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廊坊市王板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4页河北省廊坊市王板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变化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参考答案:D2. 自然地理环境垂直分异规律中,自然带类型最多的山地是 A.滨海地区的高山 B.低纬度地区的高山 C.内陆地区的高山 D.中纬度地区的高山参考答案:B3. 下图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7.当太阳直射点在②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C.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18.当太阳直射点由④到⑤时,海口(20N,110E)( )A.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B.昼小于夜且昼渐短C.日出东北方向 D.正午的影子朝南参考答案:17.B 18.A17.太阳直射点在②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回归线即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故A错南半球各地距离直射点最远,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B正确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春分和秋分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故C错;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错。
18.当太阳直射点由④到⑤时,即由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到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海口离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A对;海口昼小于夜且昼渐长,B错;日出东南方向,C错;在此期间,正午太阳从南边照来,物影朝北,D错4. 城市空间最广泛的用地方式 A.商业区用地 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 D.由交通线路分隔出的各类区域参考答案:C 略5. 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1~2题1.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块状模式2.伦敦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功能 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把政治只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D.选择新址,建新首都参考答案:1.A 2.B6.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了2012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我国将近三成的农业户籍人口已经居住在城镇,城镇化过程对农业人口具有巨大吸引力,当这将近三成的农业户籍人口已经居住在城镇之后,我国的城镇化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指出:去年,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
这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逆转,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据此回答问题35.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36.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 ( )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在小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C.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工业产值D.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37.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这说明(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B.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C.城市人口拥挤,物资短缺 D.农村经济的衰败参考答案:C A B7.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源泉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而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而不是太阳辐射。
故①③正确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即可判断,注意区别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8. 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A.季节变化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参考答案:C9. 大气对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包围地球的大气层的形成和下列哪个条件密切相关A.日地距离适中 B.质量体积适中 C.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D.太阳光照稳定参考答案:B10. 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D、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参考答案:B泰国的平原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美国的中部平原是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是混合农业B对,A、C、D错点评】了解各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对应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1. 读图2,完成3~4题。
3.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B.乙 C.丙 D.丁4.最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3-4 CB12.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参考答案:B13. 2017年1月3-4日成都市(31N,104E)空气质量较差,下图是成都当时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图,数值越高,污染越严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 造成成都市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的因素不包括A. 大风扬沙 B. 交通工具 C. 工业生产 D. 家庭炉灶12. ①表示的时间最可能是A. 0时 B. 6时 C. 16时 D. 20时13. 图示时期,控制成都市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 冷锋 B. 暖锋 C. 低气压 D. 高气压参考答案:11. A 12. C 13. D【11题详解】读图并材料分析可知,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说明污染严重题干中的时间为1月份,说明此时为冬季,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但由于四川盆地的北部有山脉的阻挡,因此成都受西北风的影响较小,再加上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所以大风扬沙天气较少,A不是影响因素,故A正确;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交通、工业、生活等方面,因此BCD是相关因素。
排除BCD12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从①时开始,成都的污染指数开始下降,这说明此是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转好,污染物扩散速度加快晚上,地面气温开始下降,自下到上逆温逐渐形成,大气稳定污染物质不已扩散,因此AD错误;日出前后,逆温层最厚,污染物质不易扩散,B错误;午后,气温最高,对流运动旺盛,有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污染指数开始降低,故C正确13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该时期污染指数持续较高,说明大气稳定,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较差,冷锋 、暖锋 和低气压天气系统控制时,都能形成利于污染物质扩散的大风天气或对流天气,故ABC错误;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度,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D正确14. 下图为某地农业土地利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9. Y农业生产分布的理想边界范围是距城市A. 20-40km B. 40-60kmC. 20-60km D. 20-80km20. 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A. 市场和交通 B. 劳动力和市场C. 交通和气候 D. 气候和地形21. 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是A. 花卉、乳牛、粮食B. 蔬菜、粮食、水果C. 蔬菜、林业、养鸡场D. 花卉、养猪场、观赏鱼参考答案:19. C 20. A 21. A19.从图中看Y农业在距离城市20~60km处付地租能力最强,因此理想边界为距离城市20~60km,C正确。
20.图中横坐标表示与城市距离,也表示与市场距离,距城市近交通便利,说明影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A正确21.图中X分布距离城市最近,付地租能力最强,效益最高,应分布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花卉或蔬菜;Z距离城市最远,付地租能力最低,为单位面积产值最低的粮食,A正确15.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圈是由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参考答案:B16.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如图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 图中A、B、C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为 ( )A. 居住区、办公区、核心商业区 B. 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C. 核心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 D. 办公区、核心商业区、居住区22. TOD开发模式可以 ( )A. 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B. 降低区域人口密度C. 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D. 减少人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参考答案:21. B 22. D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根据地价和付租能力确定确定城市功能区,程序规划合理,可以解决许多城市问题。
21. 根据距离市中心远近不同功能区的付租能力确定A为居住区、B为核心商业区、C为办公区17. 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参考答案:B18.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在乡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也逐步呈现出乡村劳动力弱回流现象,乡村回流劳动力对乡村振兴极为重要,且回流劳动力职业的行业类型分布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下图为该地区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职业的行业类型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