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信阳市中国移动通信石佛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2页河南省信阳市中国移动通信石佛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的具体表现中,不正确的是( )A.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城镇数量猛增 B.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C.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D.各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差异越来越大 参考答案:D2.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28~29题项目地区垦殖指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1950年2000年1950年2000年亚洲14.717.50.310.14欧洲31.328.80.380.27北美洲12.012.41.310.81非洲5.86.30.870.27大洋洲2.06.01.211.84世界9.711.00.510.2628.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29.2000年与1950年相比(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参考答案:D C3.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10.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A.年降水量、七月均温、一月均温B.年降水量、一月均温、七月均温C.七月均温、一月均温、年降水量D.七月均温、年降水量、一月均温11.有关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其海拔约为1800MB.七月均温约超过30℃C.气温年较差约为20℃D.一月均温低于0℃12.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A.可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B.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降水量C.蒸发量与地形有密切关系D.气温年较差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少参考答案:10.D 11.C 12.A 4. 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6~47 题46.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A.地质因素B.地形因素C.气候因素D.河流因素47.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D A5. 位于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的高速公路是( )A 沈阳—大连 B 北京—天津—塘沽 C 广州—深圳 D 济南—青岛参考答案: A 略6. 在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A.黄河 B.珠江 C.淮河 D.京杭运河参考答案:B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省煤炭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对山西改革开放成就贡献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A. 化学工业 B. 机械制造工业 C. 冶炼工业 D. 采掘工业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产煤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得益于①煤炭分布范固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②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两省都有分布③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④开采条件好,适用地下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A. ④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⑧④7. 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采取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有①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④提高晋煤外运能力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参考答案:5. D 6. A 7. A5. 本题组主要考查煤炭资源的开采和综合整治我国陕西省一直以来是我国主要的原煤输出地,因此,山西省主要的工业部门是采掘业,故答案选D项6. 本题主要考查陕西煤炭开采的有利条件,山西省煤炭分布范固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资源丰富;而且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两省都有分布;种类丰富;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因此①②③正确; 本区煤的开采条件优越,适合露天开采和机械化操作,这保证了煤的产量,④错误;故答案选A。
7. 山西省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资源浪费,产业层次偏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可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技术 、“三废”的治理等技术,因此①②③正确;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并不是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④错误故答案选A8. 大豆是我国食用油脂厂的主要原料下图为2008-2012年我国从不同国家进口大豆的数量变化统计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8. 我国从图示三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呈现交替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多元化的进口渠道 B.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差异C. 市场需求周期变化 D. 出口国调控大豆出口量9. 作为油脂压榨原料的大豆,相对于美国大豆,我国大豆的主要优势是A. 价格更便宜 B. 品质更优良 C. 仓储成本低 D. 市场供应足参考答案:8.B 9.C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学生要明白巴西和美国的位置差异并注意两条曲线的互不交叉现象,这是解答第1题的关键第2题,比较中美两国的大豆种植条件、价格、储存条件等即可8. 图中三国美国位于北半球、巴西和阿根廷位于南半球,因此大豆生产的季节性差异显著,使我国从三国进口大口的数量呈现交替波动变化的现象。
9. 相对于美国大豆,我国大豆劳动力成本高,科技含量低,产量低但价格高;化肥农药残留多,质量不如美国大豆;我国大豆的产量不如美国,市场供应不足;但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物价低,所以大豆仓储成本低,选C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7. 上图是我国哪一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图A. 陕西省 B. 河北省 C. 山东省 D. 湖北省28. 图中黄河最终注入我国的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参考答案:27. C 28. A27. 读图,根据图中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判断,为我国山东省,故选C28. 黄河注入渤海,故选A10. 结合下图,完成第3~4题19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图3.该图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为( )A.资源短缺 B.生态破坏C.环境污染 D.全球环境变化4.引起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B.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取直工程C.环境污染导致内部富营养化加剧D.长江上游水库修建导致水量减少参考答案:3.B 4.A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洞庭湖的水系(湿地)面积在减小,这体现出生态破坏第4题,洞庭湖变小,是由长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入湖泥沙增多,加上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而造成的。
11. 读下图,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此时船员的影子长度为一天中最短回答22~24题 22.该船经过P点时,北京时间是 A.10分40分 B.11时20分 C.12时40分 D.13时20分23.该船正进入 A.麦哲伦海峡 B.莫桑比克海峡 C.马六甲海峡D.英吉利海峡24.该船计划在M港装运该国出口贸易最大的矿产,其矿产是 A.石油 B.锡 C.煤炭 D.铁参考答案:22.D 23.C 24.B12. 造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搬运作用 B、侵蚀作用 C、变质作用 D、地壳运动参考答案:B13.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 食品工业 B. 高耗能工业 C. 农产品加工工业 D. 高新技术工业18. 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图7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现了环境效益,减少了经济收益 B. 减少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C. 加强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 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参考答案:17. B 18. C【17题详解】该地煤炭资源丰富,在资源开发初期,因经济技术、观念等影响,通常是发展粗放型、高耗能的采掘工业故B正确18题详解】图中循环生产的模式,达到废物资源化,减小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增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从而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故C正确14. “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片肥沃的土地,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和光照 B.甲地的降水量大于乙地 C. 乙地农业发展中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D.甲地雨热同期参考答案:B15.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下列小题 9.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可能会导致A. 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 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 水生生物物种增加10. 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 推广蔗基鱼塘 B. 推广水稻种植C.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 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参考答案:9. A 10. C试题分析:【9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从1979~2005年耕地挤占了大量湖泊,湖泊面积减小,则空气湿度会明显减小,水生生物物种会减少,干旱、洪涝的频率会增加,故B、C、D项错误;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次生盐渍化会加剧。
10题详解】该地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适宜发展节水农业,故C正确考点:读图分析能力,我国区域发展16. 图示意某区域1月份0 ℃气温等温线分布回答下面小题21. 导致图中0 ℃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 太阳辐射 B. 地形起伏 C. 沿岸洋流 D. 海陆分布22. 图示地区A. 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B. 南北温差大,降水量东多西少C. 峭壁悬崖多分布在陆地东南岸 D. 荒漠草原广布,森林面积较小参考答案:21.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