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年生福建柏马褂木混交造林效果探讨.docx
7页26年生福建柏马褂木混交造林效果探讨 肖珍彪摘要:对26年生的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营造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能有效促进福建柏的生长,使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福建柏纯林提高了10.0%、20.6%和53.2%,混交林植被种类、数量较多,分布也比较均匀,土壤更加疏松透气、持水能力较强、肥力较高因此,马褂木可作为福建柏营造混交林的树种之一关键词: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生态效益:S792:A :16749944(2017)090100031 引言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Henry et Thomas)是中国南方特有的重要用材树种,其主干通直圆满,外形优美,观赏价值高福建柏作为南方的重要栽培树种之一,生长较快,适应性强,可以分布在各种不同立地类型的林地上,尤其是在贫瘠立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表现同时,福建柏木材易加工,抗虫耐腐,纹理细致,在未来的木材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1]目前福建柏造林模式多以纯林为主,林分结构简单有研究表明,采用福建柏与阔叶树营造混交林,可改变长期种植杉木纯林引起的地力衰退,提高或维护土壤肥力,保持水土等[2~4]笔者通过对1991年营造的福建柏马褂木混交进行复位调查,开展混交林生长状况、林下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现将试验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营造福建柏混交林提供参考。
2 材料和方法2.1 试验材料试验点位于南安罗山国有林场横林工区4-6小班(北纬2450′,东经11816′),地处南安市西南部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在16~20 ℃ ,年降雨量1500~1800 mm,年均相对湿度76%地貌属于闽东南丘陵地,山脉为戴云山脉往东南延伸的分支,海拔300~950 m土壤以花岗岩风化形成沙壤、粗骨性红壤为主,呈微酸性,土层40~60 cm植被隶属闽东南戴云山脉东部温暖南亚热带雨林小区,森林覆盖率95%,境内森林以亚热带植被为主,植被繁茂,种类复杂,主要植被有芒萁骨、木荷、野牡丹、五节芒、拔契等1991年3月,进行福建柏马褂木混交造林试验,福建柏和马褂木按6∶4比例混交,以福建柏纯林作为对照造林后前3年,每年抚育除草2次、施肥1次试验沿上、中、下坡随机设计,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900 m2,初植密度1667株/hm22.2 研究方法2.2.1 调查方法2016年10月,对试验林进行复位调查,共设置标准地6块,每个标准地面积为400 m2对标准地进行每木检尺,分树种调查每株树的胸径、树高在每块标准地的4角方位及中点,各设置4 m2的小样方,调查每块小样方中的林地植被种类、数量,供作植物多样性分析。
在每块样地的4角及中点采集土壤样品,分别采集A层(0~20 cm)、B层(20~40 cm)的土样供做土壤化学性质分析,并用“环刀法”采集A、B层的原状土做物理性状测定土壤物理性质按常规方法测定,化学性质按国际分析方法测定[5,6]2.2.2 数据处理方法福建柏单株立木材积估算[13]:V=0.00005685D1.629996H1.261954,马褂木单株立木材积估算[14]:V=0.00006801D1.865613H0.918129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计算方法[8]:(1)物种丰富度S:指物种总的种数;物种多样性指数:(2)Simpson指数D=N(N-1)/∑Ni(Ni-1);Shannon-Wiener指数H=-∑Ni/Nlog2Ni/N3)物种均匀度Pielou指数:Jsw=-∑s[]i=1(PiInPi)[]InS以上各式中:Ni表示某个种的个体数目,N表示所有种个体树木总和,S为物种数目,Pi为属于种i的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3 结果与分析3.1 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生长差异从表1可知,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中的福建柏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3.2 m、18.7 cm和0.1746 m3,与纯林相比,分别增加了10.0%、20.6%和53.2%。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中福建柏树高与福建柏纯林树高相比差异不明显,而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总蓄积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从林分总蓄积量来看,混交林总蓄积达到173.85 m3,比纯林增加了34.9%由此可以得出,通过营造福建柏与马褂木混交林,能促进福建柏的高径生长,提高林分蓄积3.2 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植被多样性比较根据野外调查统计资料,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植被共18科22属24种,有3种乔木、14种灌木和7种草本福建柏纯林林下植被共有15科21属19种,有6种乔木、9种灌木和4种草本植被多样性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表2),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植被种类比福建柏多5种,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比福建柏纯林略大从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比较来看,混交林的乔灌层、草本层比纯林分别高出12.6%、7.6%、18.7%和40.3%、63.8%、59.6%由此可以得出,营造福建柏与马褂木混交林对提高林下植被多样性有显著作用3.3 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沈東阳研究发现,营造福建柏与米老排混交林,能改善土壤机构,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能维持均衡[7]福建柏属针叶树种,树叶掉落后分解慢。
