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笔画简述.doc
11页(一)铅笔稿 起稿之前,首先对所画对象进行一番剖析这一点很重要,可以说是一幅画的起点,关乎成败大局先要体会一下对象传达给你的第一感觉是怎样的:是天真活泼、艳丽多姿、幽雅清新,还是憨厚朴实;是忧郁、喜悦、阳刚、温柔,还是小巧玲珑、粗壮健美等这是一幅画的基调,把握住这一点才可能准确地表现出对象的风貌 接下来统观模特儿的整体形态关系,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外形决定模特儿的整体动态,所以把握好模特外形将有利于构图布局还有模特儿的哪部分与众不同、最有特点,哪部分最吸引你,这是你以后着重刻画的部位,应牢记始终 以上所述是动笔之前如何正确地观察分析模特儿这一步是眼与脑的结合画家的眼睛应具有概括能力、对比能力和分辨能力只有准确地看到,才能正确地表现所以,要随时训练我们的眼睛、培养我们的眼睛,眼高才能手高 把以上所看到的及所想的用概括的线条画几个小构图也就是说,把所画对象的位置、大小、左右高低、线条的疏密分布及纵横关系,用几种不同的形式勾画一下,进行比较,然后确定其一,这样就可以依此来起铅笔稿了 起稿时铅笔不宜太软,太软不容易深入第一步从整体入手,用概括的线条把人物的动态、比例位置确定下来,注意各部位的倾向性及关系,把每个局部当成一个整体,注意它们的外形,可把其归纳为几何形,这样对捕捉对象的整体形态很有帮助,注意每个具体形间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
如头与肩、胳膊与胸、上下肢、头与手等具体形的比例及位置关系,把每个具体形相互比较,以确定其正确的位置和比例关系把衣纹的来龙去脉、疏密关系确定下来这一步一定要进行反复比较、修正,达到准确无误 然后从上到下一次完成,基本程序如下:先画头再画双肩、然后是胳膊、手、胸、腰、臀、腿和脚依次画完这种顺序有其一定的道理,因工笔画较意笔画要严谨,对形和线的要求很高,关键部位如有一线之差就会感到不舒服从上往下推着画,可避免中间部分出现问题如画完头就马上画手,如果头手之间的胳膊或胸出现比例问题,就得擦掉重画,手就等于白画,这样也就耽误时间了衣纹的刻画要抓住最美的那一刻对于某个局部最好一气呵成,不可这部分刚画一半,又去画另一部分因为模特儿坐久了要休息,休息前后的衣纹有很大差别,不可能和原来的衣纹一样.还有衣纹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变动一条衣纹就要牵扯一组衣纹 这样就得把画了一半的部分擦掉重新组织这样反复改来改去,既延误时间又破坏你的第一感觉所以看到既美又充分体现结构的衣纹,迅速捕捉住一次到位这是起稿子寸既快又准确的方法 铅笔稿完成后,再以整体进行调整,注意外形准确接下来是局部刻画先对头进行细部处理,注意线条的虚实关系处理。
1.头和手的刻画: 头是一幅画的重点,应着力刻画,一丝不苟在整体形态准确和谐的基础上,抓住其细部特征,并强化之,使其更为生动突出头部刻画重点在五官,因而对于五官的每个细节特征都不要轻易放过眼睛是重点中的重点,它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所以要抓住最生动传神那一刻画眼睛要注意上下眼睑及内外眼角的关系上眼睑较下眼睑要实些,也就是上眼睑的线要比下眼睑粗些,内外眼角相交处不用接得太实注意内外眼角的高低位置,黑眼球、瞳孔的大小及位置注意眼睫毛和眉毛长势,千万不可概念化,不然会失去真实性,像粘在上面的鼻子注意结构及形的变化,鼻头和鼻翼的关系鼻孔千万不要勾成没有虚实变化的圆圈,注意线与面的结合,要给染颜色留有余地嘴要注意唇中线的曲直变化及穿插关系,上下嘴唇的唇裂也要认真刻画耳朵首先注意外形的起伏,然后再找里面的结构变化头发根据结构及其本身的变化先分组,然后再一根根地提炼出来,用线要流畅要注意头发的长势及外轮廓的穿插透视关系 手也是表现人物特征的重要部位,能反映出人的不同年龄、身份及性别首先找出手的整体形态,手掌和手指的关系,骨骼的变化和关节转折关系,然后注意刻画手指甲的形,观察其长势及透视,不然和手指连接不起来,会很别扭。
