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新求变的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docx
14页求新求变的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 Summary: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成立28年来,在赵白生会长的带领下,坚持求新求变,多元创新,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其创新亮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以学术为本、守正创新为研究传统,学术活动活跃规范;(2)传记文学走进大学,推进传记文学在素质教育与学院文化中的接受;(3)鼓励与扶植中青年学者的成长,造就一支壮大成熟、实力强劲的研究队伍;(4)面向21世纪的青少年,出版传记丛书,培养明天的时代“巨人”Key: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求新求变;多元创新;28年:I207.5 文献标志码:A :1008-4657(2023)01-0001-061994年6月,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成立大会这是继1991年12月中国传记文学学会成立以来传记文学界的又一盛事该研究会是隶属于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国家二级学会,以研究中外传记文学为宗旨,学术性与民间性是其保持活力的关键会长赵白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汇聚成不可逆转的历史大潮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成立28年来,在赵白生会长的带领下,求新求变,多元创新,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
概括说来,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求新求变的创新亮点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一、以学术为本、守正创新为研究传统,学术活动活跃规范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先后与高校合办近30次学术研讨会(含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年一次研讨会,每次都有新主题1994年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心议题是“传记文学的主潮与流变”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就中西方传记文学的特点、走向、虚构与真实性的关系及当前传记文学创作的得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995年举办第二届研讨会,中心议题是“中国传记文学的理论建设”,与会者就中外传记文学的理论思潮、创作方法、传记创作的前景与困惑等问题展开了讨论1996年举办第三届研讨会,主题是“传记的本质与传记家的权限” 1997年举办第四届研讨会,就“中外传记文学的出版趋势、创作经验、理论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998年第五届研讨会成功举行,主题是“世界语境中的传记文学”,代表们就传记作品的意义、价值、特色、传记批评以及西方传记文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1999年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我国首届传记文学国际研讨会——“走向传记文学的世纪”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位代表,共同探讨了传记作品的创作理论、不同作家传记作品的特色,并就20世纪中外传记文学的历史位置、基本走向及其意义进行了交流。
2000年第六届研讨会,主题是“走向21世纪的中国传记文学”,与会成员就中外传记文学的发展趋势、传记文学的理论动态、传记创作的前景与问题展开了讨论2001年在福州武夷山联合召开了我国第二届传记文学国际研讨会——“新世纪的传记文学”,60多位中外代表参加了会议2002年在复旦大学召开第七届研讨会,主题为“传记文学学科建设”,与会者在传记文学的创作、真实性问题、自传理论等方面,为传记文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见解2003年第八届研讨会主题是“传记文学与素质教育”,代表们围绕中国传记专题研究、传主的素质研究、传记文学理论研究、西方传记专题研究和自传的跨文化性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2004年第九届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主题为“传记文学的经典化”2005年第十届研讨会主题为“传记/自传文学:理论、类别和媒介”2006年举办第十一届研讨会,大家围绕“传记文学的文类意识”这一主题进行了卓有意义的探讨2007年第十二届研讨会主题为“传记文学的叙事艺术”2008年第十三届研讨会主题为“读图时代的传记文学”,来自德国及中国各地的50余位专家教授及研究生代表出席了研讨会2009年第十四届研讨会主题为“自传文学研究”。
2010年第十五届研讨会主题为“传记文学的跨学科研究”2011年第十六届研讨会主题为“日记文学及其他”2012年第十七届研讨会主题为“书信文學及其他”2013年第十八届研讨会主题为“年谱家谱族谱及其他”2014年第二十届研讨会主题为“回忆录忏悔录谈话录研究” 2015年第二十二届研讨会主题为“碑传墓志悼词遗嘱研究”2016年第二十三届研讨会主题为“作家传记研究及其它”2017年第二十四届研讨会为“作家自传研究”及《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创作会2018年在四川大学成功举行第二十五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暨国际研讨会,主题为“作家自传研究及其它”,来自世界四大洲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作家、出版机构及研究生代表与会2019年在中山大学召开第二十六届研讨会,主题为“政治家传研究及其它”2020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第二十七届研讨会,百余位学者与医生代表,围绕“疫情文学与叙事医学:传记文学的新潮流”主题,进行了讨论2021年在郑州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十八届研讨会,主题为“女性传记的跨文化研究”2022年将继续在郑州大学举办第二十九届研讨会,主题为“女性传记的跨学科研究”历届学术研讨会活泼热烈,精彩纷呈( 1 )。
其中一大亮点,即精心穿插安排各项专题研究或作家论坛如“韩石山传记创作专题研究”(2001),“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研究专题、“女性与传记”专题(2004),“《传记文学》杂志专题讨论会”(2007),“传记作家郭久麟专题研究”(2015);“安徽传记作家论坛”(2016),“川渝传记作家论坛”(2018),“广东传记作家论坛”(2019)二、“传记文学走进大学”,推进传记文学在素质教育与学院文化中的接受赵白生教授在《传记文学理论》中精辟指出:“传记文学,魅力四射她的文学价值、历史意义、心理效用和教育功能,是独一无二的[ 1 ] 1他深知,传记文学浓缩记录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自身的心灵历程,对于读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意义和审美情趣传记文学与大学有着非同寻常的亲缘关系像1930年代的北京大学,并未因炮火临近而苟且教学1934年中文系课程设置的完备与教师阵容的强大出乎想象中文系众多的课程中,便有郑奠教授开设的“传记文学研究”[ 2 ] 2421935年9月—1936年6月,大力提倡传记文学、开风气之先的胡适先生在北大增开了“传记专题实习”课程[ 3 ]朱东润先生从1930年代就致力于传记文学的研究、著述和教学,1939年便在武汉大学开设了“传记文学研究”课程[ 4 ] 2021;1960年代初期,他又在复旦大学率先开设传记文学专题课。
