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13122654
  • 上传时间:2023-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_图文_百度文库核辐射的危害性和防护措施1、 什么是放射性1896年贝克勒尔在研究轴矿的荧光现象时发现轴盐矿发射出类似X射线的穿透性辐射两年之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从轴矿中相继发现的另外两个能发射射线的新元素——钋和镭居里夫人称这种能自发释出射线的性质为放射性2、辐射分哪几类辐射分为两类一类是电离辐射,这是指α(阿尔法)、β(贝塔)、γ(伽马)、X和中子等射线这些射线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电离(即原子或分子获得或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电离辐射按粒子带电情况又可分为带电粒子辐射(如α、β、粒子)和不带电粒子辐射(如中子、X和γ射线)另一类是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声辐射、热辐射和低能电磁辐射。

      3、α、β、γ、中子和X射线有些什么特点?(1)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带正电的氦原子核它的质量大、电荷多,电离本领大但穿透能力差,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1~2厘米,通常用一张纸就可以挡住2)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带付电荷,质量很小,贯穿本领比α粒子强,电离能力比α粒子弱β射线在空气中的射程因其能量不同而异,一般为几米一通常用一般的金属板或有一定厚度的有机玻璃版、塑料版就可以较好地阻挡β射线对人的照射3)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高能电磁波它不带电,不具有直接电离的功能,但可以通过和物质的相互作用间接引起电离效应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要想有效地阻挡γ射线,一般需要采用厚的混凝土墙或重金属(如铁、铅)板块4)中子射线:是由中性粒子组成的粒子流不带电,穿透能力强它像γ射线一样可通过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间接地使物质电离通常将中子按其能量由低到高分为热中子(小于0.5电子伏)、慢中子、中能中子、快中子、高能中子(大于10兆电子伏)日常使用的中子源(如镅-铍中子源和钋-铍中子源)或某些加速器存在中子防护问题5)X射线:在各种放射线中,人们通常解最多的就是X射线它和γ射线一样,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有较强的穿透能力,且只有通过与物质相互作用,才能使物质间接地产生电离效应。

      它与γ射线的不同之处是能量较低,通常是高速电子轰击的金属靶产生的,不是由放射性核素自发衰变释放出的一般需要采用重金属板块来屏蔽X射线但对低能量的软X射线(如来自电视机和计算机的低能量软X射线),电视机或计算机的显示屏就能很好地对它加以屏蔽4、辐射的来源辐射的来源包括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如X光,核磁共振等、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5、受辐射的方式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1)外照射由放射源或辐射发生装置(如粒子加速器)释出的贯穿辐射由体外作用于人体,称为外照射在向环境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的事故中,向下风向移动的放射性烟云以及已沉降于设备、建(构)筑物及地面表面上的放射性物质也可成为人体外照射的放射源人们每时每刻都受到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在生产、应用电离辐射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除了受到天然本底照射外,还受到附加的职业照射邻近生产、应用电离辐射源地区居住的或受人工放射性污染影响的公众,同样也受到天然本底照射以外的附加公众,同样也受到天然本底照射的以外的附加照射。

      在使用电离辐射源的医疗诊治措施(如X射线检查、放射治疗)时,受检者或病人也会受到电离辐射外照射一旦发生核与辐射事故或遭受涉及核与辐射的恐怖袭击,则可能导致较高水平的外照射2)内照射外源性放射性成物质经由空气吸人,食品或饮水食入,或经皮肤、伤口吸收并沉积在体内,在体内释出α粒子或β粒子,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射在正常作业或事故性释放时,放射性物质一般通过空气和水的途径进入周围环境,在环境中藉不同的照射途径(包括食物链),最终到达人体经由空气和水两种流出物途径使公众受到内照射时,涉及的环境介质有空气、沉降物、地表水、地下水、牛奶、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饲料等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它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6、核辐射如何危害人体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这会产生三种结果:1、细胞受损坏掉,被人体分解、吸收、重新利用,进行自然修复,不会造成很大伤害;2、作用于生殖细胞,改变了染色体上DNA(基因)的结构,导致生育的后代是“怪胎”;3、作用于体细胞,体细胞DNA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不能修复并且细胞仍然存活,就有可能出现细胞不受控制地复制的情况,这就演化成癌症。

      结论就是,人体总在接受辐射;辐射未必会产生危害;更多的辐射会增加危害的概率7、受辐射后有哪些反应?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是接受的辐射剂量超过一定阈值才会出现的效应,其临床表现是呕吐、脱发、白内障、性欲降低、白细胞降低、各种类型放射病,直至死亡随机性效应是指辐射剂量引起的癌症发病率增加,没有剂量阈值原则上接受任何小剂量的辐射,都会引起癌症发病率增加一旦诱发癌症,其严重程度就与接受的辐射量无关了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平时说的致癌诱因,比如我们常常说某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致癌8、核辐射可引起伤亡的剂量是多少?核辐射剂量大于4000mSv就会致个体死亡核能外泄又称为核熔毁,主要发生在核电站,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剂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能造成生物伤亡9、怎么知道体内已受到放射性污染?固定式或车载式体外测量装置可用于测量沉积在全身、肺部或甲状腺内的放射性核素测量前应仔细洗浴,更换干净的衣服,以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从测量时获得的体内放射性污染量可以推算出最初经食人或吸入途径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生物样品包括尿、粪、血液、呼出气、鼻拭物、唾液和汗,但通常是尿和粪样。

