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朝历史人物.pdf
3页南北朝历史人物陈霸先(公元503 年-559 年) ,字兴国,小字法生,南北朝时期 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曾帮助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败北齐,夺梁政权,建立陈朝;于太平二年( 557 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是为陈武帝陈霸先在位期间又平王僧辩余 部、平萧勃、平王琳559 年,陈霸先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据史书记载,王僧辨之子王颁,纠集其父旧部,夜掘陈武帝陵,破棺焚尸,并将骨灰倒于池塘中,命上千人喝掉 陆令萱( 504 年-576 年) ,别名大姬、郡君,北齐女官,鲜卑族人高纬昏懦荒淫,奸臣弄权,作为高纬的乳母,陆令萱操纵国柄整整八年,使北齐朝中奸邪之臣都聚集在她的手下,祸国殃民,最终使北齐走向灭亡公元576 年,北周大举进攻北齐,齐军节节溃败,陆令萱 -拔剑自刎,时年72 岁人物生平公元547 年 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骆超谋反,被诛妻陆令萱被没入皇宫为婢,儿子穆提婆也-为宫奴高纬( 556 年-577 年) ,别名高仁纲、齐敬宗、齐安帝,北齐第五位皇帝,也是一位-之君高纬在位期间佞幸小人,残害忠良,朝纲紊乱、民力凋尽、徭役繁重、国力空殚; 但国难当头高纬却纵情声色,禅位长子自称太上皇。
周武帝借口高纬父子想和北齐残余乱党谋叛,把高纬、高恒等全部杀死人物生平早年天保七年(556 年)五月初五日,高纬出生于晋阳长广王府邸高纬容貌俊美,其父长广王高湛对他特别爱宠,封他为长 广王世子高洋( 529 年-559 年) ,别名高子进、晋阳乐,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的开国皇帝公元 550 年,高洋迫东魏孝静帝禅位,登基称帝,年号天保,国号齐;在位初期建立北齐,征伐四方; 大破柔然、 契丹、高句丽等北方民族; 治宏中原, 使北齐国力居于最强;厉行改革,整顿吏治, 制定北齐律; 但后期暴虐无道, 好酒成性高洋于天保十年 (559)十月暴亡,时年31 岁,葬于武宁陵,庙号显祖,谥文宣孝昭帝高演( 535 年-561 年 11 月 23 日) ,字延安,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三位皇帝,是神 武帝高欢第六子高演继位后,文治武功兼盛,颇留心于政事,积极寻求及任用贤能为朝廷效力,政治清明皇建二年(561 年) ,十一月,高演诏令长广王高湛继承皇位,溘然长逝,终年27 岁,葬于文靖陵,谥号“孝昭皇帝”,庙号肃宗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高演幼时才智超群,很早就有能成大事的器量,其母武明皇后娄昭君早就宠爱看重他祖冲之(公元429 年─公元 500 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 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 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首次将“圆周率” 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他提出的 “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陈文帝陈蒨( 522—566 年) ,又名昙蒨、荃菺,字子华,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 陈宣帝陈顼长兄, 南北朝时期陈朝第二位皇帝,559 年― 566 年在位早年深受叔父陈霸先的赏识与栽培,更令其总理军政太平二年(557 年) ,封为临川郡王永定三年(559 年 8 月 17 日) ,陈霸先去世,陈蒨即位,是为陈文帝天康元年 (566 年)去世,时年四十五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葬于永宁陵王僧辩(?— 555 年 10 月 26 日) ,南朝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僧辩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 左卫将军、 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等职他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多获胜利梁大宝二年(551) ,萧绎以他为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原东魏大将侯景,获胜。
王僧辩因功任征东将军、江州刺史承圣元年(552) ,他与东扬州刺史陈霸先会师,水陆并进,攻破石头城(今南京城西),大败侯景 宇文泰(505~556) 北周的实际创建者小字黑獭(一作黑泰)其先出于匈奴,自后燕归魏,徙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泰子宇文觉称帝后,追尊为太祖,谥文帝北魏末年六镇起义中, 宇文泰参加鲜于修礼和葛荣的起义军尔朱荣镇压葛荣后,宇文泰随 例迁晋阳 ,隶尔朱荣部将贺拔岳麾下永安三年(530)尔朱天光、贺拔岳入关中镇压万俟丑奴起义 ,宇文泰从贺拔岳平定关陇高殷( 545 年-561 年) ,字正道,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二任皇帝,文宣帝高洋长子,年号乾明为了防止篡位之事发生,高洋临死前诏令尚书令杨愔、黄门侍郎郑子默等人辅佐高殷 560 年八月初三,太皇太后下令废高殷为济南王,高演即位为帝561 年,孝昭帝高演密令高归彦去将高殷杀害,时年十七岁, 葬于武宁,谥号闵悼王, 庙号恭宗人物生平立为太子天保元年(550 年)六月丁亥日,高殷被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 周武帝宇文邕 (543 年-578 年) ,字祢罗突, 鲜卑族, 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代表作有《象经》 武成二年( 560 年)四月,宇文护立17 岁的宇文邕为帝;宇文邕在位期间诛杀权臣宇文护,灭北齐;整顿吏治,改革图强; 发明北周象戏等。
