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药材品种鉴定与整理.ppt

28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606470829
  • 上传时间:2025-05-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7.11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药材品种鉴定与整理,一、研究内容及方法,二、研究现状,一、研究内容及方法,1、本草考证和文献查考,本草考证着重说明药材品种的历史沿革,古今品名的异同,本草品种学名的考订;附必要的本草植物图文献查考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分类、生药鉴定、化学成分(结构式一般省略)、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等作简要引述,着重指出在品种、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2、药源调查,主要记述深入全国主产区调查药用种类、药源分布、产销和当地使用等情况3、分类学鉴定,将调查、采集所得的药用植物标本,经分类学鉴定后记述各种植物的中文名(依中国植物志或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或有关论著)、学名、植物形态、分布和生境列出检索表附清晰的原色植物照片新种、新变种附墨线图分类学鉴定中有些专题配合应用扫描电镜作花粉观察研究,附有照片有的专题作了染色体核型分析3、分类学鉴定,植物形态描述一般结合观察自采标本;对同属植物,首先记载的一种描述较详,其它种简述其区别点(以下各节同)凡历史性或文献上记载的某些混淆品种,在这次药源调查中未有发现者,均未收入4、性状鉴定,将调查、采集到的对口药材和购得的商品药材(经鉴定原植物学名)作对照观察后描述鉴别特征。

      列出检索表附清晰的原色药材照片5、显微鉴定,一般分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两部分组织构造以横切面为主,自外向内描述,突出鉴别特征双子叶植物根或根皮描述的“皮层”,大多指栓内层即次生皮层列出检索表附组织构造简图和部分细胞组织图粉末特征按主次为序描述列出检索表附特征图6、商品鉴定,将收自全国各地药材公司经销的商品药材(一般不少于50件),经性状和显微鉴定或配合理化分析,将其植物来源列表说明,以示现今药材市场的主流品种、次要品种、地方用药或易混淆品7、理化分析,指应用色谱法或其它测试手段对各种药材的有效成分、主成分、特征性成分或有效部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附具有鉴别意义的色谱图含量测定中标准曲线省略,记述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等原始实验数据的表格一般省略、记述平均值及CV值8、化学成分,凡在研究中对药材进行化学成分提取、分离、鉴定,分得新化合物(或在该药材中首次发现的化合物)者,列有此项,写明实验材料的来源,提取、分离流程,化合物的中、英文名及结构式列出新化合物的结构推导过程和波谱数据;已知化合物则不列推导过程和波谱 数据9、采收加工,对进行研究有实验数据的列有此项凡参考文献叙述的从略。

