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的分子基础有关的计算题归类例析.doc
4页遗传的分子基础有关的计算题归类例析陈钢(舟山中学 316000 )一、关于碱基互补配对规律有关的计算(一)碱基互补配对的一般规律1、DNA 双链中两个互补的碱基数量相等,即 A =T ,G=C;嘌呤碱基的总数等于嘧啶碱基的总数,即( A +G)=( T+ C)或( A +G) /(T + C)= 1简记为:“双链中,不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的比值为 12、在 DNA 双链中,一条单链的( A+ G)/(T +C)的值,与另一条链的( A + G) /(T+C)的值互为倒数简记为: “DNA 两互补链中,不配对的两碱基之和的比值互为倒数 ”3、 DNA 双链中,一条单链的( A +T )/(G+ C)的值,与另一条单链的( A +T)/( G +C)的值相等,也与整个 DNA 分子中的( A + T)/( G+ C)的值相等简记为: “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在单、双链中所占的比例相等 ”(二)特别提醒1、以上推论仅适用于双链 DNA 分子的碱基计算, 不适用于单链 DNA 分子的碱基计算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仅适用于 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还适用于转录或逆转录过程的 DNA链与 RNA之间,其基本点是 A 与 T 或 U 配对, G与 C 配对,所以配对的两个核酸分子中相应碱基数目关系是 A=T(或 A=U)和 G=C。
3、应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决碱基比例问题时,应注意题中所给的和所求的碱基是占整个 DNA分子比例还是占其中一条链的比例4、计算时,特别应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上述第三条规律,即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在单、双链中所占的比例相等三)典例分析例 1、下列哪项对双链 DNA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若一条链 A 和 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 A 和 T 的数目也相等B.若一条链 A 的数目大于 T,则另一条链 A 的数目小于 TC.若一条链的 A∶ T∶ G∶C=1∶ 2∶3∶ 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 1∶2∶ 3∶ 4D.若一条链的 A∶ T∶ G∶C=1∶ 2∶3∶ 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 2∶l ∶ 4∶ 3解析: 从解题技巧来看,因 C、D 两选项中条件相同,只是推出的结论不同,所以 C、D两选项肯定有一个选项是错误的,应马上放弃 A、B 两选项,考虑 C、D 两选项中哪个是错误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分子一条链中的 A、T、G、C 分别对应另一条链中的 T、A、C、G,所以若一条链的 A∶ T∶ G∶ C=1∶ 2∶ 3∶ 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 2∶ 1∶ 4∶3故选项 C 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 C例 2、某 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 240 个,占全部碱基的 30%,问在这片段中,腺嘌呤有( )A . 240 B. 48 C. 800 D.160解析 :由题所知 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 240 个,占全部碱基的 30%,则该 DNA片断碱基总数 =240÷ 30%=800 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G=C,由此可知 G+C=240+240=480个,则 A+T=800-( C+C)= 800-480=320 ,因 A= T,所以 A=160答案: D例 3、假设有一段 mRNA上有 60 个碱基,其中 A 有 15 个, G有 25 个,那么转录该 mRNA的 DNA分子区段中, C和 T 的个数共有( )1A .15个 B .25个 C .40个 D .60个解析 :mRNA上有 60 个碱基, mRNA是以 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 所以转录成该 mRNA的 DNA中应有 120 个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 T, G=C,则在双链 DNA分子中, A+C=C+T所以 C+T=60这道题有一个陷阱,即 mRNA的 60 个碱基中,有 15 个 A,25 个 G,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数据上,将无法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答案: D备用题: 某 DNA 片段转录的 mRNA 中尿嘧啶占 28%,腺嘌呤占 18%,则这个 DNA 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 ( )A . 46% 54% B. 23% 27% C. 27% 23% D. 46% 27%解析: 以 RNA 中 A+U 占 46%, DNA 中 A+T 亦占 46%,所以 T 占 23%,又可推出 G 占 27%答案: B二、 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有关的计算(一) 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一般规律在 DNA 复制时,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 分子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 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 DNA 分子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叫做半保留复制若取一个全部 N 原子被15N 标记的 DNA 分子(0 代),转移到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 (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表:DNA 分子的特点DNA 中脱氧核苷酸链的特点世分不同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之比不同脱氧核苷酸链子链总占全部链之比代只含 15N含 14N、 15N 的杂只含 14N 的含 15N的含 14N的总数数的分子种分子分子链链011002101201041/21/22401/21/281/43/43801/43/4161/87/8nn0nn2n+ 1n1- 1/2n22/21-2/21/2(二)特别提醒14n1414的1、子代 DNA 分子中, 含 N 的有2 个(即全部 DNA 分子都含有N),而只含N有( 2n- 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
2、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 的 DNA 分子始终是 2 个,占总数的比例为2/2 n3、做题时,要看准是“DNA 分子数”还是“ DNA 链数”4、设某 DNA 分子中某碱基为 a 个,则复制时所需要的游离的含有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 a( 2n- 1),其中 a 为所求脱氧核苷酸在原来DNA分子中的数目, n 为复制次数三)典例分析2例 4、某 DNA分子共有 a 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 个,则该 DNA 分子复制3 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 . 7( a- m)B .8( a- m)C. 7( 1 a m)D. 8(2a- m)2解析 :首先求出亲代DNA 分子中所含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亲代 DNA 分子中 A=T , C=G=m 个,所以 A+T=a -2m个, T=a/2- m再求 DNA复制 3 次共合成的子链数 DNA 复制 3 次共形成 23 个 DNA 分子,共有 16 条脱氧核苷酸链,因其中有两条是亲代DNA 分子的母链, 因此 DNA 复制 3 次共合成了 14 条子链, 构成 7 个DNA 分子。
因子代DNA 分子与亲代 DNA 分子的结构是完全一样,所以DNA 复制 3 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7( a/2- m)或者直接根据公式计算,T=a/2 -m,复制3 次,则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3=( a/2- m)( 2 -1) =7( a/2- m)答案: C例 5、假如一个 DNA分子含有1000 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用32P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的DNA分子的分子量比原来增加了()A. 1000B. 2000C. 500D .无法确定解析 :在自然界中,磷元素主要是以31P 状态存在,31P 的原子质量是31,按题意亲代DNA分子中的 P 全是 31P而 32P 的原子质量是32,比 31P 大 1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分子放在含有3231P,另一条P 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一次,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上含链中含 32P由于亲代 DNA分子有1000 个碱基对,单链为1000 个碱基,分别以这两条单链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每条单链也是1000 个碱基脱氧核甘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所以子代 DNA分子中一条链上有1000 个 31 P,另一条链上有 1000 个 32P,而亲代 DNA分子中两条链是均是31P,所以子代 DNA分子的分子量比亲代 DNA分子增加了 1000答案: A备用题、已知某 DNA 分子由200 个脱氧核苷酸对组成, 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20%,将该 DNA 用 15N 标记后,转移到14N 环境中复制了x次,共消耗了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y个经检测,子代DNA 中含15的 DNA 分子总数与不含15NN 的 DNA 分子总数之比为 1∶ 15则,x和y的值分别是()A.4 和 900B. 5 和 3720C.5 和 2480D .3 和 3720解析: 该 DNA 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有120 个( 200× 2× 30%= 120),子代 DNA中含15N 的 DNA 分子总数与不含15N 的 DNA 分子总数之比为1∶ 15,说明该 DNA 复制了5 次,形成的 DNA 分子总数为32 个,则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总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