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实验课教学规范.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390028618
  • 上传时间:2022-1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实验课教学规范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实验课,特制订新世纪小学实验课教学规范实验课教学规范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成绩考核与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现就这五个基本环节提出一些操作要点,供广大教师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完善一、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工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实验教学的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和实验教学前的准备,最后编写成教案1.备课标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课标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估和编写教材的指导性文件认真学习课标,全面领会课标的精神,并自觉贯彻执行教学课标中对实验部分的明确规定,是搞好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备课标时要明确:(1)教学课标对实验教学提出的任务;(2)教学课标对实验教学提出的目的;(3)教学课标对实验教学提出的要求;(4)教学课标对实验教学规定的内容2.备教材教材(即教科书)具体详细地体现了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备教材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熟悉教材中实验的分布体系,正确领会编写意图通过通读和精读教材,把握住教材中各部分实验的编排,全书的重点实验是哪些,分清实验类型,这些实验为什么要这样编写、安排等,对教材中实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以达到熟悉教材的目的。

      2)在全面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和有关实验史料,这样可以帮助更好的熟悉教材,充分掌握教材中的实验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3.备教法教有法而无定法,实验教学的教法应牢固树立准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一致的原则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识和思维水平以及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实验进行分析、研究,对实验教学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5.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实验教学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准备工作的好坏一般来说,实验教学主要以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类型的形式进行,因而准备工作有不同之处,现分述如下:(1)演示实验的准备演示实验是在课堂特定的环境中,创造一些特定的条件,重视某些自然现象的实验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原理的掌握掌握实验原理,是设计、进行和改进实验的根据,掌握了原理,才能准确地抓住关键,正确地操作,成功地演示实验条件的准备本节课所需的仪器、试剂、所需其它用品,必须考虑周全对仪器的性能必须熟悉,对仪器的使用必须熟练,对仪器的装备必须完整然后有序地放入演示实验提篮或者演示实验室实验方法的选择同一实验一般可用不同方法、不同仪器去做、教师应根据教学课标、教材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法。

      实验技术的处理即实验程序的设计、实验步骤的安排、仪器器材的选用、故障隐患的排除等,甚至仪器先放在那里,什么时候上讲台,先放什么后放什么,什么时候收藏,都要通盘考虑好e实验效果的试做即使是有经验的老教师或做得十分熟悉的实验,都应在课前进行试做,通过试做能取得最佳数据、最优组合、最好配方、最佳效果的操作程序和物质准备通过试做能排除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不致因缺某件小物品如火柴等而延误时间和影响实验学生实验的准备学生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自己动手做实验,能起到掌握知识、学到实验方法、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学生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学生实验计划学生实验计划是根据教学课标和教材对实验的要求,预先提出学生实验计划,做好统筹安排,排好实验课程表,落实仪器设备,准备好实验器材等制定实验计划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要学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培养什么能力,都应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提出不同阶段教学的目的要求,把培养目标分解到不同年级,落实到每个实验实验环境的准备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场所,实验前,保持各项设施如水、电等就位,保持室内清洁、肃静,保持一种科学的氛围。

      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器材是开展学生实验的物质条件,通常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检验仪器设备是否完好齐全、将完好的仪器成套,按组配置在实验台上仪器的检验必须认真进行,哪些应作修理,哪些可以自制,都要在准备过程中及时完成,逐项落实有的仪器,教师一定要试用,如果仪器有故障,应及时排除,否则会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甚至造成事故d指导学生准备学生在实验之前,应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复习有关知识,预习实验内容,初步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任务,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方法、步骤、注意事项以及了解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等只有学生有了这些准备知识之后,才能动手做实验6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的结晶,是指导教学的方案,编写实验教学的教案应包括:班级;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类型;实验仪器及材料、用品;教学过程;实验小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信息反馈及今后实验教学的改进意见二、课堂教学教学就是按课前设计好的方案施教实验教学通常分为演示和学生实验两类课进行,因而教学操作程序有些差异一)演示实验课的教学演示实验是以教师操作为主,用以配合讲解、建立概念、总结规律为目的实验;演示实验以全体学生集体观察为特点,因而应力求明显、直观、简单、可靠,富有启发性。

