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之构建.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823976
  • 上传时间:2022-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1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之构建    高 伟Summary: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和谐人造就的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的重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机制,是培养和谐人的必然要求Key: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构建D642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2009)23—0218—02一、和谐教育的目标体系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和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中,必须把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人才素质最基本的规格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受教育者置于客观环境中,在受教育者所依赖的学校、社会、家庭三大外部环境上形成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要用先进的理念和目标凝聚广大人民,实现内部管理和周边环境和谐二、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概述(一)机制“机制”又称机理,源于希腊文Mechane原指机器的构造、各零部件的功能特性以及运转过程中基于一定机械原理的工作方式在《辞源》中关于“机制”的解释有三,一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二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三是“泛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内部组织运行变化的规律等”①“机制”一词,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研究之中人们把“机制”引入社会生活,主要是指社会机体中某些部门、领域通过建立富有生机活力的制度、体制、程序、规则、督导等,使该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目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体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机制是指在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特殊矛盾时内在各要素趋向教育目标的有效性联系②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或关系)和运转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由八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的,即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程序、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保障。

      ③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就是基于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联结方式而建构起来的工作体制、管理规范和工作方式等以上观点各有侧重点和特色,但是,从以上三种表述中,至少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得出这样的基本结论:它是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耦合功能和动态形式三、构建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一)积极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首先,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处于开放状态,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自觉是主动的、有计划的,因而也是有序的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和环境之间的交换活动思想政治工作要避免思想观念的僵化和教条化,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将成为一个人为的封闭系统因此坚持解放思想,与时惧进,警惕认识、观念的僵化,是保持其体系开放的重要前提新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中许多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严峻的挑战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和适应各个层次需要的精神食粮二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和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人们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中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和带有强制性的外部灌输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二)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形象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工作手段进一步现代化三)着力于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情感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情感,首先,要以德为先;其次,要崇实笃信;再次,要廉政为民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之事增进对集体、对社会主义的亲切感和凝聚力,从而在生产、工作中焕发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四)采取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务实高效的原则,具体在“实”、“活”、“新”上下工夫所谓“实”,就是一切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放在办实事、鼓实劲、讲实效上所谓“活”,就是紧密联系经济工作的实际,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思想动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区分情况,因人施教,坚持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四、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的主要内容(一)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能力强化机制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面对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化的挑战,党组织及其成员需要进一步积极实施“四个战略”,以保证人才的不断成长和进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其中人才培养是基础和关键,管理提升是重要途径和保障,优势开发是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形象效应是努力方向和根本要求这四个方面体现了加强干部职工能力建设的基本要素,也赋予了时代的特征二)构建人本教育机制,实现教育内容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主体是人,客体是人,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于新形势下的人的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机制,促使教育内容个性化一要重视从整体上对人的研究和把握二要认识到教育对象也是主体三要探索个性化教育的内容体系教育内容个性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而确定,要能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其中注重教育对象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引导其塑造主体人格十分重要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和维护稳定的工作机制从五个方面来健全和维护稳定的工作机制:一是以政策的方式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机会,加大收入调节的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培育合理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形成矛盾排查、信息预警、应急处理、责任追究的配套工作格局,实现合理疏导与强制控制的有机结合。

      三是强调社会经济秩序维护、社会治安防控、国家安全维护四是推进教育、预防、惩处结合的廉政制度建设,加大从源头治理腐败的力度五是对非社会因素和跨国因素引起社会风险的管理,鉴外国经验,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风险管理控制体制四)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风险的组织结构及其辅助机制在技术层面上,建立相关组织平台,保持信息的通畅与控制,提供各类所需的资源保障其一,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应急管理机构,形成以应对能力为主要依据的分级响应机制中央设立应急管理委员会,地方各级政府相应组建其办公机构,明确各自职能范围其二,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在情报信息收集处理上,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独立的应急信息系统,统一规划和提供有线、无线通讯的专用号段和专用号码组建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过滤信息,研究应对方案在人力资源保障上,一是加强消防、公安、防疫、急救、医疗等专业队伍的组织和能力建设,提高应急效率;二是开展对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应急观念,提高其应急化险能力;三是组织必要的专家咨询队伍;四是保持对民兵、社会志愿者、军队的即时应急动员能力在财力保障上,财政应该将其所需费用纳入预算,安排一定额度的应急处理准备基金五)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和干部作风的教育机制较高的民众思想素质,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另一块基石。

      要通过教育,建立起社会公民健康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讲法律、讲诚信、讲追求,为整体长期的稳定和谐奠定社会精神基础通过教育使其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使用正确方法,在职权和能力范围内热情积极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不推诿塞责、互踢皮球,防止激化矛盾,形成事端五、结语机制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比较薄弱而争议较大的理论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必须按规律办事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要求以新的视野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提高其针对性,增强其实效性,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新形势下通过整体部署,全方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改进其方式和方法,运用新的综合型载体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采取措施和对策,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开创出新局面注释:①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②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③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Reference:[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王勤.思想政治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王敏.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理论与改革,1999,(5).[4]江波.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内容的创新[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2,(2).[5]汪风涛.完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思路[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责任编辑/石银)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