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观潮》(人教).docx
6页《观潮》甘肃镇原县南川小学 梁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课文,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增加对钱塘江大潮的感性认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好基础;2.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有感情朗读课文观字形,找方法,识记生字;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了解有关钱塘江的文章阅读,增加感性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阅读和钱塘潮相关的文章课前预习:朗读课文三次以上,要求熟练、有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是什么样的。
学生甲:海水涨潮时,浪头特别大学生乙:海水涨潮时,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本课就写了一次观钱塘江大潮的过程二、检查预习情况1.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3.反馈学习情况1)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盐 据 卧 塔 沸 震 吼 涨 (2)多种形式认读:带读、比读、分组读,结合生活理解词语盐官镇——盐你知道生活中“盐”的作用吗?据说——据(出示课文句子)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解释“据说”的意思横卧——卧卧就是躺着、趴伏的意思,你能做一做这个动作吗?人声鼎沸——沸你感觉到人的声音怎么样?(3)书写指导①塔:注意别忘了写右边口字上的小“横” ②沸:右边不是两“竖”,是一竖撇和一竖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课文按时间顺序,即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3.课文可以分几部分1)指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一个内容?(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第5自然段写“潮头过后”第2至第5自然段具体写人们观潮前后的情景和大潮的壮观,学生易掌握难点在于第2至第5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的关系,第1自然段是概括地讲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与下文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2)讨论明确分几部分,说明理由全文按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形式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出了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象和观潮人的心情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描绘了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描写了潮头过后,江水涨了六七米高的景象4.分段读课文四、小结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五、作业1.再读课文2.在家长的指导下听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过程:一、导入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二、学习课文1.讲读第一部分1)第一部分谈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你知道什么是“天下奇观”吗?这个“观”与“观潮”的“观”有什么不同?(天下奇观是指世界上不同一般的景象两个“观”是不同的:“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2)师生对读师:因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生:所以吸引了无数的人前来观看2.讲读第二部分1)第二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潮来前钱塘江江面的景象)(2)学习潮来前(第2自然段)钱塘江江面的景象,体会观潮人的心情①读中找:边读边在书上画出描写“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用不同符号标出)②读中听边听边答)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重点句一:“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引导学生感受潮来前江面上的平静重点句二:“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从这句中可以体会观潮人的急切心情③小结:此时的江面如此平静,人们翘首盼望,让我们共同观望潮来时的景象吧!3.讲读第三部分1)感受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精讲课文第3、4自然段)①看图片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群中,心情会怎样?潮来时,哪两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②进一步体会潮的声大、浪高这两点指导学生自读第3、4自然段找出三处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四处写潮的样子的语句③知潮声在学生找出后,指导学生用书中的词语概括其声的方法,声音像什么?响声怎样?(声音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响声如同山崩地裂)板书: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④知潮形用上述方法,准确地概括出潮形,并板书: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补充有关大潮形成的资料)⑤明其序观察黑板上板书的词语,说说从潮的声和形的变化可以看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潮的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还能找出表示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吗?(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我们移来、再近些、越来越近)⑥把潮来时的声、形,有条理地说一说先让全班同学按板书自己练说,再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语2)作者写得特别好,那么他是怎么写的呢?(按一定顺序:远→近,抓住潮来时的特点:声大、浪大,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举例说明如“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既有声又有形,极为恰当、生动地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刚过一排又紧接着,说明气势大、速度快,给人以势不可当之感又如“白色城墙”色形兼具地说明浪高,直立向前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这不是一般的浪,是罕见的浪,潮也是罕见的潮)(3)激发情感提示:想象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钱塘江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请同学们体会这种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3、4自然段,评读4.讲读第四部分1)还能从课文中哪儿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学生读第5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适时点拨:“霎时”表示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恢复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2)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三、总结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江大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游客介绍它呢?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四作业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介绍钱塘江大潮的导游词◆ 教学反思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