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孔子君子人格的道德意蕴及其现实价值.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0819999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孔子君子人格的道德意蕴及其现实价值=“news_bd”>   人格,简而言之就是做人的规格所谓理想人格,就是人格的理想化形态孔子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有圣人、贤人、志士、仁人、君子等其中,圣人、贤人夕居于最高层次,君子夕处于最低层次圣人、贤人只是少数人通过努力才有可能达到的理想人格境界,而君子则是一般人应当努力达到的理想人格高度也就是说,圣人、贤人夕属于最高的理想人格境界,而君子人格具有现实可行性,人们只要努力去做,就可以接近它,故有人称之为众趋人格君子夕,有时用来表示国家治理者,但大多数情祝下是指道德高尚的人故君子人格,是一种道德力量的人格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被后儒们继承、发扬光大,内涵更加丰富本文拟从道德意蕴、现实价值等力-而来探讨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   一、君子人格的道德意蕴   孔子非常注重君子人格的探讨与塑造《论语》中关于君子一词,先后出现107次之多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是一种道德力量的人格,寓含着丰富的道德意蕴,体现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以及价值理念等,富有自己的特色   第一,在义利关系上,君子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夕,体现了义以为上的道德情怀谋利与崇义夕是人的两种根本不同的价值取向。

      孔子第一个明确分辨了义利关系,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追求义或利,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行义夕是君子的本质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在而对利与义的选择时,君子要义以为上夕,对不义之财,决不应动心,所以孔子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石七《论语述而》孔子强调义以为上夕,就是从价值取向上肯定了君子重义轻利夕,这种价值取向贯彻到现实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就是重视道德境界的提高,淡化对物质生活的片而追求但孔子塑造的君子并没有将义与利绝对地对立起来,而是要求君子见利思义故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尤其是当义利不能两全时,君子应舍利而取义君子而对利或富贵,就要以道夕取之,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但君子不应该停留在谋食、忧贫的层次上,而应该谋道、忧道,即对义的追求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对于富贵和贫贱的人生选择,君子应该以道或义为衡量标准,君子为了坚持道或义夕,宁愿固守穷困以保持独立的人格。

      所以,孔子又说:大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体现了君子是传统道或义的守护者,更是现实政治的关怀者对现实政治的合作或疏远,君子都以道为价值标准,体现了义以为上的道德情怀总之,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义以为上的信念,是君子人格的显著特征   第二,在人际关系上,君子坚持和为贵夕,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美德君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坚持和为贵夕原则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但不要求人们在各个力一而相同,这是君子的风格;而小人刻意追求人们在性格、兴趣和爱好等力而相同,但却不能和谐相处,这是小人的德性可见,孔子将是否坚持和夕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在与小人的对比中,突出了君子重和的价值取向然而,君子也不是为和而和孔子又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俏》;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犷《论语为政》君子矜而不争夕,充分体现了君子贵和的品格,群而不党、周而不比夕,体现出君子光明磊落的高尚情怀而无所争夕,则又表明君子并非单纯的不争夕,而是无所争。

      也就是说,在现实的功利世界里,没有多少值得君子去争的东西,而且君子即使争夕,也是以和为原则的,是严守礼仪规范,要有君子风度,而不像小人那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使用卑鄙的手段,乃至勾心斗角,两败俱伤   君子坚持和为贵夕,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美德《周易大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夕就是说,君子要有淳厚的德性,像大地一样能够包容万物厚德载物的品质,体现的是一种宽容美德、和谐精神,表现出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厚德载物,即待人接物,要有宽容、宽柔的态度既肯定自己的主体性,也承认别人的主体性;既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也要承认别人的人格尊严可见,厚德载物,不仅体现了对自己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而且也显示着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厚德载物的品质与和为贵的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充分体现了君子的宽厚仁夕德,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夕之道   第三,在人生态度上,君子崇尚自强不息精神,保持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孔子重视刚毅夕,他说:刚毅本近仁犷《论语子路》君子要有刚毅即坚强的意志而不屈服于外力,此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犷《论语子罕》君子,既要有刚毅之德,又要知道大命。

      故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犷《论语尧曰》《周易大传》说:大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夕;《易专系辞下》说:大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说,君子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像大体一样刚健有为,运行不比自强不息精神,就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自强不息精神表现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孔子说:知其不可而为之犷《论语宪问》);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七《论语述而》这两句话是孔子用来勉励自己的,但也是孔子对君子的期望,意思是说,君子要关心现实,努力实践,为实现自己理想而不懈奋斗,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后来孟子提出,君子要承担自己的使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犷《孟子告子下》儒家经典《中庸》提出博学、审问、填思、笃行的治学之道,主张刻苦学习,不甘人后,积极进取,努力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总之,君子崇尚自强不息精神,体现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君子具有宽厚的仁夕德,总是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襟怀坦白,不患得患失而保持乐观心态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其中,不忧夕,就是说君子在任何情祝下都不患得患失,心胸坦荡,能够以仁的原则自处和处事,保持一种乐观的情绪。

