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解题能力展示初赛五年级(含解析).doc
8页2022解题能力展示初赛五年级(含解析)一、填空题I(每题8分,共40分)1.算式的计算结果是 .2.十二月份共有31天,如果某年12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该年12月19日是星期 .(星期一至星期日用数字1至7表示)3.右图的等腰梯形上底长度等于3,下底长度等于9,高等于4,那么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等于 .4.某乐团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若调走24名女生,则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那么该乐团原有男女学生一共 人.5.规定,,,如果,那么等于 .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50分)6.如图,蚂蚁从正方体的顶点沿正方体的棱爬到顶点,并且恰好经过正方体的每个顶点一次,那么蚂蚁一共有 种不同的爬法.7.在右图每个方框中填入一个数字,使得乘法竖式成立,那么两个乘数的和是 .8.两个正方形如图放置,图中的每个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其中较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2厘米,那么较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9.如图的的表格中有6个字母,请沿格线将右图分割为6个面积不同的小长方形(含正方形),使得每个长方形中恰好有一个字母,且每个字母都在小长方形角上的方格中,若这六个字母分别等于它所在小长方形的面积,那么五位数 .10.小人国有XX个小矮人,他们中的每个人不是戴红帽子就是戴蓝帽子,小矮人戴红帽子时说真话,戴蓝帽子时说假话;并且他们随时可以更换自己帽子的颜色,某一天,他们恰好每两人都见了一次面,并且都说对方戴蓝帽子,那么这一天他们总共最少改变了 次帽子的颜色.三、填空题(每题12分,共60分)11.如图,一个大长方形被分成8个小长方形,其中长方形的周长分别是26厘米、28厘米、30厘米、32厘米、34厘米,那么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12.如图是一个的方格表,将数学1~6填入空白方格中,使得每一行、每一列数字1~6都只恰好出现一次,方格表还被粗线划分成了6块区域,每个区域数学1~6也恰好都只出现一次,那么最下面一行的前4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是 .13.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出发的时候,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每小时快2.5千米,10分钟后,甲车减速了,再过5分钟后,乙车也减速了,这时乙车比甲车每小时慢0.5千米,又过了25分钟后两车同时到达B地,那么甲车当时速度每小时减少了 千米.14.把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自然数称为“幸运数”:(1)从左往右数,第三位起,每一位的数字是它前面的两个数字的差(大数减去小数);(2)无重复数字,例如:132、871、54132都是“幸运数”;但8918(数字“8”重复)、990(数字“9”重复)都不是“幸运数”,那么最大“幸运数”从左往右的第二位数字是 .15.一个由某些非零自然数所组成的数组具有以下的性质:(1)这个数组中的每个数(除了1以外),都可被2、3、5中的至少一个数整除;(2)对于任意非零自然数n,若此数组中包含有、、中的一个,则此数组中必同时包含有、、和.如果此数组中数的个数在300和400之间,那么此数组包含 个数.XX“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读者评选活动笔试试题小学五年级参考答案123456781905224846684162910111213141534216xx5122413105364部分解析一、填空题I(每题8分,共40分)1.算式的计算结果是__________.【考点】速算巧算【难度】☆【答案】190【解析】原式.2.十二月份共有31天,如果某年12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该年12月19日是星期__________.(星期一至星期日用数字1至7表示)【考点】周期问题【难度】☆【答案】5【解析】19被7除余5,所以是星期五.3.右图的等腰梯形上底长度等于3,下底长度等于9,高等于4,那么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考点】几何【难度】☆☆【答案】22【解析】两边的三角形都是底为3,高为4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斜边为5,所以周长为.4.某乐团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若调走24名女生,则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那么该乐团原有男女学生一共__________人.【考点】应用题【难度】☆☆【答案】48【解析】设调走后的女生是1份,则男生是2份,调走前的女生是4份,24人是3份,每份8人,调走前男女共6份,48人.5.规定,,,如果,那么等于__________.【考点】定义新运算【难度】☆☆【答案】4【解析】等差数列的中间项,也就是第八项,为,所以第一项为,.