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认识乘法》数学教学反思.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嘀嘀
  • 文档编号:288638916
  • 上传时间:2022-05-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4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认识乘法》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乘法》数学教学反思1   《认识乘法》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3页我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难点定位为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在教学《认识乘法》之前,我查阅了不少相关教学案例其中大多数都是以有趣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写出相同数或者不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接下来进行比较分类,在分类中一步步引出乘法的意义我参照了江苏姜堰市行知实验小学王荣、于涛老师撰写的教案,依葫芦画瓢,在自己班里进行教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重难点的突破不到位,一方面是由于自己教学经验组织的缺乏(进入牌小的第一节数学课),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很不到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新课标》也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组织、展开学习活动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的任务是分析教材、吃透教材,不要盲目的依赖教材,同时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在以前学习的加法中,虽算过同数连加,但并不要求说出是几个几对于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几个几做的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学生课后作业中暴露出对于乘法意义的掌握并不是很深刻教后我想我应该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说说情境中或者算式中所蕴含的“几个几”  另外教学加法和乘法的联系与区别环节中,对于譬如3个4的和与3和4的和的辨析不够 《认识乘法》数学教学反思2   今天,听了王老师讲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本节课着重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和感悟乘法的意义为了能达到此目的,王老师在课的开始抓住了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来进行导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通过观察加法算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相同加数。

      在老师说算式与学生写长长的同数连加算式的活动中,比如写:7+7+7+7+7+7+7+7+7+7+7+7再比如,老师说200个6相加,学生感到很茫然,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确确实实很麻烦,从而促使他们思考:怎样写简便 ?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适时地引出乘法这样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的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三、应用新知,解决生活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练习环节,先通过观察公园游乐场的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再呈现一些巩固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地体会到乘法的意义,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最后一道开放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发现不同的方法比如:3+3+3+9和4+2+2+2+2+2+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在练习中交流巩固,双基得到了很好的落,开阔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不足之处:  1.在给加法算式分类时,没有砸实,学生只把相同加数的算式分为一类,而另一类,加数不相同的算式,没有分,老师也没有理会,导致后面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没有更好的理解如果老师让学生观察,这样的算式为什么不能写成乘法算式?这样把问题给学生,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得出加数不相同,所以不能写乘法算式我认为这样学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的会更好  2.揭示课题如果放在新授课后,效果会好一些  3.练习题有个别没有处理,教师的语言不要过于罗嗦 总之,听完了王老师的这节课,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如何想尽一切办法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运用怎样的方法手段,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非常重要需要认真钻研,不断反思,在成功、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认识乘法》数学教学反思3   乘法的基本含义是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用乘法计算写和算都比加法简便,这也是乘法的实质但是如何能够让学生理解掌握的更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收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和持久,所以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看魔术表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自始至终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探究学习。

        二、注重知识间的迁移  因为在上个信息窗中,学生学习掌握了求多个相同加数和的知识,所以本节课我主要组织引导学生从看魔术表演这一具体的且存在大量的蕴含同数相加的问题情境出发,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这样,学生学到的数学是活的数学如,把课本上“变葫芦”由8个5相加,扩展到20个5相加、100个5相加,强化了学生用加法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比较麻烦的感受,从而产生探求用新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产生于现实,加强了学生对“写乘法算式比较简便”的感受认识了乘法以后,又利用主题图,解决共有多少只小鸟的问题,再一次比较加法与乘法,进一步体会乘法意义  三、注重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了解和开发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据我所知,班上已有学生会做乘法题了,而且这样的同学还不止一位!所以我想让这样的同学当当小老师,把他们已有的经验介绍给还不会的同学,同学间的互相交流,既让教的同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让学的同学感到亲近易学,效果果然不错 《认识乘法》数学教学反思4   本课一开始是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

      首先组织学生按群数出鸡和兔的数量,列出连加算式,对几个相同数连加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鲜活的具体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几个几”的表象  在现实问题中引入乘法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个实际问题,在数数、连加等方法后,自然引出乘法,让学生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然后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方法,课中参插的练习让学生从直观中体会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算式的和推得乘法算式的积,进一步沟通加法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粗看整节课,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是在教案的预设中进行,但是从练习的情况来看,发现问题还是不少,如部分学生对乘法结果的由来比较混淆,有的同学甚至会把4乘2算成4加2,因此我们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还是要引导学生考虑加法算式2+2+2+2=8,为了简便,我们把这样的4个2相加表示成乘法4乘2或2乘4,其加法和乘法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还有一些比较后进的学生,看了图还是不能正确的写出图中有几个几,我就让他先在图的下面先写好有几个,在每个图的下面都写好数字,然后再来数一数有几个相同的加数,再来写出几个几还有学生碰到《补充习题》第2页中的画几个几时,错的特别多,把2个5画成5个2,学生对于几个几还是没有理解,可以看出我们在备课时,对于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全面。

      《认识乘法》数学教学反思5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堂课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以为主要是把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作数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首先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列出连加算式,对几个相同数连加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圆片,将刚刚形成的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在亲自操作中体验"几个几";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片,分别列式求数量,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教学中,学生通过看图数数—操作体验—比较感知,在鲜活的具体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几个几"的表象  2)在现实问题中引入乘法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个实际问题,在数数,连加等方法后,自然引出乘法,让学生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至于乘法各部分名称,读写方法等,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和交流来解决数学概念的教学容易陷入枯燥灌输的泥潭,因此要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合作与共享的意识 《认识乘法》数学教学反思6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掌握了100 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单元,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应用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乘法源于加法,而加法分为相同加数和不同加法相加两种情况让学生体会到相同加数用乘法算式表示更简便,从而产生乘法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其意义  上课时,首先给出3 幅图:(1 )每组2 个圆片,有5 组;(2 )每袋有5 颗星,有3 带;(3 )每盘3 个苹果,有4 盘先让学生说说图意,数数有几个几,求一共有  多少个?列出连加算式并进行计算后,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3 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体会这些加法算式的加数都相同,老师引导说出都是加数相同可以说成是相同加数,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当加数相同时,可以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介绍方法:先找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再数有几个相同加数,中间写乘号也可以先写有几个相同加数,再写相同加数改写几道算式后老师说明:当加数相同时可以写加法算式,也可以写乘法算式那要是100 个2 相加的和是多少?你写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呢?为什么不写加法算式呢?看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使学生体会到乘法的必要性  本节课首先出现了大量的同数连加,接着让学生体会同数连加的特点,为认识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做准备,使学生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

        其次,在引导学生进行相同加数求和的计算,遇到100 个2 相加是多少的问题,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到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琐碎性和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唯一的不足是,这节课忽视了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再后面的教学中,还要多用小奖品刺激、鼓励,让学生的注意力更持久、更集中    《认识乘法》数学教学反思7   在与小白乡进行的教研活动中,我讲了二年级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乘法的知识,在新课的导入时,我主要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问学生有关乘法你们了解哪些知识?学生从各个方面说,首先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做一个了解其次为揭示“相同加数”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意义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本节课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去探究生成如新课阶段,教师让学生算一算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列出算式这时,并不规定列加法算式,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有的列出加法,有的列出乘法算式,然后通过对左右两边算式的观察比较发现加数相同时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加数不同时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认识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

      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