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亚经济概论(powerpoint 117页).pptx
117页东亚经济概论魏 全平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第一讲 东亚经济概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国家国家国家国家( ( ( (地区地区地区地区) ) ) )国土面积国土面积国土面积国土面积( ( ( (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 ) ) )人口人口人口人口(2005(2005(2005(2005年年年年)()()()(万人万人万人万人) ) ) )文莱文莱0.58 0.58 37.38 37.38 柬埔寨柬埔寨18.10 18.10 1,410.00 1,410.00 印尼印尼190.00 190.00 22,060.00 22,060.00 老挝老挝23.68 23.68 590.00 590.00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32.97 32.97 2,530.00 2,530.00 缅甸缅甸67.66 67.66 5,050.00 5,050.00 菲律宾菲律宾30.00 30.00 8,310.00 8,310.00 新加坡新加坡0.07 0.07 430.00 430.00 泰国泰国51.31 51.31 6,420.00 6,420.00 越南越南32.93 32.93 8,310.00 8,310.00 中国中国960.00 960.00 130,000.00 130,000.00 日本日本37.79 37.79 12,780.00 12,780.00 韩国韩国9.93 9.93 4,830.00 4,830.00 合计合计合计合计1,455.01 1,455.01 202,757.38 202,757.38 同期世界同期世界同期世界同期世界13,380.00 13,380.00 640,000.00 640,000.00 占世界比重占世界比重占世界比重占世界比重( ( ( () ) ) )10.70 10.70 31.59 31.59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
东亚人口与世界人口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东亚国家GDP(20012006)单位:百万美元单位:百万美元 / /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东亚地区东亚地区GDP占世界比重(占世界比重(2005年)年)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东亚地区东亚地区GDP增长率与世界的比较(增长率与世界的比较(2005年)年)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各主要国家各主要国家GDP占世界比重(占世界比重(2005年)年)单位:万亿美元单位:万亿美元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东亚东亚GNI(国民总收入)占世界比重(国民总收入)占世界比重(2005)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东亚国家产业/贸易结构 单位:单位: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东亚国家产业/贸易结构 单位:单位: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东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占世界比重(东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占世界比重(2005年)年)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东亚国家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和长期债务状况东亚国家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和长期债务状况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
主要国家外汇储备主要国家外汇储备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单位:亿美元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东亚国家网络使用人数和高科技产品出口状况东亚国家网络使用人数和高科技产品出口状况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第二讲 亚洲“四小”之概述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四小”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比较n从数据看亚洲“四小”经济发展n经济发展特征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从数据看亚洲从数据看亚洲“ “四小四小”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年韩国台湾新加坡 香港日本1960-691970-791980-891990-967.69.38.06.39.110.28.06.38.79.47.28.38.78.97.15.410.55.14.02.21960155-433-4731970272389916959195319801643234348625624907019905917795413784 13111 237321996 10548 1273130897 24490 36533196011-1118341970252239213919803231463532199037223928331995372333352919603-16382111970143010292111980345320790141990324719013711199533491771479196037334413197026182261980159114199094003199574002196014171226341970212620293619802934292429199031342918291995272827924名义GDP的构成比(%)经济增长率(%)人均GDP(美元)国内总投资出口名义GDP的构成比(%)农业制造业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
从数据看亚洲“四小”经济发展1. 1.亚洲亚洲“ “四小四小” ”从六十年代以后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从六十年代以后实现经济高速增长2. 2.从人均从人均GDPGDP数据来看亚洲数据来看亚洲“ “四小四小” ”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远远超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加坡和香港已达经远远超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加坡和香港已达到西欧发达国家的水平到西欧发达国家的水平3. 3.从国内投资和出口所占从国内投资和出口所占GDPGDP的比重来看可以发现亚洲四小的比重来看可以发现亚洲四小的经济发展是由国内投资和出口所拉动的的经济发展是由国内投资和出口所拉动的4. 4.从从GDPGDP中农业和制造业所占的比重看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农业和制造业所占的比重看产业结构的变化,韩国和台湾农业的比重急剧下降,工业的比重迅速上韩国和台湾农业的比重急剧下降,工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工业化是亚洲升,工业化是亚洲“ “四小四小” ”经济发展的源泉经济发展的源泉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经济发展特征1.除了香港以外,三个国家(地区)都在经济开发初期存在“权威主义开发体制”其背景与战后经济政治环境有关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