      孔子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力一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君子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人际交往上,总是充满快乐而且即使物质生活清贫,也不会改变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如孔子的得意学生颜同:一肇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同也不改其乐犷《论语雍也》这就是所谓的孔颜乐处夕,即乐于‘道,把道德的、精神的生活视为高于社会实在的、物质的生活夕曰   第四,在道德品质上,君子奉行忠恕夕之道,实现仁夕德在《论语》中孔子讲仁夕有109次之多仁是孔子道德体系中的最高德目,也是君子理想人格所具备的内在的品德因此,仁夕是君子人生最根本的追求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力一也己《论语雍也》这是从积极力一而来讲的,即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推想他人也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这是所谓的忠从消极力一而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即自己不需要的,不要强加给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恕忠恕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最终达到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人与社会、自然的内在和谐,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仁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

      子张请教仁时,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大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忠与恕的结合,是为仁之力,也是仁的本身可见,忠恕夕之道,就是为仁之道君子秉持忠恕夕之道,也就是实现了对他人的爱,即实现了仁夕德仁作为君子最根本的品德,其实质就是爱人夕,即爱亲人、爱他人,直至爱大地万物所以,孔子认为,君子还应该修身以安人、修身以安百姓夕(《论语宪问》,把仁夕德推广于大下,济世安民   仁夕德,统摄一切道德,是君子固有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君子为人的基本态度就是正己正人、成己成物夕,也是仁夕德的具体体现所谓正己正人夕,是指君子严于律己,端正自己的思想品德带头实践社会道德规范,才能端正别人的思想品德故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所谓成己成物夕,是指君子自己获得成功,也要想力一设法促使别人获得成功,成就自己,也成就别人故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正己正人、成己成物夕,是君子追求的高尚道德境界   第五,在道德实践上,君子咯守中庸之道,追求德行的完美中庸是一种品德,是一种伦理行为,要求人们立身处事要咯守中正之道,避免过与不及夕,追求道德行为的完美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只有遵循中庸原则才能顺应理性,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中庸是最高德行,又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何掌握分寸与尺度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准则《中庸》引用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夕在道德实践上,君子要咯守中庸之道首先,君子要做到无过无不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了应有的度,事物就会发生质变,甚至会走向对立道德的善,在于两种相互对立的行为和品质的中庸、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而不能偏于一而,走向极端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犷《论语尧曰》就是要求君子为人做事不要走极端,努力把握好应有的度,恰到好处,从而达到道德的善   其次,君子要做到时中夕,或随时而中《中庸》主张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即是说,君子要审时度势以用中在特殊情祝下,不拘泥、固守一般原则,而应该从实际情祝出发,做出适当的道德选择,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共学、适道、立身虽然都是以中为基本原则,但是还要讲究权变孔子又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犷《论语子张》大德夕,即基本原则是不动摇的,但小德夕,即具体力一法允许有所出入,因时因地制宜随时而中的权变理论,为君子认识和把握道德行为的完美提供了科学的、理性的力一法。

        最后,君子要做到兼德而不偏于一端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盯刘肋:《人物志九征》孔子认为,各种道德规范是相互联系的,要从整体上把握、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的要求即践履道德,如果只考虑一种德而不顾及他德,势必要出现偏失,从而背离中庸之道孔子在论述质夕与文的关系时又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如果质胜文夕,则会显得粗俗鄙陋;如果文掩盖了质夕,则会显得华而不实只有文夕和质夕相得益彰,互为表里,恰如其分,才是君子的品格可见,在文和质之间,突出、强调任何一力一而忽视另一力一,都会有失偏颇孔子本人就是一位稳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盯《论语述而》的君子典范,充分体现了一种中而不偏的美德   第六,在道德境界上,君子注重自身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孔子的人生理想,其基点就在于修身夕字不论是高高在上的国君、温文尔雅的君子,还是平民百姓,要想完善自己或成就事业,其立足点都要从修身开始在孔子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大下、明明德的基础《大学》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然后大下平自大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夕孔子认为,君子修身的根本力一法是反身内省。

      君子只有做到经常反省自身,才会心地坦荡,正气浩然孔子主张在道德修养上君子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而不能苛求于别人,即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孔子提出了君子在道德修养上的力一法,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盯《论语里仁》,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犷《论语述而》而‘填独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