宣政元年(578 年) ,宇文邕在亲征突厥的途中病倒,在回到洛阳当天就病逝了,时年三十六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孝陵任昉( 460-508 年) ,字彦升,小字阿堆, 乐安郡博昌 (今山东省寿光市)人 南朝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幼而聪敏,早称神悟初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学博士永明初,卫将军王俭引为丹阳主簿梁武帝践阼,历黄门侍郎、 吏部郎中, 除御史中丞, 转秘书监, 出为义兴太守 为政清省, 吏民便之 梁武帝天监七年(408 年) ,卒于官,年四十九岁追赠太常,谥号为敬谢灵运( 385 年—433 年) ,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人称谢客,世称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也是一位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瑍之子,生母刘氏 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谢灵运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刘宋时代,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代表作有《山居赋》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 陈顼(530 年— 582 年) ,字绍世,小字师利,陈武帝陈霸先之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次子,陈文帝陈蒨之弟,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569 年—582 年在位。
永定元年( 557 年) ,袭封始兴郡王天康元年(566 年) ,其兄陈文帝去世,陈文帝之子陈伯 宗即位,陈顼成为辅佐大臣光大二年(568 年) ,陈顼废陈伯宗,自立为帝,改年号为太建萧道成( 427 年-482 年) ,别名绍伯、斗将,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属山东省兰陵县),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479 年—482 年在位少年 时拜名士雷次宗学习儒家文化公元443 年(元嘉二十年) ,萧道成开始了军旅生涯;公元 479 年,萧道成在建康南郊登基称帝,国号齐,改元建元, 史称南齐公元 482 年,萧道成重病在临光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泰安陵谢方明( 380—426) ,陈郡阳夏人,东晋官员,家在会稽,谢方明病归,除黄门侍郎,不就著作佐郎,担任司徒王谧府主簿、从事中郎、左将军刘道怜长史、中军将军长史、晋陵太守、 骠骑将军长史、 南郡相、宋台尚书吏部郎、 侍中、丹阳尹、 会稽太守元嘉三年,死于任,年四十七 颜之推( 529—595 年) ,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北齐文学家出身于官僚世家,学有家传其父颜协、兄颜之仪并为知名文学家,有诗文传世。
所著《颜氏家训》一书,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齐书》本传所载《观我生赋》,亦为赋作名 篇颜之推少遭丧乱,苦辛备至19 岁时,仕梁湘东王府,为右常侍,以军功加镇西墨曹参军北周宣帝宇文赟( 559 年- 580 年) ,别名宇文乾伯,鲜卑族人,南北 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周武帝宇文邕长子宇文赟即位之后,沉湎酒色,最后甚至五位皇后并立,大肆装饰宫殿,且滥施刑罚,北周国势日渐衰落大成元年(579 年) ,宇文贇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衍,大象二年在天德殿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 庙号元宗,葬于定陵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武成元年(559 年) ,宇文赟出生于同州. 宋武帝刘裕( 363 年 4 月 16 日-422 年 6 月 26 日) ,别名刘德舆、刘下邳、奇奴、寄奴,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统一南方,北伐中原,改革弊政;后因功高震主,篡晋自立,建立南朝宋政权刘裕先后消灭刘毅、孙恩、卢循、桓楚、谯蜀、司马休之等0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永初三年(422 年) ,刘裕患病,于五月癸亥日( 6 月 26 日)去世,享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为武皇帝,葬在初宁陵陈后主陈叔宝( 553 年-604 年) ,字元秀,是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
陈叔 宝深居高阁,整日花天酒地,制作艳词,著有《玉树后庭花》;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至国家、百姓于不顾祯明三年(589 年) ,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陈叔宝投降隋朝的16 年后( 604 年) ,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 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 谥号炀,葬于北邙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