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散文.docx
4页2022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散文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 理解:建安散文创作大势 建安魏晋时期,散文一改汉代散文的经学气息,打破桎梏,形成了重抒情、重文采的创作倾向,并为南朝骈文的成熟奠定了基础经过南朝文人的努力,骈文有对偶、用事、辞采、声韵四个方面都已臻极致,为中国文学又创建出一种新的美文文体北朝创作出了像《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这样的散文名著 第一节 魏晋文章 1.建安散文 理解: ①曹操散文特点 文章清峻通脱曹操主要的文章都是政治性应用性很强的令、表之类,但写起来却都能破除公文的虚语与旧格,挥洒自如,直抒胸臆 ②曹丕、曹植散文特点 曹丕、曹植之文留意藻采骈偶曹丕《与繁钦书》中写歌女之状,极丽句佳藻之能;曹植的《求自试表》,气概宏盛,但亦文辞奇丽此种文风,领率文坛,使魏晋文章沿着重辞采的方向发展 简洁运用:建安散文的特点 一、内容上注意抒发情怀,言之有物 二、形式上注意文采,渐求骈丽 三、风格上,作者都有很强的特性特点 2.正始散文 简洁运用:《大人先生传》与《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之异同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都是针对司马氏黑暗政治恐怖和虚伪提倡名教进行讽刺和抨击的文章。
但两者在艺术上也有异同: 一、《大人先生传》阮籍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中人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针对这种规行矩步以谋私利的“君子”,大人先生予以有力的驳斥,达到一种酣畅淋漓、辞采瑰奇,具有震撼心魄的艺术效果 二、《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拒绝山涛的举荐,不愿与司马氏合作,却以幽默嘲讽出之貌似平易之言,将其高洁不污之志尽显,且将官场之俗恶揭露得淋漓尽致嵇康、阮籍的散文,既继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特性的特点,又有显明独特的现实内容,是散文在重艺术特质方向上发展的重要一环 3.两晋散文 理解: ①两晋散文创作大势 西晋文坛注意形式技巧的讲究,以繁缛绮丽为特征,也不乏情文兼善的佳作,如陆机《辩亡论》、潘岳《哀永逝文》东晋则受玄言诗影响,文采趋于平淡,然亦有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佳作两晋散文成就较高者,仍为陆机、潘岳 ②潘岳《哀永逝文》 潘岳的哀诔之作最为优秀,情深辞茂,做到了“缠绵而凄怆”潘岳的《哀永逝文》写到为妻子送殡路上的感受:哀痛摧心,河山为之变色,以我之悲情观物,物皆著我之色调真实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恸悼之情 ③陆机《演连珠》及《豪士赋序》 陆机为文辞藻富赡他的《演连珠》五十首,无论是辞藻、用事、对偶都非常精致繁丽,只是声调相对未谐;其《豪士赋序》一篇之中,对句占三分之二,用典占三分之一,洵为南朝骈文之前驱。
其次节 南朝骈文 综合运用: ① 骈文的特征 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一、对偶,虚词领字可以不对,从文字上看,汉语的单字单音宜于从声形方面形成均衡相侔汉语词性敏捷,简单配成对偶对偶本为回环之美,南朝士人以柔靡为尚,故以风行 二、用典亦称用事其原来作用是加强文章的劝服力,后来又有以少总多的效果南朝骈文以用事繁密为尚,有显示才华的心理 三、声律,是指骈文每联上下两句在声调上要相对,而不能相同骈文只要求重音部分声调相对虚字可以不对 四、辞藻:南朝骈文更重文章的消遣性质与辞采华美,讲究“错彩镂金,雕缋满眼”,使骈文的藻饰臻于极致 ②南朝骈文的成熟发展过程 一、刘宋时期可视为南朝骈文正式形成的时期此时骈文四特征都已具备对偶,俪采百字之偶;用事,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辞藻,铺锦列锈错彩镂金;声律,别宫商识清浊此期骈文优秀作者为颜延之、鲍照和范晔 二、齐梁以后,是南朝骈文的成熟期骈文进入了俳偶精工、用事绵密、声律严整、辞藻丽靡的阶段名篇如孔稚珪《北山移文》、吴均《与宋元思书》、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 三、骈文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
此时属对更工,四、六隔句对也大幅增加用事不仅绵密,且更妥当自然声律上不仅平仄相对,而且上下联相粘,多能做到全篇平仄谐调辞藻上更是“丽藻星铺,雕文锦缛”,美不胜收虞信入北后的《哀江南赋》在艺术形式上达到南朝骈文的巅峰,而且其故国乡关之思、身世之悲与兴亡之感都动人心魄 第三节 北朝散文 理解:杨衍之《洛阳伽蓝记》 一、《洛阳伽蓝记》五卷,其内容有北魏都城洛阳四十年政治大事、交通、市井、民俗、传闻、异闻,以及人物传记 二、《洛阳伽蓝记》属历史笔记,也是写景状物的散文 三、《洛阳伽蓝记》主要是对佛寺的描写,还记载了很多重大历史事务,和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还记载了不少志怪、佛教故事,而且保存了一些社会经济和文化史料 四、《洛旭伽蓝记》语言多整齐的句法,时有四六骈句,散句兼用,风格典丽清拔代表着北朝文人风格特色,对后世散文、传记、小说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 简洁运用:《水经注》散文特点 《水经注》不仅是地理著作,也是学术著作也是描绘山水风光的散文著作《水经注》的山水散文兼有叙事文和山水文的综合特点,记叙真实、语言精确此外,他还将评议、考证等夹于描写叙述中,使《水经注》具有征实考证的严谨风格。
将学和识运用于山水描写中,是郦道元在散文上开拓的新领域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