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章小麦栽培.ppt

11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84094816
  • 上传时间:2024-08-3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3MB
  • / 1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第二章 小麦栽培小麦栽培第四节第四节 小麦的栽培技小麦的栽培技术术人生最是苦笑多人生最是苦笑多莫对前程叹奈何莫对前程叹奈何心系农友得温饱心系农友得温饱志在麦菽泛绿波志在麦菽泛绿波宜将昨日踌躇志宜将昨日踌躇志翻做明朝奋起歌翻做明朝奋起歌弹指挥去蹉跎岁弹指挥去蹉跎岁方长来日再横戈方长来日再横戈8/30/2024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第四节第四节 小麦的栽培技术小麦的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一、播前准备•二、播种技术二、播种技术•三、冬小麦的田间管理三、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四、产量预测和收获四、产量预测和收获8/30/2024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土肥水条件的准备一)土肥水条件的准备•(二)种子准备(二)种子准备一、播前准备一、播前准备8/30/2024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土肥水条件的准备(一)土肥水条件的准备•1 耕作整地耕作整地•2 施用底肥施用底肥•3 浇底墒水浇底墒水8/30/2024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小麦田耕作整地包括深耕和播前整地小麦田耕作整地包括深耕和播前整地2个环节•总的质量要求:总的质量要求:–深:深:深耕加深耕层;深耕加深耕层;–净:净:表层无残留根茬;表层无残留根茬;–透:透:耕透耙透,不漏耕漏耙;耕透耙透,不漏耕漏耙;–细:细:无明暗坷垃;无明暗坷垃;–实:实:上虚下实;上虚下实;–平:平:盖平保墒。

      盖平保墒1 耕作整地耕作整地8/30/2024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深耕的作用:加深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提深耕的作用:加深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协调水、肥、气、热,增强高蓄水保墒能力,协调水、肥、气、热,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可给性,减轻病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可给性,减轻病虫草害•耕深并非越深越好,而是要打破犁底层可采耕深并非越深越好,而是要打破犁底层可采用用–深浅耕结合,深浅耕结合,–深耕深松结合,深耕深松结合,–深耕与施有机肥结合深耕与施有机肥结合 不应打乱土层不应打乱土层1 耕作整地耕作整地8/30/2024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根据各地耕作水平,一般深耕应在根据各地耕作水平,一般深耕应在20 cm以上•大型拖拉机带茬耕作,耕深应在大型拖拉机带茬耕作,耕深应在25 cm以上•整地时间和作业次数:整地时间和作业次数:–应根据土质、气候、种植制度、农时及人应根据土质、气候、种植制度、农时及人力、机械、当年墒情等情况,做到既不误力、机械、当年墒情等情况,做到既不误农时,又要达到省工、省力、省水的效果农时,又要达到省工、省力、省水的效果。

      1 耕作整地耕作整地8/30/2024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耕作整地耕作整地•不同麦田的整地技术运筹如下:不同麦田的整地技术运筹如下:•((1)水浇地冬小麦:)水浇地冬小麦:–复种指数高,前作收获后农时紧张应在前作收获复种指数高,前作收获后农时紧张应在前作收获前加强管理,促进早熟,力争在收获前一周内浇好前加强管理,促进早熟,力争在收获前一周内浇好穿茬水穿茬水前作收获后立即施肥深耕,及时耙耱整地前作收获后立即施肥深耕,及时耙耱整地–如前作收获较早,整地时间充裕,应在收获后立即如前作收获较早,整地时间充裕,应在收获后立即浅耕灭茬保墒,施足底肥遇雨深耕,无雨要先浇浅耕灭茬保墒,施足底肥遇雨深耕,无雨要先浇底墒水,在宜耕期适时深耕耕后耙耱,并打畦作底墒水,在宜耕期适时深耕耕后耙耱,并打畦作埂,准备播种埂,准备播种8/30/20248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耕作整地耕作整地•((2)旱地冬小麦:)旱地冬小麦:–除注意上述原则外,还应特别注意前作生长期间和收除注意上述原则外,还应特别注意前作生长期间和收获后的保墒获后的保墒–如果是休闲地或半休闲地,在雨季到来前应浅耕灭茬,如果是休闲地或半休闲地,在雨季到来前应浅耕灭茬,以后每次降雨后要粗犁(指不带犁镜只浅耕出犁沟,以后每次降雨后要粗犁(指不带犁镜只浅耕出犁沟,以保墒和接纳雨水),待雨季过后的适耕期,结合施以保墒和接纳雨水),待雨季过后的适耕期,结合施底肥进行深耕,耕后精细耙耱整地。

      底肥进行深耕,耕后精细耙耱整地•((3)春小麦整地)春小麦整地–可掌握与春棉、春花生、春玉米相同的原则进行可掌握与春棉、春花生、春玉米相同的原则进行8/30/20249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施用底肥施用底肥•小麦出苗到起身前浇水较少,追肥较困难,小麦出苗到起身前浇水较少,追肥较困难,而且这一时期追肥,肥效损失较大为保证而且这一时期追肥,肥效损失较大为保证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应施足底肥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应施足底肥•旱地小麦:全部有机肥和化肥都要底施,生旱地小麦:全部有机肥和化肥都要底施,生育期间如有降雨,可再少量补追氮肥育期间如有降雨,可再少量补追氮肥•水浇地小麦:可掌握越是高产田,底肥比例水浇地小麦:可掌握越是高产田,底肥比例越大的原则越大的原则8/30/202410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施用底肥施用底肥•所谓底肥与追肥的比例,主要指氮化肥,其所谓底肥与追肥的比例,主要指氮化肥,其他肥料全部底施他肥料全部底施•施肥量有很多计算方法,较为方便的是采用施肥量有很多计算方法,较为方便的是采用全量施肥法,即按每生产全量施肥法,即按每生产100 kg籽粒,需吸籽粒,需吸收收N 3 kg,,P2O5 1~1.5 kg,,K2O 3 kg的量,根的量,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

      据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8/30/20241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施用底肥施用底肥•其中,施钾量可根据土壤有效钾情况确定其中,施钾量可根据土壤有效钾情况确定根据研究,速效根据研究,速效K2O含量含量65 mg/kg以下,施以下,施钾增产效果显著;钾增产效果显著;125 mg/kg以上基本无效;以上基本无效;65~125 mg/kg之间效果不确定,与产量高低之间效果不确定,与产量高低有关,高产田上更为有效有关,高产田上更为有效8/30/20241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施用底肥施用底肥•目前,高产(目前,高产(7 500 kg/hm2))麦田一般的施麦田一般的施肥结构为:每公顷有机肥肥结构为:每公顷有机肥30~45 m3,,纯纯N 225 kg,, P2O5 150~180 kg,, K2O 75~150 kg8/30/20241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施用底肥施用底肥–具体的底肥是:具体的底肥是:•全部有机肥;全部有机肥;•磷酸二铵磷酸二铵300~375 kg加碳酸氢铵加碳酸氢铵225 kg,,•或三料过磷酸钙或三料过磷酸钙300~375 kg加碳酸氢铵加碳酸氢铵375 kg,,•或普通过磷酸钙(含或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 14%))750~1000 kg加碳酸加碳酸氢铵氢铵375 kg;;•氯化钾(含氯化钾(含K2O 60%))125~250 kg;;硫酸锌硫酸锌15~22.5 kg。

      –在此基础上,春季追尿素在此基础上,春季追尿素300~375 kg8/30/20241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施用底肥施用底肥•有时为了加大底氮肥的比例,大量施用碳有时为了加大底氮肥的比例,大量施用碳酸氢铵作底肥酸氢铵作底肥•但如超过但如超过375 kg/hm2时,应在翻耕后一周时,应在翻耕后一周以后再播种,以免氨浓度过大而烧苗以后再播种,以免氨浓度过大而烧苗8/30/20241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 浇底墒水浇底墒水•播种前如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播种前如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应在整地前灌底墒水,应在整地前灌底墒水60~90 mm,,合合600~900 m3 /hm2 •旱地除前述整地保墒措施外,如水分为旱地除前述整地保墒措施外,如水分为主要限制因素,可采用少耕、浅耕,甚主要限制因素,可采用少耕、浅耕,甚至免耕,以便抢时抢墒播种至免耕,以便抢时抢墒播种8/30/20241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二)种子准备(二)种子准备•1 选用良种选用良种•2 种子精选种子精选•3 晒种晒种•4 药剂拌种药剂拌种8/30/20241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选用良种选用良种•应通过试验,确定具体地区的主栽品种和搭配品应通过试验,确定具体地区的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

      种•目前我省中南部的常用品种有:石目前我省中南部的常用品种有:石4185、邯、邯4564;;•新品种:石家庄新品种:石家庄8号等;号等;•旱地品种:河农旱地品种:河农859、河农、河农341等;等;•强筋优质品种:冀强筋优质品种:冀5099、、8901-11、高优、高优503、河、河农农341、衡、衡89W52、、中优中优9507、白硬冬、白硬冬2号等8/30/202418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种子精选种子精选•种用小麦从上年收获时就要注意收好、种用小麦从上年收获时就要注意收好、藏好藏好,防止机械损伤、淋雨、虫害、鼠,防止机械损伤、淋雨、虫害、鼠害、霉害及在仓库中受化肥、农药、烟害、霉害及在仓库中受化肥、农药、烟等有害气体的熏蒸等有害气体的熏蒸•为提高种子净度和整齐度,播种前还应为提高种子净度和整齐度,播种前还应经风选、筛选,去掉杂质、草籽和小粒经风选、筛选,去掉杂质、草籽和小粒8/30/202419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 晒种晒种•可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可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选晴天,在芦席上或干燥场院中把种子选晴天,在芦席上或干燥场院中把种子铺铺4~7 cm厚,白天翻动几次,晚上收起,厚,白天翻动几次,晚上收起,晒晒2~3天。

