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1356648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6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4例有典型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的高龄患者,其中L4/5节段8例,L5/S1节段6例,L3/4、L4/5双节段4例,L4/5、L5/S1双节段6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结果:24例高龄患者在术后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均得到明显缓解,直腿抬高试验呈阴性,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为高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术前为(7.9±1.5)分,术后为(2.1±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根据改良MacNab评分,优15例,良5例,优良率83.33%结论:高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明显,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应大力推广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高龄患者;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高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对患者影响较大,不仅限制了患者的行动,也使患者腰部疼痛异常,下肢胀痛、麻木明显,难以忍受。

      在临床治疗中,如果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一般达不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若是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方式,则又会使得高龄患者的手术创伤过大、风险系数高、费用高昂、恢复期较长等,从而使得大部分高龄患者宁肯选择忍受疼痛也不愿意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1]近年来,随着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和高龄患者看到了微创手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新希望本院通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4例高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年龄在69-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7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8例这些患者病情具体情况为L4/L5节段8例,L5/S1节段6例,L3/4、L4/5双节段4例,L4/5、L5/S1双节段6例,患者病程1-3年,平均(2.13±0.14)年,伴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1.2手术方法手术操作按照TESSYS标准进行,术前拍矢状位和横断面的MRI确定突出的位置、大小拍正侧位的X片确定椎间孔的大小和髂嵴的高度具体手术方法以L5/S1间隙为例:首先,患者取俯卧位,在腰部放弓形支架,腹部悬空。

      沿棘突标记正中线,然后标记髂嵴L5/S1进针点一般要旁开中线12-14cm,实际的旁开距离还需要依病人肥胖程度和椎间孔大小作适当调整正位透视下标定髂嵴最高点连线,侧位透视下标定一条经S1上关节突肩部到S1椎体后上缘的侧位线,该侧位线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交点为穿刺点麻醉成功后,置入一个18G穿刺针沿标定线穿至下位椎的上关节突前下缘,在18G针里置入一根细长针向椎间盘内注入亚甲蓝染色,通常把髓核组织染成蓝色,显示突出的髓核然后,退出长针,插入导丝,退出18G针在进针点皮肤切开一个大约8mm的切口沿着导丝方向插入导杆后逐级扩张沿导杆放置环锯套管及环锯,去除部分上关节突前下缘骨质,扩大椎间孔应用环锯时需用C型臂监测深度环锯前端不能超过椎弓根内缘连线环锯前进或后退时都保持顺时针旋转取出环锯,放置工作套管,正位透视下到达椎弓根内缘,侧位透视下在椎体后缘椎间盘平面放入椎间孔镜后清除骨质碎屑、突出蓝染的髓核组织,射频止血、消融,减压后神经根复位回落,神经根表面血管充盈,硬膜囊、神经根均搏动明显1.3术后处理手术完成之后,让患者平卧,并检查直腿抬高试验、患肢疼痛缓解程度,用VAS量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卧床休息24-48小时后,佩戴腰围可下床活动。

      术后3-6天出院,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体力活动和剧烈体育运动术后随访6-12个月,根据改良MacNab评分,优15例,良5例,优良率83.33%1.4统计学分析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的腰腿痛症状、间歇性跛行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高龄患者术前术后VAS数据比较经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之后的24例高龄患者,在手术之后,腰腿痛症状、间歇性跛行明显缓解,直腿抬高试验呈阴性,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显著(P<0.05)具体如表12.3高龄患者术后优良率、总有效率经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之后的24例高龄患者,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优良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95.83%3讨论24例患者均未发生神经硬脊膜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采用局麻,切口仅8mm,不需切断肌肉,也不切除椎板等重要的骨关节结构,对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而且术中极少牵拉、干扰神经根和硬膜囊,出血少,不会导致椎管内明显的瘢痕形成与粘连,具有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费用较低、恢复较快等优点,更加有利于高龄患者的恢复[2]。

      而且,由于高龄患者身体机能退化,与普通患者相比,手术之后的恢复期较长,特别是一些高龄患者在手术之前都通过推拿、封闭等方式治疗,造成了局部粘连,如果采用创伤大的开放手术方式则会进一步延长高龄患者的恢复期,因此,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更为合适[3]术后随访也表明,经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之后的24例高龄患者,在术后根性症状及间歇性跛行均得到明显缓解,直腿抬高试验呈阴性,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改良MacNab评分,VAS评分术前为(7.9±1.5)分,术后为(2.1±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评分,优15例,良5例,优良率83.33%因此,高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明显,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应大力推广参考文献:[1]张德辉,朱显科,左新成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高龄腰椎椎间盘突出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短期疗效[J].脊柱外科杂志,2015,13(1):24-27.[2]韩立强,江汉,田永刚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结合工作通道分步置入法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短期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4):2393-2395.[3]何春军,陈浩樑,赖以毅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7):2863-286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