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住院医师规培研讨会体会(刘昌盛).docx
6页IL医师培养的制度性突破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研讨会学习体会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我国医改的深水区,国家在200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 出要“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要从最关键的坏节〃人〃入 手,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2009年,上海、天津、福建等地 在制度建设、方案实施和考核管理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并以上海为 代表的多地住院医师规培工作上取得较大的进展上海更是在医师 培养制度上完成破冰之旅,在医师培养制度上取得了实绩性突破 通过卫生部科教司、人事司相关负责人以及上海、天津、福建等地 相关部门领导、专家的解读,2011年7月6日至7月7日两天“上 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研讨会”的学习使我受益良多结合 学习情况,作以下几点小结和思考一、 上海等地通过政府主导、行业参与,为迫在眉睫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探索制度性突破从2010年起,上海市不再从医学院校直接招录从事临床医学 专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凡应届医学毕业生必须在培养基地医院再 培训3年,取得由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务中心的考核合格 证书,才有机会到上海医疗机构执业2011年上海启动了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学位教育相结合的改革试验。
按照教育部批 准的“试验方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经过3年的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以及相应课程学习,通过考核后将可获得研究生学位 证书、研究生学历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执业医师 资格证书上述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无疑是我国医师培养制度与国际接轨 的风向标一位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在会上讲到,曾有 学者曾研究中美两国临床医生的成长差异,分析显示:在美国,一 个医学生毕业后8至10年,临床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程度,此后进 入缓慢上升期;而中国医生成长的轨迹曲线总体呈爬坡式缓慢上 升大概20至25年后,这两条线会基本“会合”,表明我国医学 院的培养质量并不差,差的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制度缺失,导致医学生在毕业后获得的培训机会不均 等,培训质量参差不齐,而有效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缺失,更让 跨出校门就成为“单位人”的医学毕业生少了学习的动力和压力 导致的结果是,同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因分配到不同的医疗机构, 儿年之后,其医疗水平差距明显增大正是这种差别很大的住院医 师培训体制,就出现了在面对同一位病人,中国几名不同科室的临 床医生可能说出4套、5套甚至6套治疗方案。
而美国同样数量的 几名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说出的却是同一套治疗方案的状况,我国 的医学毕业生分配到不同的医疗机构后若干年,水平会天差地别, 甚至于无法流动反映出了住院医师培训的紧迫性上海市正是通过政府主导,集中统筹优势资源让培训基地内的 医师在各个医院最具优势的学科进行规范化轮训和考核,培训合格 后的医师将保证在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质量上达到基本一致的水 平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让医学院校毕业生都有机会去技术 水平较高的医院接受培养,成为临床技能过关的医生后再流动到各 个医院二、诸多亮点政策,支持规培工作顺利开展一项涉及医疗、人事、财政、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后勤保障等 多方面的深层次改革,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多机构相互配合、相互 协调、共同建设的庞大系统工程,如果有关各方不能协同作战、冲 破束缚、创新机制,就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一项制度出台 不仅需要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同,还必须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 持否则,制度再好,也会遇到阻力,难以顺利实施上海、天津、 福建等地做了大量工作,我小结儿个亮点有:1、 市政府高度重视在政府主导下,卫生、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 教育等各相关政府部门从政策、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实际性的大 力支持,成立能实际开展工作的政府联席会议制度。
2. 有统一标准规范和考核评估制度全市建立起统一规培中心负责招考和管理学员,有统一的标准 规范和考核评估制度,使住院医师规培成为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 医师的必由之路,至少对想在上海工作的毕业生是唯一的选择保 证了制度不流于形式3. 从待遇、个人发展上创造条件,让改革的承受者一一医学 生安心医学专业本来就是学制最长的专业,原来期盼毕业后有稳定工 作和收入,毕业后还要回炉3年,人事关系又不在培训医院,心里 总觉得不踏实这是方案公布之初医学生普遍的担忧对此,上海 市政府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确保参训医学毕业生在工资待 遇、发展机会,甚至配套学位授予方面进行创新培训对象的工资 待遇和绩效奖励,将按照其学历和资历情况,参照其所在培训医院 同类人员水平发放,同工同酬培训期间,养老、医疗、失业、生 育、工伤、公积金等社会保障一样不缺市财政还每年给予足够的 专项经费,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在人事关系上,培训的学员由原 来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或“行业人”),学员的人事关系, 也相应地由原来单位管理,变为委托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一 管理培训医院与医学毕业生签订培训暨劳动合同,培训对象自主 择业,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对外地生源,给予办理上海市户籍或 居住证的政策支持。
为保障参训学员个人发展空间,要求全市各家 医院的临床岗位,把是否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基本 条件,从而保证学员们完成培训后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在学位教育 上,经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同时进行相应课程学 习,通过考核后将可获得研究生学位证书、研究生学历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三、对我院开展规培工作的思考通过本次上海研讨会的学习培训,我对我院作为一所地市级公 立三甲综合医院,如何开展好下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有几点 个人的思考1、 转变角色,由培养“单位人”转变为培养“行业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现在所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传统 的住院医师培训最根木的区别,就是由过去以二级以上医院为培训 场所,主要培训自己单位员工,改为以符合培训条件的培训基地为 培训场所,培训由行业安排的“行业人”这就意味着不具备培训 条件的科室及医院不能接收住院医师参加培训,即便是三级大医 院,如果某•科室力量薄弱,不能满足培训标准规定的要求,也不 能直接招收住院医师,如果招了,还必须把住院医师送到获得认可 的培训基地进行培训这一改革意义重大,是从根本上解决住院医 师培养良莠不齐问题,整体提高临床医师培训质量的关键措施。
我 院将作为云南省为数不多的规培基地之一,如何让我院的培训师资 从带轮转医生适应到带参训学员的转变,培育和建设一支医德高 尚、医术规范、富于教学经验的临床指导教师队伍也是保证培训质 量的重要环节之一2、 医疗机构即将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所谓“三年休克期” 如果上海等地试点模式在全国推行,或是云南省政府效仿该培 养模式,在实施的前三年将面临因所有毕业生均参加各基地规培而 无人可招的局面,医院需要面对一个3年的阵痛过程这对于二级 以下医院影响将更加严重3、 争取上级相关配套政策与制度的支持,如将培训与执业准 入、人事聘用、晋级和薪酬等制度联动等4、 按全省相关规划申报培训基地建设包括制度建设、教育 管理队伍和信息化建设等上海、天津、福建等地已分别建立起一 整套模式天津市还提供了管理信息化系统免费试用服务参考开 发与我院HIS系统对接适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系统,有利 培训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总之,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宗旨是培养合格的临床 医师,为医疗机构培养合格可用人才,为人民提供安全、高质量的 医疗卫生服务我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在原有基础上 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上海等地的 成功预示着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即将开通,一项全新的医学人才培 养制度止在诞生~0一一年七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