马褂木属阔叶树种,树叶枯落后,分解快,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从表3看出,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土壤物理性质有差异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0~20 cm土层与福建柏纯林相同土层比较,土壤容重下降了17.2%,而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却分别提高了9.8%、3.3%、21.1%、25.6%和36.7%由此可见,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土壤比福建柏纯林疏松透气,持水能力强,土壤结构更好 4 结语(1)福建柏与马褂木混交,对提高福建柏生长量和林分蓄积量、增加植物多样性、维持和改善土壤肥力均有较好效果结果表明:混交林中福建柏胸径、单株材积分別提高了10.0%、20.6%;混交林林下植物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比福建柏纯林略大一些,分布也比较均匀,可见混交林对于增加植物多样性比较有利;从福建柏马褂木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相同土层比较,混交林土壤比纯林疏松透气,持水能力强,土壤结构更好,土壤肥力亦高于福纯林2)许生明对30年生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植物多样性指数接近,但土壤更为疏松透气,持水性更强,肥力更高[8]可见福建柏混交林植物多样性不低于福建柏纯林,土壤肥力均高于纯林,这与本文研究结果接近。
3)宋显君等[9]认为,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培养目标树种,尽量使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在生长特性和生态要求等方面协调一致,同时还要考虑到混交树种本身适地适树问题前人开展的福建柏与湿地松[10]、福建柏与木荷[11]、福建柏与火力楠[12]混交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福建柏的枯枝落叶自然分解相当慢,纯林福建柏林地植被简单与马褂木混交造林,通过马褂木的枯落物的分解,提高土壤的微生物含量,促进福建柏枯落物的分解,达到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改善土壤肥力因此,在营建福建柏混交林时,马褂木可作为选择树种之一但选择何种混交方式、混交比例,才能到达最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高兆蔚.珍贵用材树种—福建柏[J].福建林业科技,1994,21(2):62~66.[2]陈堆全.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生长与改土效果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1,15(3):24~26.[3]李渊顺,周宗哲,苏顺德,等.27年生福建柏多树种混交林生长分析[J]. 福建林业,2016(2):31~34.[4]林开敏,俞新妥,洪 伟.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1,37(1):94~98.[5]张万儒.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1~45.[6]国家标准局.森林土壤标准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1~28.[7]沈东阳.闽南山地福建柏米老排混交林生长量和土壤肥力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39~140.[8]许生明.福建柏混交林生态效益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2,39(1):45~47,62.[9]宋显君,姚建涛.浅谈植物群体营造技术混交林[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128.[10]陈元品,吴木花.福建柏湿地松混交造林对林木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40~42,62.[11]陈爱平.福建柏与木荷混交造林技术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2013,34(3):75~78.[12]许信玲.沿海贫瘠山地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效益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2002,21(2):89~94.[13]郑仁华,苏顺德,赵青毅,等.福建柏种源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种源选择[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4,34(3):249~254.[14]黄昌春.福建沙县26年生杂种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8(3):10~1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