      天•不要在水泥地或柏油路上晒不要在水泥地或柏油路上晒8/30/202420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4 药剂拌种药剂拌种•为防地下害虫,可以用为防地下害虫,可以用–40%甲基异柳磷,或甲基异柳磷,或75% 3911乳油,或乳油,或50% 1605乳乳油拌种•方法是:用药方法是:用药1份,加水份,加水100份,充分混匀后,拌份,充分混匀后,拌1 000份种子(份种子(即药:水:种的重量比即药:水:种的重量比1::100::1000)拌匀后用草席或塑料薄膜覆盖,堆闷拌匀后用草席或塑料薄膜覆盖,堆闷4~6小时或小时或以上•为防黑穗病、苗期锈病和白粉病,可以用种子重为防黑穗病、苗期锈病和白粉病,可以用种子重量量0.03%的粉锈宁或多菌灵拌种的粉锈宁或多菌灵拌种•以上杀虫剂和杀菌剂可混合使用,各自用量不变以上杀虫剂和杀菌剂可混合使用,各自用量不变8/30/20242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4 药剂拌种药剂拌种•随着种业产业化进程,有的商品种子已经杀随着种业产业化进程,有的商品种子已经杀虫剂和杀菌剂处理,不需再拌药也有一些虫剂和杀菌剂处理,不需再拌药也有一些配方种衣剂,可根据需要选用配方种衣剂,可根据需要选用。

      8/30/20242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播种期一)播种期•(二)密度和播种量(二)密度和播种量•(三)播种深度(三)播种深度•(四)播种质量(四)播种质量二、播种技术二、播种技术8/30/20242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播种期(一)播种期•1 确定播种期的依据确定播种期的依据•2 冬小麦的播种期冬小麦的播种期•3 春小麦的播种期春小麦的播种期8/30/20242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确定播种期的依据确定播种期的依据•适期播种可使小麦苗期处于最适温光条件下,培适期播种可使小麦苗期处于最适温光条件下,培育壮苗•确定适宜播种期的依据有:确定适宜播种期的依据有:–((1)品种特性:冬性早于春性)品种特性:冬性早于春性–((2)自然生态条件:不同纬度、海拔、地势等均影)自然生态条件:不同纬度、海拔、地势等均影响光热条件,达到苗期积温所要求的时间也不同响光热条件,达到苗期积温所要求的时间也不同•一般纬度每提高一度,播种期需提前一般纬度每提高一度,播种期需提前4天;天;•从垂直分布看,应先播山地,次播平原,最后播滩地海从垂直分布看,应先播山地,次播平原,最后播滩地。

      海拔每提高拔每提高100 m,,播种期需提前播种期需提前4天8/30/20242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确定播种期的依据确定播种期的依据–((3)栽培体系和苗龄指标:依靠分蘖成穗的精)栽培体系和苗龄指标:依靠分蘖成穗的精播栽培体系,冬前苗龄大,播种要早;主要靠播栽培体系,冬前苗龄大,播种要早;主要靠主茎成穗的独秆栽培体系,冬前苗龄小,播种主茎成穗的独秆栽培体系,冬前苗龄小,播种要晚8/30/20242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确定播种期的依据确定播种期的依据–((4)积温指标:小麦冬前积温包括从播种到出苗的)积温指标:小麦冬前积温包括从播种到出苗的积温和出苗到所需分蘖数的积温积温和出苗到所需分蘖数的积温 播种到出苗的积温可用下式计算:播种到出苗的积温可用下式计算:∑t℃==50++10 n++20其中,其中,∑t℃——播种到出苗所需的积温;播种到出苗所需的积温;50——种子吸水膨胀到萌发所需积温;种子吸水膨胀到萌发所需积温;10——幼芽在土壤中每生长幼芽在土壤中每生长1 cm所需积温;所需积温;n——种子覆土深度(种子覆土深度(cm))20——芽鞘出土到第一绿叶长出芽鞘出土到第一绿叶长出2 cm的积温。

      的积温–若若n为为4或或5 cm时,则时,则∑t℃为为110或或120℃8/30/20242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确定播种期的依据确定播种期的依据•出苗后,冬前主茎每长一片叶,平均需出苗后,冬前主茎每长一片叶,平均需75℃积温•如越冬前要求主茎生长如越冬前要求主茎生长6片叶,则冬前总积温为:片叶,则冬前总积温为:75×6++120==570℃•由气象资料中找到平均温度稳定下降到由气象资料中找到平均温度稳定下降到0℃的日期,向前的日期,向前将逐日平均温度高于将逐日平均温度高于0℃的温度累加到的温度累加到570℃的那一天,即的那一天,即理论适宜播种期这一天前后理论适宜播种期这一天前后3天范围内,可作为适宜播天范围内,可作为适宜播种期范围种期范围8/30/202428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在理论推算前提下,北方各冬麦区的适宜播在理论推算前提下,北方各冬麦区的适宜播种期为种期为9月中下旬至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月中下旬•在此范围内,还要根据当年气候、肥力、地在此范围内,还要根据当年气候、肥力、地形等特点调整形等特点调整–瘦地应早于肥地;瘦地应早于肥地;–山区的阴坡地应早于阳坡地山区的阴坡地应早于阳坡地。

      •根据实践,以在当地气温下降到根据实践,以在当地气温下降到16~18 ℃时时播冬性品种,播冬性品种, 14~16 ℃时播半冬性品种为宜时播半冬性品种为宜2 冬小麦的播种期冬小麦的播种期8/30/202429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旱地上水分为主要矛盾,应在相对适宜的播旱地上水分为主要矛盾,应在相对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趁雨趁墒播种种期范围内,趁雨趁墒播种2 冬小麦的播种期冬小麦的播种期8/30/202430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为了延长苗期生长,争取分蘖和大穗,为了延长苗期生长,争取分蘖和大穗,一一般在气温稳定在般在气温稳定在0~2 ℃ ,表土化冻时及早,表土化冻时及早播种–东北春麦区约在东北春麦区约在3月中旬到月中旬到4月中旬–宁夏、内蒙古和河北省北部约在宁夏、内蒙古和河北省北部约在3月中旬3 春小麦的播种期春小麦的播种期8/30/20243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确定密度的依据确定密度的依据•2 适宜播种量的确定适宜播种量的确定•3 确定合理播种方式确定合理播种方式(二)密度和播种量(二)密度和播种量8/30/20243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确定密度的依据确定密度的依据•合理密度的含义包括:合理密度的含义包括:–达到产量目标的最佳产量结构;达到产量目标的最佳产量结构;–合理的基本苗数;合理的基本苗数;–各生育时期群体结构的控制指标;各生育时期群体结构的控制指标;–合适的播种量。

      合适的播种量8/30/20243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确定密度的依据确定密度的依据•确定合理密度就是根据具体条件,求得上述确定合理密度就是根据具体条件,求得上述关系的协调关系的协调•所根据的条件是:所根据的条件是:–((1)根据土壤肥力等生产条件确定播种量:)根据土壤肥力等生产条件确定播种量:•肥力很低时,负担穗数的能力较小,宜稀些;肥力很低时,负担穗数的能力较小,宜稀些;•随着肥力提高,应适当增加苗数;随着肥力提高,应适当增加苗数;•当肥力更高时,单株生长旺,成穗多,密度应有所降当肥力更高时,单株生长旺,成穗多,密度应有所降低8/30/20243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确定密度的依据确定密度的依据–((2)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种量:•冬性品种冬性品种营养生长期长,分蘖力强,营养生长期长,分蘖力强,宜稀宜稀些;些;春性品种春性品种宜密宜密些•大穗大穗型品种型品种宜稀宜稀些,些,小穗小穗型品种型品种宜密宜密些–((3)根据播期早晚调整密度:)根据播期早晚调整密度:•早播宜稀,晚播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宜密–((4)根据栽培体系类型调整密度:)根据栽培体系类型调整密度:•精播宜稀,独秆宜密,常规适中。

      精播宜稀,独秆宜密,常规适中8/30/20243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适宜播种量的确定适宜播种量的确定•生产上常根据生产上常根据4句话、句话、16个字确定播重量即:个字确定播重量即:–以田定产以田定产:根据历年产量水平、前茬、播期、肥:根据历年产量水平、前茬、播期、肥水条件等,确定计划产量注意既要有科学性,水条件等,确定计划产量注意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先进性又要有先进性–以产定穗以产定穗:根据计划产量和栽培体系,确定适宜:根据计划产量和栽培体系,确定适宜穗数–以穗定苗以穗定苗:根据穗数和品种单株成穗多少,确定:根据穗数和品种单株成穗多少,确定基本苗数基本苗数8/30/20243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 适宜播种量的确定适宜播种量的确定–以苗定籽以苗定籽(播种量):为确保计划苗数,要做种(播种量):为确保计划苗数,要做种子质量检验,测定种子用价和发芽率,并根据土子质量检验,测定种子用价和发芽率,并根据土壤状况估计田间实际出苗率(一般以壤状况估计田间实际出苗率(一般以80%计)实际播重量可以下式计算:实际播重量可以下式计算:•播种量(播种量(kg//hm2)=[)=[基本苗(万/基本苗(万/hm2 ))×千粒重千粒重((g))×0.01((kg换算系数)]/[种子用价(换算系数)]/[种子用价(%))×出苗出苗率(率(%)])]•其中,种子用价(其中,种子用价(%))==清洁度(清洁度(%))× 发芽率(发芽率(%))•如种子用价如种子用价95%左右,出苗率按左右,出苗率按80%计,千粒重计,千粒重38 g左左右时,右时,可以粗略按可以粗略按“(市)(市)斤籽万苗斤籽万苗”计。