      演示实验课的教学程序是:组织教学、实验演示、检查总结、作业布置1.组织教学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课堂调控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学的开始强化课堂纪律很有必要,其次是引入新课题,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观察的重点2.实验演示这部分是整节课的中心环节,要求实验演示的整个过程使全班学生看得清楚,配合实验演示讲解的内容使全体学生听得明白,这就给教师提出操作要严格认真地按操作程序进行,不能随随便便,粗心大意,更不能违反操作规程、出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讲台上一般不要堆放仪器,更不要堆得好象杂货摊,凡是没有用到或已经用过的仪器(包括附件)应放在演示桌下,给学生一个观察主体,不致于注意力分散2)仪器放在讲台上要面对学生,矮小的仪器在前,高大的仪器在后,必要时,后排的仪器要用台架或木块垫起来,不要相互遮蔽,影响学生的观察3)仪器放置的角度要有利于学生观察,演示时,教师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和手遮住学生的视线,仪器的可动部分要左右移动,而不要对着学生前后移动4)教师在引导指点学生观察时,讲解要与演示恰当配合,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精辟、简要、准确,操作要熟练、规范。

      5)出现偶然情况,如演示不成功,要沉着冷静,分析原因,排除故障,不要理怨客观原因,甚至弄虚作假,不按科学规律办事,这对学生是一种误导,必须坚决克制6)注意随时调控课堂的方方面面,保持课堂充满教与学协调和谐的运转机制7)板画、板书与实物相对应,以免造成学生思维混乱3.检查总结这是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巩固新课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课堂小测验等形式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并记住当堂所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课堂练习、课堂讨论、师生共同归纳等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之系统,逐步转化成能力4.作业布置布置作业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和消化重点、难点以及为下节课作准备的预习作业要求作业题精选,份量要适当,保证学科间作业的横向协调,防止加重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二)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学生实验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学生实验课的教学程序是:实验前的指导、实验中的巡回指导、实验总结和作业布置1.实验前的指导实验前的指导是保证一节课良性运行的预备状态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纪律和操作规程的同时,还要做好:(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2)说明或示范实验要点,并用事先设计好的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向学生展示。

      3)指导要精炼,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2.实验中的巡回指导巡回指导是整个实验课的中心环节,巡回中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顺序、要领,观察产生的现象,记录显示的数据等,具体还要做好:(1)适时质疑,及时发现问题,调控实验进程,坚持个别指导与面上指导相结合2)对个别组或少数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必要的指导,发现多数组或大部分学生对某一问题都感到困难时,及时让全班学生暂停实验,对问题作补充说明后,再进行实验3.实验总结实验总结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没有实验总结,则是一堂不完整的实验课这一环节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报告实验结果教师应指定学生向全班报告实验的进行情况和实验结果2)实验情况简评表扬实验按规程、守纪律、效果明显、观察仔细等方面的组或某些学生,指出实验方法不对的情况和克服的办法3)指导学生整理实验报告4)指导学生整理好仪器、试剂4.作业布置实验作业的布置主要包括:课后作业和下节实验课的预习作业,整理完成实验报告等三、作业批改和作业批改和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捕捉教学信息反馈的良好途径,因此,要做到:1.及时批改作业,以便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改进教学。

      2.批改作业时,对学生作业中做错的关键地方,如实验报告中的数据、现象、原理等,要给予启发性指点,让学生自己改正.3教师要有计划地批阅部分作业,做好记录对普遍性错误,必须在课堂上讲评、纠正,个别错误,个别纠正,有创见的要鼓励4.学生间可相互批改作业,以达到交流的目的5.可采用个别与集体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深入了解学生,师生交流感情,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为后进生补食,为尖子生提高四、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教学的延伸,能促进师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特长,又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1.组织学生改进、制作教具,既可弥补教具不足,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2.组织学生进行模型、标本等科技作品的制作活动3.举办科普知识技法介绍或讲座,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作、发明及小论文的撰写活动等4.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器材,组织学生为当地科技致富开辟门路,发展经济五、成绩考核与评定1.成绩考核分考查和考试两类(1)考查是平时教学中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而采用的通常采取定性评价的方式进行如提问、检查作业、抽测、观察学生实验的行为规范、实验态度、遵守实验室制度等。

      2)考试多属于总结性测验主要采取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的方式进行,是量化的一种客观方法2.关于考试命题和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1)命题应依据教学课标和教材,立足于技能技巧的考核难易和份量要适度,内容要有较大的覆盖面2)操作技能的考核要把内容和要求归纳成评分细则,考核时违反操作要求者,按评分细则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打分3)对实验能力的考核,可采用分组抽签进行考核评估,内容根据实验进度和课标、教材而定,考核评估可参考下表的形式进行实验能力评估表3.评分要客观公正,学生成绩要记入记分册,以备查和存档全面评价学生4.考试结束后,对教学质量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中小学整个实验教学常规,备课是基础,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准备工作是关键,进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整个实施过程是中心,作业批改与是信息反馈的捕捉,组织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教学理论的具体实践,考查与考核是对学生的评价总之,通过这些常规工作,才能全程履行实验教学的整体工作,优化整过实验教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