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铁工艺的相关资料.doc
5页官方消息表明,安溪全县拥有各类藤铁家居工艺产业400多家,这些企业的产品出口欧、美、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包括英发、聚丰、富华工艺、恒星、唐信、恒发、集发等多家公司整个藤铁家居工艺产业年产值近40亿元,年纳税2亿多元,约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额的40%,全行业共有加工点近3000个,带动相关从业人员14万此外,许多配套于藤铁工艺产业的相关企业,如树脂工艺、丝钉铁线、纸箱包装等专业厂家也分布在安溪各地据泉州海关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安溪藤铁业出口额达18460万美元,同比增长19.96%,出口单价更是从2011年的4.3美元提升至5.8美元,增幅高达35%,居泉州传统制造业之首近两年来,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难的不是出口量的增长,而是出口单价利润的保障很多行业都进入了微利阶段,毛利率从两位数跌至个位数在此期间,安溪的藤铁业却迎来了多年停滞期后的大发展据泉州海关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安溪藤铁业出口额达18460万美元,同比增长19.96%,出口单价更是从2011年的4.3美元提升至5.8美元,增幅高达35%,居泉州传统制造业之首□早报记者王宇静通讯员张晓斌文/图多年停滞后上演大逆转官方消息表明,安溪全县拥有各类藤铁家居工艺产业400多家,这些企业的产品出口欧、美、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包括英发、聚丰、富华工艺、恒星、唐信、恒发、集发等多家公司整个藤铁家居工艺产业年产值近40亿元,年纳税2亿多元,约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额的40%,全行业共有加工点近3000个,带动相关从业人员14万此外,许多配套于藤铁工艺产业的相关企业,如树脂工艺、丝钉铁线、纸箱包装等专业厂家也分布在安溪各地以前藤铁工艺品甚至出现过‘论斤卖'的情况业内人士说,由于缺乏设计,产品单一,有些企业的产品只能通过不断降低单价的方式销售安溪藤铁工艺最早的开创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藤编技艺传承人、安溪县家居工艺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清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安溪县藤铁工艺产业近几年来陷入发展缓慢的低谷期,自2002年之后,历经十年之久,安溪工艺行业出口总量一直没有明显上涨,甚至有下滑的危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究其原因,客观上,国际方面,欧美经济不景气,欧债危机远未结束,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企业出口订单减少,价格竞争激烈国内方面,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人民币升值,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不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铁藤工艺产业自身的薄弱,规模跟不上,设计投入少,产品没有个性自然也就丧失了市场话语权,陷入了维持生计、不得不贱卖产品的死胡同。
配套代工开拓内销市场除了在国际市场南征北战,近年有铁藤企业开始试水国内市场,受企业规模的制约,其参与国内贸易的方式各有不同据了解,目前包括英发、聚丰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积极通过电商平台,开始以自主品牌发力国内市场据聚丰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多年前就抬起了内销这只脚,目前在一二线城市的家具卖场里已经拥有了一席之地我们将铁制品通过设计与石材、布艺、木材进行对接,生产独特的铁藤家具产品该负责人透露,虽然目前国内市场的销售情况仍说不上成功,但是他们将坚持国内的开拓,接下来将尝试涉足电商平台的操作,扩大产品在三、四线城市的销售今年以来我逛遍了国内各大礼品市场英发家具装饰的相关负责人说,他亲自摸底调研,期待能够在国内市场有所作为陈明辉介绍说,除了直接让自己的品牌面向国内市场之外,企业还运用成熟的代工模式和国内的家具企业装饰企业建立合作,为他们加工贴牌,甚至直接参与设计这样的转变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较为轻松,毕竟只是转换了买家,而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缩短了交易周期,利于资金的快速回流陈明辉说,经过前几年的恶性价格竞争之后,当地的产业链金字塔结构基本形成,有些企业侧重家具生产,有些侧重软装工艺,有些重视设计轻生产,有些则只专注于接订单生产。
