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01).docx
35页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病理生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01) 《病理生理学》题库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oA. 每一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规律B. 机体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C. 各系统的不同疾病所共有的致病因素D. 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E. 各系统的每一种疾病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2. 导致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oA. 疾病发生的条件 B.疾病发生的原因C. 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D.疾病发生的诱因E.疾病发生的外因3. 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D.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淋巴回流受阻4. 过量使用胰岛索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是()A. 大量出汗导致钾丢失 B.醛固酮分泌过多C.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D.结肠分泌钾增多E.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5. 引起呼啜性碱中毒的原因是( ).A. 吸入CO,过少 a输入NaHCOj过多C肺泡通气量减少 D.输入库存血E呼吸中枢兴奋,肺通气僦增大6. 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
A.低张性缺氧 B.组织性缺氧C.淤血性缺氧 D.缺血性缺氧E.血液性缺氧7 .循环性缺氧最具特征性的血气变化是()A.血氧分压降低 B.血氧含量降低C.血氧容量降低 D.血氧饱和度降低E.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8. 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oA.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B.骨骼肌C.产致热原细胞 D.皮肤血管E.汗腺9. 下列不属于外致热原的是()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C.抗原一抗体复合物 D.病毒E.真菌10. 根据应激原的性质可将应激分为()A.良性应激和劣性应激 B.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C.躯体应激和心理应激 D.早期应激和晚期应激E.生理性应激和病理性应激1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oA.少尿 B.出血C.呼吸困难 D.贫血E.嗜睡12. 休克时补液的正确原则是()oA.失多少补多少 B.血压正常不必补液C.需多少补多少 D.根据血压确定补液量E.补液量宁少勿多13. 心肌顿抑是指()oA.心肌细胞坏死引起的收缩功能降低B. 心肌细胞凋亡引起的收缩功能降低C. 缺血心肌再灌注后引起的可逆性收缩功能降低D. 长期缺血心肌通过自身调节使收缩功能降低E. 再灌注心律失常引起的收缩功能降低14. 左心衰竭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是()oA.下肢水肿 B.呼吸困难C.肝肿大 D.颈静脉怒张E.胃肠功能障碍15. 心肌能量利用障碍的原因是(A. 肌动蛋白ATP酶活性降低c.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增高E.肌钙蛋白ATP酶活性降低)。
B. 肌动蛋白ATP酶活性增高D. 肌球蛋白ATP酶话性降低16. 下列哪一项因素不会引起死腔样通气?( )A. 肺动脉栓塞 B.肺动脉炎C. 阻塞性肺气肿 D.肺血管收缩E. 肺泡壁毛细血管床减少17. 抑制肠道内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A.胆汁分泌减少 B.血液尿素浓度下降C.肠道细菌受抑制 D.蛋白质摄入减少 tE.肠道内pH小于5.0 “18. 肝性脑病患者血中支链氨基酸降低的机制是()oA. 支链氨基酸合成蛋白质B. 支链氨基酸经肠道排出C. 支链氨基酸经肾排出D. 支链氨基酸进入中枢神经系统E. 骨骼肌等组织摄取和利用支链氨基酸增多19. 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是()A.慢性肾盂肾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C.肾结核 D.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E.尿路结石20. 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是()A. 产生异常结构胰岛素B. 产生胰岛素抗体C. 产生胰岛素受体抗体D. 胰岛素降饵增加E. 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摄取葡萄糖功能受损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任选5个,多选不计分)21 .代谢性碱中毒22. 应激23. 不完全康复24. 心功能不全25. pH反常26 .代谢综合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任选4个,多选不计分)27. 筒述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
28. 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损伤作用29. 简述休克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30. 简述限制性通气不足发生的原因31. 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多尿产生的机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D2.B3. C4. E5. E6. E7.E8. C9. C10. C 411. B12.C13. C14. B15. D16. C17.E18. E19. B20. E二、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任选5个,多选不计分)21. 代谢性碱中毒是以血浆HC03 -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上升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22. 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23. 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的症状、体征或行为异常消失,但体内遗留有 某些基本病理变化,需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24. 心功能不全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 以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25. pH反常缺血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但在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反而会加重细胞 损伤。