秉承前辈学人精神,大力提倡“传记文学走进大学”的赵白生教授,2003年在北京大学开设选修课“传记文学:经典人物研究”,现已成为“北大清华讲座”的名师大课,常常座无虚席,一些慕名而来者只能见缝插针、席地而坐多年来,这位著名传记理论家、影响深远的传记活动家不辞劳苦,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奔波在各个大学之间演讲传记文学,刮起了一阵阵“赵白生旋风”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有:2006年12月20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举行讲座《最难写的艺术——传记文学》;2008年11月27日,在长江大学演讲《传记文学的艺术魅力》;2010年3月18日,在清华大学做了题为《传记文学的看头》的精彩讲座;2011年6月23日,在首都师范大学讲座《日记文学的悖论——兼论三部〈清华园日记〉》;2013年11月29日,在北京科技大学演讲《传记文学为什么火》;2016年4月14日,在安徽大学公开演讲《传记的核能量有多大》;同年5月7日,在北京科技大学进行了名为《鬼比鬼,气死人?——〈富兰克林自传〉与卢梭的〈忏悔录〉之比较》的主题演讲;同年9月28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演讲《传记文学为什么热》;同年9月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演讲《谁是大师?——学术自传的真谛》;2017年12月21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讲座《“世界文学哪儿最火?”——传记文学生态文学深度剖析》;2018年4月18日,在北京外國语大学演讲《生态传记:百年大计》;同年10月25日,在四川大学举行《传记文学,当代显学?》的学术讲座;2019年11月13日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讲座,主题为《师大如何出大师:学术自传纵横谈》,次日在中山大学举行讲座《“传记文学的世纪”——论“不读传无以言”现象》;2019年9月25日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讲座,主题为《学问之道:学术自传的万有引力》,次日再举行讲座《传记文学为什么潮?》;9月27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讲座,主题为《区域研究如何突破——非洲加勒比美国之外外比较:以曼德拉自传为例》。
2021年6月17日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讲座,主题为《传记文学的“海阔洋空”》,18日在青岛大学举行《传记文学的“孤岛悖论”》的讲座;10月20日在浙江大学举行讲座,主题为《传记文学的轰动现象》;10月21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非洲传记为何诱人?——以曼德拉和尼雷尔为例》讲座,22日又进行了《传记文学:未来教育的第一读本》的学术讲座赵白生系列讲座涉及传记文学理论前沿、核心与重要命题,也涉及传记文学名家名著其睿智幽默、旁征博引的演讲风格,平易近人、温文儒雅的学者气质,跨越东西、融汇古今的深厚文化素养,吸引了广大受众的兴趣不仅展示了传记文学的独特魅力,也表述了他对当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卓越看法推进传记文学在素质教育与学院文化中的接受,成为会员的广泛共识多年来,众多学者/作家相继在高校开设传记文学研究或传记文学鉴赏课程,举办学术讲座,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这些学者/作家特别突出的有韩兆琦、陈兰村、杨正润、朱文华、李祥年、戴光中、俞樟华、张新科、郭久麟、张雅文、韩石山、辜也平、唐岫敏、全展、王成军、杨国政、张维、朱旭晨、宋晓英、孟桂兰、李健、赵焕亭、章罗生、薛玉凤、焦小婷、杨荣、梁庆标、斯日、王宏波、熊明,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会会员仍不忘初心,如辜也平教授6月18日在福建师范大学作了题为《走进自传的自我》的“云讲座”三、鼓励与扶植中青年学者的成长,造就一支壮大成熟、实力强劲的研究队伍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是传记家的精神家园,新生力量的孵化器,硕博论文的助产士,学报专栏的源头活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的有力后盾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会长赵白生,亦是1999年成立的国际传记文学学会创始人他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传记家意识,为培养造就传记家队伍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一方面,研究会跟国内约20所高校合作,共同举办了28届研究会年会,出版论文集及《传记文学通讯》约20种,把传记文学的种子撒遍了祖国各地;另一方面,赵白生还多次组织中国传记作家和学者代表团远赴欧美澳洲参会,睁开眼睛看世界,又借此发出中国声音以影响世界著名传记家韩石山,曾多次参加国内的传记研讨会,并漂洋过海参加国际传记文学学会活动回忆他的传坛生涯,他在致赵白生的一封信中满怀深情地说道:“我写传记虽早,真正认识到传记文学的意义,端赖您的引导尤其是多次传记大会,更是获益匪浅先生对中国传记文学事业的贡献可谓大矣[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出版传记文学研究著作近200部,这其中就有80余部出自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会员之手。
多年来,广大会员踊跃参加学术活动,以文会友,砥砺前行,自觉以研究传记文学为己任,大力推进传记诗学的构建,全方位展开文学史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成果丰硕其代表性成果主要有:韩兆琦的《中国传记艺术》《〈史记〉与传记文学二十讲》、陈兰村主编的《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杨正润的《传记文学史纲》《现代传记学》、赵白生的《传记文学理论》、朱文华的《传记通论》、李祥年的《传记文学概论》、俞樟华的《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俞樟华与陈含英编撰的《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编年史》(上)(下)、张新科的《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王成军的《传记诗学》、全展的《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概观》、郭久麟的《中国二十世纪传记文学史》、辜也平的《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叶志良的《现。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