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研究-前贤时彦论国学-我看国学人物.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3848573
  • 上传时间:2021-10-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9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研究-前贤时彦论国学我看国学人物   【作者简介】张华(1984— ),男,汉族,山东泰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我爱,最爱之国学人物  国学人物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自夏代以迄于今,古代、近现代前贤以及当代时彦无不“列坐其次”,与之神会,“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字一句,亦足以畅阅幽情国学人物囊括大典、网罗百家,与之神游,大有王羲之兰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之感在与国学人物神会的过程中,远远超越了会稽山阴之“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等自然景观所带来的审美愉悦,而是进入了自由深邃、阔大无垠又妙不可言的精神世界遨游  钱宏先生在为国学大师丛书所写前言《重写近代诸子春秋》中指出:“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出现过三个广开风气、大师群起的“诸子百家时代”第一个诸子百家时代,出现在先秦时期那时,中华本土文化历经两千余年的演进;已渐趋成熟,老庄、孔孟、杨墨、孙韩……卓然颖出,共同为中华学术奠定了长足发展的基脉此后的千余年间,汉儒乖癖、佛入中土、道教蘖生,中华学术于发展中渐显杂陈。

      宋明时期,程朱、陆王……排汉儒之乖、融佛道之粹、倡先秦之脉、兴义理心性之学,于是,诸子百家时代再现降及近代,西学东渐,中华学术遭遇冲击,文化基脉遇空前挑战然于险象环生之际,又一批中华学子,本其良知、素养,关注文化、世运,而攘臂前行,以其生命践信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康有为、章太炎、严复、梁启超、蔡元培、张元济、王国维、胡适、鲁迅、黄侃、陈寅格、钱穆、冯友兰……他们振民族之睿智,汲异域之精华,在文、史、哲领域筚路蓝缕,于会通和合中广立范式,重开新风而成绩斐然第三个诸子百家时代遂傲然世出!”钱先生此论可谓真知灼见国学人物专栏中从先秦之孔孟、老庄、孙韩、杨墨到宋明之程朱、陆王再到近代之章太炎、黄侃、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鲁迅等不一而足,可谓群星璀璨中间又有各个时代的哲人大家,他们如同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前后相继,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的完美链条仔细品读,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发展演变轨迹  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大师的出现国学大师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终成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他们焚膏继晷、发愤著书,在贫病潦倒、困顿不堪之际,仍不畏艰难、筚路蓝缕,以生命铸就了学术之进步,用人格引领了文明之发展。

      今天读来,“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国学人物,畅叙生平,时序井然,多维审视,人文互见如史伯之论,集“洞悉天下形势的巨子”、“ 阐述阴阳五行的智者”、“ 提出和实生物的哲人”于一体,阐释深刻、逻辑严密管仲之论,则分管鲍之交、桓公拜相、管仲改革、威服诸侯、病榻论相等五大阶段去书写,客观完整、条分缕晰墨子之论,则分为墨子生平、墨子故事、墨子其书三大块,全面细致,资料翔实以此观文,可使茅塞顿开;循此研究,方能登堂入室  品读时彦,日新吾见;回首前贤,旧墨余香对话国学人物,大可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每一位国学人物都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存在,他们的著作是我们审视国学的一面镜子,他们的生平经历则是我们观察历史的一个角度然而,他们又都是好学深思的智者,都是博学多才的大师,都是在某个领域造诣极深的学者,或者是无所不通的鸿儒,因此,品阅国学人物,往往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丰富之感,同时也不乏“瞻之弥高,钻之弥坚”的高深之慨他们所给予我们的,不单单是知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更是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砥砺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古之学人成为今之大师,当今学人也必定成为后之所谓的大师国学人物前仆后继、继往开来,传承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他们吹来的是缕缕凉风,足以开启心智;留下的是一脉馨香,无不沁人心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国学人物所积淀的则是一股精神、一种力量,永远那么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感谢国学人物,让我们对学术历史有章可循;感谢国学人物,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有地可栖祝愿越办越好,让更详实、更丰富、更栩栩如生的国学人物来感动感染更多的人,使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广阔园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过程中,播撒更多真善美的种子同钱宏先生一样,我们坚信一种观念:一代人有一代人之学术,我们坚信一个命题:历史不会跨过我们这一代,让之国学人物激励当代学人以更多学术硕果嘉惠士林,呼唤更多博学多识的国学人物不断涌现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