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XX区“134123”结构发展生猪生产的调查.doc
12页对 XX区“ 134123”结构发展生猪生产的调查1 开拓新思路 探索新模式--- 对凤冈“ 134123”结构发展生猪生产的调查2002 年,凤冈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化”目标,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把农业产业化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拟定“ 134123”结构思路发展生猪生产, 明确提出建设“生猪产业大县”的目标立足基本县情,确立一个目标凤冈是一个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93%,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80%,县级财政收入的 70%于农业,属典型的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农业具有相对优势,粮食年产量可达 4 亿斤以上,其中水稻和玉米达 3 亿斤以上, 薯类、杂粮等饲料作物丰富, 具有较好的生猪养殖基础 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县情, 凤冈县把生猪生产作为主导支柱产业进行战略定位通过两年多的不断探索、实践和发展,生猪发展效果逐渐显现,势头强劲2003 年,全县生猪存栏 312 万头,出栏 329 万头 , 建杜洛克公猪点 88 个,比 2000 年分别增长 10%、 19%、 761%今年初,县委、县政府为加速生猪产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明确提出“两专两一”,即年出栏 0 头以上的商品猪养殖专业户 2000 户、存- 1 -栏 3 头以上的母猪养殖专业户 00 户,新增 10 万头三元杂交商品猪、 1 万头二元母猪的年度发展目标,达到出栏商品猪 40 万头以上 , 农民养猪人均增加纯收入 2 元以上。
截止 6 月,全县生猪存栏 2993 万头,出栏 1993 万头,商品率达 60%发放生猪产业贷款 3600 万元;建设规范生猪养殖示范小区 69 个,发展规模养殖专业户 2200 余户,新建和改造圈舍 684 间 , 安装自水饮水龙头7100 个 , 配套沼气池 3000 余口科学养猪,节本增效,推进产业发展“三部曲”长期以, 该县生猪养殖主要以自给自足的农户散养为主, 养猪主要的目的只是为了肥田和过年, 即使有大户饲养, 也仅是煮酒养猪户,出栏比例小,商 ( 本权属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查看 ) 品率低由于养猪不赚钱的观念长期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虽然采取过多种扶持政策措施, 生猪产业仍然发展缓慢 养猪到底赚不赚钱?养一头猪到底能赚多少钱?农民说不清楚, 领导说不清楚, 连从事畜牧工作的干部也说不清楚 如何破解这些看似简单而又令人费解的深层次问题, 如何从只讲要发展什么的层面具体到怎么发展的运作,摆在了县委、 县政府面前, 已成为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必须迈过的一道门坎一、实施生猪养殖“五突破”, 破解“养猪是否赚钱”难题去年,由县生猪产业领导小组牵头, 在龙泉镇西、绥阳镇三- 2 -迁址等五个点选择了 37 户农户进行“科学养猪,节本增效”实验示范,通过“品种改良、熟饲改生饲、疫病防治、圈舍改造和饲养管理”五项措施突破性的落实,即:一是参与实验的农户,要求上栏以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的优质杂交猪;二是实行熟饲改生饲,饲料一律采用经过国家认证的品牌浓料,厂点直销,剔除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支出;三是提供防疫保障,在搞好春秋两防的基础上,实行“窝边防疫”和“常年补针”;四是建设新型圈舍。
养殖户按照“冬暖夏凉、干平向阳、安装自水、 配套沼气池”的要求新建或改造圈舍;五是适时防虫治病,定时定量投食, 保持圈舍卫生, 并对饲养的过程和生猪生长情况进行日记录,做到适时出栏经过 3 个月的饲养,在当时饲料价格特别是玉米价格061-062元/ 斤,毛猪销售价格 24-27元 / 斤的情况下, 37 户饲养的 264头商品猪,扣除仔猪、饲料、防疫等各项成本,纯利润22440 元,平均每头收益 8 元通过“科学养猪, 节本增效”实验示范,总结出了落实“五突破”措施, 达到“ 2328”养殖目标的经验,即:2 个月龄仔猪,饲养 3 个月,达到 200 斤左右重,实现每头商品猪80 元以上纯利一年可出栏三栏猪,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养猪效益,解决了“养猪是否赚钱,能赚多少钱”的难题二、培育发展专业户,解决“养猪怎样赚钱”问题- 3 -养猪能赚钱, 已经不容置疑 但以什么样的养殖模式才能赚钱,这是一个必须结合市场情势和生产方式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传统式的农户散养,商品率低、效益差规模猪场饲养虽然科技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但受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制约,难以普遍推广 唯有专业户饲养, 既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又能充分利用农村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饲料资, 同时,具有成本低、效益好、商品率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是农区生猪业发展的理想模式。