      计8/30/20243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 确定合理播种方式确定合理播种方式•合理播种方式,指既符合创造合理群体结构的要合理播种方式,指既符合创造合理群体结构的要求,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又便于田间操作及间求,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又便于田间操作及间套作的株行距的配置形式常用的播种方式有:套作的株行距的配置形式常用的播种方式有:–窄行条播窄行条播•优点:均匀密植,适于机播优点:均匀密植,适于机播•类型类型1:等行距:等行距15~20 cm,,12或或24行为一播幅行为一播幅•类型类型2:宽窄行,在我省有:宽窄行,在我省有27++13 cm和和23++10 cm等形式优点:优点:8/30/202438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 确定合理播种方式确定合理播种方式–宽幅条播宽幅条播•行距和播幅都较宽,播幅行距和播幅都较宽,播幅17 cm,,行距行距20 cm,,有利通风有利通风透光在基肥少的低产区,可以采用开沟宽幅播种,便透光在基肥少的低产区,可以采用开沟宽幅播种,便于集中施肥,沟幅于集中施肥,沟幅10~17 cm•在盐碱地上,还可以利用深沟浅盖,防止盐分危害在盐碱地上,还可以利用深沟浅盖,防止盐分危害。

      8/30/202439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三)播种深度三)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播种深度以分蘖节距地面分蘖节距地面2~3 cm,,地中茎地中茎长度长度1~2 cm,,即即3~5 cm为宜•具体操作时还要考虑到:具体操作时还要考虑到:–大粒宜深,小粒宜浅;大粒宜深,小粒宜浅;–肥地略深,瘦地宜浅;肥地略深,瘦地宜浅;–沙土地宜深,粘土、盐碱土、冷僵土宜浅;沙土地宜深,粘土、盐碱土、冷僵土宜浅;–早播宜深,晚播宜浅早播宜深,晚播宜浅8/30/202440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四)播种质量四)播种质量•平原区生产上以机播为主另外还有耧播及人工平原区生产上以机播为主另外还有耧播及人工播种等•要求:下种均匀,行直垄正,沟直底平,播深适要求:下种均匀,行直垄正,沟直底平,播深适宜•在土壤上虚下实的前提下,播种后还应镇压,使在土壤上虚下实的前提下,播种后还应镇压,使种子接触水分土壤水分差时播后立即镇压,次种子接触水分土壤水分差时播后立即镇压,次数可多;土壤水分充足时适当镇压,次数要少数可多;土壤水分充足时适当镇压,次数要少8/30/20244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三、冬小麦的田间管理三、冬小麦的田间管理•从生产角度看,小麦生育过程可以分为从生产角度看,小麦生育过程可以分为前期(苗期)、中期(结实器官建成期)前期(苗期)、中期(结实器官建成期)和后期(灌浆成熟期)和后期(灌浆成熟期)3个阶段。

      个阶段•各阶段都有不同的生育特点和主攻目标,各阶段都有不同的生育特点和主攻目标,并有相应的主要管理措施并有相应的主要管理措施8/30/20244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前期(苗期)管理一)前期(苗期)管理•(二)中期(结实器官建成期)管理(二)中期(结实器官建成期)管理•(三)后期(灌浆成熟期)管理(三)后期(灌浆成熟期)管理三、冬小麦的田间管理三、冬小麦的田间管理8/30/20244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苗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苗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2 苗期管理的主要措施苗期管理的主要措施(一)前期(苗期)管理(一)前期(苗期)管理8/30/20244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苗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苗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北方冬小麦的苗期包括出苗至越冬、越冬期及北方冬小麦的苗期包括出苗至越冬、越冬期及返青至起身返青至起身3个阶段,历时长达个阶段,历时长达150天•苗期的特点是:苗期的特点是:–以长叶、长根、长蘖的营养生长为中心,是决定穗以长叶、长根、长蘖的营养生长为中心,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数的关键时期8/30/20244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苗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苗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常规栽培常规栽培条件下,越冬前的调控目标是:条件下,越冬前的调控目标是:–在保证全苗的基础上,促苗早发稳长,安全越冬,在保证全苗的基础上,促苗早发稳长,安全越冬,达到预期产量的壮苗指标。

      壮苗指标包括:达到预期产量的壮苗指标壮苗指标包括:•单株同伸关系正常,叶色适度,主茎单株同伸关系正常,叶色适度,主茎5~7片叶,片叶,分蘖分蘖3~8个,次生根个,次生根10条左右低于或高于这条左右低于或高于这些指标,则可能成为弱苗或旺苗些指标,则可能成为弱苗或旺苗•群体要求,冬前总茎数为成穗数的群体要求,冬前总茎数为成穗数的1.5~2倍,约倍,约1 050~1 350个个/ m2,,LAI为为1左右8/30/20244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苗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苗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常规栽培常规栽培条件下,冬后阶段的调控目标是:条件下,冬后阶段的调控目标是:–早返青,早生新根新蘖,全田叶色葱绿,长势茁壮,早返青,早生新根新蘖,全田叶色葱绿,长势茁壮,无点片黄苗单株分蘖敦实,根系发达起身期达到无点片黄苗单株分蘖敦实,根系发达起身期达到最高总茎数最高总茎数1 350~1 650个个/ m2,,LAI不超过不超过2•应当注意的是应当注意的是–在以山东省为主的麦区,采用在以山东省为主的麦区,采用精播栽培精播栽培技术,其相应技术,其相应的壮苗的苗龄指标高于上述数值的壮苗的苗龄指标高于上述数值–以适应两熟条件下夏玉米较晚熟为前提,以晚播为特以适应两熟条件下夏玉米较晚熟为前提,以晚播为特点的点的独秆栽培独秆栽培技术,相应的苗龄指标则低于上述数值。

      技术,相应的苗龄指标则低于上述数值8/30/20244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苗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苗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这说明,壮苗的指标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这说明,壮苗的指标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或生产技术体系变化之后,应以生产条件下或生产技术体系变化之后,应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对待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对待8/30/202448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秋季管理)秋季管理•((2)冬季管理)冬季管理•((3)返青期管理)返青期管理2 苗期管理的主要措施苗期管理的主要措施8/30/202449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秋季管理)秋季管理•①①查苗补种,疏苗补缺,破除板结查苗补种,疏苗补缺,破除板结–齐苗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一行内齐苗后及时查苗,发现缺苗(一行内10 cm无苗)无苗)或断垄(一行内或断垄(一行内15 cm以上无苗)应补种以上无苗)应补种–为保证补种苗早出土,可先浸种催芽,然后补种为保证补种苗早出土,可先浸种催芽,然后补种补种后仍有缺苗断垄的,可以在分蘖开始时移苗补补种后仍有缺苗断垄的,可以在分蘖开始时移苗补栽出苗前遇雨造成板结的,要及时松土破除板结。

      栽出苗前遇雨造成板结的,要及时松土破除板结–为保证苗匀苗壮,对撮子苗应进行疏苗为保证苗匀苗壮,对撮子苗应进行疏苗8/30/202450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秋季管理)秋季管理•②②苗期肥水问题苗期肥水问题–一般施足底肥、种肥并浇过底墒水的,越冬前不施肥一般施足底肥、种肥并浇过底墒水的,越冬前不施肥水–但对因抢墒播种造成出苗不齐或弱苗的,可在三叶期但对因抢墒播种造成出苗不齐或弱苗的,可在三叶期后浇小水后浇小水–对因未施速效底肥造成弱苗的,可以结合浇水施少量对因未施速效底肥造成弱苗的,可以结合浇水施少量速效肥–粘重土壤播种时水分不适宜,以致因坷垃影响出苗的,粘重土壤播种时水分不适宜,以致因坷垃影响出苗的,可以在播后浇出苗水但一般土壤不宜采用可以在播后浇出苗水但一般土壤不宜采用8/30/20245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冬季管理)冬季管理•①①适时冬灌适时冬灌–灌冻水(冬水)是保护麦苗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灌冻水(冬水)是保护麦苗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灌冻水可以塌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并为早灌冻水可以塌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并为早春麦田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春麦田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

      –北方冬麦区除多雨年份,土壤湿度大和晚播弱苗外,北方冬麦区除多雨年份,土壤湿度大和晚播弱苗外,一般都应冬灌一般都应冬灌–冬灌时间: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冬灌时间: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夜冻昼消,,夜冻昼消,浇水后当天可以下渗时浇完浇水后当天可以下渗时浇完–保定市周围一般在小雪节前后冬灌,保定市周围一般在小雪节前后冬灌,11月底浇完月底浇完–冬灌的水量以既能浇透,当天又能渗完为宜一般灌冬灌的水量以既能浇透,当天又能渗完为宜一般灌水量水量90~120 mm8/30/20245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冬季管理)冬季管理•②②耙压保墒防寒耙压保墒防寒–北方旱地麦田在入冬停止生长前及时耙压壅土,北方旱地麦田在入冬停止生长前及时耙压壅土,盖蘖保根,结合镇压,有利于安全越冬盖蘖保根,结合镇压,有利于安全越冬–水浇地如地面有裂缝容易失墒的,越冬期间也应水浇地如地面有裂缝容易失墒的,越冬期间也应适时耙压适时耙压8/30/20245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小麦镇压小麦镇压1982年初冬摄于京郊年初冬摄于京郊8/30/20245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返青期管理)返青期管理•经过越冬之后,苗情会发生各种变化,壮苗经过越冬之后,苗情会发生各种变化,壮苗也可能转弱,旺苗也可能脱肥。

