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 课件.ppt
33页质量管理学,第三章 质量控制 及其常用技术,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第一节 质量波动及原因 第二节 质量特性数据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复习思考题,1、正常波动 由偶然原因引起 正常波动稳态 2、异常波动 由系统原因引起 异常波动非稳态,第一节 质量波动及其原因,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学习方式:全国招生 函授学习 权威双证 国际互认 认证项目:注册高级职业经理、人力资源总监、营销经理、财务总监、酒店经理、培训师、 品质经理、生产经理等资格认证 颁发双证:通用中英文权威钢印高级经理资格证书(可学分转移直接对接国际学位)MBA 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随证书附全套学籍档案与国际中英文成绩单) 收费标准 :仅收取1280元 网址: 报名:045188723232 咨询教师:王海涛老师 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南马路120号职工大学109室美华教育 近千本MBA职业经理教程免费下载 -----请速登陆:,国际认证 权威认证,,全国迷你型MBA职业经理双证班,第二节 质量特性数据,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一、数据的分类 1计量值数据 2计数值数据 (1) 计件值数据 (2) 计点值数据,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整理 1、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间隔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分段随机抽样 2、数据收集示意图,第二节质量特性数据,,,,,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第二节 质量特性数据,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三、质量数据的统计特征 1平均值 2中位数 3极差R 4标准偏差S,一、排列图法 二、因果图法 三、分层法 四、散布图法 五、调查表法 六、直方图法 七、控制图法,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一、排列图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1.排列图法是从许多影响质量的因素中分析、寻找主要因素的方法. 2.所遵循的原理是关键的占少数,次要的占多数.,,,,,,,,,,,,,,,,,,,,,,,A B C D E F G H 其他,频数(件),频率(%),,,,,,,,,,,,,A类,B类,C类,80,90,100,,,一、排列图法,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例:为分析某厂加工曲轴报废上升的原因,对222件废品进行了分类统计,试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解:收集资料整理计算100.0,,100.0,2.7,222,97.3,0.9,216,96.4,1.3,214,95.1,2.2,211,92.9,8.6,206,84.3,14.0,187,70.3,70.3,156,,第三节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一、排列图法,绘制排列图,分析主次因素,,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1、原因分析要从5M1E出发 2、要集思广益 3、可用排列图检查效果,因果分析图,二、因果分析图,,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热处理,,,,,,,为什么曲轴轴颈尺寸小,,,,,,,,,,,,,,,,硬度不一致,操作者,二、因果分析图,,教育,,没进行,没记住,,机床,,未及时修正砂轮,,工艺纪律松弛,,平衡块松动,,震动大,控制机构的灵敏性,电器失灵,材料,,材质不合规格,量具校正无标准轴,测量,方法,环境,,,,,,,,,,测量器具配置,操作者未用读数量具,,测头不干净,测量仪器精度,操作规格,,无作业标准,,加工件温度高,进给量大,,有杂质,切削液,浓度低,三、分层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1、所谓分层就是为了分清影响质量的原因所在和明确措施方向,把性质相同的数据分到一起,以便发现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2、分层原则 (1)按时间分层 (2)按操作者分层 (3)按使用设备分层 (4)按原材料分层,(5)按操作方法分层 (6)按测量工具分层 (7)其他分类,,三、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四) 散布图法,1、散布图是用来分析两个非确定性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法 2、散布图类型: 强正相关 弱正相关 不相关 曲线相关 弱负相关 强负相关 3、相关程度的检验 相关系数法 符号检验法等,三、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五)统计调查分析表法,,三、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六)直方图法,1、直方图的绘制 2、工序能力 3、工序能力指数 4、工序能力评价 5、提高工序能力的途径,(六)直方图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1、直方图的绘制,1. 收集数据 2. 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Xmax和最小值Xmin 3. 计算极差R= XmaxXmin 5-(-3)=8 4. 确定组数K;K=10(表3-7) 5. 计算组距H=R /K=8/10=0.81 6. 确定组界;第一组下界: Xmin -h/2=-3.5 7. 计算各组中心值Xi;X1= -3 8. 计算频数fi,整理频数分布表 9. 计算各组简化中心值Ui 10. 计算均值 11. 计算标准偏差 S,(六)直方图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2、工序能力,(1)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一般用 B=6 来表示这是一个经济幅度 (2)若B=2,则合格品率为68.26%. 若B=4,则合格品率为95.45%. 若B=6,则合格品率为99.73%. 若B=8,则合格品率为99.994%.,(六)直方图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3.工序能力指数,1、定义:衡量工序能力满足加工质量要求的程度,2. Cp的计算 (1)双侧公差,(2)单侧公差,a 只有上极限偏差,b.只有下极限偏差,(六)直方图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3.工序能力指数,2. Cp的计算,,,(六)直方图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4、工序能力评价,(六)直方图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5.提高工序能力的途径,(1)调整工序加工的分布中心,减少偏移量 (2)提高工序能力,减少分散程度 (3)调整质量标准三、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七)控制图,1. 控制图的概念和格式 2. 控制图的原理 3. 控制图的种类 4. 均值极差控制图的绘制 5. 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6. 控制图应用中常见错误,1. 控制图的概念和格式,1、定义: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使用的带有控制界限的一种工序管理图 2、格式,(七)控制图,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2.控制图的原理,(七)控制图,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3”原理或称之为“千分之三法则”,1)控制界限的确定 CL=u UCL=u +3 x LCL= u +3 x,2)统计推断存在两种错误 :第一类错误:虚发警报.把工序正常判为异常. :第二类错误:漏发警报.把异常判为正常.,,,3.控制图的种类,(七)控制图,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4.均值极差控制图的绘制,(七)控制图,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1.搜集数据 2.计算各组均值 3.计算均值的均值 4. 计算各组极差 5.计算极差的均值 6.计算均值控制图的控制界限 7.计算极差控制图的控制界限 8.做图,5.控制图的判断准则,(七)控制图,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1)判稳准则: 没有点子越出控制界限处; 点子在控制界限内的排列是随机的。
5.控制图的判断准则,(七)控制图,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2)判异准则 连续七个点子分布在中心线一侧; b . 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 c. 点子出现按次序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d. 点子密集在控制线附近; e. 点子具有周期变动的情况6.控制图应用中常见错误,(七)控制图,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1) 在5M1E因素未加控制,工序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就使用控制图管理工序. (2) CP<1的情况下,就使用控制图. (3) 用公差代替控制界限,或用压缩的公差线代替. (4) 仅打点而不做分析判断. (5) 不及时打点而不能及时发现工序异常. (6) 当5M1E发生变化时,而未及时调整控制界限. (7) 画法不规范、不完整,,复习思考题,1、质量特性数据的分类?如何收集和分析整理? 、质量波动及其原因? 、“QC七工具”? 、各种工具的含义、基本原理、实施步骤?,第三章 质量控制及其常用技术,,,谢谢!,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