26. 代谢综合征是以腹型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多 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三、 筒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任选4个,多选不计分)27. 简述低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1)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①尿量的变化:在低渗性脱水早期,尿量可无明显减少这是因为早期细 胞外液量减少不明显,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抑制ADH释放,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减少当细胞 外液容量明显减少时,血容量不足可刺激.ADH释放,肾小管对7J(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②细胞外 液向细胞内转移:由于细胞外液低渗,水分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引起细胞肿胀,严重时可因脑细胞肿 胀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4分)(2) 细胞外液容量减少:①脱水征: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和水向细胞内转移,进一步加重了细胞外液的 不足临床上患者表现为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及婴幼儿囱门凹陷等脱水征②循环衰竭:血容量明显减少 使低渗性脱水患者较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直立性眩晕、动脉血压降低、脉搏细速、静脉塌陷等4分)(3) 尿钠的变化:经肾失钠的低渗性脱水患者,尿钠含量较多(>20mmol/L).如果圣肾外因素引起的低漆性脱水.尿袖含量降低10mmol/L). (2分)28. 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损伤作用。
代谢性酸中毒主要引起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① 心血管系统:H+浓度针高除使心肌代谢障碍外,还可通过减少心肌Ca2+内流、减少肌浆网Caz+释 放和竞争性抑制Caz+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代谢性酸中毒常引起高钾血症,后者可造成心 律失常;H+增高可抑制心肌和外周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使血管的紧张度有所降低;(5分)②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是抑制,与下列因素有关:H+增多抑制生物氧化酶类的活性,使氧化磷酸 化过程减弱,ATP生成减少,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酸中毒使脑内谷氨酸脱梭酶活性增高,抑制性神经递 质7 一氨基丁酸生成增多5分)29. 简述休克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休克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表现在:① 血液重新分布有利于心脑血液供应皮肤、腹腔内脏、肾脏的血管a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较为 敏感,收缩明显;而脑血管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较稀少,a受体密度低,对儿茶酚胺反应甚小;冠状动脉 以P受体为主,且在交感兴奋心脏活动增强时,局部代谢产物腺昔等扩血管物质增多,故可不收缩反而扩 张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使已经减少的循环血量重新分布,保证了心、脑主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6 分)② 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正常。
通过矗自身输血"和“白身输液”的作用增加回心血量,同时外周血管 收缩,外周阻力升高,使休克早期患者的动脉血压基本维持在正常水平4分)30. 简述限制性通气不足发生的原因D肺的顺应性降低:严重的肺纤维化或肺泡表而活性物质减少可降低肺的顺应性,使肺泡扩张的 弹性阻力增大而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3分)(2)胸廓的顺应性降低:常见于严重的胸廓畸形、胸壁皮肤硬化、纤维性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气胸等可限制其扩张的疾病,使扩张时弹性阻力增加而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3分)(3) 呼吸肌活动障碍:常见于中枢或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如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炎等;过量 安眠药、镇静药和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收缩功能障碍,如重症肌无力、低血钾、长时间呼吸困难 和呼吸运动增强所致的呼吸肌疲劳等2分)(4) 胸腔积液和气胸:胸腔大量积液或者张力性气胸压迫肺,使肺扩张受限2分)31. 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多尿产生的机制① 肾血流量逐渐恢复,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修复,肾小管内管型被冲走,肾小管阻塞解除,间质水肿 消退;(4分)② 少尿期滞留的水分及代谢产物等得以排出,尿素等代谢产物增加原尿渗透压,起到渗透性利尿作用;(3 分)③ 新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排泌和重吸收功能尚未恢复,钠水重吸收相对低下。
3分)《病理生理学》题库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死亡是指()0A. 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B. 细胞死亡C. 意识永久性消失D. 脑电波消失E.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2. 高烧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A. 高渗性脱水 B.水中毒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E.低钠血症3.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0A.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B.增加肺泡通气量C.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肾重吸收HC03 -增加4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B.肝脾储血释放C.红细胞破坏减少 D.肝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E.骨髓造血增强5. 发热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o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B.骨骼肌C.产致热原细胞 D.皮肤血管E.汗腺6. 应激性溃疡是一种()oA. 消化性溃疡B. 外伤后形成的皮肤表浅溃疡C. 心理应激时出现的口腔溃疡D. 癌性溃疡E. 重病、重伤情况下出现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表浅溃疡7. 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A.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 B.组织因子大量人血c.凝血因子xn被激活 d.凝血因子x被激活E.直接激活凝血酶8. 下列不是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特点的是()。
A.微动脉收缩 B.动一静脉短路关闭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微静脉收缩E.后微动脉收缩9. 钙超载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不包括()oA.激活磷脂酶使膜结构损伤 B.激活蛋白酶导致膜结构蛋白分解C.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 D.促进氧自由基生成E.心肌收缩功能减弱10 .呼吸爆发是指()A. 肺换气量代偿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