弦波振动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为150m/s2、持续时间11ms、3个方向连续3次的冲击;3.2 电器性能要求:3.2.1输入电压 :UPS设备输入电压范围应不小于80V-280V;3.2.2输入频率 :UPS设备输入频率范围不小于:40Hz~70Hz; 3.2.3输入功率因数(PF):当输入额定电压,满载运行时,UPS设备输入功率因数应大于等于 0.95; 3.2.4输入电流谐波分量(THDi):UPS设备要求100%非线性负载时的电流谐波成份应小于5%;3.2.5输出电压精度:UPS设备输出电压稳压精度应小于±1%;3.2.6输出频率:UPS设备输出频率范围应不超出50±0.1Hz(电池逆变工作方式); 3.2.7频率跟踪速率:UPS设备输出频率与输入交流频率存在偏差时,UPS输出频率跟踪输入交流频率变化的速度应为:0.5-1Hz/S;3.2.8输出功率因数: UPS设备输出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 3.2.9输出波形失真度: UPS设备线性负载输出波形失真度应不大于2%,UPS设备非线性负载输出波形失真度应不大于4%;3.2.10输出电流峰值系数:UPS设备所允许的最大非正弦波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流有效值之比≥3;3.2.11分级下电功能: UPS设备在一些异常场景下应该可以切断次要负载的输出,保护主要设备的稳定供电;3.2.12效率 :UPS设备在100%负载率情况下的效率应不低于94%,请投标方提供具体效率数值(%),UPS设备必须获得能源之星认证;3.2.13动态电压瞬变范围:在输入电压为额定值,输出接阻性负载,输出电流由零至额定电流和额定电流至零突变,两次电流突变时UPS设备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均应小于额定输出电压的±5%;3.2.14输出动态响应恢复时间:在输入电压为额定值,输出接阻性负载,输出电流由零至额定电流和额定电流至零突变,两次电流突变时输出电压恢复到220V±3%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应小于20ms;3.2.15过载能力: UPS在正常工作方式情况下,过载125%的工作时间,应不少5分钟; 3.2.16市电电池切换时间:UPS在市电和电池两种状态间切换的时间应为0;3.2.17旁路输入范围:各功率UPS旁路可用范围:电压范围:-20%/+15%,频率范围:±5Hz; 3.2.18旁路过载能力:UPS在旁路工作方式情况下,过载125%的工作时间,设备应能连续工作;3.2.19并机特性:UPS设备应具有N+1并联冗余工作及负载均分性能,负载电流不均衡度≤5%(额定输出电流),1+1 UPS并机供电系统环流应小于5A;3.3 监控特性要求3.3.1通信接口:UPS设备应具备RS232或RS485/422、IP、USB标准通信接口,并提供与通信接口配套使用的通信线缆和各种告警信号输出端子;3.3.2参数显示:UPS设备应能够采集和存储系统以下运行参数:主输入电压、旁路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模块输出电流、蓄电池电压、充/放电电流;显示精度应符合YD/T 1363.1的要求;3.3.3保护与告警功能 :3.3.3.1输出短路保护:输出负载短路时,UPS应自动关断输出,同时发出声光告警;3.3.3.2输出过载保护:输出负载超过UPS额定功率时,应发出声光告警;超出过载能力时,应转旁路供电;3.3.4过温度保护:UPS机内运行温度过高时,发出声光告警并自动转为旁路供电;3.3.5电池电压低保护:当UPS在电池逆变工作方式时,电池电压降至保护点时发出声光告警,逆变关闭,如果旁路正常,系统切旁路供电;3.3.6输出过、欠压保护:UPS输出电压超过设定过、欠电压值时,发出声光告警并转为旁路供电;3.3.7风扇故障预警:风扇故障停止工作时,应发出声光告警,在风扇转速不正常时,可以提前预警;3.3.8电容器故障预警:母线电容容值降低时,应能发出声光告警;3.3.9电池故障预警:根据核对性容量测试的实时容量,对比蓄电池额定容量,判定蓄电池健康状态,电池容量下降较大时应能发出告警;3.3.10遥信和遥测功能:监控模块应能提供RS485或通过外接SNMP通信模块扩展通信接口,实现下列遥控、遥信和遥测功能;3.3.11遥信项目:整流侧告警信息上报:整流器过温、整流器故障、充电器故障、软启动失败、市电电压异常等;3.3.12逆变侧告警信息上报:逆变器过温、逆变器故障、母线过压和低压、逆变过载转换;3.3.13旁路告警信息上报:旁路静态开关故障、旁路电压异常、旁路频率异常、旁路电压反序、旁路跟踪丢失;3.3.14电池告警信息上报:电池放电电压保护、电池欠压预告警、电池未接入告警、电池接反告警;3.3.15电池状态信息上报:电池有无检测、电池充电状态控制、电池参数配置;3.3.16并机信息上报:并机CAN故障、并机线1故障、并机线2故障、工频同步故障、模块ID重码故障;3.3.17监控告警信息上报:风扇故障告警、过热保护;3.3.18遥测项目:3.3.18.1整流侧实时信息上报:系统输入电压和频率;3.3.18.2逆变侧实时信息上报:系统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负载量;3.3.18.3旁路实时信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