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50分)6.如图,蚂蚁从正方体的顶点沿正方体的棱爬到顶点,并且恰好经过正方体的每个顶点一次,那么蚂蚁一共有__________种不同的爬法.【考点】计数问题【难度】☆☆【答案】6【解析】第一步有三种走法,第二步有两种走法,(这些都是对称的),之后就唯一确定了.所以共有种走法.7.在右图每个方框中填入一个数字,使得乘法竖式成立,那么两个乘数的和是__________.【考点】数字谜【难度】☆☆☆【答案】684【解析】被乘数的2倍等于,而被乘数和乘数十位的乘积等于,所以乘数十位等于1或2.如果等于1,则不可能成立.如果等于2,则,而,所以结果为.8.两个正方形如图放置,图中的每个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其中较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2厘米,那么较大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考点】几何【难度】☆☆☆【答案】162【解析】全部分成和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大小相同的图形,大正方形分成18个,小正方形分成16个,所以答案为12×12÷16×18=162.9.如图的的表格中有6个字母,请沿格线将右图分割为6个面积不同的小长方形(含正方形),使得每个长方形中恰好有一个字母,且每个字母都在小长方形角上的方格中,若这六个字母分别等于它所在小长方形的面积,那么五位数__________.【考点】几何【难度】☆☆☆☆【答案】34216【解析】,需要增加4.最大可以有9,而且不能有7.如果有9,则F=9,剩余16只能是,经尝试结果为34216.如果有8,则F=8,不在角上,不合题意.10.小人国有XX个小矮人,他们中的每个人不是戴红帽子就是戴蓝帽子,小矮人戴红帽子时说真话,戴蓝帽子时说假话;并且他们随时可以更换自己帽子的颜色,某一天,他们恰好每两人都见了一次面,并且都说对方戴蓝帽子,那么这一天他们总共最少改变了__________次帽子的颜色.【考点】逻辑推理【难度】☆☆☆☆【答案】XX【解析】互相说对方戴蓝帽子则一定是一红一蓝.每两个人都有过一次一红一蓝,设一开始有个红帽子,个蓝帽子,则个人至少改变次,个人至少改变次,总共至少改变次.三、填空题(每题12分,共60分)11.如图,一个大长方形被分成8个小长方形,其中长方形、、、、的周长分别是26厘米、28厘米、30厘米、32厘米、34厘米,那么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考点】几何【难度】☆☆☆【答案】512【解析】如果右边并上一个一模一样的长方形,则其周长为厘米,所以面积最大为平方厘米,原题答案为.12.如图是一个的方格表,将数学1~6填入空白方格中,使得每一行、每一列数字1~6都只恰好出现一次,方格表还被粗线划分成了6块区域,每个区域数学1~6也恰好都只出现一次,那么最下面一行的前4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是__________.【考点】数阵图【难度】☆☆☆☆【答案】2413【解析】第一行的5只能在第5格,进而推出另外两个5的位置.左上块的4只能在第2行第4格,所以第六行的4只能在,进而推出另外两个4的位置.第三列上两格是3和6,所以下两格是1和2,是3.然后便可势如破竹,答案为2413.13.甲、乙两车同时从地出发开往地,出发的时候,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每小时快2.5千米,10分钟后,甲车减速了,再过5分钟后,乙车也减速了,这时乙车比甲车每小时慢0.5千米,又过了25分钟后两车同时到达地,那么甲车当时速度每小时减少了__________千米.【考点】行程问题【难度】☆☆☆☆【答案】10【解析】前10分钟,甲车比乙车多行千米;后25分钟,甲车比乙车多行千米;所以中间的5分钟,乙车比甲车多行千米,也就是说乙车比甲车快7.5千米/时.因此,甲车减速了千米/时.14.把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自然数称为“幸运数”:(1)从左往右数,第三位起,每一位的数字是它前面的两个数字的差(大数减去小数);(2)无重复数字,例如:132、871、54132都是“幸运数”;但8918(数字“8”重复)、990(数字“9”重复)都不是“幸运数”,那么最大“幸运数”从左往右的第二位数字是__________.【考点】数论【难度】☆☆☆☆【答案】954132【解析】观察题目可得,最大的幸运数是954132.易知幸运数里面不能含有0,如果有七位,容易观察到无法取到.15.一个由某些非零自然数所组成的数组具有以下的性质:(1)这个数组中的每个数(除了1以外),都可被2、3、5中的至少一个数整除;(2)对于任意非零自然数n,若此数组中包含有、、中的一个,则此数组中必同时包含有、、和.如果此数组中数的个数在300和400之间,那么此数组包含__________个数.【考点】数论【难度】☆☆☆☆☆【答案】364【解析】原题可以改变描述方式为:有一些口袋里面装一些小球,每两个口袋里面装的内容不完全相同,除了一个空口袋以外,都至少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中的一种.若一个口袋里面有一个红、绿、黄中的一种颜色的小球,则还有三个口袋的内容分别是该口袋去掉该球,以及将该球换成另外两种颜色的球.这样,一开始所有口袋都只能有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球,否则连续去掉红绿黄的球就推出矛盾了.设球最多的口袋有个球,则把所有不足个球的口袋放入蓝球补足个,则显然个球的所有四种颜色组合都必须出现,用插板法得到在300和400之间,所以,答案为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