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导管高流量湿化氧疗在ICU脓毒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ocx
5页鼻导管高流量湿化氧疗在ICU脓毒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Summary]目的:分析鼻导管高流量湿化氧疗在ICU脓毒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从本院ICU选取了60例脓毒症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鼻导管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NRS、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ICU脓毒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鼻导管高流量湿化氧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Keys:鼻导管高流量湿化氧疗;ICU脓毒症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效果鼻高流量湿化氧气疗法(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简称HFNC)是一种提供高流量、精确控制氧浓度和温湿化的氧疗技术[1]据文献记载,HFNC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中的应用显示出对改善患者氧合状态和预后的积极影响[2]然而,关于其在成人群体中的效用,目前的研究证据仍然有限,且在中国的应用尚处于初期阶段[3]。
本文旨在探讨本院ICU内成年脓毒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HFNC的疗效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从本院ICU选取了60例脓毒症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性别比为19男:11女,年龄跨度从32至78岁不等观察组的性别比则为18男:12女,年龄区间为31至79岁,对比两组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入选条件如下:(1)需要通过面罩以10 L/min或以上的流量供氧以保持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在92%以上;(2)在当前氧疗条件下,存在急性呼吸困难的特征,如呼吸频率(RR)至少每分钟28次,胸部和腹部运动不协调,或者出现三凹征排除条件包括:(1)临床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2)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了Fisher & Paykel公司的AIRVO2-PT101AZ型号高频鼻腔持续正压通气设备在27名接纳HFNC疗法的患者中,平均氧气浓度为(68±17)%,平均供氧流速为(47±8)L/min,治疗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2.0±11.3)小时,最长的一次治疗达到了116小时。
1.3观察指标利用BORG量表来评估呼吸困难和疲劳的程度,评分范围从0到10分:0表示无任何不适,0.5代表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困难或疲劳;1分表示极轻微的困难;2分是轻微的;3分是中度的;4分表示相当显著的困难;5分代表严重状况;6至8分则表示非常严重的呼吸困难或疲劳;9分表示极其严重的状况;10分为极度呼吸困难,已达到极限通过数字评分法NRS对鼻腔干燥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而患者的舒适度则使用0至10分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测量1.4统计学方法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比较两组患者的NRS与VAS评分两组患者的NRS与VAS评分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的NRS与VAS评分比较(`x±s)组别例数NRSVAS观察组302.54±0.322.94±0.11对照组303.94±0.144.03±0.12t21.953836.6745P0.00000.00003讨论在重症监护室(ICU)中,急性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紧急状况,而氧气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手段。
尽管如此,关于最有效的氧疗策略,至今仍存在不确定性过去十年间,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逐渐成为无创机械通气或面罩氧疗的另一种选择[4]据信,HFNC能有效缓解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生理指标,尤其对病情轻至中度的患者可能更有益HFNC的工作原理在于,它通过高流量的氧气冲洗鼻咽部的无效腔,并模拟呼气末正压(PEEP)效果,防止二氧化碳的再吸入[5]另一方面,随着呼出末期肺容量的提升,部分先前萎陷的肺泡得以重新充气,从而提升了整体的肺泡氧合效率尽管氧气湿化技术在有创和无创呼吸支持系统中的效应已受到广泛探讨,但在完全自主呼吸患者的使用效果,特别是在低氧血症患者中,其研究尚显不足临床实践和一些研究指出,通过鼻腔输送冷湿氧气可能会引发上呼吸道干燥,进而产生不适感和疼痛,增加呼吸道阻力,甚至可能增加插管的难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HFNC)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噪音问题然而,根据我们的研究,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与其他面罩供氧组的比较,HFNC组在呼吸困难的评估上显示出显著改善,相较于传统氧疗手段,它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体验,且患者更能耐受HFNC作为一种呼吸支持疗法,其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目前针对成人使用HFNC的规范或流程尚未建立,但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对于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HFNC能够被安全地实施,并且能带来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生理指标改善,其治疗失败率相对较低,同时得到了较高的临床接纳度然而,由于研究样本量有限,且未设立对照组,对HFNC的理解仍处于初步阶段,这需要未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Reference[1] 管晓月,原梦,钟磊,等. 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与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7):14-17. [2] 何琼. 无缝隙护理在EICU急性脑出血伴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J]. 生命科学仪器,2023,21(z1):186. [3] 黄倩. 多模块化照护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3,45(17):2710-2713.[4] 刘娜,杨海滨,崔龙.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肺癌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7):37-38,89.[5] 刘文玉,马娜,李燕,等. 强化心理干预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3,44(3):78-81.基金课题:新余市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3309092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