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装作业培训讲义.doc
8页常用起重索具、吊具使用规范讲义(武钢中厚板分厂机电专检站)(武钢中厚板分厂机电专检站)一、钢丝绳的主要数据及使用要求一、钢丝绳的主要数据及使用要求1、我们日常用的 6*37-1700N/mm2钢绳的主要数据:直径(mm)911131517.519.521.530许用载荷(t)0.651.091.461.982.593.274.057.932、钢丝绳吊物时角度对受力的影响:当被起吊物体重量一定时,钢丝绳与铅垂线的夹角 a 愈大,吊索所受的拉力愈大;或者说,吊索所受的拉力一定时,起重量随着 a 角的增大而降低P——每根钢丝绳所受的拉力(N) ;Q——起重设备的重力(N) ;n——使用钢丝绳的根数;a——钢丝绳与铅垂线的夹角3、钢丝绳的使用和保养1)不要超负荷使用钢丝绳,应在允许的负荷下作业;P=Q ncosa2)应避免和物件的尖棱锐角直接接触;3)在使用中应避免扭结;4)根据钢丝绳的磨损、腐蚀、断丝或变形情况,正确判断钢丝绳的新旧程度,合理使用;5)尽量避免打死结,以免使钢丝绳产生永久变形,降低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6)钢丝绳用完后应盘成卷存放;7)钢丝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清除钢丝绳的赃物并给其上油。
4、钢丝绳的报废标准钢丝绳的报废标准1)钢丝绳每一节距长度内断丝根数超过表内所列数值时,则应报废;2)钢丝绳断股、芯子外漏,钢丝绳直径相对公称直径减少 7%或更大时,即使未2)钢丝绳发现断丝也应报废;3)钢丝的磨损或锈蚀程度达到或超过钢丝直径 40%时应报废达不到 40%时,可按下表所列数值折减系数报废;4)吊运炽热金属或危险品的钢丝绳,报废断丝数取通用起重机断丝数的一半,其中包括钢丝绳表面磨损或腐蚀折减;5)如果断丝紧靠在一起形成局部聚集,则钢丝绳应报废;6)如果出现整股绳股的断裂,则钢丝绳应立即报废;7)当确认钢丝绳有严重的内部腐蚀时,则钢丝绳应立即报废;8)当钢丝绳表面因腐蚀而出现深坑,钢丝相当松弛时应报废;9)钢丝绳的弹性显著减少,虽未发现断丝,但钢丝绳明显的不易弯曲和直径减小,这样会导致其在动载作用下突然断裂,应立即报废;10)发现和下图中变形损坏相同者,应报废5、绑扎方式对安全起重量的影响绑扎吊索的绑扎方式也影响吊索安全起重量,因此在进行绑扎吊索的强度计算时,其安全系数应取得大些在估算钢丝绳直径时,应按此进行折算二、钢丝绳卡使用注意事项:二、钢丝绳卡使用注意事项:钢丝绳直径(mm)7~1619~2728~3738~45绳卡数量(个)34561、钢丝绳卡在使用时,可以在同一方向上排列,也可以在正反两个方向排列;2、钢丝绳的末端距第一个钢丝绳卡的最小距离,应在 140~160mm 以上;3、使用时每个钢丝绳卡都要拧紧,以钢丝绳的直径压扁 1/3 为宜;4、由于钢丝绳在受力后会拉伸变形,钢丝绳的直径也会稍有变小,因此在钢丝绳受力后还要仔细检查钢丝绳卡的紧固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二次拧紧。
三、卸扣使用安全要求三、卸扣使用安全要求卸扣的规格和许用载荷卸扣弯曲部分 直径 d(mm)68101216202224273036许用载荷(t)0.20.330.50.931.452.12.73.34.14.96.81、卸扣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作用在卸扣上的受力方向如果作用在卸扣上的受力方向不负荷要求,则会使卸扣允许承受载荷的能力降低(如下图所示) ;2、卸扣不应超负荷使用;3、在安装销轴时,螺纹旋紧后应回旋半扣,防止螺纹旋紧后与受力方向相同,使销轴难以拆卸;4、当卸扣任何部位产生裂纹、塑性变形、螺纹脱扣,以及销轴和扣体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 3%~5%时应报废;5、如果在吊运时可能会导致销轴转动,则不应选用螺栓类销轴四、环链手拉葫芦使用安全要求及维护四、环链手拉葫芦使用安全要求及维护1、切勿超载使用;2、葫芦的吊挂必须牢靠;3、起重链条及手拉链条不应有扭曲现象;4、拉链的方向应与手链轮方向一致(如下图所示) ;5、起吊时,严禁有人在重物下做任何工作或行走;6、在起吊过程中,拽动手拉链时,用力要均匀缓和,不要用力过猛;7、如果发现拉不动拉链时,应立即停止使用;8、拉链的人数应按手拉葫芦起重能力确定,即 2t 以下一人拉链;2t 以上由二人合力拉链。
当拉不动时,应检查手拉葫芦是否损坏,严禁随意增加拉链人数;9、严禁将吊钩回扣到重链条上起吊重物维护方法:维护方法:1、使用完毕后应将环链手拉葫芦上的泥垢擦净,存放在干燥的地方;2、每年应拆洗机件,加润滑油;3、经清洗检修后,应进行空载和重载试验,确认工作正常后方可正式使用;4、在加油或使用过程中,制动器的摩擦面必须保持干净吊链的报废标准:(起重用短链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或报废)吊链的报废标准:(起重用短链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或报废)1、链环发生塑性变形,伸长量达原长度 5%;2、链环之间以及链环与端部配件连接接触部位磨损减少到原公称直径的 80%;其他部位磨损减少到原公称直径的 90%;3、裂纹或高拉应力区的深凹痕、锐利横向凹痕;4、扭曲、严重锈蚀以及积垢不能加以排除五、千斤顶的使用安全要求五、千斤顶的使用安全要求1、使用前应检查千斤顶是否有损坏,油液是否干净,油阀、活塞、皮碗是否完好,油路是否畅通在进行无负荷试验后,方可使用;2、起升重物前,千斤顶必须垂直放置在起升钢物件时,顶部接触处应衬垫防滑木板,防止千斤顶意外滑脱及重物坠落伤人;3、在松软地面和脆性的水泥地面上,不应直接放置千斤顶,应加垫枕木以增大受力面积,避免顶升重物时发生塌陷或倾斜;4、放松千斤顶时,应根据三类千斤顶的不同操作要求,使重物平稳下降;5、为防止长时间起升的重物意外下落,必要时应在起升重物下面加垫木,并做到随举随垫。
下降时,随落随抽出垫木,以确保作业安全;6、当起升重量较大的设备,采用几只千斤顶同时作业时,起升和下降都必须有专人指挥,随时检查各千斤顶的受力情况,统一动作防止个别千斤顶过载,保证起升设备的安全平稳六、吊装作业必须遵循六、吊装作业必须遵循““十不准十不准””原则原则1、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不准吊;2、信号不清不准吊;3、吊物下方有人不准吊;4、吊物上方有人不准吊;5、埋在地下物不准吊:6、斜拉斜牵物不准吊;7、散物捆绑不牢不准吊;8、立式构建、大模板等不用卡环不准吊;9、零散物无容器不准吊;10、吊装物重量不明不准吊参考文献:[1] 陈萱.初级起重工工艺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2] 李绍红,战淑红.起重司索指挥作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