企业努力开拓市场,当地政府也积极引导创新升级,安溪方面已出台《促进安溪县工艺行业优化升级的事实意见》相关人士日前透露说,安溪即将建立安溪工艺文化创意研发中心,作为全县性工艺美术科研平台、工艺文化创意精品创新制作场所,此举将有利于提高铁藤工艺的整体设计水平,开拓国内市场相关负责人指出,研发中心今后将建立特殊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聘请、委托工艺美术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学者,针对消费特点、工艺革新、新技术新材料开发应用,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研究与交流;加强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对于特色的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申请注册专利,实行专利有偿转让该中心还将采取科研成果与技研人员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办法,建立科研人员与企业经济效益共享制度,最大限度调动从业者的积极性此外,他们还将为研发中心设计出来的样品申请集体商标,带动设计造牌的行业风气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领域,只有全面提高工业设计的重视度,才能保证企业的利润砸巨资做设计迎来新生“几百家企业中有40多家规模化企业安溪藤铁工艺品行业公会会长陈明辉说,近年来在规模化企业的带动下,整个产业对于设计方面的投入及重视程度日渐明显眼看着秋季广交会越来越近,最近安溪不少铁藤工艺术公司的老板们天天加班,与自己的设计师团队研究着最新的设计款式。
我们长期聘请了意大利设计师加盟设计团队,近期都在紧张地制定最终设计稿唐信家具董事长唐艺森说,创业至今已有10年,国际贸易环境愈发恶劣,企业想生存必须要依靠设计引领,他们每年在设计团队的打造上都要花费销售额的5%,因为有人无我有的设计,价格真的相差太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们从欧洲的设计机构挖人才,意大利设计师JeniferDumet原来在老家有自己的店铺会卖自己的一些设计,后来我们高薪买断她的设计,让她成为我们的专属设计师,确保我们的设计在市场上的唯一性唐艺森说,因为他们的主要市场来自欧美,因此欧美的设计师便显得奇货可居传统的铁架小书架一件13美元,经过设计之后却可以卖到30美元甚至更多除了价格上涨之外,设计还能减少铁制品的使用,原本的铁制挂件需要3斤铁,设计之后可以减少三分之二的用铁量,大大节约了成本重视设计之后他们企业的产品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跳过中间采购商,直接与欧洲一些特色礼品店建立联系,为对方减少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的高利润每年我们花费在设计上的费用得有上千万元安溪英发家具装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提到,他们的设计师团队共有15人,其中有10位来自海外为了打破“论斤卖”的困局,他们通过嫁接木材、玻璃、陶瓷等材质的运用,将产品从原本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小家具领域拓展到高级软装摆件、墙画设计领域,将产品打造成类艺术品,由此来提高产品附加值。
为了紧跟国际消费步伐,他们每年都要设计数以千计的全新产品来打开销路同样为了减少中间采购环节提升产品溢价空间,英发与美国的多家大卖场建立供销关系,直接供货,提高销量的同时也收获较高利润铁藤工艺品的设计上可以更加大胆对接当地产业业内人士建议说,设计带来的效益已经十分明显,但是在多材质的运用上,跨产业的合作上还可以再放开些比如与安溪当地茶产品的对接,生产具有工艺品性质的茶罐;比如与德化陶瓷产品的对接,出品具有白瓷美化效果的软装工艺品;还有与南安石材产品的对接,将铁制设计理念植入到他们的奢石工艺中或主导或配套,只要企业能够把握住铁藤设计源头,便能与其他行业共同撬动新的市场需求,带来更高的单价回报————————2013年泉州晚报3月10日,地处我县中部的尚卿乡迎来一大盛事,正式被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命名为“中国藤铁工艺第一乡”这是继我县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藤铁工艺之乡”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七大优势成就“第一乡”名号作为我县藤铁工艺业的发源地和工艺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尚卿乡大力发展工艺区域特色经济201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6个亿,其中工艺品产值21个亿,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的80%在全国众多工艺品主产乡镇中,尚卿乡为何能独享“中国藤铁工艺第一乡”尊号?其藤铁工艺业发展又有何骄人业绩?记者采访发现,七大优势成就了尚卿乡“第一乡”的名号:工艺业是尚卿乡的支柱产业。