      这使得返青也可能转弱,旺苗也可能脱肥这使得返青期的管理比较复杂因此,在生产上应针对期的管理比较复杂因此,在生产上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8/30/20245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返青期管理)返青期管理–①①壮苗和旺苗管理壮苗和旺苗管理•对冬前总茎数对冬前总茎数1 050~1 350个个/m2的壮苗或的壮苗或1 350~1 650个个/m2的旺苗,只要冬前肥水充足,在返青期一般不施肥水的旺苗,只要冬前肥水充足,在返青期一般不施肥水•关键措施是锄划松土,以通气增温保墒,促进麦苗早发快关键措施是锄划松土,以通气增温保墒,促进麦苗早发快长•如因冬前过旺出现脱肥或苗情转弱,可以提前施起身肥水如因冬前过旺出现脱肥或苗情转弱,可以提前施起身肥水–②②中等苗情管理中等苗情管理•对冬前总茎数对冬前总茎数750~900个个/m2的中等苗,为了保冬蘖,争春的中等苗,为了保冬蘖,争春蘖,抓穗数,应及时追返青肥,浇返青水蘖,抓穗数,应及时追返青肥,浇返青水8/30/20245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返青期管理)返青期管理–③③晚播弱苗管理晚播弱苗管理•以锄划增温,促苗早发为中心,待分蘖和次生根以锄划增温,促苗早发为中心,待分蘖和次生根长出,气温也较高时,再追肥浇水。

      长出,气温也较高时,再追肥浇水•如果墒足而缺肥,可以在早春刚化冻时借墒施肥如果墒足而缺肥,可以在早春刚化冻时借墒施肥8/30/20245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返青期管理)返青期管理–④④其他异常苗情管理其他异常苗情管理•异常苗情,异常苗情,一般指一般指“僵苗僵苗”、、“小老苗小老苗”、、“黄苗黄苗”等•“僵苗僵苗”指指生长停滞,长期处在某一叶龄期,不分蘖,不生长停滞,长期处在某一叶龄期,不分蘖,不发根•“小老苗小老苗”指指生长到一定数量叶片和分蘖后,生长缓慢,生长到一定数量叶片和分蘖后,生长缓慢,叶片短小,叶蘖同伸关系破坏叶片短小,叶蘖同伸关系破坏8/30/202458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返青期管理)返青期管理•造成这两种苗情的原因是土壤板结,透气不良,造成这两种苗情的原因是土壤板结,透气不良,土层薄,肥力差或磷钾短缺土层薄,肥力差或磷钾短缺•可以采取疏松表土,破除板结,开沟补施磷钾肥,可以采取疏松表土,破除板结,开沟补施磷钾肥,并结合浇水并结合浇水•因欠墒或缺肥造成的黄苗,要补施肥水因欠墒或缺肥造成的黄苗,要补施肥水8/30/202459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中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中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2 中期管理的主要措施中期管理的主要措施((二)中期(结实器官建成期)管理二)中期(结实器官建成期)管理8/30/202460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中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中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中期指从起身期到开花期。

      中期指从起身期到开花期•该阶段的生育特点是:该阶段的生育特点是:–从从生长速度生长速度看,起身后由匍匐生长转向直立生长,尤看,起身后由匍匐生长转向直立生长,尤其是从拔节到抽穗是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其是从拔节到抽穗是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大,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群体发展群体发展也进入关键时期尽管起身后总茎数不再增也进入关键时期尽管起身后总茎数不再增加,但每茎叶片数迅速增加,挑旗期前后达到最大加,但每茎叶片数迅速增加,挑旗期前后达到最大LAI,,但上部节间尚未充分伸长,以致叶片密集,很但上部节间尚未充分伸长,以致叶片密集,很容易造成郁蔽容易造成郁蔽8/30/20246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中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中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生长中心生长中心也从以营养生长为主转为营养生长与生也从以营养生长为主转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从以分蘖为中心转为以茎穗生长为殖生长并进,从以分蘖为中心转为以茎穗生长为中心–从从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看,起身后分蘖两极分化,看,起身后分蘖两极分化,是提高成穗率,也就是增加是提高成穗率,也就是增加穗数穗数的关键时期;与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穗分化由二棱期直到开花,关系到小穗此同时,穗分化由二棱期直到开花,关系到小穗小花的分化和退化,因此也是小花的分化和退化,因此也是粒数粒数形成的关键时形成的关键时期。

      期8/30/20246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中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中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由于上述特点,中期是小麦群体与个体的矛盾,由于上述特点,中期是小麦群体与个体的矛盾,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产量构成因素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矛盾及群体生长与栽培生态环境的矛盾集间的矛盾及群体生长与栽培生态环境的矛盾集中出现的时期,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中出现的时期,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这个阶段的管理措施能否调控上述矛盾,不仅这个阶段的管理措施能否调控上述矛盾,不仅直接决定穗数和粒数的形成,也关系到中后期直接决定穗数和粒数的形成,也关系到中后期群体与个体的稳健生长和产量形成群体与个体的稳健生长和产量形成8/30/20246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中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中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因此,这一阶段的栽培管理目标是:因此,这一阶段的栽培管理目标是:–根据苗情类型,适时、适量地运用水肥管理根据苗情类型,适时、适量地运用水肥管理措施,调控群体与个体的生长关系,实现秆措施,调控群体与个体的生长关系,实现秆壮、穗多、穗大壮、穗多、穗大8/30/20246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起身期管理)起身期管理•((2)拔节期肥水管理)拔节期肥水管理•((3)孕穗期肥水管理)孕穗期肥水管理•((4)春季肥水的综合运筹)春季肥水的综合运筹•((5)自然灾害的防治)自然灾害的防治2 中期管理的主要措施中期管理的主要措施8/30/20246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起身期管理)起身期管理•①① 起身期肥水的作用起身期肥水的作用•②② 起身期肥水的实施起身期肥水的实施•③③ 其他控制旺长的措施其他控制旺长的措施8/30/20246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①① 起身期肥水的作用起身期肥水的作用•在在3个产量构成因素中:个产量构成因素中:–起身期肥水可以推迟分蘖的两极分化,提高分蘖成穗起身期肥水可以推迟分蘖的两极分化,提高分蘖成穗率,率,增加穗数增加穗数而不增加总分蘖数。

      而不增加总分蘖数但也有可能造成小但也有可能造成小分蘖迟迟不退化,恶化群体;分蘖迟迟不退化,恶化群体;–起身期肥水可以减少不孕小穗,促进小花分化总数,起身期肥水可以减少不孕小穗,促进小花分化总数,有利于争取穗大粒多(有利于争取穗大粒多(增粒数增粒数););–起身期肥水可以促进倒起身期肥水可以促进倒2、、3叶面积增大,有利于增加叶面积增大,有利于增加灌浆期光合产物,灌浆期光合产物,提高粒重提高粒重,,但也可能造成叶面积过但也可能造成叶面积过大而郁蔽大而郁蔽8/30/20246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①① 起身期肥水的作用起身期肥水的作用•对茎秆来说,对茎秆来说,起身期肥水能促进基部节间伸起身期肥水能促进基部节间伸长,引起倒伏长,引起倒伏•因此,起身期肥水对群体小的麦田弊少利多;因此,起身期肥水对群体小的麦田弊少利多;群体适中的利弊皆有;群体大的有弊无利群体适中的利弊皆有;群体大的有弊无利8/30/202468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②② 起身期肥水的实施起身期肥水的实施•在返青期未施肥水的前提下,一般生产水平的麦在返青期未施肥水的前提下,一般生产水平的麦田,可以在起身期浇水施肥追氮量可以是总施田,可以在起身期浇水施肥。

      追氮量可以是总施氮量的氮量的1/3~1/2•对于苗稀、苗弱的麦田,要适当提早施起身肥水,对于苗稀、苗弱的麦田,要适当提早施起身肥水,提高成穗率提高成穗率•施用起身肥水的时间,可以掌握在刚出现施用起身肥水的时间,可以掌握在刚出现空心蘖空心蘖时进行•群体健壮的高产田和群体过大的旺苗田,可以控群体健壮的高产田和群体过大的旺苗田,可以控制不施肥水,以促进分蘖两极分化,改善群体下制不施肥水,以促进分蘖两极分化,改善群体下部受光条件部受光条件8/30/202469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③③ 其他控制旺长的措施其他控制旺长的措施•对旺苗可以进行深中耕,切断浮根,促进小蘖死亡以对旺苗可以进行深中耕,切断浮根,促进小蘖死亡以后新根长出,有利于起身期以后的生长发育后新根长出,有利于起身期以后的生长发育8/30/202470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③③ 其他控制旺长的措施其他控制旺长的措施•起身期镇压,对旺苗和壮苗有控制作用,对正常起身期镇压,对旺苗和壮苗有控制作用,对正常苗和弱苗可以促进小蘖赶上大蘖苗和弱苗可以促进小蘖赶上大蘖•镇压要在分蘖高峰已过,分蘖开始两极分化,节镇压要在分蘖高峰已过,分蘖开始两极分化,节间未伸出地面前进行。

      间未伸出地面前进行•地湿、早晨和阴天都不要镇压地湿、早晨和阴天都不要镇压•起身期也是喷洒矮壮素、多效唑、壮丰安等植物起身期也是喷洒矮壮素、多效唑、壮丰安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倒伏的重要时期生长调节剂,控制倒伏的重要时期•旱地麦田在起身期要进行中耕除草,防旱保墒旱地麦田在起身期要进行中耕除草,防旱保墒8/30/20247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拔节期肥水管理)拔节期肥水管理•①① 拔节期肥水的作用拔节期肥水的作用•②② 拔节期肥水的实施拔节期肥水的实施8/30/20247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①① 拔节期肥水的作用拔节期肥水的作用•拔节期的肥水可以有效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拔节期的肥水可以有效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是小花,是提高粒数提高粒数最为稳健和有效的关键措最为稳健和有效的关键措施•拔节期肥水又能促进发育较慢的中等蘖赶上拔节期肥水又能促进发育较慢的中等蘖赶上大蘖,大蘖,提高成穗整齐度提高成穗整齐度•拔节期肥水促进旗叶增大,延长后期叶片功拔节期肥水促进旗叶增大,延长后期叶片功能期,能期,提高粒重提高粒重•拔节期肥水促进中上部节间伸长,有利于形拔节期肥水促进中上部节间伸长,有利于形成合理株型和大穗。