结合凤冈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县生猪产业领导小组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算帐对比,提出年出栏商品猪 0 头以上,饲养二元母猪 3 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专业户标准去年 10 月,以“科学养猪,节本增效”为内容,以专业户发展为主要形式, 以小区为载体的扩点示范正式启动年底,全县建生猪养殖小区 21 个,修建和改造圈舍 4200 间,开展“科学养猪,节本增效”示范点 73 个,示范农户 702 户,出栏商品猪 8000 多头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从全县10 万多户农户中挑选 2000 户培育为年出栏 0 头以上的商品猪养殖专业户,作为 2004 年生猪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三、变“五难”为“五统一”,推进生猪产业持续发展在发展分散的养殖专业户过程中,存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部分农户诚信度不高,贷款未做到专款专用, 资金回收困难, 信- 4 -用社不敢放贷; 散专户难以一次性购进整齐度好的仔猪上栏; 饲料销售中间环节多,价格高, 养殖成本增加; 饲养指导及防疫等服务难以到位; 农户市场信息闭塞, 销售时常被小商贩压级压价,优质优价难以体现,即出现了贷款难、购猪难、购料难、服务难和销售难。
“五难”严重制约了专业户的发展壮大, 不少专业户望“难”却步如去年发展的永 ( 本权属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查看 ) 安镇崇新等小区因“五难”而未再上栏生猪,琊川镇云坪小区农户虽然赚了钱, 因资金管理不善, 售猪后信用社连贷款本金也未能收回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改善服务体系 , 提高生猪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 县委、县政府果断提出了变“五难”为“五统一”, 走以专业户为基础、 小区为载体、 资金为纽带、 “五统一”为服务内容的集中管理模式,推进生猪产业持续发展一是统一贷款即“统一贷款,全程监督,专款专用,售后还贷,利润留成”小区内专业户实行户以上联户担保,每户根据养殖规模确定贷款额度 农户自主选择农民代表成立贷款使用协调小组或以生猪协会的形式对贷款使用实行全程监督, 专款专用,待生猪出栏销售后,首先归还信用社贷款, 利润按一定比例留成用以扩大再生产 信用社对放贷资金进行跟踪管理, 做到能贷能收目前,全县发放生猪产业贷款 3600 万元,其中财政贴息贷款近 2200 万元- 5 -二是统一购猪 以小区为单位, 由生猪协会或农民代表小组统一批量购买个体强壮、 整齐度好的优质仔猪上栏, 便于统一饲养指导和服务管理,节省购猪成本。
内二元母猪,由乡镇畜牧站统一指导小区农户选育,外二元母猪一律由县畜牧局统一引进今年以,该县仅从重庆荣昌等地就购进商品仔猪 4600 头,引进外二元母猪 126 头,预购 2948 头,选育内二元母猪 300 头三是统一购料 按“减少环节, 降低支出”的原则, 由县畜牧局(产业办)联系金鼎等品牌饲料厂家与小区挂钩, 实行饲料直销,并建立价格协调机制, 小区服务协调机制和饲料抽检机制玉米饲料由小区协会或农民代表小组统一联系, 按小区生猪上栏总数一次或分次备足 实行统一购料 , 小区内浓料价格比零售价每吨便宜上千元,每头猪可节约浓料成本 30—3 元目前,已统一购进浓缩饲料 600 多吨,玉米 460 吨,其中,县粮油购销公司供应玉米 1200 吨四是统一服务 具体内容为“四个一律”, 即:一律统一按照“冬暖夏凉、干平向阳、安装自水、 配套沼气池”的要求和统一规格进行圈改;一律统一防疫,每村设立兽医室,配备 2— 3名防疫员,开展经常性防疫县畜牧局设立“动物 120”急诊,随时为生猪养殖专业户提供兽医急诊服务 仅今年上半年就出诊了 84 次 283 人,诊治 178 头,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10 多万- 6 -元;一律熟饲改生饲, 按饲料配方配制全价料定时定量饲喂, 并统一编发了《商品猪饲养手册》和《二元母猪饲养指南》 8000余份,制作了卷首印有科学养猪七十二要决“养猪增效、 科技重要;品种优良、防疫跟上;老圈要改、干平向阳;饮水龙头、必须安装; 实行生饲、 管理要当; 圈舍清洁、 消毒不忘; 养殖规模、五十以上;政策扶持、贷款发放;专业户们、齐奔小康”的《养殖日志》统一记录;一律统一挂牌和规范资料管理。
通过强化统一服务,饲养管理基本实现“五化三净”, 即用水自化、粪尿自流化、碎料机械化、饲料全价化、喂料自动化,青料淘净、料槽洗净、圈里圈外扫净五是统一销售 由小区协会或农民代表统一对外联系, 将出栏生猪按优质优价批量销售给终端销售商 上月中旬, 该县与广州金戎生猪交易服务公司达成协议,由凤冈县嘉和房开公司承运,每年向其销售 30 万头优质商品猪,实行产区与销区挂钩,优势互补,共同搭建利益产销平台五统一”不但促进了小区发展和专业户养殖水平的提高,而且带动了面上生猪养殖的蓬勃发展,群众养殖积极性空前高涨,干部职工思想高度统一, 流通领域非常活跃如何坝乡长安桥小区 27 户农户, 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 统一贷款近90 万元,修建和改造圈舍 2213 平方米,统一购进玉米 210 吨,购进- 7 -仔猪 138 头,户均存栏生猪 6 头其中,黎崇峰一户就贷款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