经济发展特征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经济发展特征2.从经济发展的初期条件自然资源或者生产要素来看,亚洲“四小”与东盟各国相比,自然资源缺乏,只能依赖于人力资源 规定了当初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经济发展特征3.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最初尽管大多采取了进口替代工业化,然后很快被出口导向工业化所取代其背景:一次性产品出口能力不足,而进口工业产其背景:一次性产品出口能力不足,而进口工业产品需要大量外汇品需要大量外汇 亚洲亚洲“四小四小” ”出口持续增长带来资本积累的增加、生出口持续增长带来资本积累的增加、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产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经济发展特征4.支撑经济发展的企业构成各不相同韩国:大企业、财阀台湾:中小企业香港:中小企业新加坡:外资企业、国企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第三讲 亚洲“四小”之韩国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n初期条件:战后从零开始n经济发展起步:60年代n重化学工业化:70年代n从开发到发展:80年代n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
初期条件:战后从零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朝鲜半岛被称为“北工南农”工业集中在北部、南部主要是农业地带战后初期韩国的经济条件非常严峻,几乎从零开始,在贫穷的状况下,美国的经济援助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对初期服装和食品等消费品产业的发展贡献很大但是,由于工业所需机械设备的进口,贸易收支常年赤字1959年提出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但是因为国内市场窄小,难以推进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经济发展起步:60年代l1961年朴正熙政权推行官僚主导型的发展战略政府设立“经济企划院”,62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67年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形成了引进外资(贷款)和国外技术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具体政策:出口补助、根据出口业绩赋予进口份额、统一和下调汇率、低利息的金融政策、优惠税制l从60年代中期开始以服装、鞋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迅速,拉动经济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重化学工业化:70年代l73年提出重化学工业宣言,着力发展钢铁、石油化学、造船等基干产业1973年建成浦项综合制铁所,在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形成了钢铁、石油化学、造船等一系列产业,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贡献l70年韩国人均GNP只有270美元,到77年超过1000美元。
l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设备投资过剩,收入分配不公,财阀系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差距扩大另外,重化学工业的发展过于依赖能源,7 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对韩国打击很大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从开发到发展:80年代 80年在政治混乱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全斗焕政权的诞生从82年开始的第五次五年计划由过去的经济开发五年计划改名为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以修正过去开发至上的战略,同时经济运行也逐步由过去的官僚主导向民间主导转变80年代初期曾经一度受到外债积累过多的困扰,但是由于实施了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80年代中期达到经济增长、物价和国际收支的平衡80年代后期,韩国的半导体、汽车出口增加使国际收支出现黑字,总体经济良好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1.在政策干预方面,韩国政府在东亚各国中最为强势2.“複线型工业化”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第四讲 亚洲“四小”之台湾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n初期条件:50年代n出口导向工业化:60年代n重化学工业化:70年代n高科技发展:80年代n台湾的现状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
初期条件:50年代l政治相对稳定l形成了比较坚固的农业基盘1949年实施土地改革为以后台湾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l在工业化政策方面,在关税和限制进口数量等保护政策下,以服装等轻工业消费品为主,推进进口替代工业化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出口导向工业化:60年代l政府为了获取外汇,扶植出口产业,推动出口导向型工业化l具体政策:统一和下调汇率,给出口业者低息融资,实施出口退税的税制,投资奖励措施,引进外资l1965年在高雄世界上第一次开设出口加工区l60年代主要的出口产品是服装,60年代后期再加上零部件和塑料制品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重化学工业化:70年代l随着六十年代的高速发展,逐渐意识到基础设施的不完备,对此,政府提出“十大项目建设”计划,以此来推动重化学工业化选择了钢铁、造船和石油化学等三大项目,并成立了相关政府企业,基础设施选定了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湾等七个项目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三十四分4.高科技发展:80年代l l7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及之后的世界经济不景气状况,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及之后的世界经济不景气状况,给台湾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加上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给台湾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加上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台币汇率上升,工资增加,使台湾产品的国义抬头,台币汇率上升,工资增加,使台湾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提高产业结际竞争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提高产业结构,发展信息、生物和机械等高科技产业,同时鼓励构,发展信息、生物和机械等高科技产业,同时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在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给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