      为估计意外摄入放射性物质的量,通常采用粪样分析法早期粪样的监测结果有助于判断人员是否受到体内放射性污染,尤其是最早几天逐日粪样排出的放射性活度监测的结果更有用尿样放射性活度异常增高则证明摄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已吸收入人的体液中多数情况下宜收集24小时全尿,有时还由于测量方法灵敏度所限而需要分析几天合并的尿样粪样和尿样的收集过程均须避免附加的污染,出现假阳性结果在进入污染场所时若有条件可佩戴个人空气采样器,直接估计佩戴者的放射性核素吸入量场所表面污染水平的增高是人员处于暴露危险的一个信号,但不用于直接估计个人体内污染量10、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受到哪些辐射照射?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mSv,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mSv,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mSv,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mSv,食入为0.3mSv可以看出氡是最主要的照射来源地球上每人每年都会接受2.4毫希的天然电离辐射,此外,由于各种原因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核燃料循环职工(包括核反应堆的操作工、矿工、冶炼工等)接受的年平均职业照射剂量为1.0个毫希,医学职业照射为0.3个毫希11、人们的哪些活动也有放射性?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

      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mSv/年戴夜光表每年有0.02mSv;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mSv;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mSv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12、内、外照射辐射的防护措施(1)内照射辐射防护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伤口进入体内的辐射叫内照射戴口罩防止经呼吸道吸入α粒子和β粒子食物、水被怀疑受到污染时,应当检测,不合要求不饮用穿戴工作服防止皮肤吸收,尤其要注意防止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内2)外照射辐射防护体外放射源对人体造成的照射叫外照射常见外照射源有:X射线、γ射线、中子束、 高能带电粒子束、β射线外照射防护措施有:(1)距离防护,距放射源越远,人体吸收剂量就越少;(2)时间防护,即减少受照射时间;(3)用屏蔽物质防护射线通过与物质接触,能量被减弱所以,在放射源与人体之间加装屏蔽物就能起到防护作用常用屏蔽有铅,水、铁、水泥、砖、石头、铅玻璃等13、放射性物质一定时间后会自动消失有很多种放射性物质,它们有着不同的半衰期,即放射性核素因放射性衰变而使其活度降低到原来的一半所经过的时间。

      一般来说,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较长,而多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都较短资料显示,核反应堆完全熔解后,会释放一些较低毒性的放射性气体,包括氮-16、氚和氪氮-16迅速转变为稳定的氧氪气很轻,进入大气后迅速消散,氚气能量很低,半衰期为12年当它衰变时,它以稳定的氦气形式存在,对人类的危害不大目前已监测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包括碘131、铯134、铯137、钚-238、钚-239和钚-240六种核素,其中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这就意味着,大约三个月后,几乎所有的放射性碘将衰变完而消失了铯134、铯137半衰期分别是2年和30年,而钚的半衰期则是在80年至上万年,根据沉降灰中放射性物质的总量,可能需要采取一些去污和必要的减少辐射措施14、目前各国对日本食品监测情况自日本核事故后,各个国家加强对日本出口食品放射性污染监测,其中泰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近日在日本进口的一批地瓜上发现放射性元素碘-131,其辐射值只有每公斤15.28贝克勒尔,远低于泰国设定的100贝克贝克勒尔的数值;韩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表示,3月30日在对当月19日至29日从日本进口的244件食品进行了辐射检测时,从其中14件中检测出浓度为0.08~0.6Bq/kg的放射性物质铯和碘,核能安全技术院的研究结果,若食品中检测出的放射性物质浓度达不到3.7 /㎏,可看作天然放射线水平,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美国环境保护署、食品和药物管理局3月30日联合发表声明说,检验人员在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的牛奶样品中检测出极微量放射性物质,检验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极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碘-131。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解释说,“极微量”可量化至食品放射性物质含量安全标准的五千分之一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下令禁止进口日本福岛县、枥木县、群马县、茨城县、千叶县的乳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水生动物及水产品,避免了高放射性污染食品的进口,所以短期内我们在工作中不会接触到高放射性污染的产品15、国内核辐射物质监测情况3月31日环保部门在沿海及内地25个省份监测点气溶胶取样中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浓度均在10-4贝克/立方米量级及以下,另在山东、浙江、安徽、广东检测到了极微量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浓度均在10-5贝克/立方米量级及以下初步确认各地所检测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来自日本福岛核事故由于各地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