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范大学21秋《中学物理教法研究》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7.docx
15页福建师范大学21秋《中学物理教法研究》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 主观型试题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 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不沉底),所排开盐水的重力大约为( )A.0.5NB.5NC.50ND.500N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不沉底),所排开盐水的重力大约为( )A.0.5 NB.5 NC.50 ND.500 N鸡蛋在水中浸没,且不沉底,即说明鸡蛋处于悬浮状态,所以此时的浮力与其自身的重力相等;再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此时鸡蛋排开盐水的重力等于鸡蛋自身的重力,由于鸡蛋的质量约是50g,所以其所受的重力是G=mg=0.05kg×10N/kg=0.5N.故选A.3. 人站在阳光下身边出现影子,这说明光是沿______________传播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射原理制成的;我们人站在阳光下身边出现影子,这说明光是沿______________传播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_射原理制成的;我们认为月亮不是光源,其原因是 直线 反 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它本身并不发光:(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典型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影子和小孔成像等;(2)潜望镜的主要部件是两面互相平行的平面镜,所以工作原理是光的反射;(3)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自身是不会发光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月亮,是因为月亮能够反射太阳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故答案为:直线,反,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它本身并不发光.4. 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 下列机器或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A.电磁继电器B.发电机C.电动机D.电铃下列机器或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A.电磁继电器B.发电机C.电动机D.电铃A、电磁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B、发电机即通过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此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故是电磁感应现象,故该选项正确;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来工作的,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D、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制成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 为了探测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曾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用能量为22GeV的电子做探测粒子轰击质子这样的电子为了探测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曾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用能量为22GeV的电子做探测粒子轰击质子这样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质子的线度为10-15m,这样的电子能用来探测质子内部的情况吗?所用电子能量(22GeV)大大超过电子的静能(0.51MeV),所以需用相对论计算其动量,p=E/c而其德布罗意波长为 由于,所以这种电子可以给出质子内部各处的信息,可以用来探测质子内部的情况。
7. 理想高弹体在形变过程中,保持( ) A.内能不变 B.熵不变 C.体积不变 D.分子链的构象不变 E.自由能不变理想高弹体在形变过程中,保持( ) A.内能不变 B.熵不变 C.体积不变 D.分子链的构象不变 E.自由能不变AC8. 已知一个望远物镜,由两个薄透镜胶合而成,其正透镜用K9玻璃(nD=1.5163,νD=64.1);负透镜用ZF6玻璃(nD=1.7550,已知一个望远物镜,由两个薄透镜胶合而成,其正透镜用K9玻璃(nD=1.5163,νD=64.1);负透镜用ZF6玻璃(nD=1.7550,νD=27.5)其合成光焦度φ=1,h1=1,tanω=-1,孔径光阑与它重合试求消除近轴区域位置色差的光焦度φ1和φ2,以及CⅡ和SⅣ值φ1=1.751366,φ2=-0.751366, , 9. 测验中的区分度是指每个试题对考生的水平(或能力)区分开来的程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 不应该将物理教材的教育价值绝对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1. 现在已有的物理概念、定律可以被视为终极真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2. 高聚物的熔融指数越大,表示其流动性越______。
高聚物的熔融指数越大,表示其流动性越______好13. 一束光是否有可能包括两个正交的非相干态、但不是自然光?一束光是否有可能包括两个正交的非相干态、但不是自然光?可能.当两个正交的非相干态的振幅不相等时,则合成为部分偏振光;而振幅相等时,合成为自然光.14. “实验探索法”教学法,就是在教师启发下,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演示实验或自己操作的实验,经过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5. 关于教学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A.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各种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方式B.教学方法是一种无秩序的活动方式体系C.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D.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活动和学生的认识活动的相互关系参考答案:ACD16. 物理选择题是典型的客观型物理习题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7. 生色基的结构特征是都含有_______,典型的生色基有羰基、羧基、酯基、硝基、偶氮基及芳香体系等生色基的结构特征是都含有_______,典型的生色基有羰基、羧基、酯基、硝基、偶氮基及芳香体系等的C—C和C≡C的λmax落在近紫外区,但已接近一般仪器的测量范围,具有_______吸收也可被视为是生色基。