      成合理株型和大穗8/30/20247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②② 拔节期肥水的实施拔节期肥水的实施•由于拔节期肥水对由于拔节期肥水对3个产量构成因素都有利,个产量构成因素都有利,因此除了前期肥水过多,群体过大过旺的以外,因此除了前期肥水过多,群体过大过旺的以外,都应该施用拔节肥水都应该施用拔节肥水•拔节期肥水的时间拔节期肥水的时间–瘦地、弱苗、起身期未施肥水的可以提前到雄蕊分瘦地、弱苗、起身期未施肥水的可以提前到雄蕊分化期(春化期(春4叶伸出);叶伸出);–肥地、壮苗和旺苗以及起身期肥水较晚的弱苗,可肥地、壮苗和旺苗以及起身期肥水较晚的弱苗,可以推迟到药隔分化期(春以推迟到药隔分化期(春5叶伸出)进行叶伸出)进行8/30/20247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孕穗期肥水管理)孕穗期肥水管理•孕穗期正值四分体形成,对水分敏感,是水分临孕穗期正值四分体形成,对水分敏感,是水分临界期•由于此时小花集中退化,保证肥水可以促进花粉由于此时小花集中退化,保证肥水可以促进花粉粒正常发育,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粒正常发育,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增加穗粒数穗粒数;;•保证孕穗期肥水还可以延长灌浆期间绿色部分的保证孕穗期肥水还可以延长灌浆期间绿色部分的功能期,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有利灌浆,功能期,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有利灌浆,提高提高粒重粒重。

      8/30/20247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孕穗期肥水管理)孕穗期肥水管理•因此,对旺苗、高产壮苗、晚播麦田,均应不因此,对旺苗、高产壮苗、晚播麦田,均应不晚于孕穗期浇水晚于孕穗期浇水•对拔节期及以前各时期未追肥或追肥过少,麦对拔节期及以前各时期未追肥或追肥过少,麦叶发黄,有脱肥表现的,可以补施少量氮肥叶发黄,有脱肥表现的,可以补施少量氮肥((15~22 kg N / hm2)这次补肥不但有利于开这次补肥不但有利于开花和灌浆,还能提高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改花和灌浆,还能提高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改善籽粒品质善籽粒品质8/30/20247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4)春季肥水的综合运筹)春季肥水的综合运筹•春季麦田苗情变化复杂,应针对具体苗情具春季麦田苗情变化复杂,应针对具体苗情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肥水管理措施体分析,制定相应的肥水管理措施–高产肥地一般要求稳定穗数,争取粒数和粒重,高产肥地一般要求稳定穗数,争取粒数和粒重,肥水重点应放在起身拔节期,尤其是拔节期肥水重点应放在起身拔节期,尤其是拔节期–一般大田以穗数为主攻方向,兼顾粒数和粒重,一般大田以穗数为主攻方向,兼顾粒数和粒重,肥水重点应在起身拔节期而偏重于起身期。

      肥水重点应在起身拔节期而偏重于起身期–个别瘦地、弱苗肥水重点还应提前到返青期个别瘦地、弱苗肥水重点还应提前到返青期8/30/20247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4)春季肥水的综合运筹)春季肥水的综合运筹•几种类型田块的肥水管理实例如下:几种类型田块的肥水管理实例如下:–一般大田,每公顷追肥量为一般大田,每公顷追肥量为75~100 kg N的:的:•壮苗:起身期和拔节期各追肥壮苗:起身期和拔节期各追肥1/2;;•弱苗:返青期追肥弱苗:返青期追肥1/4,起身期追肥,起身期追肥1/2,拔节期追肥,拔节期追肥1/4–高产田,每公顷追肥量为高产田,每公顷追肥量为150 kg N以上的:以上的:•壮苗:起身期壮苗:起身期1/3,拔节期,拔节期2/3;或起身期和拔节期各追;或起身期和拔节期各追肥肥1/2;;•偏旺苗和晚播麦:拔节期一次追施,并可以酌情补施孕偏旺苗和晚播麦:拔节期一次追施,并可以酌情补施孕穗肥8/30/202478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5)自然灾害的防治)自然灾害的防治•起身至孕穗期间常有晚霜侵袭,应注意根起身至孕穗期间常有晚霜侵袭,应注意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潮到来前浇水据天气预报,在寒潮到来前浇水。

      •春季害虫麦蚜、麦蜘蛛、麦叶蜂、吸浆虫,春季害虫麦蚜、麦蜘蛛、麦叶蜂、吸浆虫,病害如白粉病、锈病均可能发生,应做好病害如白粉病、锈病均可能发生,应做好测报,及时防治测报,及时防治8/30/202479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后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后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2 后期管理的主要措施后期管理的主要措施((三)后期(灌浆成熟期)管理三)后期(灌浆成熟期)管理8/30/202480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 后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后期的生育特点和调控目标•后期是抽穗开花到成熟期后期是抽穗开花到成熟期•这一时期的生育特点是:除籽粒以外不这一时期的生育特点是:除籽粒以外不再形成新器官,生长中心是籽粒发育再形成新器官,生长中心是籽粒发育•本阶段的调控目标是:延长叶片功能期,本阶段的调控目标是: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和贪青晚熟,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和贪青晚熟,保持根系活力,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8/30/20248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合理灌水)合理灌水•((2)后期补肥)后期补肥•((3)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2 后期管理的主要措施后期管理的主要措施8/30/20248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合理灌水)合理灌水•抽穗开花后是籽粒形成阶段,如水分不足,会造抽穗开花后是籽粒形成阶段,如水分不足,会造成籽粒退化或胚乳细胞数目减少,降低粒数和粒成籽粒退化或胚乳细胞数目减少,降低粒数和粒重。

      因此,应灌好重因此,应灌好抽穗扬花水抽穗扬花水•进入灌浆期后根系逐渐衰老,适应能力差,要求进入灌浆期后根系逐渐衰老,适应能力差,要求适宜的地温和水、气比例因此,要浇好适宜的地温和水、气比例因此,要浇好灌浆水灌浆水•灌水时期和次数应视土质、墒情、天气、作物而灌水时期和次数应视土质、墒情、天气、作物而定–灌水条件差的应重点保证抽穗(扬花)水,灌水条件差的应重点保证抽穗(扬花)水,–保水性差的高岗沙地应根据情况再浇一次灌浆水保水性差的高岗沙地应根据情况再浇一次灌浆水8/30/20248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合理灌水)合理灌水•每次灌水量应适宜不宜过小,但前中期浇每次灌水量应适宜不宜过小,但前中期浇水少的地块,根系对水的适应性差,也不宜水少的地块,根系对水的适应性差,也不宜浇大水,以免根系窒息暴死浇大水,以免根系窒息暴死•后期小麦植株重心上移,应注意防倒,尽量后期小麦植株重心上移,应注意防倒,尽量避免三级以上风天浇水此期间一般晚上风避免三级以上风天浇水此期间一般晚上风力较小,可利用晚上风小时浇水力较小,可利用晚上风小时浇水•后期应于收获前后期应于收获前10~15天停水8/30/20248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后期补肥)后期补肥•生育后期仍需保持一定营养水平,延长叶生育后期仍需保持一定营养水平,延长叶片功能期和根系活力。

      片功能期和根系活力•对抽穗到乳熟期叶色转淡,有脱肥趋势的对抽穗到乳熟期叶色转淡,有脱肥趋势的麦田,可以用麦田,可以用2%~3%的尿素溶液、的尿素溶液、2%~4%的过磷酸钙溶液或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3%~0.4%的磷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公顷用酸二氢钾溶液,每公顷用750~900 kg叶面叶面喷施8/30/20248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白粉病、锈病、蚜虫、黏虫、吸浆虫等病虫害,白粉病、锈病、蚜虫、黏虫、吸浆虫等病虫害,都可能导致粒重下降,应根据为害情况及时防治都可能导致粒重下降,应根据为害情况及时防治•我省中南部麦区有关县市,在过去几年中创造我省中南部麦区有关县市,在过去几年中创造了了多种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小麦后期多种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小麦后期“一喷三防一喷三防”(防病、防虫、防干热风)(防病、防虫、防干热风)、、“一喷多防一喷多防”等等病虫害防治技术,值得肯定病虫害防治技术,值得肯定•应针对具体情况应用推广应针对具体情况应用推广8/30/20248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产量预测一)产量预测•(二)适时收获(二)适时收获四、产量预测和收获四、产量预测和收获8/30/20248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产量预测(一)产量预测•进行产量预测,有助于制定收获计划、进行产量预测,有助于制定收获计划、粮食政策和贸易计划。

      粮食政策和贸易计划•产量预测方法很多,有产量预测方法很多,有“农学方法农学方法”、、“气象气象产量统计预报方法产量统计预报方法”、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方法、方法、“生长动态模拟预报方法生长动态模拟预报方法”等–“农学方法农学方法”见实习见实习8/30/202488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产量预测(一)产量预测•产量预测的农学方法:产量预测的农学方法:–先用生物统计上的抽样法确定样点先用生物统计上的抽样法确定样点–穗数和粒数的调查至少要重复穗数和粒数的调查至少要重复5次–调查穗数:可以用调查穗数:可以用1 m2的样点调查穗数的样点调查穗数1 m2面积的面积的确定:确定:•先求算平均行距先求算平均行距 [ 可以用一块地的总宽度可以用一块地的总宽度÷总行数;总行数;太大的地块,也可以量一定行数太大的地块,也可以量一定行数n之间的总宽度之间的总宽度W,,再用再用W ÷((n --1))求得求得 ]•根据播种样式和均匀程度确定样点行数根据播种样式和均匀程度确定样点行数•用用1 m2÷((平均行距平均行距×样点行数)得到样点长度样点行数)得到样点长度•计数计数1 m2面积上的总穗数面积上的总穗数。

