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导学案-.doc
5页七年级导学卷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7课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1)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教学目标】1.掌握用方程思想解决“工程问题(含配套问题)”的应用题2.指导学生掌握找实际问题中的“和差倍分关系”(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3.在目标2的基础上,会用所设的未知数表示这些关系,设计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找“和差倍分关系”和“等量关系”2.难点:设未知数,设计数学模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法指导】用30分钟在家独立完成“自学平台”和教材100-101页,将疑问用红笔勾画或记录下来一、【我的学习过程】自学平台―――课前准备(在家独立完成)探索一:解方程的复习1.解下列方程(1) (2)探索二:用未知数表示、找“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1.某车间有20名工人生产某种产品,这种产品包含A部件和B部件已知每人每天可以生产20个A部件或30个B部件根据上述条件,请你完成以下问题:(1)如果安排人生产A部件,则需安排 人生产B部件2)在条件(1)下,每天能生产A部件 个,B部件 个。
3)若一个这种产品需1个A部件和2个B部件才能组装完成,则A部件与B部件的数量关系即“和差倍分关系”是(用文字表示): (4)在上述三个条件下,若每天生产的A部件和B部件必须配套,则有等量关系是 组内交流互助平台―――疑难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一:找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1.今年父子的年龄之和是50,且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1)文字描述下列关系:父与子年龄的数量关系: 父与子年龄的等量关系: (2)转化成“数学语言”(建立方程模型,即列方程表示上述关系)若设儿子的年龄为x岁,完成以下填空:父与子年龄的数量关系: 父与子年龄的等量关系: 2.某车间有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生产信息如下表产品组件生产效率(个/人·天)生产人员安排每天产量组件配套螺钉12001螺母20002(1)文字描述螺钉与螺母配套的数量关系: 螺钉与螺母总数的等量关系: (2)转化成“数学语言”(建立方程模型,即列方程表示上述等量关系)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恰好配套,应如何安排生产?若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请完成上表。
你所建立的方程模型是:评研平台―――提升自我(课堂独立完成)1.工程问题:(1)基本关系:工程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如何理解工作总量“1”?(3)一项工作,1个人做需50天完成,每天完成 ,你所填的这个数指的是“基本关系”中哪个量? ,5个人合作3天完成了 的工作量,x个人合作3天完成了 的工作量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才能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1)人均(每人每天)工作效率: (2)若设先做的这部分人有x名,他们做了4小时,则完成的工作量为 (3)增加2人后,前后共有 名工人,共同做8小时,则完成的工作量为 (4)用文字描述前、后两批人完成的工作量的等量关系 (5)根据(1)-(4)的分析,你所建立的方程模型是: 自我评价平台―――堂上作业,老师巡改批阅,及时反馈1.我校开展植树活动,七(1)班35人,七(2)班27人,现另调28人去支援,若调x人去七(1)班,则七(1)班有 人,七(2)班则有 人,若使两个班人数相等,则应列方程 2.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
1)甲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是 ,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是 (2)甲单独铺设3天,完成了 ;乙单独铺设3天,完成了 ;若甲、乙两队从两端同时施工,合作3天,完成了 , (3)甲、乙合作x天完成管线铺设,则可列方程 本课小结―――小结提升,理顺所学知识:课后作业1.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用钢材可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现要用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恰好这种仪器多少套?2.全班同学去划船,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9位同学;如果增加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6位同学,问这个班有多少位同学?3.一项工程,甲独立完成需要20天,乙独立完成需要30天,丙独立需要40天开始三人合作,后来甲另外有事离开,由乙和丙继续合作,全部工作共用了12天完成,问甲工作了几天?1。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