正确答案:π电子孤立末端π电子,孤立,末端18. 以下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特制玻璃中光速可达106km/sB.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1.2mC.普通手电筒小灯泡的以下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特制玻璃中光速可达106km/sB.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1.2mC.普通手电筒小灯泡的功率约为1WD.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在玻璃中是这个速度的23,即3.0×108m/s×23=2.0×108m/s=2.0×105km/s.故A错误;B、中学生用的课桌的高度在1米以内,故B错误;C、一般用干电池做电源的小灯泡的功率在0.1~0.8W之间,此选项符合题意;D、物理课本的质量:m=250g=0.25kg,物理课本重:G=mg=0.25kg×10N/kg=2.5N,∵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压力:F=G=2.5N,s=25cm×20cm=500cm2=0.05m2,桌面受压强:P=FS=2.5N0.05m2=50Pa.故D错误.故选C.19. “要尊重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出自哪部教育文件?(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中国教育法》C.《中国宪法》D.《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参考答案:D20. 物理课题研究的教学原则是( )。
A.科学性B.创造性C.主动性D.发展性参考答案:ABCD21. 何为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怎样利用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求解任意带电体产生的电场中任意点的电场强度?何为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怎样利用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求解任意带电体产生的电场中任意点的电场强度?在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任意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称为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对于点电荷系,可分别求出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电场中任意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然后求它们的矢量和,即在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任意点的电场强度为 对于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首先在带电体上取一电荷元dq,其线度相对于带电体可视为无限小,从而可将dq看成一个点电荷,该点电荷dq在电场中任意点P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取各个电荷元对任意点P的电场强度,并求矢量积分,可得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在任意点P的电场强度为 22. 不属于物理教学论学科研究对象的是( )A.教学计划B.物理学史C.课程标准D.教学大纲参考答案:B23. 如图,入射光AO与镜面成30°夹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为120°C.如图,入射光AO与镜面成30°夹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射角是60°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为120°C.入射光线AO与法线间夹角是60°D.反射角是30°入射光AO与镜面成30°夹角,所以入射角为90°-30°=60°,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60°,C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A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为60°×2=120°,B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24. 一块闪耀光栅宽300mm,有500个/mm刻槽,闪耀角为77°12&39;。
一块闪耀光栅宽300mm,有500个/mm刻槽,闪耀角为77°12'光栅栅距 已知光栅宽300mm,因此光栅槽数为 应用式d(sinθ-sinγ)=mλ,m=0,±1,±2,…,光栅对650nm的闪耀级数为 因此光栅的分辨本领 =mN=6×1.5×105=9×105$光栅的自由光谱范围 $题给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分辨本领和自由光谱范围分别为 和 可见题给光栅和标准具的分辨本领差不多,但光栅比标准具的自由光谱范围宽得多 25. 一个MOS结构中由Na=5×1015cm-3的N型衬底、100nm厚的氧化层以及铝接触构成,测得阈值电压为2.5V,计算Si-SiO2界一个MOS结构中由Na=5×1015cm-3的N型衬底、100nm厚的氧化层以及铝接触构成,测得阈值电压为2.5V,计算Si-SiO2界面电荷密度.n=ni=Nd=-0.331V =-0.662V QB=[2εsqNd(-ψsi)]1/2 =(2×11.9×8.854×10-14×1.6×10-19×5×1015×0.662)1/2 =3.327×10-8(C/cm2) 阈值电压 =1.39×1011(cm-2) 26. 物体放在某凸透镜前16厘米处,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8cm C.4cm物体放在某凸透镜前16厘米处,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B.8cmC.4cmD.18cmA27. “学生讲演法”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动学生认真备课(以大组为单位),然后派代表上台讲演并解答教师和其他学生质疑的方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8. 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变为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