年青人的手不同于老年人,关节部位的纹理不宜过分强调老年人的手可认真刻画一下关节部位的纹理变化,以显示其沧桑感 头和手除了注意要提炼线外,也不要忽视明暗结构的变化,头部重点在五官,用明暗关系找出五官及周围微妙的结构关系,然后再找出整体的大的结构转折关系即可这里只是借助明暗来体现结构,不刻意体现光线感,与西画的素描不同 2.衣纹的处理: 衣纹的刻画首先一点切忌空、假所谓“空”就是线条简单初学时线条宁多毋少,不妨把你所看到的线条都画出来,然后再根据结构、主次及线条本身的形式美做减法,这样经过提炼所剩的线条也就不显空了同时要注意细节的刻画,如衣服上的装饰或图案,以及衣服的缝合线(缝制衣服时形成的线),折叠线(折叠、熨烫衣服时形成的线)等等这些线虽不是直接表现结构的线,但也能反映一定的结构转折关系,不可不画它还能起到充实、丰富、活跃画面的作用,所谓“假”,是线条不能充分体现形体结构、空间,线条起始关系及来龙去脉不明确,衣纹是依附人体而形成的,它的疏密、始末及方向性都显示出人体的存在,每组衣纹的形成都有其自身的道理例如,我们把人体的每一部分都当做圆柱体对待,衣纹始终围绕着圆柱形由前向后转动消失,衣纹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围绕圆柱这一主体而存在。
明白了这个道理,再画衣纹就不至于盲目再有应注意线与线之间的关系,不要画成既板又无空间的铁丝框框其实每个衣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其周围的衣纹有联系,它们相互生发.相互呼应,气脉相连有凹下去衣纹必有凸起的衣纹与其相应,这其中有规律可循怎样体现其关联性呢?要凭借线条的虚实转折,起收笔的方向性因为衣纹是依附于人的体积结构而存在的,所以组织线条时要时刻注意其体积结构的变化,使每根线条都能明确地发挥作用同时还要注意领口、袖口、裤脚、衣裙下摆边缘的变化,这些部位很典型地体现出圆柱体的感觉,是表现体积的重要所在 3.线条的疏密聚散: 衣纹的疏密聚散是由人物结构、动态决定的一般情况下,运动关节部分的衣纹密集些,如肩关节、肘关节及膝关节内侧,还有腰部屈伸的地方虽说这几个部位是线条密集的地方,但由于所处结构位置不同,屈伸程度不一,它们的密集程度也有所区别,衣纹的疏密是相对应的,有疏即有密有时为了追求一种大疏大密的形式美,可主动地增减一些线条,加大疏密的对比关系这样,画面会更明快,更富于生机线条疏密的运用不要机械,要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如这幅《苗女肖像》(见右图),面部线条的洗练与饰物线条的密集就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对比。
铅笔稿是一幅画的根本虽然它只是用单线表现形体,但不能有空、平的感觉,应具有一定的体积感、空间感、质感和量感这种效果要依靠线条的穿插、转折、虚实、疏密以及透视关系来实现这阶段的铅笔稿必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笔笔到位,线条的来龙去脉,起、收笔关系,线与线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都要表现得淋漓尽致工笔人物画虽说工整细致,但也不能机械地描画,须经过提炼、取舍、主观加工处理模特儿只是一个参照物,你要利用他(她)或改造他(她),要始终告诫自己不能让他(她)牵着你的鼻子走 (二)落墨 1.过稿 纸与绢的选用:工笔画一般使用熟宣纸或熟绢这种纸与绢具有抗水性能,吸水性能弱,适于反复渲染纸有“冰雪宣”“蝉翼宣”则“清水书画”等,绢有“仿旧绢”“素白绢”两种,可根据画面所需选用写生一般用“素白绢”为宜由于当今绘画风格的多样,个人兴趣的不同,选用不同质地的绘画材质也多了.有经过自己加工处理的棉布、亚麻布、皮纸等这些材质的效果不同于熟宣纸和熟绢,别有一番情趣 过稿就是把铅笔稿誊在熟纸或熟绢上,一般是用拷贝的方法过稿,就是把纸或绢蒙在铅笔稿上固定住,放在拷贝台上,用铅笔轻轻地把铅笔稿的线誊画在纸或绢上,勾描时用力不宜过大,能看清楚即可,铅笔痕迹过币会影响墨线的效果。
