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研究.docx
8页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彝族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研究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也是彝族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它影响着彝族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态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云南彝族八卦天文历算图 一、四川彝族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1.凉山彝族先民宇宙的起源中,人与大自然合一的思想 四川彝族先民认为,上有九重天,地有十三层;天上有天宫,地上彝家寨认为,“宇宙”就是“天地”,天地由混沌演变水而来如凉山彝族创世史诗《勒俄》中记载:“远古的时候,上面没有天,有天没有星;下面没有地,有地不生草;中间无云过,四周未形成,地面不刮风似云不是云,散也散不去;既非黑洞洞,又非明亮亮;上下阴森森,四方昏沉沉天地为分明,洪水未消退正当这时候,一天反着变,变化极反常;一天正面变,变化似正常天地的一代,混沌演变水[1]这里描绘的世界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宇宙是一个混沌的宇宙,处于上没有天,下没有地,中间没有云,上下阴森森,四方昏沉沉,天地未分明的状态这个时期,一天正着变,一天反着变,混沌演变水,水变天地。
在天地未分明前,诞生了四仙子:儒惹古达生于东,署惹尔达生于西,司惹低尼生于北,阿俄署市生于南恩体古兹家,住在宇宙的上方为了开天辟地,恩体谷兹请来仙子,“司惹低尼啊,开了九个铜铁矿,交给阿尔师傅阿尔师傅啊,膝盖当砧磴,口腔当风箱,拳头当铁锤,手指做火钳,制成四把铜铁叉,交给四仙子[2]四仙子把天撬上去,把地掀下来,在四方开了四个眼结果,风从东方吹进来,从西方吹出去联盟;水从北方流进来,从南方流出去接着,“司惹低尼啊,请来阿尔老师傅,将那四个铜铁球,制成九把铜铁帚,交给了九个仙姑娘,拿去扫天地把天扫上去,天成蓝莹莹;把地扫下来,地成红艳艳[3]紧接着,“四根成天住,撑在地四方四根拉天绳,扣在地四方四个压地石,压在地四方又接着,司惹低尼开天,司惹约祖平地,司惹约祖为了平整地,请来阿尔老师傅,铸造了九把铜铁斧头,交给九个仙小伙,随同司惹约祖去平整地,“一处打成山,做牧羊的地方;一处打成坝,做放牛的地方;一处打成田,做栽秧的地方;一处打成坡,做种荞的地方;一处打成哑口,做打仗的地方;一处打成深沟,做流水的地方;一处打成山凹,做安家的地方[4]最后,“阿衣苏涅啊,凿石开水道,水流遍四方苏涅勒格惹,披毡搭肩上,整地又栽草,草长一片青。
恩体谷兹,起身看地面,“一山长有树,一山又无树;一山长有草,一山又无草;一沟有水流,一沟又无水;一方有平原,一方无平原;一方有动物,一方无动物从此,大地上有了树、草、水流、平原、动物《勒俄特依》中的宇宙观是“自然宇宙观”,认为天地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演化而来在彝族先民的宇宙观中,体现了一种“人和大自然合一”的思想这是彝族先民在漫长的天地演变史中,开天辟地,造天地,创万物,在与大自然长期发展中得出的经验和领悟 2.凉山彝族先民人类的起源中,人与大自然合一的思想 四川凉山彝族先民认为,天地万物源于雪,雪生十二子,人类亦源于雪,动物亦源于雪,植物亦源于雪如《勒俄特依》中描述到:“变化变化着,天上掉下泡桐树落在大地上,霉烂三年后,升起三股雾,升到天空去,降下三场红雪来红雪下在地面上,九天化到晚,九夜化到亮,为成人类来融化,为成祖先来融化做了九次黑白醮,结冰来做骨,下雪来做肉,吹风来做气,下雨来做血,星星做眼睛,变成雪族的种类,雪族子孙十二种有血的六种,无血的六种其中,无血的六种依次是:草、宽叶树、针叶树、水筋草、铁灯草、藤蔓有血的六种依次是:蛙、蛇、鹰、猴、人《勒俄特依》中凉山彝族先民关于人类的起源是一种“雪变化说”,雪子十二支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演变的顺序是先天地后人类。
认为万物有灵,人类与动物和植物同源共生,人与大自然本为同源体,体现了人与大自然合一的思想凉山彝族宗教信仰中,崇拜自然,与大自然做朋友,爱护自然有鹰图腾崇拜、猴图腾崇拜等,禁忌打鹰、杀猴猴进化到第九代阿吕居子,猴氏有家谱,认为人和猿是同祖源的关系,并加以保护其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亦体现了人与大自然合一的思想 二、云南彝族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1.云南彝族先民“虎生万物”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在云南彝族古典史诗《梅葛》中有“虎生万物”或“虎尸化万物”之说:“虎头莫要分,虎头作天头虎尾莫要分,虎尾作地尾虎鼻莫要分,虎鼻作天鼻虎耳莫要分,虎耳作天耳虎眼莫要分,左眼作太阳,右眼作月亮虎须莫要分,虎须作阳光虎牙莫要分,虎牙作星星虎油莫要分分,虎油作云彩虎气莫要分,虎气成雾气紧接着描述到:“虎心莫要分,虎心做天心地胆虎肚莫要分,虎肚做大海虎血莫要分,虎血做海水大肠莫要分,大肠变大江小肠莫要分, 小肠变成河排骨莫要分,排骨做道路到这里万物还未生成完,又描述到:“虎皮莫要分,虎皮做地皮硬毛莫要分,硬毛变树林软毛莫要分,软毛变成草细毛莫要分,细毛做秧苗最后描述到:“骨髓莫要分,骨髓变金子。
