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性研究方法课件01B 绪论.ppt
16页质性研究方法刘 耳 liuer62@ 13754605104 Methods绪 论• 质性研究的特征 • 以理解作为认识论的原则 • 强调整体主义(holism)和情境主义( contextualism),重视保留自然情境(此三者 皆可概括为重视社会生活的“有机性”) • 重视参与者的个别经验(不强调建立关于“普遍规 律”的理论) • 强调研究的动态发展过程 • 以文本的形式呈现资料 • 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反思性/反身性( reflexivity)绪 论• 按研究路径分: • 人种志 • 分析研究• 质性研究的类型• 按研究者常探讨的问题分: • 意义类问题 • 描述性问题 • 过程类问题 • 对话类问题 • 行为类问题• 按研究者的立场分: • 个案研究 • 扎根理论 • 现象学 • 符号互动 • 人种志 • 行动研究• 按研究策略分: • 内容分析 • 个案研究 • 人种志绪 论• 主要的类型 • 人种志 • 参与观察 • 访谈法 • 主题小组(焦点小组)访谈法 • 扎根理论 • 叙事研究 • 个案研究绪 论• 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 • 告知同意(informed consent)为研究对象知情情 况下表示的同意。
让研究对象知情的内容: • (1)被研究者将会被要求做什么 • (2)被研究者有中途撤消同意的权利 • (3)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收益 • (4)研究者的身份、赞助机构及其目的 • 同意是当下发生的,具有即时性,在未来不一定 有效绪 论• 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 • 隐私和保密 • 隐私:个人资讯中不宜公开的部分 • 1. 收集资料前主动说明将如何处理被研究者的姓 名或可辨识的身份信息(有时可让被研究者选择处理 方式) • 2. 研究结果发表前应将研究发现反馈给被研究者 • 3. 优先考虑被研究者的利益,尽可能避免让对方 受到伤害绪 论• 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 • 避免潜在的伤害 • 匿名法:研究者要设法使读者无法辨识某个回答 背后的被研究者(是否匿名有时也可让被研究者选择; 化名或用代号皆为匿名之法) • 1. 不在任何记录上留下姓名 • 2. 研究者必须谨慎阅读研究记录或研究报告,剔 除其中可能对被研究者造成伤害的信息 • 系统的计算机操作与细致的人工操作结合最佳绪 论• 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 • 如果研究涉及被研究者的痛苦经历或不良行为( 离婚、亲人的逝世、家庭暴力等),不可勉强被 研究者谈论不愿谈的内容。
• 在涉及社会弱势群体或少数民族问题时,保留一 些较为特殊或不寻常的资料对他们往往会有“污名 化”的效果绪 论• 研究者可能面对的道德困境(moral dilemma):严格遵照 伦理原则可能会给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被研究者可能会 对某些问题过于敏感,使研究成果有可能在最后关头发表 不了,让大量的研究努力前功尽弃 • 又:涉及犯罪(包括adolescent delinquency)时如何 办?特别是如果犯罪在进行中怎么办?神父听祷告时亦有 此问题 • moral dilemma不可能完全避免,但事前先多考虑一下, 可以更好地避免对被研究者造成伤害,同时也能更好地规 划自己的研究,使之不易因这方面问题而严重抛锚绪 论• 互惠关系 • 可以有多种形式的补偿办法研究者可以做一些 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但是对被研究者来说却是非 常有用的事情 • 简单的物质或金钱的报偿可能会被研究对象认为 是一种侮辱研究者在心理上也可能会因为给了 对方物质回报而觉得再无必要细心地去考虑被研 究者可能会受到的伤害 • 被研究者有可能把接受调查视作倾诉或跟研究者 交往的一种机会,感情上不愿接受物质回报绪 论• 在科学方法与伦理价值之间保持适当的张 力显得格外重要。
• 科学方法:尽量清晰地描述实验所用的设备、物 品、实验条件,甚至药品的批号等但社会科学 研究的对象不同,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为主体” ,就可能涉及道德问题 • 动物权利论:对动物的研究也涉及道德问题绪 论• 优秀的质性研究的标准 • 量性研究的标准: • 1. 信度: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 • 信度(Reliability,可靠性):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对象 进行调查时问卷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测量工具 (问卷或量表)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 • 2. 效度:研究结果是否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 • 效度(Validity,有效性):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准确测出 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绪 论• 质性研究:不可重复,故信度评价不适用 • 弗里克(Flick):每一项质性研究都是基于特殊的理论背景 而做的具体性研究,评估质性研究品质的标准不能简单地 化约为其是否符合某种固化的标准,而是要考量整个研究 过程是否适当 • 梅瑞克(Jane Meyrick):质性研究是一个整体性过程 ,应强调对过程的评估,而不是拘泥于某些特定的标准 “透明性”和“系统性”这两个原则应贯穿于整个质性研究过 程中,且较好地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研究阶段中。
这样的过 程评估使研究者能够使用多元方法没有任何一个标准能 够广泛应用于所有的质性研究绪 论• 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的结合 • 英格索尔的调和模式 • 两种研究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便相互取长补短 始于质性研究,再逐步移向“探索参数”的量性 研究 • 三角互证法模式 • 方法、数据、调查者和理论的三角互证绪 论• 以质性研究辅助量性研究: • 1. 用量性研究来检验质性研究产生的假设 • 2. 将深度访谈资料用于问卷指标的设计 • 3. 借助于质性研究资料来分析量性数据(如用人种 志资料来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路径分析) • 以量性研究辅助质性研究: • 1. 量性研究有助于质性资料的收集(如对问卷调查 资料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做好人种志调查,挑选适当的研 究案例) • 2. 量性研究可为质性研究样本的选择提供帮助( 如问卷资料为深度访谈对比组的选择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