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为课外实践打下坚实基础.docx
5页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为课外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这一模式的教学特点在于课上重点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较好的智力发展,并适当引入课外知识和实践,以及介绍古今中外好的相关作品等,二者结合,既能提高课上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又为课外活动打下基础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这一模式的操作程序是按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来加以规划的,其基本程序是:导入新课――理论讲授――实践练习――前沿知识拓展――作业和课外活动布置等几个方面,具体的操作步骤主要表现为: 一、复习旧课,由课外知识导入新课 儿童文学课堂的教学导入经常以复习旧课、列举学生熟悉的课外知识或者检查预习等方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从而由难而易、循序渐进地顺利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方式的运用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儿歌时,课前首先请同学们列举一下自己小时候说唱过的儿歌来到入新课,同学们表情兴奋不已、发言积极踊跃,说唱了许多首活泼有趣的儿歌,从而为课上的新知识,即儿歌的特点和种类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内知识理论讲授为主,课外作品实践补充为辅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作系统讲授和深入分析,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适当引入课外知识加以验证以便学生消化和理解具体方式方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1.创设情境 教师围绕课上教学内容,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入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使学生亲自参与到各种游戏、表演、唱歌、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中去,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各项智力活动比如讲儿歌时,可以做一些相关的游戏,如拍手歌、丢手绢、请朋友等游戏,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儿歌的重音韵节奏、易记宜唱、歌戏互补等特征;讲授故事这一儿童文学题材时,可以请同学们观看精美动画《阿里巴巴》、《三打白骨精》等影视作品,以便更好地消化理解课内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引入课外内容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同时了陶冶情操 2.教学过程中归纳法与演绎法并举 比如在讲科学文艺这一儿童文学体裁时,就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课外作品加以讲解验证、总结归纳,可以列举中国科普作家高士其的作品《高士其科普童话》。
在他的作品里,细茵跃然纸上,同人说长道短说明着自身的利弊;白血球在他的笔尖上英勇杀敌;他把土壤亲切地比喻为妈妈,“我们的土壤妈妈是地球工厂的女工”;他把终日与我们相伴的时间称为“时间伯伯”,要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地去珍惜它……总之,课外优秀作品的引入可使教师自如地运用归纳法与演绎法授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内理论知识的内涵 三、引入课外实践,巩固课内知识,培养能力 这一环节可以设计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综合性练习题目,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儿童文学教程》就经常设计这样的讨论与实践项目,比如第五章童话寓言的课后练习将课内理论知识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练习内容有:①童话包括哪几种形象类型?试结合实例论证它们在作品中的具体功能和艺术特色;②请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寓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实际训练,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的提高 四、学科前沿知识拓展,激发兴趣,提高研究能力 这一教学步骤主要指在小结课内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之后,适当进行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拓展,向学生介绍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发展动态,以及相关的优秀作品,以此拓展学生眼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鼓励爱好者的研究及探索精神。
例如,在讲解儿童小说时,就可以适当拓展一下目前较为流行的、学生也感兴趣的作家作品,如杨红樱、韩寒等作品和创作评论,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哈利・波特》等作品的艺术美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艺术鉴赏创作,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深化 五、作业和课外活动的布置 (1)课外活动内容可以根据课内相关知识布置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每节课给学生推荐相关内容的中外儿童名著、畅销书籍和相关研究书籍,以利于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组织相关课外活动:如儿童画、诗歌朗诵、读书征文比赛、墙报、戏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动手能力;也可以组织一些实习和见习活动,使课上理论知识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进一步互相促进和影响 (2)课外活动要求活动要求要具体明确,如要求每个学生一学期最少阅读十部课外书,并随时写下读书笔记:人物评论、思想领悟,艺术鉴赏等;要给学生一定的完成时间和期限;鼓励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课外活动以自主实践性或分工合作性等多种方式进行具体合理的活动要求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课上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评价。
课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及时给予各种指导,如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如连环画专题、儿童小说专题、儿童报告文学专题等讲座,给予学生课外活动以切实具体的理论指导;做课外活动相关方法的指导,如讲解读书笔记、艺术鉴赏的撰写方法等,使学生能够及时应用;此外,课上也可以一定的师生交流和讨论的空间,实现问题的解答和升华最后,课外活动完成后应及时总结和给予精当的评价,以便学生能够扬长补短,逐渐形成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