      8/30/202489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产量预测(一)产量预测•调查粒数:调查粒数:–如调查穗数的样点上个体生长均匀,可直接从中如调查穗数的样点上个体生长均匀,可直接从中随机抽取随机抽取20穗计数总粒数,并求算平均粒数穗计数总粒数,并求算平均粒数–如果样点上个体生长不匀,则先将穗分为大、中、如果样点上个体生长不匀,则先将穗分为大、中、小三级,计数各级穗所占比重,然后按加权取各小三级,计数各级穗所占比重,然后按加权取各等级的穗数,组成等级的穗数,组成20穗8/30/202490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产量预测(一)产量预测•确定粒重:确定粒重:–千粒重可以借用上一年或常年同一品种数值,作千粒重可以借用上一年或常年同一品种数值,作适当修正适当修正•计算产量:计算产量:–根据调查的穗数、粒数和粒重,可以计算单位面根据调查的穗数、粒数和粒重,可以计算单位面积产量这种产量有时称为理论产量为了考虑积产量这种产量有时称为理论产量为了考虑到水沟、畦埂占地等因素,一般要乘以一个校正到水沟、畦埂占地等因素,一般要乘以一个校正系数系数0.858/30/20249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产量预测(一)产量预测•对生长不整齐的地块,或者对大规模的对生长不整齐的地块,或者对大规模的多块麦田进行抽查测产,要先对麦田进多块麦田进行抽查测产,要先对麦田进行分类。

      行分类•在不同类型麦田确定取样点并调查后,在不同类型麦田确定取样点并调查后,平均产量可以按不同类型所占比例将各平均产量可以按不同类型所占比例将各样点产量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样点产量进行加权平均求得8/30/20249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二)适时收获(二)适时收获图片来源:picturethis.pnl.gov8/30/20249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二)适时收获(二)适时收获•及时收获是实现减少呼吸、淋溶消耗,保证丰产及时收获是实现减少呼吸、淋溶消耗,保证丰产丰收,高产优质的重要一环丰收,高产优质的重要一环•千粒重以蜡熟末期最高,且籽粒品质好此时收千粒重以蜡熟末期最高,且籽粒品质好此时收获,不易断穗落粒,且能早腾茬夏播,是人工收获,不易断穗落粒,且能早腾茬夏播,是人工收获的最适期获的最适期•但是,如果收获任务大,也可以提早到蜡熟中期,但是,如果收获任务大,也可以提早到蜡熟中期,不早于蜡熟初期收割,经晾晒后脱粒由于成熟不早于蜡熟初期收割,经晾晒后脱粒由于成熟较差,应在下午收割,随收随捆,以免落粒,并较差,应在下午收割,随收随捆,以免落粒,并运回场院脱粒运回场院脱粒8/30/20249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二)适时收获(二)适时收获•机械收割应在完熟初期,以下午为好;但如机械收割应在完熟初期,以下午为好;但如在完熟初期人工收割应在上午或早晨,应便在完熟初期人工收割应在上午或早晨,应便于捆捆。

      于捆捆•种用小麦也以蜡熟末期到完熟初期收获为宜种用小麦也以蜡熟末期到完熟初期收获为宜•收获期限不应超过收获期限不应超过4~8天大面积种植时,应天大面积种植时,应做好收获计划做好收获计划•应先收早熟品种,后收晚熟品种;先收旱地,应先收早熟品种,后收晚熟品种;先收旱地,后收水浇地错开收获期后收水浇地错开收获期8/30/20249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二)适时收获(二)适时收获返回结束图片来源:www.vssnet.org夜夜来来南南风风起起,,小小麦麦复复垄垄黄黄麦麦收收一一晌晌!!龙龙口口夺夺麦麦!!8/30/20249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End of the “Wheat”!!Thank You!I’ll be happy to hear some pieces of advice!!8/30/20249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一)(一) 应用多效唑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应用多效唑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理理(二)(二) 应用壮丰安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应用壮丰安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理理(三)(三) 应用烯效唑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应用烯效唑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理理 附录一附录一小麦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理与技术小麦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理与技术8/30/202498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多效唑可以抑制小麦节间伸长,降低株高,增加单多效唑可以抑制小麦节间伸长,降低株高,增加单株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培育壮苗、壮株和株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培育壮苗、壮株和防倒伏。

      防倒伏 多效唑可以提高小麦植株的生理活性,茎叶含氮量多效唑可以提高小麦植株的生理活性,茎叶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提高,这种效应可以保持到成熟和叶绿素含量提高,这种效应可以保持到成熟 多效唑的应用要点:多效唑的应用要点:l时期:返青到抽穗均有效,但以起身期最适宜时期:返青到抽穗均有效,但以起身期最适宜l用法:用法:100~200 mg/L水溶液,水溶液,600~750 kg/hm2,,9~11时叶面喷洒时叶面喷洒l注意:适时、注意:适时、适量、均匀适量、均匀一)(一) 应用多效唑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理应用多效唑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理8/30/202499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壮丰安可以提高冬小麦冬前的根系活力、植株干重壮丰安可以提高冬小麦冬前的根系活力、植株干重和根冠比,提高叶绿素含量,调节根、叶和分蘖节中内和根冠比,提高叶绿素含量,调节根、叶和分蘖节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例适当浓度浸种,有利于培育壮苗,源激素的含量和比例适当浓度浸种,有利于培育壮苗,保证安全越冬保证安全越冬 在低肥条件下,起身期喷施(结合化学除草进行)在低肥条件下,起身期喷施(结合化学除草进行)可以提高穗数、粒数和生物量,增产可以提高穗数、粒数和生物量,增产4%~9%,产投比为,产投比为15~30:1。

      高肥水平下效果不明显对提高中低产田上小高肥水平下效果不明显对提高中低产田上小麦的耐瘠能力,获取较高产量具有较大潜力麦的耐瘠能力,获取较高产量具有较大潜力 壮丰安的应用要点:壮丰安的应用要点:l浸种:浸种: 150 mg/L水溶液浸种水溶液浸种4~6 h同时要保证整地质量,同时要保证整地质量,控制播种深度在控制播种深度在3~4 cm晚播小麦不宜浸种晚播小麦不宜浸种l起身期喷洒:每公顷用起身期喷洒:每公顷用225~450 ml,,溶于溶于600 kg水中喷水中喷洒二)(二) 应用壮丰安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理应用壮丰安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理8/30/2024100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三)(三) 应用烯效唑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理应用烯效唑调控小麦生育技术及其原理•3.1 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形态效应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形态效应•3.2 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生理效应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生理效应•3.3 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产量效应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产量效应•3.4 烯效唑拌种对小麦籽粒品质的效应烯效唑拌种对小麦籽粒品质的效应•3.5 烯效唑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烯效唑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8/30/202410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1 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形态效应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形态效应•3.1.1 烯效唑拌种能形成健壮的苗期长相烯效唑拌种能形成健壮的苗期长相–延缓了地上部生长:苗期叶片、叶鞘变短,叶鞘变宽,叶面积延缓了地上部生长:苗期叶片、叶鞘变短,叶鞘变宽,叶面积减小,叶片比叶重提高,降低苗期株高。

      上述效应随浓度提高减小,叶片比叶重提高,降低苗期株高上述效应随浓度提高而增大,随生育进程而减弱;前期单株叶面积低于对照,分蘖而增大,随生育进程而减弱;前期单株叶面积低于对照,分蘖盛期接近对照,拔节期超过对照;幼苗出叶速度较快,同时间盛期接近对照,拔节期超过对照;幼苗出叶速度较快,同时间的总叶数较多的总叶数较多–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处理后分蘖发生时间提早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处理后分蘖发生时间提早1个叶龄,开始分个叶龄,开始分蘖的蘖位为胚芽鞘蘖;出苗后蘖的蘖位为胚芽鞘蘖;出苗后50 d前的分蘖速度加快,分蘖期前的分蘖速度加快,分蘖期间单株分蘖数和群体总茎数较高,提前达到总茎数峰值间单株分蘖数和群体总茎数较高,提前达到总茎数峰值–促进根系生长:根长受到抑制,但单株根数、根重长度根冠比促进根系生长:根长受到抑制,但单株根数、根重长度根冠比和重量根冠比均提高和重量根冠比均提高8/30/202410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1 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形态效应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形态效应•3.1.2 烯效唑拌种能形成源大库足的后期长相烯效唑拌种能形成源大库足的后期长相–促进后期叶片生长:处理后旗叶和倒促进后期叶片生长:处理后旗叶和倒2叶变长,叶面积叶变长,叶面积增大,比叶重提高,增大了植株冠层(旗叶+倒增大,比叶重提高,增大了植株冠层(旗叶+倒2叶)叶)叶面积即后期单株绿色叶面积。

      促进叶面积的使用浓度叶面积即后期单株绿色叶面积促进叶面积的使用浓度以以20 mg/kg为好–促进后期根系鲜重提高,使孕穗至灌浆期有较大的根量促进后期根系鲜重提高,使孕穗至灌浆期有较大的根量–促进后期大库容的形成:拌种处理后提高孕穗后单位面促进后期大库容的形成:拌种处理后提高孕穗后单位面积的总茎数,分蘖成穗率高,单株穗数和单位面积有效积的总茎数,分蘖成穗率高,单株穗数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多;后期植株高度略有降低,减少倒伏的可能性;穗数增多;后期植株高度略有降低,减少倒伏的可能性;穗粒数增多,单位面积的粒数库容提高穗粒数增多,单位面积的粒数库容提高8/30/202410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2 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生理效应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生理效应•3.2.1 改变了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其平衡改变了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其平衡–处理后,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处理后,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GA含量降低,含量降低,ABA含量含量前期降低后期提高,前期降低后期提高,GA/ABA降低;胚芽中降低;胚芽中GA和和IAA含量含量降低,降低,ABA和和ZT含量提高,含量提高,GA/ABA、、IAA/ABA、、GA/ZT比值减小;胚根中比值减小;胚根中GA含量、含量、IAA含量降低,含量降低,ZT含含量减少,量减少,ABA含量前期降低后期提高,含量前期降低后期提高,GA/ABA、、IAA/ABA、、ZT/ABA、、GA/ZT比值减小。