小骨头莫要分,小骨头变银子虎肺莫要分,虎肺变成铜虎肝莫要分,虎肝变成铁贴莫要分,贴变成锡腰子莫要分,腰子做磨石[5]在《梅葛》第一部创世之开天辟地中,有云南彝族虎图腾崇拜型的世界血肉整体联系说,认为虎这种动物与世界有着血肉整体联系虎生万物,人生于虎,人亦变虎体现着天地人三者的紧密联系,人与天地宇宙有着深刻的统一性,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宇宙整体,包含着人与天对应的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2.云南彝族先民“希尼摩生万物”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关于万物的起源,流传于云南彝族地区的彝文古籍《彝族创世史》中,有“希尼摩生万物”之说:“希尼万物母,肚中的万物,绿红黄黑白,各色各种物,全部生出来苍天和大地,日月和星星,白云和浓雾,还有那彩霞,还有风和光,所有这些物,样样生下来阿赫希尼摩是万物之母,将万物一个一个全部生下来,生下的万物不喂奶就不能成长,于是希尼摩用奶喂万物,苍穹到大地,凡是世间之物,都吃希尼奶在希尼喂奶时,“奶水滴滴掉,一滴变成山,一滴变大地,一滴变树木,一滴变竹子,一滴变果树,一滴变藤子,一滴变道路,一滴变白艾,一滴变南瓜;苦奶掉一滴,变成苦艾草,变成了苦荞,变成苦良药希尼的乳汁,掉到山头上,三头长青草;掉到箐沟里,箐沟出溪水。
掉到道路上,即刻成泥土天地千万物,样样都吃奶没有哪一样,不吃希尼奶[6]以上,“希尼摩生万物”之说,表达了人与万物都喝希尼奶成长,人与万物是血肉整体联系,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同时,表现了人与自然为一个整体,人与其他动物都包括在这个整体之中,人与大自然合一的思想 三、贵州彝族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贵州彝族先民认为,在混沌时期,宇宙各方各处,没有蓝天,没有大地,没有人类,宇宙处于一片黑压压景致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混沌的宇宙慢慢变化,生出黑和白,黑白都在变,变化生出尼和能,尼和能变化又结合,产生阴和阳,阴与阳结合又变化,生出黑色物,物名索恒哲索恒哲他呀,着手造新人他先用黄泥,捏成人外形,用金造骨架,形成人摸样他把成型人,用火来烘烤,让他生出热人体生热后,他又取来木,用木做人眼,人眼横起生人眼做好后,他就取水来,用水做人血人血做好了,人体全做成金木水火土,用来造骨架,用来造人型五脏的造法,拿金来造心,拿木来造肝,拿水来造肺,拿火来造脾,拿土来造肾造人物不变,方法已改进造出一男人,造出一女人男女造好后,他就对他们,各吹三口气,他们就会动[7] 贵州彝族神话史诗《索恒哲》中的索恒哲,不但很勇敢,而且很聪明。
当他出生后,忽在空中来,又在空中往,变化无穷尽,变化又新生这个索恒哲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创造天地,创造日月星辰,创造人类人类无气就不成,索恒哲对着人口吹气,有气有思想,有气会说话,有气才会动阴阳分出后,乾坤分出后,分出五行来五行生五运,运动生血气,运动生生命,人类才产生”气”作为生命起源的根源:“气流则命生,气断则则命止;气流则生,气断则人死它以神话艺术形式描述了宇宙和人类的起源、发展演化历程,也描述了贵州彝族宗教祭祀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同时,表达了贵州彝族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四、结语 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指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西方向大自然穷追猛打,暴烈索取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大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的凝练的表述[7]在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钱穆先生看来,“天”就是“天命”;“人”就是“人生”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
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在季羡林先生看来,“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季先生对“天人合一”的看法同宾四先生意见不一样,季羡林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在彝族人看来,“天”就是“宇宙”,“人”就是“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世间万物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天与人的和谐一致,这是古代彝族人生的一种宗教信仰,也是古代彝族人主要的宇宙观,同时是彝族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