      10、药理实验,一般依据中医用药理论和经验设计指标,进行药理实验比较,写明实验材料的来源,实验动物的规格,试验用提取物的制备实验方法如应用常规方法或有文献依据的一 般不详细叙述对实验结果及与中药功效的关系进行讨论11、结论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就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方面,作必要的讨论和总结,对各种药材作出全面评价;对中国药典或地方标准收载的品种与内容,以及新药源的开发利用,提出科学建议二、中药材品种整理及相关研究现状,基础研究,“七五”攻关“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及质量研究”目录,“八五”攻关“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及质量研究”目 录,“九五”攻关“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及质量研究”目录,本书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协作组的科研成果,经修订编辑而成,是我国中药现代研究的大型科学专著,对澄清中药品种混乱、提高鉴定技术水平、保证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与有效、制定药品标准、开发利用新的药材资源、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均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第,1,册,收载海藻、麻黄、寄生、地肤子、肉桂及桂皮、大青叶、板蓝根、苦参、葛根、防风、女贞子、益母草、旋覆花、漏芦、大蓟和小蓟、刘寄奴、茵阵、艾叶、半夏、天南星;,第,2,册,收载昆布、贯众、瞿麦、草乌、厚朴、五味子、合欢皮、甘草、冬葵子、紫花地丁、五加皮、泽兰、黄芩、地黄、茜草、钩藤、佩兰、白附子、山药、蟾酥;,第,3,册,收载青木香、木通、青风藤、葶苈子、仙鹤草、决明子、沙苑子、白鲜皮、大枣、秦艽、龙胆、败酱、栝楼、天花粉、苍术、白术、鹤虱、三棱等;,第,4,册,收载肉苁蓉、豨签草、桑白皮、石韦、土鳖虫、密蒙花、哈蟆油、蒲黄、阿胶、苍耳子、马勃、西河柳、鳖甲、狗脊;,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第,5,册,收载细辛、银柴胡、山楂、萱草根、栀子、老鹳草、牵牛子、马尾连、功劳叶与功劳木、木贼、王不留行、茺蔚子、山奈、水蛭;,第,6,册,收载透骨草、续断、鹿茸、紫苏、车前、射干、白茅根、石南藤、海风藤、金樱子、天仙子、白前、白薇、马钱子、半枝莲。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楼之岑,,男,,1920,年出生,浙江安吉人1942,年毕业于陆军军医学校大学部药科1945,年入英国伦敦大学药学院学习,,1950,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历任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生药学教研室主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社员主要从事生药的品质与资源开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对常山、大黄、龙胆、败酱、五加皮等数十种中药进行了原植物和生药学研究,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对安息香等多种进口药材寻找国产代用品进行了研究,为开发我国生药资源作出了贡献编著有,生药学,、,中药志,、,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组长简介,秦波,,男,,1927,年生于河北行唐1958,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专业本科毕业,留校任教1962,年,9,月,-1966,年在楼之岑教授指导下做生药学研究生长期从事生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中草药教研究主任等职曾参加,生药学,、,中草经学,等教科书、,中药志,、,汉英医学大辞典,等书的编著六五”期间参加中药传统制剂“生脉散品服夜的综合研究”并出版专著。

      七五”期间作为副组长,与组长楼之岑教授一起领导和组织了“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主质量研究”北方组,61,个子专题的研究此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中医药管局,1991,年中医药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曾发表“五味子挥发油成分的研究”、“早开堇菜的化学成分研究”等多篇科学论文,,1992,年,11,月离休任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医药专业委员会理事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编,),副组长简介,“八五”期间,南方专题组,16,个参加单位承担了,50,类中药材的应用基础性研究,,50,个子专题分别是:首乌、白头翁、天门冬、紫菀、覆盆子、洋金花、藜芦、草豆蔻、草果、枸杞子,地骨皮、墓头回、小叶莲,鬼臼、海马、海龙、白蔹、蒺藜、花椒、络石藤、锁阳、卷柏、柴胡、羌活、木瓜、夏枯草、乌梅、商陆、枳壳,枳实、蔓荆子、鹿衔草、白花蛇舌草、斑蟊、桑螵蛸、熊胆、黄药子、降香、诃子、地龙、蜈蚣、前胡、地枫皮、陈皮、橘皮、菊花、野菊花、通草,小通草、蛇蜕、知母、紫金牛,朱砂根等,50,类组长,:徐国均,副组长,:徐珞珊,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编,),资源调查,:遍及全国,采集药用植物标本,6 898,份,经过分类学鉴定,计有原植物,452,种(包括变种),发现,46,个新种(包括新变种、新变型)机,1,个新组合。

      采集药用动物标本,7 589,条(只),经过鉴定,计有原动物,68,种,发现,1,个新种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编,),性状及显微鉴定,:大多数为首次进行显微鉴定观察,在细胞和组织构造上有新的发现,鉴定方法也有新的创新理化分析,:利用多种现代分析技术,分离鉴定新化合物,28,个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编,),药理研究,:知母类从细胞水平论证了传统用药理论机制;首乌类利用现代药理手段进行了抗衰老研究新技术新方法,:蛇类药材运用,RAPD,方法研究,海马类药材首次用,PCR,RFLP,及,DNA,测序方法获得成功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编,),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研究实例,),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研究实例,),土茯苓类专题研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