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
6页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24分)1. (4分) (2017高一下·莆田期中) 读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 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堆积地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地常形成冲积扇B . 甲地只有侵蚀作用,不会形成堆积地貌C . 乙地易形成河漫滩平原D . 丙地易形成三角洲平原(2) 丙地比甲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丙地( )①面积广阔,地低②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④地势平坦开阔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④D . ①③2. (6分) (2019·肇庆模拟) 帕图斯湖(下图)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之间有一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形成沙坝的外力作用是( ) A . 流水堆积 B . 海水堆积 C . 风力堆积 D . 风化作用 (2) 导致沙坝海岸线平直的原因主要是( ) A . 洋流的作用 B . 地处断层面 C . 人工修整 D . 东北信风的影响 (3) 下列关于沙坝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 A . 沙坝的高度不断增加 B . 沙坝向海洋方向扩展 C . 沙坝的面积在不断萎缩 D . 沙坝向潟湖方向扩展 3. (2分) (2013高一上·北京期中) 读图,判断下列气候类型与序号相对应正确的是( )A . a﹣﹣﹣热带草原气候 B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c﹣﹣﹣热带雨林气候 D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 (2分) 读下图,我国“城市人口集聚优势区位转移规律示意图”,可推断( )A . 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处于第三阶段 B . 三阶段中中心区地价最昂贵的是第一阶段 C . 第三阶段中心区人口集聚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地租水平下降 D . 城市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外围人口集聚优势 5. (2分) (2015高二上·芜湖期中)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到下表数据。
根据上题表格数据可知,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关系是( )年份降雨量地表径流非林地人工林地径流量(m3/s)土壤侵蚀量(t/Km3a)径流量(m3/s)土壤侵蚀量(t/Km3a)1992475.44.5160.51.00.21990611.49. 9264.61.96.61993815.410.1272.62.40.51991884.411.1299.22.84.9A . 相同降雨量,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的 B . 相同降雨量,非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人工林地的 C . 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 D . 降雨量增加1倍,土壤侵蚀量相应增加1倍以上 6. (6分)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 . 大气湿度增高 B . 大气降水增多 C . 近地面风速增大 D . 气温变率增大 (2) 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 . 提高土壤质量 B . 节省劳动力 C . 促进生态循环 D . 提高经济收入 (3) 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 .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 .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 .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7. (2分) 城市商业区分布的特点是( )A . 大多呈集团式分布于某一街区 B . 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 C . 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区 D . 大多呈不固定分布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24分)1-1、1-2、2-1、2-2、2-3、3-1、4-1、5-1、6-1、6-2、6-3、7-1、。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