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濮阳市清水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9页河南省濮阳市清水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文艺精品与市场张 晶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
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如诗歌《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等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语言。
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人云亦云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 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而依我的浅见,精品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6月29日,有删改)16.作者在文中对“文艺精品”做出了怎样的解释?(3分) ▲ 17.“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一句中,“精品”的构成因素有哪些?(6分) ▲ 18.概括本文作者对待“文艺精品与市场”关系的主要观点。
6分) ▲ 参考答案: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①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的翻译者、73岁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功不可没在莫言获奖之前,他已将好几位中国作家送上国际文学的领奖台,姜戎、苏童和毕飞宇都是凭着他的译本,先后获得了曼氏亚洲文学奖在将中国当代小说推荐给世界这方面,葛浩文堪称第一人②葛浩文1939年出生在美国加州上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汉字,他就想:“我连英文都认不全,为啥还要学中文?”后来,葛浩文加入海军,并被派到美国海军驻台湾的司令部,成为一名通讯官最初我听说自己将被派往台北,等正式命令下来后却发现是派往台湾我感觉受到了愚弄,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台北是台湾的一个城市多年以后,葛浩文这样回忆道③此后,葛浩文先后被派驻日本和越南,然后又回到中国台湾经受过越战洗礼的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年少轻狂,并拿起书本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真正看进书去”他发现自己有学汉语的天赋我有一双好耳朵,能够区分复杂的汉字发音他向一位跟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东北老兵学习中文,“葛浩文”就是这位老师给他起的名字。
退伍后他进入台湾师范大学汉语中心学习④回国后,葛浩文继续学习中文,他的博士导师是柳亚子的儿子、旅美散文家柳无忌学习期间,导师向他提起中国有一对作家伉俪萧军、萧红,他们的爱情故事曲折动人葛浩文就找来一本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读了起来,那是他读的第一本中国小说而萧红则激起了他更浓厚的兴趣他以萧红为研究对象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5年后,他以这篇论文为基础所写的《萧红评传》在港台出版,掀起了一股萧红热⑤葛浩文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小说是张洁创作的《沉重的翅膀》,译本在美国卖得不错,“于是我下定决心,这辈子我就干这个了!”此后,葛浩文“一翻而不可收拾”,贾平凹、刘恒、苏童、王朔、莫言、阿来等20多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40多部作品通过他的笔译成英文,在英语世界得到推广一部中国作品,哪怕中国人特别喜欢,但是如果我觉得在国外没有市场,我也不翻我基本上还是以一个‘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文学葛浩文说⑥在翻译中文小说时,他非常注意对小说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把握在翻译刘震云的《》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小说场景始于30年前,然后闪回到现代,接着又回到30年前如果照这种顺序翻,看过40页后,美国读者就会说‘真没劲’,然后把它扔到一边。
他建议把开场设在现代,然后再展开回忆这个建议得到了作者的同意我这样做并没有改变作品的质量,改变的只是它的销量⑦多年笔耕不辍,葛浩文逐渐奠定了自己在中文小说翻译界的泰斗地位他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妻子、出生在北京的英裔著名女翻译戴乃迭这样评价他:“他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曾两度荣获普利策奖的著名小说家厄普代克对葛浩文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文小说翻译几乎是他一个人的地盘儿⑧除了萧红之外,葛浩文翻译作品最多的中国作家就是莫言,迄今他已将其10多部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⑨1988年,葛浩文看到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很震撼,写信给莫言,希望获得翻译版权当时莫言远没有现在有名,而我,也只是有个好听中国名字的学者现在想起往事,我会觉得有点小骄傲,并非为我翻译得好而骄傲,而是为我在20多年前就发现了他这样的作家⑩莫言的作品销路不错,翻译了其几部小说后,葛浩文和莫言在北京见了面后来,他们又一起去了很多国家,推荐莫言的新书有一次,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推荐《酒国》时,几天之内,莫言几乎把客房书架上的中国小说都看了个遍葛浩文和美国的出版商都对这个12岁就辍学,却写出大量美妙小说的作家惊叹不已。
对于自己,葛浩文显得十分低调我很幸运,找到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大多数人没有这么幸运!”4.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葛浩文是著名的翻译家,也是莫言作品的翻译者,在他的精心运作下,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功不可没B. 本文对葛浩文上学第一堂课的情景设置,意在暗示其从小就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其翻译莫言作品作铺垫C. 传记常以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在记述葛浩文被派往台湾时,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逼真细腻地描写出其复杂的内心感受D. 本文选取了葛浩文在中西方文学交流方面的几个片段,侧重记叙了他对莫言作品的翻译、介绍来表现文章主旨5. 葛浩文被誉为介绍当代中国小说的“第一人”,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 葛浩文取得了成功,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参考答案:4. D 5. ①致力于将贾平凹、刘恒、苏童、王朔、莫言、阿来等作家的40多部作品介绍给英语世界;②侧重介绍莫言作品,并与莫言一起到多个国家推荐其作品;③介绍当代中国小说有自己的原则,以西方人的眼光为审美标准;④在翻译中文小说时,他很注意对小说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把握,保证了翻译质量。
6. ①有学汉语的天赋他发现自己“有一双好耳朵,能够区分复杂的汉字发音”②有兴趣/选择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他以萧红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博士论文并以此为基础写成《萧红评传》在港台出版,掀起萧红热③有自己的翻译视角和方法坚持以“洋人”视角介绍中国当代小说;他非常注意对小说所处的文化、社会及历史背景的把握不仅没改变质量,还提高了销量④笔耕不辍,勤奋刻苦逐渐奠定了自己在中文小说翻译界的泰斗地位他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⑤眼光独道/独俱慧眼他在20多年前就发现了莫言这样的作家4. 试题分析:A 项,“在他的精心运作下,莫言荣获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B 项, “暗示其从小就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其翻译莫言作品作铺垫” 与原文不符;C 项, “环境描写”、“逼真细腻”不准确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此题的选项 考核内容,选项 考核手法。
其中 理解或分析出现偏差本题在选项设置错误的时候难度不大,比如A 项,“在他的精心运作下,莫言荣获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于文无据,无中生有6. 试题分析:题干“葛浩文取得了成功,其中必有内在原因本题属于一道信息筛选和分析综合类试题,从题干中不难发现是找其成功的内在原因,所谓的内在的原因就是其本身的原因通过仔细阅读文本不难发现其成功的内在原因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梁思成:一念执着顾学文1925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在宾大完成学业后,梁思成踏上了欧洲的土地,观摩各地建筑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都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没有,梁思成被深深刺痛了他说:“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匆匆回国,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投入建筑事业中1932年,梁思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古建筑调查跳蚤、臭虫、蝙蝠是调查路上的“亲密伙伴”但对于执着于所爱事业的人而言,苦难有时也会伴随快乐梁思成甘之如饴:“被(臭虫)咬得很厉害,但我追猎遗构多年,以此时此刻最感快慰当年先生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共测绘了2738座古建筑!那是什么年代?战乱!他们真的是拿命在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