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复习提纲 沪科版.doc
3页《光现象》复习提纲(2)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练习: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②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二、光的色散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三、透镜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 典型光路FFFF 3、填表:四、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立且放大,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⑷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减小)像变大(变小)⑸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增大)像变小(变大)五、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六、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