      比值减小–处理后,分蘖节中的处理后,分蘖节中的IAA含量在分蘖期低于对照,拔节期含量在分蘖期低于对照,拔节期高于对照;高于对照;ZT含量分蘖期高于对照,拔节期高于对照或含量分蘖期高于对照,拔节期高于对照或相同;相同;GA含量在分蘖期低于对照,拔节后差异较小;含量在分蘖期低于对照,拔节后差异较小;ABA含量分蘖期极低,拔节后低于对照含量分蘖期极低,拔节后低于对照IAA/ZT比值降比值降低,尤以分蘖盛期降低幅度最大;分蘖进入两极分化后,低,尤以分蘖盛期降低幅度最大;分蘖进入两极分化后,IAA/ZT比值接近或超过对照,比值接近或超过对照,GA/ABA和和ZT/ABA比值高比值高于对照8/30/202410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2 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生理效应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生理效应•3.2.2 改善小麦幼苗阶段的生理特性改善小麦幼苗阶段的生理特性–3.2.2.1 改善糖氮代谢:改善糖氮代谢:3H-胸苷掺入量增多,胸苷掺入量增多,DNA的的修复和复制加快;提高了蛋白酶的活性,氮含量下修复和复制加快;提高了蛋白酶的活性,氮含量下降快,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其效应以降快,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其效应以20 mg/kg的拌的拌种浓度最佳。

      烯效唑处理使幼苗期种浓度最佳烯效唑处理使幼苗期α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降解缓慢,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延长了胚乳对淀粉降解缓慢,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延长了胚乳对幼苗的碳水化合物供应时间出苗后,处理提高了幼苗的碳水化合物供应时间出苗后,处理提高了根、分蘖节和叶的糖氮含量,幼苗和分蘖初期的糖根、分蘖节和叶的糖氮含量,幼苗和分蘖初期的糖氮比值升高,而分蘖盛期到拔节期的糖氮比值降低氮比值升高,而分蘖盛期到拔节期的糖氮比值降低8/30/202410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2 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生理效应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生理效应–3.2.2.2 提高叶片同化功能,改善同化物的分配:烯效唑提高叶片同化功能,改善同化物的分配:烯效唑处理抑制叶片核糖核酸酶活性,使处理抑制叶片核糖核酸酶活性,使SOD、、CAT和和APX((Ascorbic acid peroxidase,,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活性增强,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减缓叶绿素含量,减缓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提高,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向外输出的速率较高;比值提高,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向外输出的速率较高;提高叶片的提高叶片的CO2同化能力,同化能力,14C同化物向根系和分蘖的分同化物向根系和分蘖的分配比例增加。

      配比例增加–3.2.2.3 提高根系吸收功能:提高根系活力,增强对提高根系吸收功能:提高根系活力,增强对32P的的吸收功能,分配给分蘖的比例增加吸收功能,分配给分蘖的比例增加8/30/202410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2 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生理效应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生理效应•3.2.3 改善小麦孕穗后的生理特性改善小麦孕穗后的生理特性–促进糖氮代谢:处理后提高根、叶片和分蘖节中的糖、氮含量;促进糖氮代谢:处理后提高根、叶片和分蘖节中的糖、氮含量;叶片和分蘖节中糖氮比值低于对照,根系的糖氮比值高于对照;叶片和分蘖节中糖氮比值低于对照,根系的糖氮比值高于对照;成熟期茎、叶、穗中的含氮量提高,对主茎的效应大于分蘖成熟期茎、叶、穗中的含氮量提高,对主茎的效应大于分蘖–延缓叶片衰老,改善同化物生产和分配:烯效唑处理抑制旗叶延缓叶片衰老,改善同化物生产和分配:烯效唑处理抑制旗叶核糖核酸酶活性,核糖核酸酶活性,SOD、、CAT和和APX活性增强,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含量降低,减缓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绿减缓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旗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素a/b比值和光合速率提高,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输出速率较高;比值和光合速率提高,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输出速率较高;提高后期叶片提高后期叶片CO2同化能力和各器官中的同化能力和各器官中的14C同化产物,分蘖盛同化产物,分蘖盛期和灌浆中期的期和灌浆中期的14C同化物向根系和穗分配的比例提高,向茎叶同化物向根系和穗分配的比例提高,向茎叶分配的比例减小。

      分配的比例减小–延缓根系衰老:提高孕穗后根系的延缓根系衰老:提高孕穗后根系的SOD活性,降低根系活性,降低根系MDA含含量;提高灌浆中期根系吸收量;提高灌浆中期根系吸收32P的能力,使的能力,使32P分配给穗、根系和分配给穗、根系和叶的比例提高,减少分配给茎鞘的比例叶的比例提高,减少分配给茎鞘的比例8/30/202410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3 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产量效应烯效唑拌种处理后的产量效应•3.3.1 烯效唑拌种提高不同密度和施氮量下不同品烯效唑拌种提高不同密度和施氮量下不同品种的小麦产量,以每千克种子种的小麦产量,以每千克种子20 mg干坟拌种的效干坟拌种的效果最好烯效唑在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显著,适宜浓果最好烯效唑在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显著,适宜浓度的烯效唑(度的烯效唑(10~20 mg/kg))与较高密度(基本苗与较高密度(基本苗180~270/m2))和较高的施氮量(和较高的施氮量(180~270 kg/hm2))配合更有利于获得高产配合更有利于获得高产•3.3.2 烯效唑处理使有效穗、千粒重和穗粒数提高,烯效唑处理使有效穗、千粒重和穗粒数提高,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效作用大于有效穗;适宜的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效作用大于有效穗;适宜的烯效唑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增加密度和减少施烯效唑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增加密度和减少施氮量所带来的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负效应。

      氮量所带来的对产量构成因素的负效应8/30/2024108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4 烯效唑拌种对小麦籽粒品质的效应烯效唑拌种对小麦籽粒品质的效应•3.4.1 烯效唑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穗烯效唑烯效唑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穗烯效唑浓度增加作用增大;增加各种蛋白质组分,对醇溶浓度增加作用增大;增加各种蛋白质组分,对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的增加作用大于对清单白和球蛋白蛋白和麦谷蛋白的增加作用大于对清单白和球蛋白的作用•3.4.2 烯效唑改善小麦面粉的棉湍流边学特性,提烯效唑改善小麦面粉的棉湍流边学特性,提高面粉的加工品质主要提高了面粉的湿面筋含量、高面粉的加工品质主要提高了面粉的湿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面团断裂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面团断裂时间,降低了软化度和公差指数,施评价值提高时间,降低了软化度和公差指数,施评价值提高8/30/2024109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5 烯效唑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烯效唑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小麦生产上应用烯效唑采用干拌种的方法,即小麦生产上应用烯效唑采用干拌种的方法,即每千克干种子用含有效成分每千克干种子用含有效成分20 mg的烯效唑拌的烯效唑拌种。

      配合较高密度,适当增施氮肥,烯效唑的种配合较高密度,适当增施氮肥,烯效唑的增产效果更好土壤肥力或施肥水平较低时,增产效果更好土壤肥力或施肥水平较低时,应降低烯效唑的浓度,以应降低烯效唑的浓度,以10 mg/kg为好在种为好在种植密度较小(基本苗低于植密度较小(基本苗低于90/m2))时,可不用时,可不用烯效唑拌种,以免分蘖过多,导致分蘖成穗少烯效唑拌种,以免分蘖过多,导致分蘖成穗少8/30/2024110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5 烯效唑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烯效唑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烯效唑是高效低毒的生长延缓剂,具有广阔的应用烯效唑是高效低毒的生长延缓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运用种子处理方法(浸种、拌种和种子包衣)前景运用种子处理方法(浸种、拌种和种子包衣)是应用生长调节剂的多种方法中最经济、最安全高是应用生长调节剂的多种方法中最经济、最安全高效的方法之一就用烯效唑对小麦干拌种来说,至效的方法之一就用烯效唑对小麦干拌种来说,至少有少有3种优点:种优点:–一是用工量少,减少了浸种药液的配制环节,只需要将一是用工量少,减少了浸种药液的配制环节,只需要将药粉与种子混匀人工用烯效唑拌药粉与种子混匀。

      人工用烯效唑拌1 hm2的小麦种子仅需的小麦种子仅需2~4 h,,且劳动强度小且劳动强度小8/30/2024111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5 烯效唑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烯效唑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二是用药量少即使比上述推荐量增加一倍,即每千克种二是用药量少即使比上述推荐量增加一倍,即每千克种子用子用40 mg烯效唑有效成分拌种且千粒重烯效唑有效成分拌种且千粒重45 g计,每粒种子计,每粒种子仅有仅有0.018 mg以不降解和小麦成熟时单株干物重以不降解和小麦成熟时单株干物重4 g计,计,成熟时干物质重的烯效唑含量为成熟时干物质重的烯效唑含量为0.45 mg/kg,,低于农产品低于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对多效唑的最高残留限量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对多效唑的最高残留限量((MPL≤0.45 mg/kg实际上,烯效唑的半衰期只有实际上,烯效唑的半衰期只有5.7 d,,经过生育期中经过生育期中200 d以上的降解,小麦植株各个器官中将以上的降解,小麦植株各个器官中将难以测出烯效唑残留因此,用烯效唑拌中队环境和人类难以测出烯效唑残留因此,用烯效唑拌中队环境和人类极为安全极为安全–三是效益高用烯效唑拌种每公顷用工三是效益高。