如有勾描错的地方,可用橡皮轻轻擦掉,注意不要擦起毛为了勾染方便.可把过完稿的熟宣纸空裱在画板上,这样画面平整,宜勾宜染空裱方法:把纸下铺在画板上,用板刷轻轻刷湿或喷湿,把纸的四边涂上浆糊贴在画板上干透无皱即可空裱宣纸所用画板应先裱一张厚些的白纸作衬、这张纸要实裱.就是把整张纸的;—面刷满浆糊贴在画板上刷子,这佯是防止渲染时水分大衬纸受潮起鼓,使熟宣纸也凸凹不平,不易染匀,如用绢,拷贝完稿子,就不宜用空裱在画板上这种方法因为绢的干湿伸缩变化大,所拷贝的线条容易变形,用绢时可采用另一种方法:先把铅笔稿空裱在画板上,干透后,再把绢空裱在铅笔稿上,绢的透明度强,不用拷贝,下面的铅笔线就能看得很清楚,这样就可以直接落墨了这种方法既简便又容易准确,如熟宣纸薄,透明度好.也可使用此法 2.落墨:(勾线法) 笔与墨的选用:勾线用笔很讲究,笔的好坏直接影响线条的质量,所以一定要选用笔毫挺健、锋利、富有弹性的毛笔,一般有狼毫、紫毫、兼毫等.现在勾线笔品种很多,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我所用的勾线笔是一种羊毫加健的兼毫笔这种笔软硬适中,弹性也很奸,贮墨能力强,很好用工笔画用墨一般用油烟墨块研制,研的墨胶性好,附着力强,不易渗化。
墨块以陈年老墨为最好,现在画店里卖的价格高些的油烟墨也能用砚台当数端砚最好,安徽出的歙砚也不错研墨时用力不宜太大,旋转不要过快,要用力适中,徐徐旋转,直到研浓如没条件研制墨,也可用墨汁代替,不过普通的不可以,因其胶性不够,渲染时所勾的墨线容易渗开曹素功墨汁”或“一得阁”还可以注意“宿墨”(隔夜墨)不能用,每天必须清洗墨碟、砚台 工笔人物画的执笔基本和书法执笔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有一点提醒大家:执笔用力要适中,要自然灵活用力过大,行笔易滞;执笔过松,线条则缺乏力度; 这里先谈谈起笔与收笔起、收笔的质量直接影响线条自身的质量,是线条好坏的关键所在,所以每条线的起笔、收笔都要认真对待,马虎不得有时行笔过程不错,但起、收笔很潦草,不到位,线条会缺乏弹性或表现力从总体上讲,起笔要有藏锋动作,要含蓄,所谓“横画竖入笔,竖画横人笔”,使起笔与行笔从方向上产生反作用力,使线条的力不外露收笔时要稳,笔笔送到位,不要很轻松草率地送出去收笔有“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之说,意在含蓄蕴藉也就是说,画到线的尽头,要有回笔动作回笔可虚可实实者,笔迹显示于画面;虚者,则不留痕迹,只是要有回锋动作回笔是为了把“气”拢条里。
起笔、收笔一定要具方向性,它能体现线条的来龙去脉及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处在整体里的每条线都是相互关联的,有时只需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使其气脉相连起笔、收笔也能显示出结构的转折、衣纹的凹凸其虚实处理有四种形式:实入虚出、虚入实出、实入实出、虚入虚出其中又有藏锋与露锋、方与圆的不同这些可根据不同情况具体使用 再说说行笔行笔是巧妙地运用毛笔,使其在你的意识控制之下游刃有余地在纸面上行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调动全身的气力贯注于笔锋,使精神凝聚于笔锋,摒住呼吸,以臂带肘,以肘带腕,以腕带笔,徐徐前进这个过程应保证下笔要准,行笔要稳,笔锋始终垂直于画面,保持中锋用笔,也就是笔锋要始终行进于墨线中间行笔不宜过快,要稳健有力、一气呵成线条要自然流畅、沉着含蓄、富有弹性为保证行笔过程及线条的质量,我们需熟悉一下行笔过程的要领,即:手指握紧笔杆,笔锋垂直于纸面;手腕贴住纸面,压力不宜过大,以能自由活动为宜;肘关节微微抬起,虚离纸面;以腕为支撑点,移动腕带动笔慢慢行进掌握了这些要领,勾再长的线也没问题 落墨之前,先要对整幅画的墨色运用有一个总体的安排一是根据画面色调的浓淡设定墨色,二要依据物象的固有色区别墨色。
正常情况下,头发用浓墨,肤色用淡墨,服饰根据其颜色的深浅来定着石色的地方,一般要用重墨注意墨色的使用最好比设定的墨色稍重些,切忌不够,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