全乡80%的劳动力从事工艺行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7980元,其中80%来自工艺业工艺品企业多、样类全尚卿乡现有各类工艺企业120多家,加工点360多个,其中规模企业15家,品样齐全,各呈其妙,有竹、藤、草、铁、树脂、陶瓷、马赛克、石材、木、氧化镁等数千种系列产品工艺品产值高、产量大2010年尚卿乡工艺产值上21亿元,每件工艺品的均价在50元以上,产品畅销国内外拥有尚卿工艺品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卿华——溪洲千亩工业园区和尤俊工业小区,现入驻企业100多家,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乡级工艺生产基地工艺文化底蕴深厚尚卿乡工艺文化历史悠久,自明清时期以来已有数百年的工艺文化历史,从民间传统工艺品的编织、加工、交换、品赏、销售等环节传承不息,名师辈出2010年我县竹藤编技艺列入泉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艺品制作技艺独特尚卿乡工艺品是将竹子、铁件、山藤、芳草、陶瓷、木料、树脂、钣金、马赛克、氧化镁等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而制作出的复合制品,呈现出粗犷大方、饱含山野田园气息和具有返璞归真感,制作技艺精湛,艺术价值高工艺业发展领先潮流尚卿乡工艺业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引领福建藤铁工艺业38年,企业从小到大,产品从单一的竹藤编工艺品,发展到至今拥有上千种的新型工艺系列产品。
在2010年度县政府表彰的纳税超500万元的企业纳税大户中,藤铁工艺类占8家,其中尚卿人创办的工艺企业达4家产、学、研”结合引领工艺品新潮流尚卿乡获得“中国藤铁工艺第一乡”称号,可谓实至名归那么,尚卿乡将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全面提升藤铁工艺业的市场竞争力呢?“尚卿乡的藤铁工艺业经过几十年来的成长壮大,广大人民群众敢拼善赢,在外乡贤一直关心关注家乡,发展氛围浓厚,文化积淀深厚,特别是这次荣获‘第一乡'称号,是荣誉也是机遇,我们将进一步整合现有产业,形成产业链,提升藤铁工艺业的整体竞争力尚卿乡党委书记刘升鹏、乡长汪礼才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尚卿乡已明确今后发展思路,重点做好“内练苦功,外树形象”两方面工作首先,在产业内部推进尚卿乡藤铁工艺协会的成立,在协会的指导下,强化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成立产品研发中心,聘请教授专家进行产品的研发,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继续引领藤铁工艺发展的新潮流筹建“中国藤铁工艺大厦”,它既是规模以上企业的办公场所,又是企业产品的展示厅,建成后将设置尚卿乡藤铁展览史馆,展示藤铁工艺文化,配套藤铁工艺广场,每年举行文化艺术活动,极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彻底改变当前“星星点灯”的状况,实现“也有月亮相伴”。
同时,对外利用“第一乡”的优势,扩大对外宣传攻势,促进企业整合抱团发展创建网上藤铁销售交易平台,推进网上藤铁交易的发展尚卿乡集“工艺、茶业、矿业、旅游”四大优势于一身,将挖掘丰富的藤铁工艺品资源,推动农耕文化旅游与藤铁工艺品旅游互动发展————————安溪新闻网记者从县文体新局获悉,我县竹藤编技艺正加紧申报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申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安溪竹藤编技艺历史悠久,以“技艺精湛、别具匠心、返璞归真、品类齐全”的特点享誉国内外据《五代初建安溪县记》和《泉州府志》记载,唐宋时期,“畚”、“筐”、“焙茗”等竹制品,老百姓已经开始使用千百年来,农具、茶具、日用器具中属于竹藤编的相当普遍,有篾箍、筛、笼、篱、笠、蓆、簾、桌椅、盘、筐、箱、斗箕、蒸笼、灯等14类40多种品种近现代以来,安溪竹藤编多散见于内安溪农村家庭副业,篾货上圩市交易或请师傅上门编织近年来,我县对竹藤编进一步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工作非常重视,组织相关单位继续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