      用烯效唑拌种每公顷用工0.5个,用工费个,用工费10元;元;用用5%烯效唑烯效唑60 g,,烯效唑成本烯效唑成本12元;两者合计为元;两者合计为22元在有关试验研究中,有关试验研究中,20 mg/kg拌种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的平拌种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的平均增产量为均增产量为327 kg/hm2,,即增收即增收262元元/hm2 扣除成本扣除成本22元元/hm2 ,,纯收入纯收入240元元/hm2 ,,投入产出比为投入产出比为1::118/30/2024112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附录二附录二 麦蚜的防治技术麦蚜的防治技术•麦蚜发生严重时,抽穗前就开始危害,吸食汁液,并分麦蚜发生严重时,抽穗前就开始危害,吸食汁液,并分泌粘液覆盖叶面,影响光合作用抽穗后,麦蚜迅速转泌粘液覆盖叶面,影响光合作用抽穗后,麦蚜迅速转移,多集中于穗部为害,被害处呈浅黄白色斑点,并被移,多集中于穗部为害,被害处呈浅黄白色斑点,并被分泌物严重污染,使麦穗和茎叶逐渐变黄、枯干,影响分泌物严重污染,使麦穗和茎叶逐渐变黄、枯干,影响灌浆,籽粒秕瘦,产量损失很大灌浆,籽粒秕瘦,产量损失很大•用药剂防治穗期麦蚜,一般可在扬花后的灌浆初期防治用药剂防治穗期麦蚜,一般可在扬花后的灌浆初期防治一次,即可基本控制,增产显著。

      一次,即可基本控制,增产显著•常用药剂有:喷雾可用常用药剂有:喷雾可用40%乐果乳剂乐果乳剂1 000倍液;倍液; 40%氧化乐果乳剂氧化乐果乳剂1 500倍液;倍液;50%亚胺硫磷亚胺硫磷500~1 000倍液;倍液;50%灭蚜松灭蚜松1 000倍液喷粉可用倍液喷粉可用1.5%乐果粉每公顷乐果粉每公顷22 kg•用对蚜虫天敌安全的抗蚜威每公顷用对蚜虫天敌安全的抗蚜威每公顷60 g,,可以控制蚜虫,可以控制蚜虫,又能保护瓢虫等蚜虫天敌又能保护瓢虫等蚜虫天敌8/30/2024113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附录三附录三 白粉病防治技术白粉病防治技术•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先在叶面上产生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先在叶面上产生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大成圆或椭圆形,并着生白粉状霉层大成圆或椭圆形,并着生白粉状霉层•后期霉层增厚,变成灰白或灰褐色,直到叶片枯死后期霉层增厚,变成灰白或灰褐色,直到叶片枯死•发病重者叶鞘、茎和穗部也可受害严重时植株萎缩,不能抽穗,发病重者叶鞘、茎和穗部也可受害严重时植株萎缩,不能抽穗,轻者也影响生育,降低产量轻者也影响生育,降低产量•小麦白粉病对温度、湿度的适应范围很广,但在氮肥多,湿度大,小麦白粉病对温度、湿度的适应范围很广,但在氮肥多,湿度大,茎叶密,光照差时更严重。

      茎叶密,光照差时更严重•用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应以水浇丰产田及感病品种为重点效果用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应以水浇丰产田及感病品种为重点效果最好的药剂是粉锈宁,每公顷用有效成分最好的药剂是粉锈宁,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20 g,,视病情在早春至视病情在早春至抽穗喷洒抽穗喷洒1次,即可基本控制,并可兼治锈病次,即可基本控制,并可兼治锈病•其他药剂有:其他药剂有:25%多菌灵多菌灵500倍液;倍液;50%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倍液;液;50%退菌特退菌特1 000倍液等,但效果均不如粉锈宁一般需从拔倍液等,但效果均不如粉锈宁一般需从拔节至孕穗或齐穗期开始,用药节至孕穗或齐穗期开始,用药2次以上,每次间隔次以上,每次间隔7~10天8/30/2024114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附录四附录四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一、小麦吸浆虫的形态特征一、小麦吸浆虫的形态特征–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有小麦红吸浆虫和小麦黄吸浆虫两种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有小麦红吸浆虫和小麦黄吸浆虫两种1996年曾在高阳发生红吸浆虫年曾在高阳发生红吸浆虫–红吸浆虫的成虫体形像蚊子雌虫体长红吸浆虫的成虫体形像蚊子。

      雌虫体长2~2.5 mm,,桔红色头部触角有桔红色头部触角有14节,基部的两节短柱形,黄色,其余各节灰色,每节基部圆筒形,中央稍节,基部的两节短柱形,黄色,其余各节灰色,每节基部圆筒形,中央稍缩,顶部为细而短的柱腿较蚊子的细长,翅透明雄虫比雌虫略小,触缩,顶部为细而短的柱腿较蚊子的细长,翅透明雄虫比雌虫略小,触角除基部两节外,各节呈葫芦形,腹部末端向上弯曲卵长椭圆形,淡红角除基部两节外,各节呈葫芦形,腹部末端向上弯曲卵长椭圆形,淡红色透明状老熟幼虫体长色透明状老熟幼虫体长2.5 ~3 mm ,,蛆状,体稍扁,黄色,蛆状,体稍扁,黄色,前腹面有一前腹面有一个个“Y”形剑骨片形剑骨片蛹体长蛹体长2 mm,,红褐色,头部有一对短毛红褐色,头部有一对短毛•二、发生规律二、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每年只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和越冬,翌年春小麦吸浆虫每年只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和越冬,翌年春季由土层深处向表土移动,进行化蛹和羽化羽化后,成虫先在地面爬行季由土层深处向表土移动,进行化蛹和羽化羽化后,成虫先在地面爬行一段时间,然后爬到麦株或杂草上栖息,翅稍变干后就有飞翔能力成虫一段时间,然后爬到麦株或杂草上栖息,翅稍变干后就有飞翔能力。

      成虫怕强光,白天躲在麦丛中,傍晚活动成虫羽化不久即交尾产卵卵产在怕强光,白天躲在麦丛中,傍晚活动成虫羽化不久即交尾产卵卵产在已抽穗但未扬花的麦穗的颖片和外稃之间已抽穗但未扬花的麦穗的颖片和外稃之间5~7天后,卵孵化成幼虫,先天后,卵孵化成幼虫,先在卵壳附近爬行,后侵入颖壳,附于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吸食麦粒的在卵壳附近爬行,后侵入颖壳,附于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吸食麦粒的浆液进行危害经过浆液进行危害经过15~20天变成老熟幼虫后,遇到降雨或露水,从颖壳天变成老熟幼虫后,遇到降雨或露水,从颖壳内爬出,靠剑骨片卷身弹落地面,钻入土中结茧,休眠越夏越冬内爬出,靠剑骨片卷身弹落地面,钻入土中结茧,休眠越夏越冬8/30/2024115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附录四附录四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三、发生危害情况三、发生危害情况–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使麦粒干瘪或空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吸浆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使麦粒干瘪或空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吸浆虫原在赵县一代发生,后逐渐向北蔓延虫原在赵县一代发生,后逐渐向北蔓延1996年高阳县曾有点片发生,潜年高阳县曾有点片发生,潜在威胁大。

      在威胁大•四、普查方法四、普查方法–(一)工具:铁锨或土铲、塑料袋、脸盆、镊子、(一)工具:铁锨或土铲、塑料袋、脸盆、镊子、60目箩筛–(二)选点:选有代表性地块,采用(二)选点:选有代表性地块,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点取样法,每点10×10×20 cm,,把土把土样表面残株消除,然后取土,把样表面残株消除,然后取土,把5个样方的土混合,取个样方的土混合,取1/5份到有水处加水份到有水处加水淘查–(三)淘查方法:先把土样倒入盆中,加水泡片刻,搅拌使之成为泥浆,(三)淘查方法:先把土样倒入盆中,加水泡片刻,搅拌使之成为泥浆,置几分钟后,泥土下沉,幼虫或蛹即漂浮水面把泥水倒入箩筛,滤去泥置几分钟后,泥土下沉,幼虫或蛹即漂浮水面把泥水倒入箩筛,滤去泥水,再倒入盆中加水搅拌,按上述方法继续过滤,反复淘洗水,再倒入盆中加水搅拌,按上述方法继续过滤,反复淘洗4~5次,用镊次,用镊子拣去杂物,统计幼虫或蛹的数量子拣去杂物,统计幼虫或蛹的数量–(四)预测标准:每个样方(四)预测标准:每个样方2头为轻发生区;头为轻发生区; 2~15头为中等偏轻发生区;头为中等偏轻发生区; 16~40头为中等发生区;头为中等发生区;41~90头为偏重发生区;头为偏重发生区;90头以上为大发生区。

      头以上为大发生区8/30/202411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附录四附录四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五、防治适期五、防治适期–小麦抽穗前小麦抽穗前3~5天(天(4月下旬)为中蛹盛期,也是防治适期月下旬)为中蛹盛期,也是防治适期•六、防治方法六、防治方法–每公顷用每公顷用6%林丹粉林丹粉30 kg,,拌细土拌细土370~450 kg撒施•七、注意事项七、注意事项–防治时间不能晚于防治时间不能晚于70%的穗抽出时如晚于此期,则需用菊酯类药喷雾防的穗抽出时如晚于此期,则需用菊酯类药喷雾防治严重时要喷治严重时要喷2次以上,费工费钱次以上,费工费钱8/30/2024117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